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知識管理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附近那裡買和營業時間的推薦產品

組織知識管理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邱昭良寫的 如何系統思考(第2版) 和郭秋雲的 組織忘卻學習作用機制及其能力提升研究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機械工業 和知識產權出版社所出版 。

育達科技大學 行銷與流通管理所 顏碧霞所指導 陳婉伶的 企業形象對於組織承諾及工作滿意度之研究-以義美食品龍潭廠員工為例 (2021),提出組織知識管理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企業形象、組織承諾、工作滿意度、義美食品、龍潭廠。

而第二篇論文南臺科技大學 商管學院全球經營管理碩士班 王姿力所指導 黃婉婷的 才藝老師之教學方式、默會知識與創造力之研究 (2021),提出因為有 默會知識、創造力、教學方法、教學風格、才藝教師的重點而找出了 組織知識管理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組織知識管理,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如何系統思考(第2版)

為了解決組織知識管理的問題,作者邱昭良 這樣論述:

在複雜、多變、模糊和不確定的時代,唯有學會思考、學會學習,才是唯一持久的競爭優勢。會思考且訓練有素、行動有力的人,將是未來世界的“超級物種”。 小到日常生活和個人發展,大到生態系統和社會公共事務,系統思考都是應對複雜性挑戰的有力武器,是制定睿智決策的“曠世奇功”。   對於企業家和管理者來說,系統思考更是一種凝聚集體智慧、讓團隊共同思考的“新語言”,説明我們透過事物的表像,洞悉本質,從紛繁複雜的噪音中識別出主導的趨勢和發展變化的脈絡,把握關鍵、順勢而為,找到驅動業務持續發展的“成長引擎®”,並睿智地解決複雜問題,找到“根本解”和“杠杆解”。   經過兩年多更多的實踐檢驗,《如何系統思考》(第2

版)在總體框架保持不變的情況下,充實、重寫了“思考的魔法®”相關章節,大幅增強了可讀性和可操作性;補充了大量教學中發現的常見問題及其行動建議,強化了對系統思考應用的指導;對部分內容進行了精簡,更加精煉、實用、高效。   本書特點: 循序漸進,體系完備。本書按照學習、養成系統思考技能的“知—行—積”架構為指南,探討系統思考之道、法、術。   深入淺出,易學好用。以創造的“思考的魔方?”為框架,整合了“冰山模型”“環形思考法”“思考的羅盤?”等輔助式支架工具,便於讀者完成思維的三重轉變:深入思考、動態思考和全面思考。   案例豐富,貼近實際。結合企業經營與管理的實際狀況,本書收集了數十個真實案例,

並且結合場景化原則,給出了相應的方法、工具以及有針對性的行動指南。 強化實戰,突出實用。本書定位於指導實踐,致力於解決學習者常見的問題、困惑或挑戰,介紹原創的方法與工具、訓練步驟,以及操作指引與使用心得等。   配套練習,及時回饋。在自己動手練習之後,你可以掃描書中的二維碼,查看部分練習的參考答案以及相關的視頻微課,實現全方位、立體化的學習。 邱昭良 管理學博士,高級經濟師,組織學習、系統思考與知識管理專家,中國學習型組織網創始人,北京學而管理諮詢有限公司總裁。   師從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原副委員長成思危教授、南開大學商學院原院長李維安教授,是我國較早研究和實踐學習型組織與

知識管理的專業人士之一;碩士和博士研究方向均為組織學習,博士論文得到管理學大師彼得·聖吉的指導,具有深厚的理論功底和專業造詣。   曾任聯想控股董事長業務助理,萬達學院副院長及三家民企高管,並為中石化、中國航太、中糧、中國移動、中國銀行、中國建材、華為、伊利、施耐德、美團等數百家公司提供學習型組織、知識管理、組織能力提升、流程優化等方面的諮詢與培訓服務。   著有《知識煉金術》《如何系統思考》《複盤+:把經驗轉化為能力》《學習型組織新實踐》《學習型組織新思維》《系統思考實踐篇》《玩轉微課》《企業資訊化的真諦》,譯著包括《系統思考》《系統之美》《情景規劃》《欣賞式探詢》《U型理論》《創建學習型組

