社會津貼舉例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附近那裡買和營業時間的推薦產品

社會津貼舉例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陳月娥寫的 2021 勞工行政與勞工立法(含概要):名師編寫.輕鬆駕馭勞工法規〔十版〕(高普考、地方特考、各類特考) 和狄驤的 10年後,你是被迫工作還是被動致富?:想脫離月底吃土的貧性循環,你得打造自己的印鈔機,三階段賺錢術,保證提早財富自由。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2023最新版!【失業補助】申請總整理:資格條件也說明:【失業補助】申請總整理:資格條件、申請流程、就業、職訓津貼,助您 ... 舉例:阿明於111年1月20日辦理求職登記及申請失業給付,公立就服機構於2月3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千華數位文化 和大是文化所出版 。

臺北醫學大學 管理學院生物科技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許怡欣所指導 陳德魁的 台灣長期照顧產業發展探討-過去、現在與未來 (2020),提出社會津貼舉例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長期照顧、質性研究、銀髮生態系、長照協力財源、優化。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國家發展研究所 唐代彪所指導 張雄鍵的 從人口結構及從軍意願探討我國「募兵制」面臨之問題 (2018),提出因為有 人口結構、從軍意願、募兵制的重點而找出了 社會津貼舉例的解答。

最後網站繳24年勞保「死後一毛錢拿不到」!隱藏細節曝1招多領150萬則補充:她進一步舉例,52歲勞工小張有22年年資,投保薪資都是最高級距45800元, ... 個月的喪葬津貼,同樣是9萬8805元;而已經56歲的小張,已經符合一次請領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社會津貼舉例,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2021 勞工行政與勞工立法(含概要):名師編寫.輕鬆駕馭勞工法規〔十版〕(高普考、地方特考、各類特考)

為了解決社會津貼舉例的問題,作者陳月娥 這樣論述:

  ◎勞工行政權威學者編寫‧讓你輕鬆駕馭勞資法規   本書特邀勞工行政權威學者陳月娥博士編寫,陳教授除在大學任教外,並於勞工行政公務體系數十年,在教學及實務上經驗豐富。書中對高考、普考、地方三、四等申論題型考試精心編寫,內容涵蓋理論與實務,使讀者快速熟習相關之政策及法規。讓你上考場破題正確,更可答得漂亮完整,以爭取最高分數為目的。本書特色如下:   勞工行政其相關業務自以勞工相關法規最為重要,千華為使讀者順利過關,特聘名師精編相關用書,使讀者快速熟習相關之政策及法規。特別提醒的是,勞動法令的修正頒布,影響人資業務至鉅,建議時刻關心勞動部的修正重點與背景說明,除了可上全國法規資料庫查閱最新法

令之外,勞動部的網頁上,最新政策說明與立法重點懶人包,也是可以快速掌握修法重點的有利捷徑。同時若能多閱讀與勞工議題相關的報導,以及翻閱勞動部出版的〈台灣勞工〉(雙月刊)以及勞動力發展署出版的〈就業安全〉(半年刊),深信對於現況的瞭解會有更多的幫助,可有效應付部分時事題目的出現。   ◎考點式整理/掌握命題委員出題思路   全書架構包含第一篇:勞工行政;第二篇:勞工法規、第三篇:近年試題彙編。其中勞工法規則顯得較為繁瑣,為有利讀者準備,書中就勞工行政與勞工法規兩部分,依序編排,法規部分依性質不同,分為四大類:   (一)勞動條件類。   (二)勞工福利類。   (三)勞資關係類。   (四

)就業安全類。   隨時提醒讀者加深印象,同時將相關法規列於課文之後,以利隨時對照,相輔相成。   ◎收錄近年試題‧立即測試自我實力   近年試題彙編收錄國家考試相關考題,欲拿高分,惟有反覆閱讀並勤加練習,澈底瞭解立法重點以及法規罰則,相信會有更好的成績,於考試中贏得勝利!   ★輕躍榜單的捷徑   踏入公職之門的要領在於:   一、首先,自我心理建設   「有志者事竟成」,是每一位參加任何考試者必備的座右銘。每一位參試者皆必須抱著「有考必上」的決心,衝刺到底,這也是維持漫長的準備過程、艱辛的痛苦日子中,最佳的充電劑。常發現很多朋友三心二意、裹足不前,抱著汲取經驗、姑且一試、明年再

來的心態,一再放任自己、姑息自己,為自己找藉口、尋臺階,臨到考期尚厚道的安慰自己,今年沒多大希望,只有當啦啦隊的份。試想,秉持如此寬大的心理,焉能嚐到歡欣勝利的甜果。既已決定參戰,就必須抱持必勝的決心,勉勵自己,督促自己,盡全力做準備,短期的緊張與辛苦,換來甜蜜的代價,何樂不為呢?考前的心理建設得當,無疑已踏出勝利的第一步。   二、其次,瞭解考試內容、命題趨勢,進而收集資料   未曾參加同類科考試的朋友,不是相關科系畢業的人士,對於本類科的考試科目及命題內容,應是相當的陌生。當務之急在於,請具有本類科經驗的朋友指點迷津、提供資料或者可到圖書館的參考室,抑或上網到考選部皆可找到考畢的各科試題

