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南土地使用分區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附近那裡買和營業時間的推薦產品

另外網站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首頁也說明:南港辦公室. 南區管理站. 永平辦公室. 社區營造業務. 02-27815692. 土地使用分區證明 ... 土地標租售. 02-27772186. 椿位恢復. 02-27772186轉2402. 椿位標高.

國立政治大學 民族學系 林修澈所指導 周士煌的 台灣民族學的發展與意義 (2021),提出竹南土地使用分區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民族學、台灣民族學、台灣學、台灣國學、學術史。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清華大學 環境與文化資源學系所 丁志堅所指導 王建元的 利用地理加權迴歸分析住宅火災之環境因素 (2020),提出因為有 住宅火災、火災風險、地理資訊系統、地理加權迴歸、空間分析的重點而找出了 竹南土地使用分區的解答。

最後網站擴大新竹科學園區竹南基地周邊地區特定區計畫(主要計畫)案 ...則補充:(二)委員會審議通過紀錄文到3年內未能依照前項意見辦理者,仍應維持原土地使用分區或公共設施用地,惟如有繼續開發之必要,應重新依都市計畫法定程序辦理檢討變更。 三、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竹南土地使用分區,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台灣民族學的發展與意義

為了解決竹南土地使用分區的問題,作者周士煌 這樣論述:

民族學ethnology研究「民族ethnos,及附著於其身的文化」,台灣的民族學,研究對象是台灣諸民族/民族集團:原住民族、客家、Lán-lâng/Holo、外省人。其中,學科傳統領域研究的首為台灣原住民族,在政策的支持下,客家研究亦開始展現成果。原住民族研究和客家研究,已有整體性「知識體系」的建構。台灣其餘民族的學問,則以民俗學或地方學來表達,其體系尚待發展。作為近代學術的民族學,在台灣有其特別的歷史發展過程。由日本治理台灣時,為了施政所進行的大規模調查、與稍後的學術研究開始,累積成果。國民政府來台之後,以誌書的編寫及審查圈錮地方知識份子,確立「以本土為地方」,以台灣為學科的練習場,並橫

殖入文獻學研究的中國邊疆民族史。民主化之後,台灣主體性漸漸展現,本土研究開始興盛,教育系統與學術系統對台灣的觀點也開始正常化。對自身生活環境的興趣,則以「地方學」的樣態出現。台灣為一多民族的國家,清楚了解諸民族及其文化,為「屬族」的學問,以國家的文化主體性為學問的對象,可以稱為「台灣學」。台灣學為「屬國」的學問,為台灣的國學,其核心應該為台灣的民族學。台灣學或國學的發展,尚待觀察,但並非空想。

利用地理加權迴歸分析住宅火災之環境因素

為了解決竹南土地使用分區的問題,作者王建元 這樣論述:

「家」是人們最熟悉且最常待的地方,但是從103年後全國人員死亡之火災案件中發現,住宅火災造成的死亡人數歷年來位居首位,因此本研究旨在了解人與環境互動對住宅火災風險之影響,以期降低住宅火災所造成的生命財產損失。本研究的研究區共361個村里,彙整103年至107年發生之一般(集合)住宅火災案件類別資料,依發生地點以及時段區分,輔以相關文獻建立影響住宅火災風險的因子,利用多元線性迴歸(MLR)及地理加權迴歸(GWR)分析與製圖,並比較模型間的差異。研究結果顯示,不同時段(全時段、依每日三時段區分及非假日、假日時段)的MLR模型中,住宅火災風險與影響因素間正負向關係相同,係數值及解釋能力差異不大,後

續以全時段建構GWR模型,調整後的R2從63.6%提升至95.2%,AICc值從668.535下降至44.435,表示GWR模型的解釋力及配適度較佳,另外區域間的住宅火災風險與影響因素存有差異性,說明相同影響因子因不同的自然、人文環境,增加或降低住宅火災風險,呈現空間異質性(spatial heterogeneity)。透過各個村里特性,以及具顯著性影響因素數量和重要性,進行比對後劃分為6個區域,其中4個區域平均降水日數是影響住宅火災風險最重要的因子:新竹舊市區、新豐-湖口地區呈正向影響,說明下雨天待在家中,用電量上升使老舊線路容易因電線過負載造成火災;竹市-竹北地區及竹科-住商重劃區呈負向影

響,可能原因與晴天容易外出,屋內未關閉的爐火以及未熄滅的微小火源引起火災。竹南-頭份地區最重要變項為平均兒童人口比,呈正向影響,顯示小孩玩火的潛在危險。新竹城郊地區最重要變項是道路面積比,同時該變項是其他5個區域均有的次重要變項,說明道路密度最能反應實際居住使用情形。整體而言,研究區內人的活動對住宅火災風險具明顯的地域、城鄉差異,最後針對不同區域特性如何降低住宅火災風險,提出消防上的防火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