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傳媒 暢 讀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附近那裡買和營業時間的推薦產品

端傳媒 暢 讀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布萊利・霍普,賈斯汀・謝克寫的 成王之路:MBS,掌控沙烏地石油霸權、撼動世界經濟的暗黑王儲 和許菁芳的 疫之生【限量作者親簽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聯經出版公司 和悅知文化所出版 。

淡江大學 大眾傳播學系碩士班 楊明昱所指導 梁皓的 紀實與虚構:文學作家紀錄片《劉以鬯:1918》的敘事策略 (2021),提出端傳媒 暢 讀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劉以鬯、黃勁輝、文學作家紀錄片、香港文學、《他們在島嶼寫作》、《劉以鬯:1918》。

而第二篇論文中央警察大學 公共安全研究所 顏志榮所指導 劉威呈的 中國崛起困境之研究-從一帶一路政策實行探討 (2020),提出因為有 地緣經濟戰略、一帶一路、中國崛起、中美博弈、中國對外關係的重點而找出了 端傳媒 暢 讀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端傳媒 暢 讀,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成王之路:MBS,掌控沙烏地石油霸權、撼動世界經濟的暗黑王儲

為了解決端傳媒 暢 讀的問題,作者布萊利・霍普,賈斯汀・謝克 這樣論述:

繼俄羅斯後,下一個掀起全球風暴的國家在哪裡? 全球油價波動,竟是這個人一手操弄? 他是MBS,最可能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獨裁者。 《鯨吞億萬》作者最新力作 入圍 2020 年《金融時報》與麥肯錫年度商業圖書     揭密沙烏地史上最具爭議的王儲──穆罕默德・本・沙爾曼(MBS) 沙烏地阿拉伯掌握世界經濟的石油命脈,而把持這個龐大黑金帝國權力的,卻是位詭譎難測的年輕領導者MBS——他平均一個月處死16人、逼迫黎巴嫩總理辭職、出兵葉門;然而他也獨排眾議,賦予婦女開車權利,解除娛樂限制,甚至積極打破傳統,跨足非石油的企業投資!     令國際譁然的卡舒吉命案    2018年10月,一起駭人聽聞

的謀殺案發生於土耳其大使館內,受害者卡舒吉是擁有國際聲譽的記者,也是MBS的最大反對者,他在高壓政治下逃亡海外,卻被國家特務跨國追殺、慘遭分屍。外傳幕後主使者便是MBS,儘管他矢口否認。     被全世界忽略的新興獨裁者   MBS的成王之路出乎所有情報機關意料。他鮮少出現於公眾視野,沒人清楚他的崛起過程,卻讓數任美國總統繃緊神經。他善用權謀,憑藉過人的手段,一躍登上王儲之位,並善於營造形象、操弄情資以掌握媒體風向。     以石油為劍,壓迫全世界   不滿足於石油帶來的龐大財富,MBS積極讓沙烏地成為世界中心,收購各大企業並擴大持股、發展觀光與文化產業。他傾一國之力,以動輒超過十億美元的財富

交易,甚至不惜發動石油戰爭,只為換取自身利益、逼迫國際向他低頭。     暗黑王儲MBS旋風即將襲來   當前國際緊張情勢的全新變數,   他,會成為世界之王嗎?   本書特色     1.《華爾街日報》記者聯手出擊   暢銷書《鯨吞億萬》作者布萊利・霍普,此次攜手深入沙烏地阿拉伯採訪報導的記者賈斯汀・謝克,兩人透過特殊管道,掌握第一手資料,以紀實報導的方式呈現,生動刻畫MBS的立體形象。書籍讀來高潮迭起、驚喜不斷,宛如電影般光怪陸離、令人匪夷所思的真實情節,一一上演!     2.宮廷鬥爭專家的高明手段    MBS是個成功的策略家,早在年輕時就開始政治佈局,他選擇留在父親沙爾曼國王身旁,自