織5要素》《學習型組織行動綱領》《新社會化學習》《創新性績效支持》等,並在國內多家知名專業報紙雜誌上發表相關論文100餘篇。 讚譽 推薦序一 推薦序二 推薦序三 推薦序四 前言 第一篇 認  知 第1章 無所不在的系統 // 2 什麼是系統 // 3 系統的三個構成要素 // 5 通用系統模型 // 9 系統的三種類別 // 11 社會系統複雜性的三個來源 // 13 動態複雜系統的八項特性 // 19 第2章 思維的轉變 // 30 “系統思考缺乏症”,你有嗎 // 31 何謂系統思考 // 36 思維範式的轉變 // 39 系統思考的四項特徵 // 41 思考的魔方?

:思維範式轉變的行動框架 // 43 第二篇 方法與工具 第3章 深入思考 // 50 冰山模型: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深入思考框架 // 51 找到你身邊的“冰山故事” // 59 認識系統行為變化的動態 // 65 透過動態看本質 // 71 第4章 動態思考 // 78 在非線性的世界裡不要用線性思考模式 // 80 從線性因果鏈到因果互動環 // 90 讓你的思維更加精准 // 101 第5章 全面思考 // 109 從局限於本位到關照全域 // 110 思考的羅盤?:全面思考的工具 // 117 定義系統的邊界 // 128 第6章 系統思考的“新語言”:因果回路圖 // 140 認識因

果回路圖 // 142 辨認回路的特性 // 150 增強回路 // 153 調節回路 // 163 無所不在的時間延遲 // 170 因果回路圖的價值與用途 // 179 如何繪製合格的因果回路圖 // 188 第7章 複雜背後的簡單之美:系統基模 // 201 什麼是系統基模 // 202 以推動成長為基礎的系統基模 // 207 以解決問題為基礎的系統基模 // 231 使用系統基模的注意事項 // 253 第三篇 應  用 第8章 設計並維持成長引擎? // 260 化繁為簡,企業家只有兩項工作 // 261 任何成長都可以而且需要被設計 // 266 什麼是“成長引擎?” // 2

73 企業持續成長的動力來自何處 // 275 九種常見的企業“成長引擎?” // 280 如何設計企業的“成長引擎?” // 298 第9章 睿智解決複雜問題 // 311 用系統思考解決複雜問題 // 312 系統思考適合解決什麼樣的問題 // 318 解決問題的三重境界 // 327 利用系統思考解決問題的一般過程 // 329 如何找到“根本解”和“杠杆解” // 342 第10章 系統思考應用指南 // 358 系統思考應用的四個層次 // 359 系統思考的原則:“六要六不要” // 363 如何養成系統思考的技能 // 368 系統思考實踐者的五個階段 // 375 結束語 //

378 附錄A 系統思考學習資源 // 382 附錄B 精品培訓 // 388 參考文獻 // 396

組織知識管理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員工會犯錯的事,那就設下組織規範」
這是許多惱人行政流程的開端
也正好是扼殺創意的源頭

在網飛(Netflix)內
1. 沒有休假制度(你可以忽然跑到義大利來個浪漫行!?)
2. 沒有費用申請流程(表示每次出差都可以坐商務艙)
3. 專案不需主管的批准(表示你不必再討好那個人)
一開始我聽到這些「很酷」的管理方針時
覺得
「哼,肯定又是個喊著高大上的口號,然後做法上完全沒有不同」
讀完後才發現
網飛內是用許多內建優勢
才有辦法撐起這些管理方針
好比
1. 網飛只雇用頂尖人才,並且頻繁的裁撤不適任或是剛好合格的人
2. 網飛給予費用使用上的自由,但每年會抽出一成的收據來檢查,一發現有中飽私囊的行為,立刻裁撤


付費贊助: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gGtH2PxZ9xR0ehzQ27FHw/join

