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孤獨感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附近那裡買和營業時間的推薦產品

老人孤獨感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傅世菱,王坤山寫的 別讓年齡剝奪你享受生活的權利:揮別空虛與孤獨感,人生的格局不應該受年齡限制,越老越要活得精采 和葉雅馨,戴怡君,黃嘉慈,黃苡安,李碧姿,鄭碧君的 和自己在一起:後疫情時代的孤獨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台灣至少有40萬老人獨居,就連大學教授也不例外…洪雪珍也說明:若是觀念不變,仍然留在舊時代,就會讓這些老人覺得自己很孤單、很可憐、活得很不值。 日本的出版界自20年前開始談老年生活,教大家如何迎接老去;近年最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崧燁文化 和大家健康雜誌所出版 。

長庚科技大學 護理系碩士在職專班 劉淑如所指導 葉庭蓉的 探討COVID-19疫情世代下社區老人生活壓力、社會支持與孤獨感之相關性研究 (2021),提出老人孤獨感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新冠肺炎、社區老人、生活壓力、社會支持、孤獨感。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社會工作研究所 宋麗玉所指導 李玉芬的 優勢觀點團體運用於緩解社區獨居長者孤獨感之成效研究 (2020),提出因為有 優勢觀點團體處遇、社區獨居長者、孤獨感、成效的重點而找出了 老人孤獨感的解答。

最後網站老年人心理健康知多少- 談「孤獨」的危害- 文章專區則補充:孤獨感 (loneliness)是什麼?在定義上,孤獨感經常和社交隔離(social isolation)一起被討論;孤獨感指的是個體在心理上、主觀的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老人孤獨感,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別讓年齡剝奪你享受生活的權利:揮別空虛與孤獨感,人生的格局不應該受年齡限制,越老越要活得精采

為了解決老人孤獨感的問題,作者傅世菱,王坤山 這樣論述:

年輕時可以做的事,憑什麼老年之後就要受人白眼? 你曾想過自己的退休生活嗎?或者已到了年紀卻因種種桎梏無法退休? 習慣了職場上的高效率,當面對退休生活時感到無所適從? 在忙碌了前半生後,讓我們將生活改頭換面,以一種全新而輕鬆的姿態重新出發!   步入晚年,頤養天年,是每個人都會抵達的最終階段。   我們不應該畏懼自己的衰老,或是讓擔憂和空虛充斥自己的老年生活,也絕不可認為人生在退休時便注定戛然而止。   真正的生活從老年後開始,讓我們從一個全新的起點,認識並且打造人生各式各樣的全貌吧!   【不要再被憂鬱綁住啦!解放心靈從晚年開始】   生理上的衰老我們無法抗拒,但我們可以勇敢拒絕心靈

上的衰老——打破那些自己建立起來的憂鬱小圈圈吧!   自由的世界是如此美麗多彩,世間所有美好皆與年齡無關。   用什麼樣的心態去接納晚年,晚年就會致敬什麼樣的風景給自己!   【誰說愛情是年輕人的專利?想當初還不是有了愛情,才有你們這些小孩!】   年輕情侶互相擁抱親吻或者更換伴侶,是人們司空見慣的畫面。   但為何當角色們換成了年邁的長者,卻被要求盡量避免呢?   人只要活著,就有表達愛以及擁有愛的權利!   不管在哪個歲數階段,遇見了喜歡的人,若條件允許,就應該大力追求,不讓人生留下遺憾!   【有朋自生命的遠方來,不亦樂乎——有朋從此長伴左右,是為一輩子的幸福】   不管在哪個年齡階

段,友情永遠是每個人生命中最重要的潤滑劑。   可愛的人點綴了人生,幽默的人逗樂了人生,有內涵的人豐富了人生!   朋友是人生中最缺一不可的夥伴!友情的默契代替了血緣,成為親情之外的血濃於水。   說好囉!當我們都變老的時候,要來比誰臉上的皺紋最多!   【若生心病無人可醫——自己就是最好的解藥】   老是覺得身體到處都有病痛,或是某個器官部位時不時就有一種不適感嗎?先靜下心,好好平復自己的情緒——咦?不適感好像消失了!這便說明了「胡思亂想」才是健康的大忌。   憂思過慮並不會讓你及早發現自己的健康問題,只會讓你的健康「出現大問題」。所以,從此刻開始,放下所有擔憂吧!你的身體好得很。   

