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計畫查詢2022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附近那裡買和營業時間的推薦產品

國立中正大學 勞工關係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林淑慧所指導 潘耀堂的 形塑職場健康文化的行動因素探討─以服務業為例 (2021),提出科技部計畫查詢2022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職場健康文化、組織文化、職場健康促進、行動因素。

而第二篇論文朝陽科技大學 保險金融管理系 黃文聰所指導 吳珮綺的 以計畫行為理論探討影響綠色保險銷售因素之研究 (2021),提出因為有 計畫行為理論、綠色保險、環境關注、激勵的重點而找出了 科技部計畫查詢2022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科技部計畫查詢2022,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形塑職場健康文化的行動因素探討─以服務業為例

為了解決科技部計畫查詢2022的問題,作者潘耀堂 這樣論述:

我國在現今的經濟影響與發展的主力,服務業的産值為最大宗,其核心資産為主要提供勞務從事服務的「員工」。因此在職業災害的件數,從2017年之後開始超過工業並逐步上升,且在勞保職災傷病給付統計,也顯示均常年高於其他行業。然而我國目前卻鮮有探討企業組織的健康文化相關學術文獻,為此本研究將針對我國服務産業的健康文化,探討個人和組織層面的落實行動,並彙整不同構面的關聯性。本研究針對不同屬性的服務業,規模為200~500人以上之中大型企業,採取立意抽樣之方式,針對不同屬性的服務業挑選出符合研究目的之10位參與者,進行90分鐘至4小時的深度訪談,蒐集資料後使用紮根理論進行分析並歸納出各層次的構面。結果發現,

職場健康文化的落實行動,促使自我反思健康的議題,行為表現在飲食控管、體育鍛練、紓壓放鬆及進修學習。主管、同儕對於健康議題的共同參與、關懷員工,交流互惠,以及高階主管主動支持組織身心健康政策,挹注資源並積極打造良善的職場環境,關注員工需求且有效的溝通,協助分擔家庭負荷,鼓勵員工獲取更好的生活型態,都能彰顯職場健康文化帶來的行動成效。健康文化的行動透過職場生活融入人員的日常之中,引導組織成員提升健康價值觀念、培養自律的運動習慣、良好的人際互動關係並增進幸福感受,達到自我(生理、心理)及外在(社交、環境)的安適狀態。當多數的員工擁有健康,集合加總才有更健康的組織,企業文化性質以積極向善為理念滋養成長

,透過健康的員工促使組織蓬勃發展,方得永續經營。

以計畫行為理論探討影響綠色保險銷售因素之研究

為了解決科技部計畫查詢2022的問題,作者吳珮綺 這樣論述:

因氣候變遷造成經濟重大損失,此時綠色保險的興起,提供一個良好的補償機制,政府亦透過「綠色金融行動方案2.0」來積極推動,然而實際之投保狀況並不如預期。保險從業人員為一重要之中介角色,保險從業人員是否願意投入推動,實質影響投保的績效。本研究以計劃行為理論為基礎,試圖從保險從業人員角度探討影響綠色保險銷售因素,期許透過本研究瞭解保險從業人員所扮演角色與影響其投入綠色保險之關鍵因素,並有助於提供政府作為推動相關綠色保險政策建議。實證結果顯示:個人或公司有無販售綠色保險經驗在各構面中存在顯著差異;在年齡和年資方面,顯示對環境關注存在顯著差異;研究構面間相關程度皆呈統計上顯著正相關。所以,保險從業人員

具有越高的環境關注,對於態度、主觀規範與知覺行為控制越有正向的影響,進而對於銷售綠色保險的意圖與行為越有正向影響;且當保險從業人員受到物質的激勵時,對於銷售綠色保險的意願跟行為越有正向的影響。本研究加入環境關注與激勵構面,能更充分瞭解保險從業人員對綠色保險銷售意圖與行為之影響。此外,本研究亦針對政府及保險公司在推動綠色保險的作法,提出具體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