你可以在Apple Podcast/Spotify/Google Podcast上找到我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E6%96%87%E6%A3%AE%E8%AA%AA%E6%9B%B8/id1513786617

我的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vincent_reading/

我的Email: [email protected]

若喜歡我的影片或頻道,可以訂閱頻道和分享給朋友,謝謝拉
訂閱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gGtH2PxZ9xR0ehzQ27FHw?sub_confirmation=1

企業形象對於組織承諾及工作滿意度之研究-以義美食品龍潭廠員工為例

為了解決組織知識管理的問題,作者陳婉伶 這樣論述:

企業除了追求利潤的同時,也要打造良心企業形象獲取消費者認同,過去大多 是探討企業與消費者之關係‧對於內部員工認知相較之下較少探討,員工就是企業 最佳廣告宣傳人員,,原先的消費者變成了員工或是員工同時也是消費者,甚至對 品牌更為忠心,員工在企業長期任職亦認同企業理念,周遭的親朋好友也會受到影 響。本研究以義美龍潭食品廠為樣本,發放研究問卷,探討企業形象、織承諾及工 作滿意度之關係。研究結果發現,首先,在差異分析部分,企業形象構面裡「我覺 得義美食品擁有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大部份員工最不滿意的,建議可加強勞工安全 及員工訓練等,以提升管理制度;組織承諾構面裡「我覺得義美食品的福利措施很 滿意,值得

我繼續服務」是大部份員工最不滿意的,建議可加強員工用餐環境及員 工旅遊等福利,以提升福利措施;在工作滿意度構面裡「只要工作性質類似,到別 家公司做事也無所謂」評分同意度最高,建議可加強升遷管道、改善工作環境及提 高薪資福利等,以提升員工留職意願。其次,企業形象、組織承諾及工作滿意度之 關係彼此為正向顯著關係,在迴歸分析部分,企業形象與組織承諾越高,員工的工 作滿意度也越高。義美食品在臺灣來是公認的良心企業,在義美工作的人應該是以公司為榮的, 企業追求利潤的同時,除了打造良心企業形象獲取消費者認同,員工也是義美最佳 廣告宣傳人員,建議可加強勞工安全及員工訓練等,以提升管理制度,加強員工用 餐環境

及員工旅遊等福利,以提升福利措施,加強升遷管道、改善工作環境及提高 薪資福利等,以提升員工留職意願。

組織忘卻學習作用機制及其能力提升研究

為了解決組織知識管理的問題,作者郭秋雲 這樣論述:

相對於組織學究,學者們對組織忘卻學討似乎略淡,但卻一直未間斷過對忘卻學討。隨著技術變革的日新月異和知識內容的不斷寬泛,在實踐中獲取的新知識不斷變得陳舊、過時,甚至對組織發展產生阻礙作用。如何開展忘卻學找忘卻學用路徑成為學術界和企業界關注的焦點。   本書從組織忘卻學度出發,分析和研究組織忘卻學對組織競爭優勢獲取的影響過程一步豐富和發展組織忘卻學論研究。

才藝老師之教學方式、默會知識與創造力之研究

為了解決組織知識管理的問題,作者黃婉婷 這樣論述:

相較於以往僅著重於學科的教育體制,現在更崇尚西方國家從小所推從得注重培養孩子興趣與多元發展,不僅家長的教育觀念改變,連現今的教育體制也從過去僅從基測級分來分發學校,改為現今國中會考使用免試入學、特色招生等不同的管道升學,更加固了家長從小培養孩子各項才藝的動機,不僅為了為身心方面更健全的發展,更是為了升學能夠以加分方式錄取更好的學校。才藝教師有別於學校體制內的教師,他們更著重於個人魅力的培養,以及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不僅是教授一門才藝,更是在潛移默化之間改變學生的學習及思考模式。雖然教育書籍可以提供老師們技巧與授課方式的參考,但在實務教學中,老師如何將過去自己經驗轉化為默會知識進而傳授給下一

位學生是本篇論文的研究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