幼耳濡目染宮廷詭譎氣息與鬥爭手段,並成功奪得父親的好感,先為自己贏下一名最有利盟友。他以果斷軍事行動打響名號,讓世人知道自己的名字;他也積極投資金融計畫、拉攏外資,進而控制經濟命脈;策畫麗思酒店事件,剷除異議之聲,並收回無數散落在王族間的資產。一步一步將軍事、財務、政治權力都收進自己手中。     3.政商名流潛藏其中,誰都想分一杯羹   MBS積極結交眾多企業名人,在外交上也展現他的野心。美國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女婿庫什納(Jared Kushner)與他相談甚歡;日本軟體銀行執行長孫正義(Masayoshi Son),成為他的商業夥伴,共創2030願景計畫;馬斯克(Elo

n Musk)、比爾.蓋茲(Bill Gates)、貝佐斯(JeffBezos)、庫克(Tim Cook)、歐普拉(Oprah Winfrey)等名人都與他有互動往來,書中一一細數。     4.窺探王室生活祕辛,超乎想像的奢華   讓人咋舌的奢侈花費,動輒數億美元的資金流動,MBS如同其他在黑金光環下的沙烏地王室成員,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財富。他們在哈洛德百貨大撒金錢,MBS甚至包下馬爾地夫私人小島維拉,款待親信;有次度假期間,他以四億二千九百萬歐元買下中意的遊艇;並以四億五千萬美金在拍賣中買下達文西的畫作。這是富裕帶來的欲望,永不滿足的追求,令人大開眼界。     5.俄烏戰爭中的意外勝利

者   俄烏戰爭持續數月,糧食與石油問題佔據各大媒體版面,掌握石油的阿拉伯世界成為關鍵,因卡舒吉謀殺案沉寂許久的MBS,也再次出現於公眾視野。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MBS拒絕美國總統拜登的通話要求,而拜登則為了石油增產之事,準備親自前往拜訪沙烏地阿拉伯。拜登是否會與充滿爭議的MBS見面,是否會為了經濟妥協,成為外界矚目的焦點。無論結果如何,都說明了MBS這個名字,在未來的世界局勢中都將扮演不可忽視的角色!   各方盛讚     ▍專文推薦   張鎮宏|報導者國際新聞主編     ▍重磅推薦   李易安|端傳媒記者   沈榮欽|加拿大約克大學副教授   邱奕宏|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國際政治經濟學副

教授)   阿潑|轉角國際專欄作者   孫超群|香港國際問題研究所中亞事務研究員   蔡依橙|陪你看國際新聞創辦人   顏擇雅|作家   (依姓氏筆畫排列)     揭開雄心王儲宏圖韜略、鐵血風行的權力之路──邱奕宏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國際政治經濟學副教授)     二○二二年爆發的俄國入侵烏克蘭戰爭,把低迷許久的國際油價,一舉推上了十年高峰。穆罕默德.本.沙爾曼,這個野心勃勃、不擇手段的年輕王子,再一次用盡所有機會,只為了自己成為最大贏家。──張鎮宏(報導者國際新聞主編)     《成王之路》是關於穆罕默德·本·沙爾曼掌權,引人入勝且極具娛樂性的故事。它將讓你對王儲的思想及其對沙烏地阿拉伯和

整個中東的影響,有深刻而細微的了解。──約翰・凱瑞魯 ( John Carreyrou ),知名暢銷書《惡血》作者     《成王之路》是我讀過關於中東最好的書。它深入到地球上最不透明的地方,且無任何錯誤記錄。更不用說這本書是一本可讀性極強、引人入勝的書,且如果你想一睹沙烏地阿拉伯和世界的未來,這本書不可或缺。──羅伯特・貝爾 ( Robert Baer ),美國作家、前CIA中東官員     《成王之路》的書寫生動而極為出色,它的核心部分描繪了一個人的鮮明形像……霍普和謝克進行大量的調查並發掘了令人瞠目結舌的故事。──《紐約時報》書評     這一次,出版商的宣傳是真的。《成王之路》引人入勝