詳加瞭解,本項工作關係著準備方向的正確性,更攸關能否事半功倍。常見很多人非常用功的準備,所花費的心血之大,令人咋舌,結果卻仍是敬陪末座;但有少數人,雖是輕鬆準備、愉快應考,成績卻很理想。兩者的差異在於:方向的正確性及資料收集的周全性。   三、接著,研擬讀書計畫,消化資料暨整理重點   凡事擬訂計畫,不慌不忙,按部就班的如期實施,即使不能擬訂相當詳細的計畫,最起碼對於研讀科目的進度及時間,應有概略的腹案。至於準備時間應該多長,才為足夠,是因人而異的。若個人的讀書速度快,摘取重點的功夫也到家,當不需耗費太多的時間,應可駕輕就熟的完成。反之,若離開書本已有一段時間,且以往讀書的效果及經驗也不是很

好,則可能要耗費較多的時間作準備。其次,個人有無工作、全心準備的時間有多少,亦是要列入考慮的因素。一般在考前三至六個月再開始準備即足夠,主要理由是,時間太長容易疲勞,無法維持衝勁到考前,往往半途而廢;而太短,又覺得時間不夠,容易急就章,匆忙上陣,均不適宜。待時間及讀書計畫大略底定,則應隨即進行消化工作。而應如何安排科目順序,是少數朋友的困擾之一,主要技巧在於,將個人咸認為最困難、最不熟悉、分數最低或最沒有把握的科目,排在前面,先行準備,必要時可選取本科目較為淺顯的書籍或文章,以克服不易瞭解的瓶頸;接著,再以較深入或較充實的書籍作為探析的對象,至於時間上的安排,對於較難的科目可搭配較容易或有興趣

的科目準備,可先以簡單易讀的科目為先,待自覺進度接近,且讀書情緒已建立時,再將難讀的科目拿出來,當可克服無法投入心情及延緩進度之苦。而重要資料,必須將其摘要在一本筆記簿或書卡上,以便可隨時作補充,同時可確實掌握應考內容,並可作為考前兩星期記憶或複習的一個基本工具,對於應考者而言,應是一必備的工具。尤在每一科目考前三十分鐘的休息時間,本項筆記更可發揮短時間、全部瀏覽與背誦的功用。常在考場看到很多朋友手握一本教科書,左翻右翻,但見汗淚俱下,真是急煞人也!倒不如一本筆記在手,悠閒地翻閱,來得輕鬆愉快。很多人也許會說,整理筆記,那多浪費時間,一字字的抄,多累人,但您要瞭解,筆記是大綱式的提要,內容並不

會太多,且抄寫有助記憶、思考,另外字體也不必太工整,只要自己看得懂即可,一般不會花上太多的功夫,但對考試的助益卻非常的大,您以為如何?   四、最終,臨場應考的周全準備,也是致勝的關鍵   在考前一天,可將第一天所要考的科目由後向前複習。   萬一時間分配利用不當,第一節的科目可在該天早上再複習即可,印象最為深刻。考前一天切記要按時休息,養足精神,準備隔天的大考,熬夜準備已來不及,於事無補,反而容易誤了大事,影響第一天考試的精神。   另外,除了準備收集到的資料以外,報紙、雜誌、期刊上的相關文章也不容忽視。「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在此得到印證,尤其是本類科考試,舉凡有關的人口問題或政策措施

上爭議紛紛的主題,各專家學者的高見,都可能是考試的範圍,皆可利用準備功課閒暇之餘,加以瀏覽及整理於筆記上,可幫助您提高各科得分。即使是國文科的考試,也可參閱各報的社論及考前國家重大施政方針的政策或實施,助益也相當宏大。   五、別忘了,答題技巧也很重要   建議參考以下事項填答:   1. 首要,看清題目並靜下心思考擬答方向。   2. 先在題目紙上簡單預擬項目標題(簡單少數幾個字即可)。   3. 倘遇無把握題目,先在題目紙上寫出腦海中閃過的方向與標題。   4. 依序(建議不改變題目順序)在既定時間安排下寫出可以回答的內容。   5. 有把握題目多寫些內容,以彌補其它題目內容較為稀少或單

薄者。   6. 倘時間不夠,切記以重點內容為主,不再細述。   7. 倘時間尚有剩餘,不急著繳卷,請再仔細檢查答案卷,有無嚴重錯字或漏字(字可加或不加均不影響內容者,不須多增加文字,以免破壞畫面)。   8. 認清題意的可行作法:   (1) 有細項配分比例者,請注意長度比重;無細項配分比例者,可自行按題意內容分配並調整長度。   (2) 明白要舉例者,務必舉例並將內容帶入。   (3) 關聯性與異同的回答方法,關聯性由其相互關係依序下標題回答;異同則由相同與相異點分別下標題詳細說明。   (4) 時事題的意見或看法,請綜合所知道的學者專家意見為主,最後再簡單補充個人的意見(不須太多),最好

能正反俱呈。   (5) 若題目是指   A. 應如何推動,宜由步驟著手。   B. 應如何改善,宜由鉅視制度面與微視人員面著手。   C. 應如何規劃辦理,宜由需求估量、設計依序著手。   看了以上的意見,也許您會覺得好緊張、好逼人的考試,但事實上就是如此,在考前的準備階段,一切的應酬和休閒應儘量避免,只允許疲憊之餘的些許鬆弛,才能使您一鼓作氣,直衝到底,您是否也引以為然!以上意見與心得,提供各位參考,也互相勉勵,祝您在來年也能帶著笑容,昂首闊步的邁出考場,迎接勝利的甜果,朋友們!加油! 作者簡介 千華名師──陳月娥   學  歷:東吳大學社會研究所(社會工作組)碩士、國立台灣大學

