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經理薪資水準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附近那裡買和營業時間的推薦產品

總經理薪資水準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丁志達寫的 實用人資學 和任康磊的 117張實戰圖解教你成為 誘導高效團隊的管理高手:49個方法釋放部屬潛能,打造最厲害績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最近年度支付董(理)事、監察人(監事)及總經理之酬金 - 保險業 ...也說明:總經理 (含)以上主管之薪酬,由母公司保德信金融集團管理。副總經理之酬金係參考市場薪資水準及其學經歷背景,並權衡其所擔負職責與貢獻度,由總經理核定。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揚智 和大樂文化所出版 。

國立成功大學 財務金融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林軒竹所指導 翁紫玲的 非主管職全時員工平均薪資與中位數薪資之研究 -台灣上市櫃公司為例 (2021),提出總經理薪資水準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員工薪資、薪資中位數、公司治理評鑑、分量迴歸。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財務金融技術學系行政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張元所指導 林佩蓉的 員工薪資、企業社會責任、員工生產力與公司績效-以台灣上市上櫃鋼鐵產業公司為例 (2021),提出因為有 員工薪資、企業社會責任、員工生產力、公司績效的重點而找出了 總經理薪資水準的解答。

最後網站人力銀行示警企業搶才恐更難半導體業年薪下滑4%則補充:104人資學院資深副總經理花梓馨表示,台灣半導體業薪水已普遍低於美國、日本、歐盟,當疫情緩解,人才開始恢復國際移動時,恐將使台灣半導體人才面臨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總經理薪資水準,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實用人資學

為了解決總經理薪資水準的問題,作者丁志達 這樣論述:

  ◆本書各章皆採用一篇〈人資管理錦囊〉的文章作開場白,富有啟發性,以引導讀者進入該章節的情境。   ◆本書結構完整、縝密,將人資管理的理論與實務應用融合為一體,旁徵博引,以生動的案例引領讀者進入人資管理的堂奧。   ◆本書提供易懂、易學的實用圖表,對實務操作深入淺出地解析,可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與思考人資問題,進而採取行動(執行力)。   ◆本書薈萃了著名企業家實務經驗的精華,借箸代籌,讓讀者有種「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的臨場指導感。   ◆本書單頁書眉上,摘錄了許多人資管理名句,字字珠璣,使讀者閱後見賢思齊,心領神會,務實地採用在人力資管理工作上。  

 ◆本書實用價值高、理論與實務兼具、操作力度強、學以致用、受用也必多。  

非主管職全時員工平均薪資與中位數薪資之研究 -台灣上市櫃公司為例

為了解決總經理薪資水準的問題,作者翁紫玲 這樣論述:

本研究以台灣上市櫃公司(排除金融產業)非主管職之全時員工薪資2018至2020年「薪資平均數」及2019至2020年「薪資中位數」為研究樣本,探討揭露「非擔任主管職務之全時員工薪資資訊」後的影響,透過普通最小平方法進行實證分析,暨使用分量迴歸區隔不同分量薪資探討與各變數之關聯性,實證結果如下︰一、 發現非主管職之全時員工薪資平均數及中位數於敘述性統計分析之平均數、中位數及最大值皆逐年成長,僅在最小值是減少,主要係其產業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較鉅所致。二、 普通最小平方法進行研究分析,發現非擔任主管職員工薪資平均數及中位數與營收成長率分別為未達顯著水準及10%顯著水準。薪資中位數與公司年齡為1

0%顯著水準,餘皆為1%顯著水準。顯示公司治理品質好、股東權益報酬率高、營收成長率高、Tobin's Q高、股份盈餘偏離差程度越大及公司規模大者,其非主管職員工薪資平均數及中位數越高。負債比率及公司年齡,則與非主管職薪資平均數及中位數平均呈顯著負相關。三、 最後利用分量迴歸分析,發現上述各變數低薪至高薪線性趨勢之呈現並非一般常見緩升、緩降、或U字型之態樣而是不規則波動;顯示薪資樣本經分量後,同分量樣本間仍存在高度異質性,如︰產業特性、財務結構、員工薪資管理與制度等。 本研究係從非主管職員工角度出發,透過分量迴歸探討不同薪資分量下的情況,實證發現有別以往的結論,期待政府對薪資分布現況須加

以重視,並於公司治理評鑑制度能有所調整,以催化企業建置更有友善的員工的薪資結構與企業文化。

117張實戰圖解教你成為 誘導高效團隊的管理高手:49個方法釋放部屬潛能,打造最厲害績效!