,讓人欲罷不能,宛如墜落毒蛇巢穴,沙烏地王儲穆罕默德・本・沙爾曼的形象令人毛骨悚然。──《愛爾蘭時報》書評

端傳媒 暢 讀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給我們的訓誡書:伊格言的瘟疫書單8 種〉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20/03/11/%E3%80%90%E7%AB%AF%E5%82%B3%E5%AA%92%E3%80%91%E7%B5%A6%E6%88%91%E5%80%91%E7%9A%84%E8%A8%93%E8%AA%A1%E6%9B%B8%E2%94%80%E2%94%80%E4%BC%8A%E6%A0%BC%E8%A8%80%E7%9A%84%E7%98%9F%E7%96%AB%E6%9B%B8%E5%96%AE8%E7%A8%AE
☞ 本文首發於香港端傳媒: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200223-culture-booklist-virus/
☞ 齐泽克评武汉|清晰的种族主义元素到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歇斯底里:https://mp.weixin.qq.com/s/8G7o1gfNJ6kO9hVt4LrvcQ?fbclid=IwAR3V0_ay2mZJws2S9fbjYbF-1cKDqIyxh5ug3TycjY00glcrjt27LiRV5qY
☞IG:https://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FB:https://www.facebook.com/EgoyanZheng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書單 #新冠肺炎 #哲學
─────
你知道有哪些好書特別適合瘟疫時期來讀嗎?或者,你讀到知名左派學者,斯洛維尼亞社會學家兼哲學家齊澤克(Slavoj Žižek)討論武漢肺炎的文章了嗎?
你知道他以「武漢假日」(Holiday in Wuhan)來形容這場史無前例的封城嗎?
這是本集的主題,來自伊格言老師的文章:〈給我們的訓誡書──瘟疫書單8種〉。
這是伊格言老師應邀為香港端傳媒所寫的文章,你可以在影片下方的頻道資料處找到全文連結。
而哲學家齊澤克討論此次瘟疫的文章,我們同樣把全文連結放在頻道資料處。

上一集我們討論了賈德‧戴蒙的名著《槍砲、病菌與鋼鐵》,旁及同類的以色列學者哈拉瑞(Yuval Harari)近年的暢銷著作《人類大歷史》、《人類大命運》等書。
伊格言說,這與當下流行的「大數據」概念其實有著相當程度的呼應;而類似的巨觀角度也使我們獲得了不同的視野。
然而,說時遲那時快(?),就在武漢封城後十幾天,我們讀到了更不一樣的看法──〈齊澤克評武漢〉。

這篇文章題名為「清晰的種族主義元素到對新型冠狀病毒的歇斯底里」──顧名思義,「種族主義」正是齊澤克討論的重點之一。
文章可略分為二大部份:第一部分,齊澤克直接指出了,對新冠肺炎的恐懼,其實明顯夾帶著西方對中國的偏見與歧視。
他這樣寫:

冠状病毒遍布所有新闻,我不会假装成一个医学专家,但我想提出一个问题:**事实终止于何处,意识形态从何处开始?**
远比武汉肺炎糟糕的流行病正在发生,每天有数以千计的人死于其他传染病,为什么我们固执于这一种?
显然,一个极端的例子是1918-1920的流感大流行,被称为西班牙流感,估算死亡人数不低于5000万。
似乎此处种族主义妄想(racist paranoia)作用显著──回顾种种幻想(fantasy):在武汉,一个中国妇女活剥蛇皮,还有喝蝙蝠汤。......

齊澤克質疑,為何導致更多人死亡的流感並未引起如此巨量的關注?他提出二個理由:
第一個理由,當然就是西方對中國的偏見了──一種「在武汉,一个中国妇女活剥蛇皮、喝蝙蝠汤」的偏見圖像。
這類「種族主義妄想」明顯加深了這個世界對中國的歧視,與既存刻板印象疊合,將中國設想為一個完全未開化的蠻荒之地。

齊澤克這樣說有道理嗎?
伊格言說,首先,我們大概無法認定它純屬無稽。畢竟西方對東方的刻板印象其來有自,並非虛構;說這樣的刻板印象加深了人們對新冠肺炎的恐慌,其實是有道理的。
然而另一方面,齊澤克拿武漢肺炎與流感相比,倒是坐實了他自己「我不是個醫學專家」的自述了──
截至目前,WHO已將此次新冠肺炎的死亡率上修至3.4%;而即使是在瘟疫流行之初,我們也已確知,新冠肺炎的死亡率與重症率雖然比不上SARS,但至少也是流感的數十倍之多。
換言之,對新冠肺炎的恐慌根本也是理所當然的。只能說,齊澤克在此處的論斷是有些偏頗了。