【花若盛開,蝴蝶自來——你若精彩,天自安排】   一個人的生活精不精采,取決於一個人的生活態度夠不夠正向積極。   當你自願困在破舊的繭裡,便永遠與陰影為首;但如若你自願破繭而出,那片鳥語花香總有一天會屬於你自己。   不管人生的任何階段,所有生活都必須靠「主動」才能得到。   步入晚年後,活著應當要更積極,尋找自己從小到大一直憧憬的目標,或是為自己布置一個美麗宜人的遲暮生活。活得精采,才不枉人生來此一趟!   晚年是最適合構築人生理想的全新階段,人生的格局並不會因年齡而受到局限,相反地,經過年齡的增長、歲月的沉澱,見識變得豐富多彩,才能在最後活出更智慧的人生。    本書特色   本書提

出人們對於退休後以及面對老年生活時的種種困惑與難題,包括個人、親情、愛情、友情等,並提供應對方法。老年是人類走向善終的必然過程,也和童年一樣需要一個快樂的結局。人的一生最不需要的就是遺憾,趁著陽光還燦爛、萬里無雲時,出發找尋最適合自己的人生風景吧!  

老人孤獨感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獨處」並不代表「孤獨」。有許多人誤以為「獨處」才會使我們感到「孤獨」
人們常常會誤會「孤獨感」只會發生在年紀大的老人、不擅長溝通或害羞的人身上。
那些很會說話社交的人就不會有「孤獨感」這回事,但事實並不是這樣!「孤獨感」在我們整個社會普遍存在。不管你是有錢人、有權利的人、名人、窮人、帥的、醜的、美的都無法阻止「孤獨感」的來襲。因為他就是我們生命的一部分!

【目錄】
00:00 介紹
00:56 孤獨不是你想的那樣
02:21 孤獨感到底是什麼
03:59 孤獨久了會怎樣
05:21 孤獨感的成因
06:15 面對孤獨感怎麼做
08:05 總結
08:36 精選留言 + 記得分享喔

------------------------
【歡迎加入會員】
https://bit.ly/2CoCFFD

【訂閱按這裡】
https://bit.ly/38OqWfl

--------------------------------------------

【想當YouTuber的按這裡】
▶️ 課程【內有介紹】 ‣‣ https://bit.ly/2Z0DLjb
(現在$200 OFF)

數據分析工具(免費)
https://bit.ly/2CurquY

想學動畫!(有免費的)
https://bit.ly/393B8kd

----------------------------
【我的器材推薦】
? 相機 ‣‣ https://amzn.to/3gSKGRv
? 麥克風 ‣‣ https://amzn.to/3j1dOIb
? 手機轉接 ‣‣ https://amzn.to/2W9l0bB
? 三腳架 ‣‣ https://amzn.to/32dYQso
? 背景布 ‣‣ https://amzn.to/2CwzCKW
? 背景架 ‣‣ https://amzn.to/3iVLxTr

? 筆電【現在$300 OFF】 ‣‣ https://amzn.to/2CyxC5e

--------------------------------
【其他平台按這裡】
Facebook: 維思維
https://www.facebook.com/weisway18/

IG :weisway18
https://www.instagram.com/weisway18/

----------------------------
【推薦你的影片】
你有「反社會人格」?:https://bit.ly/38UyyNd
為什麼鏡子裡的你比照片好看!https://bit.ly/2WaJDEM
如何控制夢? : https://bit.ly/2AQZb9l
為什麼聽自己錄音會覺得難聽?https://bit.ly/3elDRXh
失眠?這樣做!: https://bit.ly/2Cm6DJT
你到底是「內向」還是「社交恐懼症」!:https://bit.ly/2OgD9Qn

--------------------
【播放列表】
心理學小知識 https://bit.ly/3gUi1LR
生活小知識: https://bit.ly/3j42fjI
科學小知識 https://bit.ly/2DyyDuu
健康小知識 https://bit.ly/3egiPJj
動畫謎語 https://bit.ly/3eswQE9

--------------------
【參考資料】
https://bit.ly/3kp6fLs (大部分內容標準都在這裏)
https://bit.ly/3kwK3yT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oneliness
https://bit.ly/3cdZtVM
https://bit.ly/35MS3I5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uk-45729511

探討COVID-19疫情世代下社區老人生活壓力、社會支持與孤獨感之相關性研究

為了解決老人孤獨感的問題,作者葉庭蓉 這樣論述:

研究背景:全球老年人口的持續攀升,老年人的生心理健康議題逐漸受到重視,其中孤獨感是造成心理健康疾病的重要風險因素之一。現今處於COVID-19疫情世代,老年人為了減少染病風險,多選擇留在家中躲避疫情,然而卻可能面臨到社交隔離,或者疫情所造成的生活壓力上升,使孤獨感惡化。社會支持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扮演重要角色,當維持良好的社會支持可協助老年人維持心理健康,也可有效改善壓力及調節孤獨感。然而,目前國內缺少文獻探討,在COVID-19疫情世代下,社區老人的生活壓力、社會支持及孤獨感的現況及影響因子。研究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為,探討COVID-19疫情世代下,社區老人的生活壓力、社會支持、孤獨感

及其相關性,並分析孤獨感預測因子。研究方法:本研究採用橫斷性研究法,於嘉義縣與臺南市的鄉村及都市型社區,以方便抽樣,取樣符合收案條件的社區老人,共收案114位老人參與研究,本研究社區老人平均年齡為74.42歲。使用之研究工具包含「基本資料問卷」、「生活壓力量表」、「社會支持量表」、「孤獨感量表」,評估社區老人的生活壓力、社會支持與孤獨感的現況。資料分析:所有資料將輸入SPSS 22.0統計軟體並進行分析。根據研究問題,採用的分析方法包含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多元線性迴歸。研究結果:社區老人的生活壓力平均分數為45.15分(SD=12.17)。社會支持平均分數為136

.97分(SD=30.87)。孤獨感平均分數為25.15分(SD=5.71)。社區老人的生活壓力,在經濟來源、感染新冠肺炎擔心程度、視力及聽力功能、以及與自己過去一年的身體健康狀況相比,自覺現況身體健康之個體性差異變項中,有顯著性的差異。社會支持在視力功能、以及日常生活需協助程度之個體性差異變項中,呈現顯著性的差異。而孤獨感在有無子女、經濟來源、施打疫苗狀況、以及施打疫苗後是否會降低擔心之個體性差異變項中,也有顯著性的差異。社會支持與孤獨感間呈現顯著負相關,而社會支持及有無子女,對孤獨感具有預測功能。結論與討論:本研究結果顯示,於COVID-19疫情世代下,社區老人的社會支持與孤獨感呈現顯著負

相關,且有無子女及社會支持對孤獨感具有預測能力。根據研究結果,建議臨床醫療人員、以及衛政單位,在疫情期間需評估社區老人的社會支持與生活壓力外,亦需重視COVID-19防疫措施,以減緩疫情帶來的孤獨感發生。

和自己在一起:後疫情時代的孤獨

為了解決老人孤獨感的問題,作者葉雅馨,戴怡君,黃嘉慈,黃苡安,李碧姿,鄭碧君 這樣論述:

  本書彙整了國內外與孤獨有關的文獻、介紹英美日澳等國預防孤獨的策略及活動、提供檢視孤獨的工具與指標,並採訪了心理學專家、精神科醫師及社會學、教育學背景等多位專家,提供如何預防或改善慢性孤獨造成的身心困擾,與提供建立社會連結、人際連結的方式。讀者可以解開所有關於孤獨的疑慮、與身心疾病的關連性,藉此也能反思自己身心處於甚麼狀態之下,是否深受孤獨影響。   當我們有割傷、破皮等微小外傷時,會記得貼上OK繃及做相關急救處理,避免傷口擴大;可是我們對自己心理的傷口,卻經常放置不管。     別讓「孤獨」成為對心理和生理健康造成重大破壞的傷口,釐清、沉澱、再行動,改變就會發生!

  歐美許多研究指出孤獨會成為21世紀的流行病,孤獨會提高壓力荷爾蒙,造成身體發炎,因而增加心臟病、關節炎、糖尿病、失智症的機率。另外,孤獨也與憂鬱、焦慮,甚至自殺有高度關聯。心理學雜誌發表的一篇研究更指出,經常性感到孤獨會縮短26%的壽命。   2019年底新冠肺炎爆發以來,為防堵疫情採取的社交隔離策略,讓孤獨與社交孤立的情況遽增,也大為增加罹患心理疾病的風險。了解孤獨的傷害,練習覺察,並嘗試準備及改變,能幫自己及親友減輕身心傷害。 本書特色   1.提供孤獨與慢性孤獨的檢視指標、檢測量表,可自我檢測,同時也能用來觀察身邊親友是否有孤獨現象,適時予以關懷。   2.清楚簡要的說明孤獨

