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哭牆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附近那裡買和營業時間的推薦產品

耶路撒冷哭牆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亞倫.拉扎爾寫的 道歉的力量:化解遺憾(經典新裝版) 和陳舜儀的 在耶路撒冷醒來:30天暢遊以色列耶路撒冷、特拉維夫、加利利與鹽海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好人出版 和釀所出版 。

國立臺灣大學 法律學研究所 張文貞所指導 李怡俐的 當代轉型正義的制度與規範脈絡-兼論南韓與台灣的經驗比較 (2013),提出耶路撒冷哭牆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轉型正義機制、人權侵害、脈絡因素、國際化動力、民主化動力。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夏鑄九所指導 薛孟琪的 聞道長安似弈棋:解析唐大明宮遺址的保護過程和二十一世紀西安市的復興神話 (2012),提出因為有 唐大明宮、遺址保護、復興計劃、城市運營、分稅制、地方經濟發展、城市化、土地財政的重點而找出了 耶路撒冷哭牆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耶路撒冷哭牆,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道歉的力量:化解遺憾(經典新裝版)

為了解決耶路撒冷哭牆的問題,作者亞倫.拉扎爾 這樣論述:

「道歉學」權威經典著作 美國出版者協會「心理學專業與學術出版榮譽獎」 全新面貌再版上市   吵了架,你需要的是「道歉」,而不是冷戰   透過無數現實中的故事案例,學會道歉的至理   獲得踏出下一步、化解至深遺憾的力量吧   道歉學兩字的代言人──亞倫.拉札爾博士   研究「道歉」文化的集大成之書。數則現實中的「道歉」以身作則,告訴你如何才是「正確的道歉」──   你知道道歉有時必須受到傷害,又或者傷害別人嗎?所謂的道歉不是完美無缺的和解,而是有沒有勇氣面對與接受。亞倫.拉札爾博士綜合上千項研究資料以及多年來觀察各領域關於「道歉」的成功與失敗案例,寫出一本關於「道歉學」最為平易近人的讀

物。   家庭、職場與社會中有無數個「道歉」與「原諒」的例子,文學、藝術裡亦是。日本大文豪菊池寬寫過一篇原諒殺父之人的小說〈恩仇之外〉、世界經典名作《悲慘世界》同樣也是道歉與寬恕的最佳典範……「道歉」的歷史早已存在百年以上,而現在我們終於真正地重視它。   這不只是一門專業心理諮商,而是所有人都需要學習的必修課。   什麼樣的人最需要道歉?   無論是有意或無意冒犯到別人的人   時常反省自己、後悔不已的人   知道自己犯錯而需要認錯的人   什麼樣的狀況最需要道歉?   吵了架是否感到遺憾?   想要和好卻又不知道怎麼做?   明明不討厭對方,卻又不知道為何變成這種尷尬的局面?  

 如果你符合其中一項,代表還來得及──   理解並承認自己的過失不是難事,拋開自尊,以最真誠的言語敞開心胸。拆解每一道結痂的傷口,好好地治癒,撫平傷痕,才能不留下任何疤,使道歉轉化為真正的力量,而不只是一個隻字片語。   示範:那些道歉、認錯與幽默自嘲的例子──   前洋基隊球星Yogi Berra與老闆之間的糾葛/主教與被害者之間的誤會性侵案件/前世界拳王泰森對於舞台上傷人的「道歉」不佳示範/數任美國總統為國與國之間的虧欠公開道歉/另一名選手為用不當的歧視言詞稱呼老虎.伍茲一事道歉/為了解除球迷遺憾,提議紅襪隊是否要就「出售貝比魯斯」一事公開道歉?/《悲慘世界》中對尚萬強的寬恕… 本書

特色   ※以「不願道歉」的原因,解釋「道歉」的正面及負面影響   ※第一本全盤解析道歉的經典著作   1.不同於其他相同主題的書,這本書融合了作者自身及現實中的矚目案件,以實例將道歉學應用在生活中的方法一步一步推演出來。   2.透過眾多實例,在所遭遇的衝突裡找到破口,利用道歉話語、行動的力量,主動找回關係美好的原貌。 得獎記錄   ※美國出版者協會「心理學專業與學術出版榮譽獎」 各界溫暖推薦   蔡宇哲(哇賽心理學創辦人兼總編輯)   蘇絢慧(諮商心理師)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蘇予昕(蘇予昕心理諮商所所長、《活出你的原廠設定》作者)   王浩威(作家、精神科醫師)

  孫 越(前國策顧問、終身義工)   劉 軒(暢銷作家)   賴佩霞(法學博士、心理諮商師)   謝哲青(作家、節目主持人)   魏德聖(導演) 各界好評   ●在這星球上的每個人都能從這本至關重要的書中得到好處。──出版者週刊   ●本書的力量蘊藏在拉扎爾廣從歷史、文學、政治與人物的記載中,蒐集而來的各種道歉故事裡。──華盛頓郵報   ●本書是一個善意的提醒,當我們承認犯錯並決定彌補過失時,成功與否,取決於我們心懷多少誠意與寬宏。──歐普拉雜誌  