而關於此次瘟疫引起巨量關注的原因,齊澤克也提出了第二個理由......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
☞ Readmoo專訪1:如果在YouTube,一個小說家
https://news.readmoo.com/2020/01/07/200107-interview-with-egoyan/
☞ Readmoo專訪2:那些關於孤寂的問題,以及......
https://news.readmoo.com/2019/03/21/190321-lonelieness/
☞ 關鍵評論網專訪伊格言:透過YouTube頻道展示文學,我的小說虛構其實是把刀子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33126?fbclid=IwAR0BOrC-jcSM9pE3iOFSBGmLUQo49QVp20TCGbyCRaBgC2iHMkT0AyDwjwI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

紀實與虚構:文學作家紀錄片《劉以鬯:1918》的敘事策略

為了解決端傳媒 暢 讀的問題,作者梁皓 這樣論述:

文學作家紀錄片在學術研究範疇裏,仍是一個較新的課題。劉以鬯是香港文學的一代宗師,不僅寫下《酒徒》、《對倒》等傳世名著,他長期提攜文壇後輩,貢獻遠大。黃勁輝導演在2015年完成《劉以鬯:1918》紀錄片,電影敘事包含了傳主的真實時空、由演員扮演傳主的過去時空、由演員演繹傳主虚構的文學時空。本文採用文本分析法和深度訪談法,探討紀錄片的敘事特色。第一章為緒論、第二章為文學作家紀錄片:導演為傳主「相體裁衣」、第三章為作品主線的敘事策略、第四章為城市主線的敘事策略、第五章為總結。

疫之生【限量作者親簽版】

為了解決端傳媒 暢 讀的問題,作者許菁芳 這樣論述:

|限量作者親簽版| 繼《臺北女生》、《甘願綻放》, 許菁芳直面自我誠實之作 * 以細膩筆法,書寫接納身心之疫 練習於深深黑洞中,滋長盎然綠意 * ───限量作者親簽扉頁─── 親簽版扉頁採用日本星語紙,低調優雅的碎銀, 閃耀於古典的綠色美術紙上,最值得收藏的親簽祝福。   「說來也相當奇妙,對許多人而言,疫情帶來許多變動,但對我,大疫反而是一段沉穩滋養的日子。人潛伏著,在熱氣與陽光裡一遍遍地做瑜伽,一層層翻出過往的情緒積累,一層層翻修清理。前後不過三個月餘,卻深入抵達了一種新的平衡。餘韻波動至今。我因疫更貼近自己。」──許菁芳   疫,是撼動世界的新冠大疫,也指涉生

命中失落、阻塞、挫折的身心之疫;生,是生命、生活,是生產,也代表歷經劫難後的重生。大疫年間外在動盪之時,允許內心躁鬱煩悶浮現,因而能夠消化清理,獲得更深廣空間。這是疫之生,因疫而有生機。   《疫之生》是寧靜、沉穩,是光與影並存,是以平靜的雙眼,體察生命的低潮時刻,也是汰舊換新的練習。許菁芳誠實寫下大疫期間的生活百態、懷孕與流產的心境感受、學術之路的跌跌撞撞。向內探索身體、寫作的療癒力量,從一次次直面「疫」之艱難,知曉劫難後必能重生。萬事萬物不必強求,靜待下一顆種子來臨。   本書分為二輯,「輯一・疫」反思生命歷程,走進內心深處的空洞與黑暗,與曾有的痛苦、麻木、迷惘對話,放掉執著、接納自身

。「輯二・生」聚焦於為乾枯注入活水之事物,與身體、與愛貓、與時間、與寫作的點點滴滴相伴,把自己愛回來,給予重生。   【疫中寫字,她說──】   • 「轉變也是一種預備,轉變來時不抗拒,過了就抵達新的風景。大疫使此理更加明白。」   • 「體驗內裡的廢墟,需要的是一種沒有批判,沒有努力,沒有解釋,沒有企圖的力量。這是願意接納真實的力量。真實就能涵養力量。」   • 「深入探索的結果不是鑽石,是一桶又一桶的泥土與煤炭,人人灰頭土臉。這才是學者的日常,學術的常態。我想也是人生的常態。」   • 「我不知道生命的來去是善意,或者是遺憾?在我有限的觀點看來,是一種失去,但是在更大的尺度看來,或許是一

