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急重症基金會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附近那裡買和營業時間的推薦產品

老人急重症基金會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林保寶寫的 愛的腳蹤:華淑芳修女奉獻台灣60年 和賈大成的 急救,比醫生快一步:搶救生命一分鐘,50個不可不學的現場急救法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天下文化 和四塊玉文創所出版 。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 護理研究所 簡靜慧所指導 李家蓉的 探討接受治療前前列腺癌病患之伴侶正負向情感與 一般生活品質及其相關影響因素 (2017),提出老人急重症基金會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前列腺癌、伴侶、正負向情感、一般生活品質。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老人急重症基金會,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愛的腳蹤:華淑芳修女奉獻台灣60年

為了解決老人急重症基金會的問題,作者林保寶 這樣論述:

終身守護嘉義偏鄉山區醫療,並為醫護教育傾注心力 用無私的愛與信仰,為台奉獻一甲子   「這本來僅是位修女,抑或是修女會的故事,但更希望是我們共同的故事。」—— 陳美惠修女(中華聖母傳教修女會總會長)   華淑芳修女(Sister Mary Paul Watts),嘉義聖馬爾定醫院創辦人、崇仁醫護管理專科學校創辦人。1932年生於美國伊利諾州,1956年畢業於美國馬偕大學公共衛生學系。   1959年,華淑芳27歲,隻身從美國搭了18天的船來到基隆,前往嘉義梅山協助中華聖母會的修女從事醫療工作。在服務過程中,她深受召喚,決定成為修女,將自己完全奉獻給天主。如同她學會的第一句中文「真美麗

」,台灣成為她待了超過一甲子、心中最美麗且最愛的家。   窮困、疾病、醫療資源缺乏,是當時嘉義偏鄉極為嚴重的問題,華淑芳與修女們在梅山鄉創立海星診所,之後在嘉義市民生路創立啟明診療所,為人們治病。   華淑芳和修女們在會院內的生活相當清苦,睡的是硬梆梆的稻草墊、如石頭般的稻殼枕;總是有蛇、蜘蛛、蚊子等「野生動物」掛在天花板上或四處飛舞;要先用木材燒水,再用水桶提到淋浴間才能洗熱水澡;為了無法前來診所的病患,她和夥伴經常需要徒步好幾個小時,才能抵達病患的家。   華淑芳無法忘記,有次轉送一位罹患白喉的孩子到公立醫院就醫,但因孩子的母親沒有錢而無法辦理住院,當她趕回診所拿錢時,這孩子已經過世

了。   一位母親帶著病重的嬰兒,從嘉義海區坐了三、四個小時的車趕到海星診所,但嬰兒仍因病情惡化而失去生命。華淑芳到現在還記得那位母親嚎啕大哭的景象,以及毯子裡的嬰兒那溼熱的餘溫。   太多像這樣的案例,使華淑芳發願要設立醫院,才能拯救更多人。於是她和展蘭芳修女前往美國開啟將近一年的募款旅程,終於在1965年興建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自此,聖馬爾定醫院成了守護嘉義人的重要場所,醫院被稱為「美國仔病院」,而華淑芳修女則被稱為「美國大夫」。   華淑芳對台灣的奉獻,使她獲頒:   2007年「績優外籍宗教人士」、嘉義市榮譽市民   2011年「馬偕計畫」認證(外僑永久居留證)   2012年第

22屆醫療奉獻獎   2017年中華民國身分證   本書是華淑芳的故事,也是中華聖母會與聖馬爾定醫院創辦初期的故事,更是台灣偏鄉醫療史的最佳寫照。如同華淑芳初來台灣學會的第一句中文「真美麗」,透過這本書,希望將如此美麗、無私、愛的「腳蹤」,傳遞出去!

探討接受治療前前列腺癌病患之伴侶正負向情感與 一般生活品質及其相關影響因素

為了解決老人急重症基金會的問題,作者李家蓉 這樣論述:

目的:探討前列腺癌病患在確定前列腺癌診斷後,接受治療前,其伴侶正負向情感與一般生活品質及其相關影響因素。背景:國內前列腺癌發生率逐年上升,但預後頗為良好,研究指出在前列腺癌發生率和存活率皆高情況下,病患和伴侶的情緒狀態與生活品質應成為醫療照護關注焦點,卻少有研究以伴侶為主題。方法:採橫斷式調查法,以結構式問卷於北部兩家醫學中心及南部一家地區醫院之泌尿外科進行資料收集,共收案103位前列腺癌病患之伴侶。以人口學資料表、正負向情感量表及健康生活質素調查問卷為研究工具。採用SPSS20.0版套裝統計軟體,以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及多元迴歸分析進行統計分析。結果

:伴侶正向情感平均分數為36.09分(SD=8.19);負向情感平均分數為25.82分(SD=8.97)。多元迴歸分析結果顯示:能預測伴侶正向情感的因子為「伴侶教育程度」;能預測伴侶負向情感的因子為「病患有無糖尿病」。相較於教育程度為「≤國小/小學」者,教育程度為「國中/高中」(β=0.271,p=0.034)及「≥專科/大學」(β=0.492,p

急救,比醫生快一步:搶救生命一分鐘,50個不可不學的現場急救法

為了解決老人急重症基金會的問題,作者賈大成 這樣論述:

分秒必爭的關鍵時刻, 50個必學的現場急救知識, 教你拯救自己及家人寶貴的生命!   內附 ◎簡易家庭急救手冊 ◎賈大成醫師演講現場影片實況紀錄片     很多時候,生死不過是瞬間的事,尤其生命只有一次,因此我們不能只會打119,如果懂得如何急救,可能就有機會避免許多意外或死亡。     作者賈大成從事醫療急救工作近50年,是北京急救中心的急救醫生,也被譽為「中國急救第一人」、「中國急救普及教育第一人」,他曾說:「現場急救爭分奪秒,做對了能救人,做錯了會促進死亡。」可見掌握準確、科學的急救技術是至關重要的。     在本書中,賈醫生結合自己近50年的現場和臨床急救經驗,跟讀者分享了自己的急

救歷程和體會,以直率、生活化的語言,把最實用、最易學的急救方法教給大家,包括基本急救知識、急救方法、急重症急救方法、兒童意外傷害的處理方法等,目的在幫助大眾掌握急救這個人人都該學會的基本技能──遇到緊急狀況,每個人都能及時出手自救和互救,而不是束手無策或只能苦等救護車。   本書特色     ◎急救技法圖解   配合操作講解,書中以詳細圖解進行急救的作法示範,施作位置清楚易懂,人人都能看得懂、學到會。     ◎急救醫生暖心提醒   每個章節都有提綱挈領,標出各種危急病徵的特徵或急救方法等,一看就懂。     ◎關注老人與兒童的急救需求   針對家中自身應變能力較低的老年人與兒童,針對其高危險

傷害之中年猝死、老年心梗、兒童意外、外傷處理等,依不同年齡階段和不同情況下的急救進行了詳細的梳理和講解。   名人推薦     亞洲復甦協會RCA理事長──王宗倫   中華民國急救加護醫學會理事長──廖文進   前中國國家衛生部副部長、中國醫師協會名譽會長──殷大奎   中國《人民日報》高級記者、健康版主編──白劍峰   中國著名足球評論員──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