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   考  試:   七十年普通考試社會行政人員及格   七十一年高等考試社會行政人員及格   工作經歷:臺灣省政府社會處、勞工處   教學經歷:曾任教靜宜大學、暨南國際大學、中國醫藥大學、中山大學、大葉大學   專  長:社會行政、勞工行政   著    作:   《社會工作》   《社會工作大意焦點速成》   《社會工作大意看這本就夠了》   《社會工作(含概要)歷屆試題精闢新解》   《社會學》   《社會學(含概要)歷屆試題精闢新解》   《社會福利服務》   《社會研究法(含概要)》   《社會政策與社會立法》   《社政法規大意焦點速成》   《社政法規

大意看這本就夠了》   《勞資關係(含概要)》   《勞工行政與勞工立法(含概要)》   《勞工行政與勞工法規大意焦點速成》   《就業安全制度(含概要)》   《親職教育概要》   《人力資源管理(含概要) 作者的話 第一篇 勞工行政 一  勞工政策的意義與本質 二  勞動部中程施政計畫(106至109年度) 三  勞工行政的演進 四  勞動部組織職掌 五  勞動力發展署組織職掌及架構 六  勞動力發展署各分署就業中心服務區塊 七  勞動部勞工保險局業務職掌 八  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業務職掌 九  台北市政府勞動局組織圖及業務職掌表 十  高雄市政府勞工局組織圖及業務職

掌表 十一  新北市政府勞工局組織圖及業務職掌表 十二  台中市政府勞工局組織圖及業務職掌表 十三  台南市政府勞工局組織圖及業務職掌表 十四  桃園市政府勞動局組織圖及業務職掌表 相關法規 行政院組織法 勞動部組織法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組織法 勞動部勞工保險局組織法 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組織法 公立就業服務機構設置準則 第二篇 勞工法規 第一章 勞動法規概論 焦點透視 一  勞動法的體系 二  個別勞動關係 三  勞動權益保障法令規範 四  勞動權入憲概念 五  勞動基本權入憲清單 六  勞動契約 七  勞工之義務 八  雇主之義務 九  勞動(僱傭)、承攬與委任契約的差異 十 

非典型勞動與勞動派遣 第二章 勞動基準類 焦點透視 主題一 勞動基準法 主題二 性別工作平等法 主題三 性別平等政策綱領 主題四 性別平等政策綱領~就業、經濟與福利篇 主題五 友善職場 主題六 職業安全衛生法 主題七 勞動檢查法 主題八 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 主題九 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 主題十 勞工退休金條例 主題十一 ILO夜間工作公約 相關法規 勞動基準法 勞動基準法施行細則 勞工請假規則 基本工資審議辦法 勞工退休金條例 勞工退休金條例施行細則 勞工退休金條例年金保險實施辦法 勞工退休準備金提撥及管理辦法 積欠工資墊償基金提繳及墊償管理辦法 性別工作平等法 育嬰留職停薪實施辦法 哺集乳

室與托兒設施措施設置標準及經費補助辦法 公共場所母乳哺育條例 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施行法 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 職業安全衛生法 勞動檢查法 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 企業併購法(部份條文) 第三章 勞工福利類 焦點透視 主題一 勞工保險條例 主題二 職工福利金條例 相關法規 勞工保險條例 勞工保險條例施行細則 勞工保險職業災害保險實績費率實施辦法 勞工保險失能給付標準 職工福利金條例 勞工教育實施辦法 第四章 勞資關係類 焦點透視 主題一 工會法 主題二 團體協約法 主題三 勞資爭議處理法 主題四 勞資會議實施辦法 主題五 國際勞工公約第87、98號 相關法規 工會法 工會法施行細則 團體協

約法 勞資爭議處理法 勞資爭議調解辦法 勞資爭議仲裁辦法 不當勞動行為裁決辦法 勞資爭議法令及生活費用扶助辦法 勞資會議實施辦法 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 勞動事件法 勞動事件法施行細則 勞動事件審理細則 第五章 就業安全類 焦點透視 主題一 就業服務法 主題二 職業訓練法 主題三 就業保險法 主題四 就業保險促進就業實施辦法 相關法規 就業服務法 就業服務法施行細則 私立就業服務機構許可及管理辦法 雇主聘僱外國人許可及管理辦法 職業訓練法 就業保險法 就業保險法施行細則 就業保險促進就業實施辦法 就業促進津貼實施辦法 就業保險延長失業給付實施辦法 人口販運被害人工作許可及管理辦法 私立就業服務機

構收費項目及金額標準 因應貿易自由化勞工就業調整支援措施實施辦法 第三篇 近年試題彙編 105年  高考三級 105年  普考 105年  地特三等 105年  地特四等 106年  高考 106年  普考 106年  地特三等 106年  地特四等 107年  高考三級 107年  普考 107年  地特三等 107年  地特四等 108年  高考三級 108年  普考 108年  地特三等 108年  地特四等 109年  高考三級 109年  普考

社會津貼舉例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關於捐款問題,我想澄清一些基本立場和當中的原則。首先香港的政黨中,有一個極端傾斜的現象。第一,那是出於中聯辦的干預。無論是任何手段,甚至是給予政協身份作為條件,就是要人捐錢給親中親建制政黨,這是第一點。大家都看到那些錢是有多少,像張曉明那個晚會,大家作為一種政治表忠,作為政治酬庸的表現。
第二點,政府透過他的所有機制,對親中政黨進行各種各樣的津貼。舉例,區議員的項目,大部分由親中政黨拿到的。職業培訓大部分都由工聯會那些拿到。各式各樣的顧問都由親中政黨去分到那些錢。在這龐大的政治影響力,影響到各區的立案法團、街坊福利會等社團組織。他們運用他們無孔不入的網絡,再加上龐大的財金,於是再加上新移民,令到親中親建制的票愈來愈多。