種愛。」   • 「身體永遠是誠實的,一分投入便有一分回應。穩定練習的身體會有一種通暢的感覺,出力之處知道自己在出力,軟弱之處知道自己在軟弱。」   • 「當生活最大的動能是恐懼與孤獨,不敢放掉控制,不敢享受生命──那真是辛苦的狀態啊。」   • 「想起人說持咒的力量,量變造成質變。鍛鍊還是要重複,不間斷的重複裡會生出力量。」   • 「人生的奇蹟往往在冒險裡發生。新生命當然是奇蹟;冒險在所難免。不也正是因為對冒險有所渴望,才會選擇踏上征途嗎?」   • 「窺見過心裡的安靜,就會升起一份真實的渴望。希望自己能夠待得住安靜的心。心是人真正的住所。渴望一份自在與長久。」   • 「人與土地或許真有

連結,在什麼地景天候裡,就寫那樣的字。」   • 「寫作到底不需要什麼儀式。該寫的時候就寫,想寫的時候就寫,願意寫的時候就來寫。」   • 「時間是相當奇妙的存在:過去與今天同時在放映,但當下的決心,超渡了過去的自己。」   • 「文字是我的導師。文字走到哪裡,我就跟到哪裡去探索與發展。不要嘗試控制它,學習跟它一起工作。它就是我,我就是它,我們是彼此的夥伴。」   【書封設計】   特別邀請第41屆美國插畫獎獲選插畫家「早日Zao Ri」繪製封面,其柔和細膩又帶著美麗光影的筆觸,賦予本書明亮夏日的氛圍。畫面中的貓沉靜安坐於窗邊,凝視窗外盎然草木,正如疫情給了我們絕佳機會清理內心淤塞,於黑洞中

滋養生生不息的綠意。   【編輯致讀者】   與菁芳的緣分很奇妙。讀大學的那一年,在臺大誠品翻到了《臺北女生》,被那樣真誠的文字深深擊中,也是北漂讀書的迷惘、對社會的失望與對自己的期望、青澀的愛與眼淚,都被穩穩接住的安心感。畢業四載,又再一次與菁芳的文字相遇,不同的是,這次我是她的編輯,是作品的第一個讀者,感覺很奇妙,彷彿過去和當下的生命重新有了交集。其實菁芳的每本散文,都很誠實地反映了她的生命狀態。這本《疫之生》,是大疫兩年來的所思所感,很喜歡她有種氣魄,把過去因為忙碌而沒有時間(或逃避)的問題,無論是關於身體或是心靈,統統很誠實地攤在陽光下一一反省,融化成一灘爛泥後再重新聚攏成形,成為一

個更願意理解自己、善待世界的人。在這本書中,我得到最大的啟發是,其實我們都可以再放鬆一點,不必緊抓著生命不放;學會放手,接納自己有時就是只能這樣,反而心能更清澈平靜。疫情不知何年何月止息,水逆土逆挫折焦慮永遠排山倒海而來,此時推薦你翻開這本小書,在菁芳的文字裡找回一方寧靜。

中國崛起困境之研究-從一帶一路政策實行探討

為了解決端傳媒 暢 讀的問題,作者劉威呈 這樣論述:

美國自2018年川普總統執政後,主動開啟美中雙方為主體的對抗局勢,積極遏制中國,美國國內民眾對中國普遍的觀感是「中國威脅論」,美國對中國崛起的速度及強度備感壓力,使得中美關係由戰略合作夥伴變成戰略競爭對手,中美兩國在國家安全和科技方面的許多爭端也都涉及中國「一帶一路」全球發展的布局戰略,中美衝突不僅是利益競爭,其中牽扯到意識形態及文化差異的問題,對於中國來說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透過「一帶一路」的成功,並且與各個國家維持友好關係是重要的,特別是不能得罪的美國。美國屬於全球體系內的超級強權國家,而中國則屬於亞洲強權國家,當中國崛起後有能力成為現狀的挑戰者時,中國「一帶一路」的全球

發展便會威脅美國在層級體系中的領導地位,承諾讓美國再次偉大的川普總統與尋求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習近平總書記,衝突似乎很難避免;2020年的中國顯然是單方面的希望能維持與美國正常互動關係,避免中美雙方衝突或關係全面失控,特別是在美中台三方關係的處理上,更是離不開一個穩定的中美關係作為基礎,中國謀求中美雙方有順暢的溝通管道,近年內中國當仍會盡力維護與美國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