為了解決總經理薪資水準的問題,作者任康磊 這樣論述:

  ★Top 500企業人力資源總監,教你如何帶領銷售、研發與生產團隊!   ★透過117張圖解,問題場景→實用工具→應用解析!   ‧如何提升銷售團隊的績效?採取梯度提成比率法   ‧怎樣讓研發人員創新產品?用6頂思考帽擴散與聚焦   ‧怎麼要求生產團隊確保產品品質,同時精簡成本?   你是否也遇到這些問題——   ‧部屬對於工作分配心生不滿,不願意挑戰棘手任務   ‧開會開不停、話題東拉西扯,往往沒結論又沒效果   ‧團隊做事有責無權、薪水不公平,導致計畫無法達標   ★用117張實戰圖解,引導團隊創造最厲害績效   每個企業都是由大大小小的團隊組成,高明的團隊管理者懂得釋放部屬

潛能,突破工作瓶頸,創造傲人績效,讓企業在市場變動中持續成長。   本書作者是世界Top 500企業人力資源總監,透過117張圖解和豐富案例,教你制定目標、交辦工作、有效率開會,更特別解說如何帶領銷售、研發、生產團隊,讓你迅速吸收各種帶人帶心的技巧,成為管理高手,打造出強韌的高效團隊!   ★管理高手都這樣制定目標與交辦,讓業績翻倍   ◎目標與計畫就像航海時的指南針,是達成任務的關鍵   ‧制定具體目標:採行「SMART原則」,檢視目標是否明確(S)、可衡量(M)、可達成(A)、有相關(R),以及有時間限制(T)。   ‧查核計畫狀況:運用「GTVR工作評估法」,從目標(G)、任務(T)

、價值(V)、重組與收穫(R)等方面,確認執行任務是否到位。   ◎部屬不滿意被指派的工作,主管該怎麼辦?   ‧消除雙方的資訊不對稱:用陳述任務、釐清方法等6步驟,交辦任務給部屬。   ‧不是直接分派1種任務,而是巧妙提出2種選項讓對方做選擇。   ★激發「銷售團隊」最強戰鬥力,超越競爭對手   ◎用「競爭提成法」連結員工業績與利益,創造正面效應   ‧依據某段時間內員工在團隊中的銷售業績變化,設定相應的提成比率。業績好的人提成比例較高,業績差的人提成比例較低。   ‧這能讓業績好的人保持領先優勢,並激勵業績差的人積極向前追趕。   ◎難免發生人際衝突,實行「ABCD原理」輕鬆化解  

 ‧A是客觀事實:發生什麼事?   ‧B是主觀感受:對這件事有什麼感受?   ‧C是抽象總結:對A和B做出總結   那麼,D代表什麼重點?   ★率領「研發團隊」,你需要專案管理、誘導創意   ◎列出「責、權、利分配矩陣」,釐清權責分配與利益歸屬   ‧矩陣的縱軸是專案的任務或目標,橫軸是團隊或具體職位。每個職位都有對應的責任、權力及利益,3者平衡才是最完美狀態。   ‧怎麼根據兩軸的對應關係,劃分各個成員的責、權、利?   ◎部屬總是沒意見?拋出「假設引導法」刺激他思考   ‧運用假設性問句,引導團隊成員突破思維限制去思考。   ‧舉例來說,詢問對方:「如果某位大師設計產品,你覺得他會怎

麼做?」「假如這個產品獲得大獎,你認為有什麼創新之處?」   ★管理「生產團隊」,你得控制風險、品質和成本   ◎風險藏在細節裡!從作業步驟的根源徹底改進   ‧什麼樣的作業需要評估風險?環境危險、首次進行、技術條件不成熟……   ‧將每種作業細分為具體明確的步驟,不能太籠統或太瑣碎。   ‧為了降低作業步驟的風險,你可以採取哪2類措施?   ◎4步驟制定SOP,既能節省資源又能穩定品質   1. 設計流程:制定目標並加以優化,保留必要之處,去除多餘步驟。   2. 明確步驟:細分每個行為或動作,同時注意潛藏的風險。   3. 開始執行:列出動作的看板或清單,部屬逐項操作後要打勾。   接

下來,第4個步驟是什麼? 名人推薦   「人資主管UP學」部落客 楊琮熙   「跨世代領導」千萬首席講師 李河泉

員工薪資、企業社會責任、員工生產力與公司績效-以台灣上市上櫃鋼鐵產業公司為例

為了解決總經理薪資水準的問題,作者林佩蓉 這樣論述:

本論文根據2000年到2020年掛牌於台灣證券交易所以及證券櫃檯買賣中心之上市上櫃鋼鐵產業共45家公司的資料,探討公司的員工薪資水準以及企業社會責任表現以及如何影響員工的生產力與公司績效。員工薪資以平均每位員工薪資、薪資佔營業收入淨額比率以及薪資佔稅後淨利比率進行衡量。企業社會責任表現以公司的社會貢獻值、資產的社會報酬率、每股社會貢獻值、當期社會責任、累積社會責任、連續社會責任以及重覆社會責任進行衡量。員工生產力以每人營業收入淨額、每人營業毛利、每人稅後淨利與每人普通股市值變動量進行衡量。公司績效變數以資產報酬率、權益報酬率、每股盈餘、年度股票毛報酬率、年度股票超額報酬率以及Tobin’s

Q進行衡量。透過相關分析與迴歸估計結果發現,公司給予員工的薪資愈多、企業社會責任表現愈佳,員工生產力愈高而公司各個績效指標表現亦愈佳。透過台灣大型鋼鐵產業公司近二十年的資料,本論文證實了企業應在員工薪資福利以及社會責任表現上投入資源以獲取較佳的員工生產力與公司績效。關鍵詞: 員工薪資、企業社會責任、員工生產力、公司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