相對來講,所謂的泛民黨派都是非常窮。因為他們沒有政治酬庸給人,而且捐錢給他們,更可能受到中方的威嚇。這情況之下,最有錢的民主黨有八百至一千萬,但有近五百萬是來自黎智英。比較大的黨中最窮的是人民力量,預算都不到一百萬。其實可以叫他們公開數目給大家看看。我沒有看過他們的帳目,但我估計,他們一年所用的錢都不夠一百萬,都是幾個項目中籌回來,分別是七一、六四、週年聚餐和年宵,但這些活動都有些成本,所以他們甚至連黨址都沒有,只有幾個員工和一個地區辦事處在海怡。
在中聯辦不停止干涉香港的政治,明目張膽用政治力量干涉香港的政治的情況下,即使立政黨法都沒有用。高叫政黨法,當然北京仍然有很多方法,仍然可以透過很多不同的團體捐錢下去,這也奈你不何。這完全是漠視香港的時勢。對泛民來講,太多錢來自一個人,像黎智英當然是不太好。因為那個人的意見會有較大的影響。但除了決定性關頭,我也見不到黎智英經常運用他的影響力,因為他所支持的人,很多政治取態都不同,好像是社民連、公民黨和民主黨在公民提名的立場都不同。在拉布上的立場都不同,似乎他都沒有意思去統一所有的意見。誰拉布,誰不拉布,誰支持公民提名,誰缺一不可,誰非缺一不可。這是事實。

所以在香港的立場,我一貫的基本立場是捐錢只要是無條件就可以接受,不需要講明來源。不過有些仍是有問題,如來自黑社會,其實我覺得是有問題,但除了黑社會,我又不覺得有太大的問題,政見不同也不是問題,只要不是因為捐款改變意向。收到大型捐款,而在不透露來源的情況之下,最好可作一個聲明,好像講了收到大額捐款,但不能透露來源。如果要求白過白紙,要求揭露所有東西,那些人的用心何在,現在這個時勢,只不過是趕絕所有泛民,令所有泛民不能生存下去。原理上,如果是做足的話,在街上收到捐款,也應該要人填下資料,是不是要這樣做?在這幾天政治低氣壓中,我看到連幾日,攻擊所有的人,配合四大報章、文匯大公、「正義傳媒」和熱血公民,完全集中講「黑金事件」。但講黑金又是可笑的,一講黑金就是牽涉到黑社會,而我所知道,香港最出名的涉嫌黑金事件,就是黃毓民議員當日一蚊租鬼添的寫字樓,和現在義德道那層樓是不是給市值租金。涉嫌黑金的事件,在香港政壇大概只有這兩件吧。


即時聊天室:http://goo.gl/ToDqof
謎米香港 www.meme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memehkdotcom

台灣長期照顧產業發展探討-過去、現在與未來

為了解決社會津貼舉例的問題,作者陳德魁 這樣論述:

全球高齡人口增長迅速,2026 年台灣預估 65 歲以上人口將超過 676 萬,高齡化社會來臨,帶來失智失能的照護問題。根據台灣失智症協會資料,台灣失智症人口在 2017 年底已超過 27 萬人,衛福部的調查顯示,2031 年失智人口將增加到 46 萬人,2061 年將超過85 萬人,換言之,未來 40 年內台灣平均每 40 分鐘新增 1 名失智病患。以社區為中心,以家庭服務為基礎的長期照顧(LTC)系統需要關於個人如何重視各自的 LTC 的資訊,關於長期照顧相關政策和研究的文獻各有其特色,本研究目的為一、透過訪談及文獻,使讀者快速瞭解台灣長照全貌,二、論述健全長照發展之因素,三、提出建議做

為政府及後續研究者之參考。本文研究了台灣長期照顧制度的發展與政策,並借鑒國外的發展經驗;長期照顧政策成功的關鍵在於穩定的財務、經驗豐富且有合格證照的照顧護理人員、有效率並且落實從中央到地方的長期照顧系統。故本研究進行了探索性、深入的訪談,提供客觀和邏輯的描述,並且綜合被訪談單位的受訪結果做出討論;本研究方法採用質性研究,首先,蒐集國內和國外的資料及相關文獻,然後深度訪談在長照領域五位至少超過十年經驗的主管機關、民間照服機構和業界人士,儘管長照政策及主管機關、民間長照機構持有不同觀點及論述。然而,當有廣泛的護理需求時,居家照顧服務或機構式照顧仍需取決於各種個人身心、環境和社會價值觀。最後,總結研

究資料,為政府、其他對長照有興趣的人士提出五點建議包括:一、建置銀髮生態系及產業鏈做為健康促進,二、增加長照協力財源,穩健發展長照體系,三、提升本國籍照服員社會形象,吸引人才投入,四、優化長照體系從環境、管理流程、輔具、居家生活的智能化,五、長照觀念年輕化。

10年後,你是被迫工作還是被動致富?:想脫離月底吃土的貧性循環,你得打造自己的印鈔機,三階段賺錢術,保證提早財富自由。

為了解決社會津貼舉例的問題,作者狄驤 這樣論述:

  「2018年某個早上,我在辦公室終於見到狄驤本人,那天我終於相信,   那個寫書、理財,竟能提早退休、被動收入致富的『筆名』,原來真有其人。」──本書小編   狄驤,臺灣最神祕、最引發爭議的暢銷勵志作家,   他的30系列累計銷量突破30萬本,長踞網路書店銷售排行榜冠軍,   《商業周刊》專欄每週有百萬粉絲追蹤,   是臺灣最受歡迎、但也經常引起兩方人馬網路筆戰的職場專欄作家。   他的上一本書《30歲後,你會站在哪裡?》   揭露的是那些老師不教、父母不說,但30歲前你一定要知道的「社會真相」。   這本《10年後,你是被迫工作還是被動致富?》更提醒你:   M型社會早就結束,鑽石