與社交孤立、獨處、孤立等差異和影響,讀者可清楚了解討論孤獨用詞的不同面向,避免錯誤定義。   3.收錄國外相關孤獨的文獻研究,及預防孤獨的策略方案,讀者可獲知最新的孤獨主題資訊同時學習國外的防治經驗。   4.分述不同族群,包括年輕人、長者、上班族、過度使用網路者及男女性別,出現孤獨的原因與對身心健康造成的影響,提供擺脫孤獨的多元建議。   5.提供五C建議-concordance和諧一致、companionship陪伴、community社群/社團、custom文化、communion宗教信仰,讀者可學習和自己相處、避免孤獨。   6.每篇皆有短語或引導故事作為開頭,詮釋孤獨感受及對

身心健康造成的影響,增加閱讀的吸引力。 必讀推薦   李明濱(台灣自殺防治學會理事長)   邱天助(世新大學客座教授)   林經甫(時尚老人Dr. Lin)   林榮堅(台灣新思科技Synopsys董事長)   張鈞甯(知名演員)   郭麗安(台灣輔導與諸商學會理事長)

優勢觀點團體運用於緩解社區獨居長者孤獨感之成效研究

為了解決老人孤獨感的問題,作者李玉芬 這樣論述:

摘要在人口老齡化的背景下,受家庭子女數減少、居住條件與居住觀念變化,以及人口跨地域快速流動等因素的影響,獨居已經成為大陸長者的主流居住模式。隨著獨居長者數量的日趨增長,其「孤獨感」已逐漸成為值得大家關注的社會問題。孤獨感是由某種形式的社會關係缺失,引起的令人不愉快的甚至痛苦的主觀體驗。受居住方式的限制,以及社會、文化、制度與科技等因素的影響,中國的社區獨居長者與一般長者或西方國家的獨居長者相比經歷孤獨感的風險更高。作為一種負向的情緒體驗,孤獨感會對長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利的影響,嚴重損害了社區獨居長者的健康與福祉。目前關於長者孤獨感的干預研究以西方國家為主流,從社會關係需求、行為與人格特質、認

知以及懷舊四個視角出發,依循傳統醫療取向的工作典範,分別探討相對應的干預模式。既有的干預實踐忽略了長者自身擁有的優勢與資源,對長者心理、社會與精神健康亦缺乏全方位的關注。1980年代發展自美國堪薩斯大學社會工作學院的優勢觀點,正是對社會工作實務偏向醫療模式和問題解決取向的一種反思。本研究將優勢觀點的理念、原則和方法運用於我國社區獨居長者孤獨感之干預研究,探索融入「生命歷程」視角的優勢觀點團體對於緩解社區獨居長者孤獨感的成效。研究採用質量並行的混合研究方法,量化部分採用古典實驗設計,將根據標準選取的26位研究對象隨機分配至實驗組和控制組,實驗組接受14次優勢觀點團體處遇,採用UCLA孤獨感量表(

第三版中文版)、增強權能量表和LSI-A生活满意度指数A量表(中文版),在處遇前、中(團體7次),後(團體14次)為實驗組和控制組的研究對象進行測量。除此之外,通過優勢觀點團體過程紀錄和團體結束後的深度訪談,檢驗、補充和拓展量化研究的結果。經整理,本研究的發現與結論如下:1、「優勢觀點團體」處遇通過促進團體成員有意義的社會參與、改善團體成員的社會關係狀況和轉變團體成員的思維方式,可達到緩解社區獨居長者孤獨感狀況、改善其權能感狀況及生活滿意度狀況的處遇目標,初步證實了「優勢觀點團體」處遇的成效;2、融入「生命歷程」視角之「優勢觀點團體」處遇對於緩解大陸社區獨居長者孤獨感之適用性與經驗:(1)「生

命歷程」視角之「優勢觀點團體」具有適用性,探索和運用團體成員優勢的過程,亦是發現和激發個體能動性的過程;融入「生命歷程」視角的優勢探索歷程與大陸長者「話當年」的內容與目標相似,未來可將「話當年」的元素和表達方式更多地融入「生命歷程」視角下的優勢探索歷程,提升其對本土文化的適應性,改善處遇效果;(2)在以「責任倫理」為核心的中國養老文化背景下,運用優勢觀點團體處遇於緩解大陸社區獨居長者孤獨感時,需要積極適應我國的養老文化,重視獨居長者對於子代親密關係的需求;(3)「優勢觀點」視角下開展的老年服務重視挖掘和運用長者的優勢和想望,有助於長者狀況的改善,符合大陸長者對於老年服務的需要,未來可將「優勢觀

點」更多地運用於大陸的長者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