與乞丐在街道共存的V型社會已經開始。   光是積極工作、努力存錢,已不再是讓你生活永保安康的免死金牌,   因為你的薪水絕對比不上通貨膨脹的速度,只會讓你越做越窮,   想要脫貧致富,你得打造自己的印鈔機。   ‧資本主義最可怕之處──誘惑你享受「零下資產」的生活:   以前的貧窮,指的是「趨近於零」,最慘的狀況頂多省吃儉用;   但現在的窮卻是零下資產──你不僅沒有資產,還負債,   偏偏你還很享受這個負債:車貸、吃高檔餐廳、出國、拼命刷,讓債務不斷擴大。   簡單來說,如果你月薪不到6萬元,根本沒有資格買車。   ‧物價指數是無法回頭的「吃人火車頭」:   資本主義的特性就是:錢只會

越來越薄,100元以下的東西將越來越少,   怎麼抵抗這無法避免的通膨怪獸?除了買房與投資股票,   狄驤還有一個穩定又安全的方法。   ‧脫貧致富前,先搞清楚自己在哪個象限:   負債50萬元和負債500萬元的人,誰比較窮?   月入5萬元的人一定比月入4萬元的人有錢?   學理財的第一步,是先弄清楚自己的財務狀況:   你是傳統儲蓄族、中年散戶族還是青貧上班族,各有解決之道。   ‧10年後,你是被迫工作還是被動致富?你得學會三種「有水喝的方法」:   水桶型收入,就是勞務所得。努力把水桶裝滿,是你出社會前10年最重要的事。   水管型收入,讓非勞務所得超過薪資所得,這是你工作第二個1

0年的關鍵。   水庫型收入,建立一個印鈔機(系統),你的時間、體力都更自由。   這三階段該如何創造?上班族怎麼建立系統收入?狄驤有方法。   有句名言是這樣說的:   全世界的錢都在美國人手裡,而美國人的錢都在猶太人的口袋裡。   想知道猶太人為什麼這麼有錢?本書有答案。 各界推薦   《我的購物車選股法,年賺30%》作者/許凱廸(阿格力)   閱讀人主編/鄭俊德   「一個分析師的閱讀時間」版主/黃瑞祥   《股海老牛專挑抱緊股,穩穩賺100%》作者/股海老牛   作者簡介 狄驤   早年為媒體工作者,同時也是兩岸資深投資人。目前專職寫作,著作曾多次登上博客來網路書店「商業

理財類」暢銷排行榜第一名。此外,多年來也是《商業周刊》網站專欄作家。   著有《30歲後,你會站在哪裡?》(大是文化出版)、《富不是命定,而是習性使然》1~3集、《其實,鈔票不是錢,不景氣也不是壞事》等書。   臉書粉絲專頁:狄驤的資本主義求生筆記。   PressPlay訂閱:狄驤《白話總經投資學院》。   推薦序一 別成為資本世界的祭品/許凱廸(阿格力) 推薦序二 別再盲目工作,要先懂得用錢才能好好賺錢/鄭俊德 推薦序三 投資已是當代顯學,你應該趁早/黃瑞祥 自序 V型社會:鑽石和乞丐並存的街道 前言 看清規則,先求脫貧,再求致富 Part1 你每天割自己的肉送人

,還替人數鈔票? ──關於資本主義市場的駭人真相 真相1 股市不是隨機開獎的樂透,而是被操作的賭盤 真相2 資本主義最可怕之處:享受「零下資產」 真相3 物價指數是無法回頭的「吃人火車頭」 真相4 巴菲特不敢碰的衍生性金融商品,我們卻買了 真相5 失業率和停滯性通膨 真相6 暗無天日的金融黑箱作業 真相7 永遠僅供參考的財報和信評 Part2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卻有昂貴的毒藥? ──真實需求與假需求的隱性詭雷 詭雷1 製造假需求:花高價買毒藥 詭雷2 踩油門經濟的消費主義 詭雷3 迴旋鏢效應,利用你的人性弱點 詭雷4 炫耀消費的毒癮經濟模式 詭雷5 通膨只需要管理,通縮問題就大了 Par

t3 十年後,你是被迫工作還是被動致富? ──V型社會的致勝戰略 戰略1 脫貧致富前,先搞清楚自己在哪個象限 戰略2 改善或優化你的「資產體質」 戰略3 用最笨的方法儲備「啟動資本」 戰略4 開始進入「資產青春期」 戰略5 學會三種「喝水的方法」 戰略6 丟掉水桶,進入「系統建構期」 戰略7 提高「勞務所得替代率」 戰略8 按下「大水庫」發電廠的開關 戰略9 進入資產自動繁殖的「黃金增值期」   自序 V型社會:鑽石和乞丐並存的街道   唐朝詩人杜甫的千古名句「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正是用來形容目前臺灣惡劣的經濟環境。   無論東京、紐約、倫敦或巴黎,年收入超過10萬美元的白

領階級的辦公大樓底下,正有年收入不到300美元的遊民,靠乞討與拾荒度日。然而不管樓上樓下,卻同樣受到全球景氣的影響,不斷調整生活模式。   景氣好的時候,1美元掉在地上,沒人去撿;景氣不好的時候,不僅路邊可以撿到的紙箱、飲料罐減少,就連垃圾桶裡的食物也變少,且拾荒的人以倍數增加,甚至有些國家還鎖上街頭垃圾桶,防止因撿拾垃圾而造成環境髒亂。   這些大量增加的人是從哪裡來的?正是來自日本著名經濟評論家大前研一,所說的「蒸發的中產階級」。所有人都知道,我們活在被資本主義(詳見投資一點靈。本書針對許多與經濟相關的專有名詞,會在內文穿插補充說明)控制的社會,卻不見得了解,資本主義和自己的生活究竟有

什麼關係。簡單來說,資本主義和你愛不愛賺錢無關,而是和你用什麼賺錢有關。首先,你必須擁有資本,才真正屬於資本主義的一分子。   再者,不僅人人要有資本,甚至要把「成為資本家」當作人生以及財務規劃的最後目標。尤其越不愛工作賺錢的人,更要懂得資本運作,才能夠真正享受無拘無束的自由生活,而不是終其一生為錢所苦。   在理想的資本主義金字塔架構中,最上層的是純資本家,次之是專業人士加資本家,再下來是上班族加資本家,最後則是純上班族。每個資本家的不同之處,只在於資本大小和專業度高低的差別而已,無關乎職業。換言之,不論你是老師或藝術家,最後都要成為自己的資本家。   簡單的說,在我們初出社會時,無論

從事什麼工作,都是為人工作的上班族,想要從單純上班族,攀升到光是靠資本就能悠閒度日的純粹資本家,要增加的不僅只是升職加薪需要的專業知識,也包括你憑藉著正確的財務規劃,累積下來的資本。   不是只有資本家才有資本,資本家只是擁有夠多的資本,所以不用工作也能開心過日子。這些從年輕時就開始累積,用錢去賺錢的「資本」,才是真正比10%、20%的退休金,更能提供財務自由與生活自由的保障,了解「資本」跟自己一輩子的關係有多密切的人,根本不會有時間抱怨生活很無聊。   大前研一以前提出的「M型社會」(按:早見於美國作家威廉.大內〔William Ouchi〕著作《M型社會》〔The M-Form Soc

iety〕)至今言猶在耳。自從2008年的金融海嘯重創世界經濟結構以來,不僅中產階級蒸發的速度增加,現在就連車市也完全呈現L型成長──一邊是從雙B起跳的富豪階級,另一邊則是連國民車都買不起的新貧階級。   我甚至可以預言,不出10年,M型社會將走向V型社會──一邊是擁有資本的資本家階級,另一邊則是沒錢、與負債共存的貧窮階級。錯把資本主義當成福利國家來過日子,不懂得在資本主義下必須靠資本保障生活的經濟型態,下場就是永遠待在貧窮、負債的那一邊。   V型社會的來臨,代表資本主義已經走到窮途末路,在大環境的政經結構澈底洗牌之前,只有兩種人能存活:一種是提供勞務的螺絲釘,另一種是決定螺絲釘命運的資

本家和系統擁有者。   只要稍微想像一下,工業時代的工廠擁有者和一臺機器設備上的小螺絲釘,就可以知道兩者的差距有多大。小螺絲釘隨時都會面臨被丟棄的命運,只有工廠老闆,才能憑藉著全年無休的機器運作賺進大把鈔票。   10年後,你是被迫工作還是被動致富?還要當朝不保夕的小螺絲釘多久?這根據你讀完這本書之後,為自己累積多少資本來決定。 推薦序 別成為資本世界的祭品 《我的購物車選股法,年賺30%》作者/許凱廸(阿格力)   大眾總認為資本主義是個可恨的世界,甚至到老年或離世後,都無法摸透其遊戲規則,終其一生處於「資本俘虜」的狀態。因此如何在資本世界中脫穎而出,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終於等

到這本書可以為大家解惑,揭秘資本主義的運行法則。   資本主義是強者恆強的叢林世界,殘酷程度超越生物之間的生態平衡。我們可將資本世界視為一個競爭場,強者會不斷掠奪弱者,直到弱者滅亡前,都不放過任何侵略的機會,毫無任何憐憫可言。   舉例來說,大眾對於資本主義最有感的事,莫過於物價一直上漲但薪水沒漲,這不只是臺灣僅有的特殊怪象,全世界的資本主義國家都是如此。如何在這個世界中脫穎而出,則是每個人必須面臨的關卡,我常笑稱沒辦法含著金湯匙出生當富二代,那就主動成為白手起家的富一代。但要成功活在資本叢林中,談何容易?光是不被淘汰就極為困難,更別提如何從資本小綿羊,慢慢進化成食物鏈頂端的掠食者了。

  我在學生時期曾是月領2,000元津貼的博士生,藉由多份兼差才得以勉強平衡開支。當時我常想,10年後的我到底會在哪?成就又會是如何?並認為資本世界是非常穩固的階級制度,要挑戰或加入有錢人的行列,勢必要進入他們的競技場中。一般人連參觀「競技場角力賽」的門票都買不起,就不用提如何參加比賽甚至獲勝了。不過隨著社會經驗不斷累積,加上努力適應並理解資本主義的遊戲規則後,我開始懂得把錢放對地方變成資產,而非成為資本世界的祭品。   相信讀者在研讀本書後,會發現對資本叢林的原有認知僅是以管窺天,這場遊戲的真面目比你想的更深不可測。書中最精彩即是以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貫穿整體架構,並透過每篇補充的投資

知識,帶領讀者認識各種經濟與投資的基本概念。   本書前段即開門見山破解資本世界的運作方式,說明一切都是人為操作,並玩著少數聰明人控制多數人的遊戲。再來訴說商人如何利用行銷包裝出假需求,甚至有不肖業者以老鼠會的方式,讓人慢慢踏入陷阱中,不知不覺吃下潘朵拉的毒藥。所幸最後作者提供讀者明哲保身的致勝關鍵,只要先搞清楚目前自己的角色及人生階段,並運用「可執行的策略」後,逆轉當前的劣勢而反敗為勝並非難事。   這本書絕對不是傳統上被歸類為「商業理財」的雞湯,而是會刺痛人心的雞骨。其探討深度堪比馬里亞納海溝一般,廣度則橫跨政治、經濟、商業、投資以及心理面向來探討,大到總體經濟,小至每個人日常的開銷分

配。與其說這是一本商業書籍,我認為這是每個人進入資本叢林前必懂的教戰守則。 別再盲目工作,要先懂得用錢才能好好賺錢 閱讀人主編/鄭俊德   201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是由三位經濟研究學者獲得,他們的研究主題是人們為何會貧窮,貧窮又為何難以翻身?   過去人們總認為,人只要好手好腳,努力打拚就能擁有一片天;窮人之所以窮是因為他們懶,或有太多欲望所以無法存錢。   但三位經濟學者的研究結果出來後,跌破大家的眼鏡,他們甚至出書解答:無論有錢人或窮人都擁有欲望,窮人並不是單純因為懶惰、欲望多造成消費過度而貧窮,真正的主因在於沒得選擇。   這怎麼說?窮人因為窮所以選擇少,必須花許多時間比價;因

為窮無法選擇好食物,健康成為重大隱憂,醫療費甚至常會成為壓垮窮人的最後一根稻草;另外,也因為缺乏對產品價值的真正認知,無法清楚分辨想要與需要,容易被行銷話術或詐騙牽著走,因此更窮。   所以,造成貧窮循環的主因在於缺乏對金錢的正確認知,這樣的貧窮會持續存在甚至影響到下一代,因為孩子只能從父母那一代學會持續貧窮的方法。   談完貧窮循環,接著來談賺錢。   你是否曾想過擁有多少收入才算富有?每個月百萬元、千萬元?回歸現實,這些數字不適用於多數的人,但如果希望每個月能穩定獲得5萬、8萬或10萬元的收入,只要投入一定的努力與專業,應該有機會可以辦到。   我們想個一般人的高標──月入10萬元

,你可能會想說,如果每個月能賺10萬元,就可以開心生活、沒有壓力了。   但曾有新聞提到,有對夫妻收入加起來不多不少就是10萬元,他們卻在網路上哭窮。當事人公開了家庭開支,引發許多網友熱烈討論。   夫妻的月薪合計10萬元,但每個月房貸4萬元、兩個孩子的保母費4萬元、兩個大人一個月開銷和雜費2萬元,這樣算下來,基本上就是月光族。因此他們希望網友給予一些建議。   當然,網友的意見不一,「房子買太好,為何不租房?」、「沒錢別生小孩。」、「熬到小孩小學就會好一點,不過高中以後又會是大開銷。」這些建議似乎沒能帶來太多幫助,不過可以讓我們好好想想。   這樣看來,無論窮人或月薪有10萬元,如果

金錢管理有問題,依舊很難擺脫經濟上的壓力難題,無論你賺多少,都會因為不同的生活水平與開銷,而有不同的經濟問題。   這本書要告訴你,別再盲目工作,先擁有正確的金錢認知,你才能透過工作創造正確的價值,也更懂得如何用錢來賺錢,為自己創造更多被動的系統收入。   工作的意義不是單純為了活下去,而是要讓自己活得好,書中自有黃金屋,這句話不假!當你有了正確認知,財富將伴隨而來。 投資已是當代顯學,你應該趁早 「一個分析師的閱讀時間」版主/黃瑞祥   10年後的2029年,你在哪裡?你退休了嗎?你離退休還有幾年?   現在,臺灣戰後嬰兒潮世代已經逐漸退休,拋下過去繁重的工作與家庭,開始過起「慢

老」的第二生活。對於目前工作大約十年的勞動人口而言,看著自己的父母或主管悠哉享老,似乎很難想像以後的退休生活。畢竟我們所處的社會薪資不漲、物價狂飆,讓人不禁煩惱,現在存的這些錢,夠嗎?   我們面對的是一個消費輝煌、儲蓄黯淡的世代。我發現近年來許多投資書,都不是教你投資技術或心法,而是從更基本的「你為什麼要投資」開始談起,你現在正在閱讀的也是這樣的一本書。這自然是個有趣的現象,顯示有許多人開始不斷質疑當下的生活,思考如何透過投資改變人生。   人為什麼要投資?這個問題見仁見智,每個人都可以有不同的答案。本書作者從資本主義的運作開始談起,認為資本主義已經走到無效率的末期,在這個末期最重要的現

象之一,就是財富集中於少數人、其他人皆為赤貧階層的「V型社會」。換言之,別以為貧窮離你很遠,如果不想辦法讓自己有錢,那就篤定淪落為貧窮的一方。   作者認為,資本主義的遊戲規則隨著時間推展,已經跟過去不同。過去中產階級象徵的是以專業技能獲得勞務收入,努力工作仍有機會脫貧;如今中產階級的消失,代表你所擁有的專業技能,已經無法保證自己不淪貧。   但這並不表示專業技能無用。如果你不是出生於富貴家庭,最好的脫貧方式,是先利用專業知識建立起一定規模的「基礎」,再透過投資擴大儲蓄,才有辦法對抗不斷上升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否則就等著自己的勞務所得被物價侵蝕。因此只有專業技能不夠,最終仍得靠投資

。   那麼,該怎麼做?作者提出的策略,一言以蔽之就是「建立系統」。系統,是一種不需要你每天花費勞力維持的機制,作者也特別提醒,許多人誤以為創業就是建立系統,但如果創業後須花費更多心力管理,那就不算系統。將資產化為資本,使資本能24小時不斷自我運作、創造財富,這才是最終極的目標。建立系統談何容易?本書提供你九大戰略,幫助你建立屬於自己的系統。   對於臺灣人而言,勞退基金恐怕無法運作下去是個既存、但還無人能解決的事實。根據推估,目前四十歲左右的世代,可能是繳了最多錢、但一毛都領不回的最大受害者。因此,千萬不要覺得退休離自己還很遠,上一輩依靠的系統,可能無法在你退休後提供任何回饋。如今,投資

已經是當代顯學,任何時候學都不晚,那你為什麼不趁早?   資本主義最可怕之處:享受「零下資產」 你的身上有背貸款嗎?你每個月的信用卡費總是只繳最低金額嗎?那麼,你正是金錢版飢餓遊戲裡被歸類在「零下資產」的一分子,也是最容易在這場遊戲中被獵殺的高危險族群。 從前的「貧窮」指的是「趨近於零」。每個月薪水扣掉柴米油鹽醬醋茶,剩下來的幾乎是零,這是傳統典型的貧窮處境。 資本主義在現代社會中不斷操控世界經濟,對各種商業消費踩油門。最讓人恐慌的不是沒有存款、沒有資產,或者每個月的收支總和為零,而是你的資產不僅是零,甚至以負一百、負兩百……負一千、負兩千……的負數增加中,成長的不是你的資產,而是「債務」

。當你累積的債務大過擁有的資產,就叫做「零下資產」。 在以前過著趨近於零的生活,了不起就是省吃儉用而已,每天的小計是零,每個月的總和頂多也就是零,最大的焦慮只在於這個月的存款是零。現在不一樣,每天在零下模式展開日常生活作息,光是吃一頓飯,就會讓你的資產從零以下深度擴張。 簡單的說,你每多活一天,負債就加重一分,而清償的機率卻越來越小,「資產負成長」每天都在拉開你回到原點的距離,同時也成為你無法掙脫的生活模式。 假設你每個月存款1萬元,並且花1萬元還信用卡欠款,乍看之下你以為收支打平。但其實這樣的算法是錯誤的,因為1.5%的定存利率。永遠也不可能追得上18%的信用卡循環利息;又假設你今年負債10

0萬元,那麼明年之前你要先還掉18萬元,平均每個月得繳交1.5萬元,才能把負債額度維持在100萬元,這18萬元只是你超額消費的門票而已。事實上,你原本積欠的債務本金根本還沒開始償還。 假如你有房貸呢?貸款金額500萬元,期限20年,平均一年就要增加5萬元利息,20年期滿的利息,剛好繳掉另一棟房子的頭期款。 一般人除了買房,還有買車的需求,現在一臺國民車每個月車貸大約1萬元左右,再加上停車費、保養費、罰單、油錢、燃料稅……其他周邊開銷又得再花上1萬元。根據理財三三三原則(按:將收入分成三等分,分別花在生活開銷、儲蓄、投資),如果你是月薪不到6萬元的上班族,那麼你根本沒有資格買車。

從人口結構及從軍意願探討我國「募兵制」面臨之問題

為了解決社會津貼舉例的問題,作者張雄鍵 這樣論述:

我國自2000年起,配合「精實案」、「精進案」兵力精減規劃,義務役常備兵之役期不斷縮減,至2008年僅剩1年(含軍訓折抵1個月),部隊充斥著甫經訓練成熟即面臨退伍的人員,造成國軍各級部隊之戰力值,飽受役期縮短之影響而大幅降低。國防部基於國家長遠發展需要、順應民意高度期盼,依據馬英九總統競選政見,於2008年起著手修正《兵役法》,並配合「精粹案」兵力精減,策訂「募兵制實施計畫」報請行政院核定,期於2014年底前將兵役制度由「徵、募併行制」朝向「募兵制」轉型,同時保留4個月之兵役義務。惟「募兵制實施計畫」所訂的調整志願役起薪待遇等配套措施,當時行政院及相關部會並未予以支持,且國防預算占GDP之比

例不斷下修,以致志願役之招募及留營的工作並不順遂。俟行政院於2014年起開始重視,逐步增加基層志願役人員的待遇時,已錯失志願役「人力增長期」的黃金時間,再加上國軍陸續遭遇「洪仲丘案」等嚴重打擊國軍之士氣之事件,致迄2018年底國軍最後一位服1年義務役士兵離營時,國軍的志願役兵力僅達到編現比的82.8%。為瞭解我國轉型「募兵制」之問題癥結點,本研究針對募兵之成功典範—美國、遭逢募兵危機—英國、放棄募兵回復徵兵—瑞典,以這3個代表性國家的兵役政策背景及轉型成效,以作為經驗借鏡,來檢討我國募兵成效不佳的問題,並就我國兵役人力供需及從軍、留營意願調查結果,分析當前及未來可能遭遇之挑戰。經研究發現,人口

結構與經濟因素,都會牽動人民從軍心態,尤其我國志願役招募之困難度較先進國家高出9倍以上,若持續輕忽少子化與學制影響,預判自2025年起,志願役人力退伍、補充將開始失衡,且在國防資源有限、分配不均的情形下,嚴重影響建軍目標達成,惟有立即強化志願役人員待遇、尊嚴及出路的配套措施,方能提升從軍及留營意願。故建議政府應檢討在「募兵制」政策上應扮演之角色,期以堅決的態度投注相關資源儘早面對當前的困境,否則就須正視「募兵制」風險預判的結果,適時調整現行兵役制度,以實施風險轉移、化危機為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