耶路撒冷哭牆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00:00:00) 開場引言

(00:02:53) ▶ 1938-JUN. 01 超人首部漫畫 / 《#超人鋼鐵英雄》Man of Steel

(00:11:26) ▶ 1953-JUM. 02 伊莉莎白二世登基 / 《#王冠》The Crown

(00:36:26) ▶ 1839-JUN. 03 虎門銷煙 / 《#鴉片戰爭》The Opium War

(01:06:03) ▶ 1989-JUN. 04 天安門事件 / 《#頤和園》Summer Palace

(01:31:33) ▶ 1967-JUN. 05 六日戰爭 / 《#情書戰場》Pour Sacha

(01:51:23) ▶ 1944-JUN. 06 諾曼第登陸 / 《#搶救雷恩大兵》Saving Private Ryan

(02:08:23) ▶ 1895-JUN. 07 日軍佔領臺灣 / 《#一八九五》Blue Brave: The Legend of Formosa in 1895

(02:32:18) 結語


【影史7日談】用電影回顧那些歷史課不會教的事 6/1~6/7
feat. 金老ㄕ的教學日誌

感謝收看 / 收聽【影史7日談】節目,在這個節目中我們將會每個禮拜用七部電影,對應到七則歷史故事,來回顧那些歷史課本上不會教的事!
.

▶ 收看YouTube影片:https://youtu.be/MBtleciF6Ks

▶ 收聽PODCAST聲音: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pe3znzp8r8408904dd7s2dn/platforms
.

這次我們要來分享的電影和歷史事件,分別有:

▶ 1938-JUN. 01 超人首部漫畫 / 《#超人鋼鐵英雄》Man of Steel

至今已有82年歷史的經典漫畫角色-超人,在1938年6月1日《動作漫畫》第一集中初次登場,是美國漫畫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這本漫畫在當年售價10分美金,在2011年eBay上以210萬美金的價格拍賣,最終落槌價320萬美金的天價。
.

▶ 1953-JUM. 02 伊莉莎白二世登基 / 《#王冠》The Crown

現任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於1953年6月2日繼承父親喬治六世的王位,於西敏寺加冕登基。至今已統治68年,是英國歷史上在位最久,同時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年長的國家元首。
.


▶ 1839-JUN. 03 虎門銷煙 / 《#鴉片戰爭》The Opium War

1839年6月3日,清朝任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來到廣東查緝鴉片,嚴格實施禁菸令,封鎖廣東的鴉片煙商,嚴逞走私;他扣押了將近兩萬箱鴉片,並在虎門挖了三個大坑進行銷燬,規模之大,歷時22日才銷燬完畢,史稱「虎門銷煙」。
.


▶ 1989-JUN. 04 天安門事件 / 《#頤和園》Summer Palace

六四這兩個在中國只能知道卻又不能說的數字,相信每年到了這一天都會再度被提及;其實,事件並不複雜,但複雜的總是人心。1989年6月,學生群眾自發性地聚集在天安門廣場,悼念已逝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最終演變成一發不可收拾的流血衝突。
.


▶ 1967-JUN. 05 六日戰爭 / 《#情書戰場》Pour Sacha

你能夠想像,一個小國在六天之內打趴了三個大國,如果繼續打還有可能滅掉其中一個國家嗎?以色列在1967年6月,辦到了這件事。二戰後的猶太人,在聯合國的幫助下於巴勒斯坦土地上建國,引發周邊阿拉伯國家的不滿,陸續發生大大小小的衝突。
.


▶ 1944-JUN. 06 諾曼第登陸 / 《#搶救雷恩大兵》Saving Private Ryan

人類近代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海上登陸作戰,就在76年前的今天發生,將近300萬的盟軍官兵橫渡英吉利海峽來到法國諾曼第登陸,與控制該地區的納粹德國軍隊展開激烈戰鬥;縱使盟軍反攻行動最終取得勝利,但同時也付出相當慘痛的代價。
.


▶ 1895-JUN. 07 日軍佔領臺灣 / 《#一八九五》Blue Brave: The Legend of Formosa in 1895

中日甲午戰爭後,臺灣因《馬關條約》被清廷割讓,日軍派軍登陸台灣引發了「臺灣民主國」以及「乙未戰爭」。這場乙未戰爭,不論是日方還是臺灣民兵或平民接付出慘痛代價,也讓日方在日後建立了強力的民政機關與現代化的殖民政府制度。
.
.

你對這七部電影和七則歷史故事有什麼想法呢?
歡迎留言分享與我們討論唷!

**************
別忘了追蹤XXY的電影相關文字、影像、聲音創作唷!
📣 https://linktr.ee/XXY_filmcrtics

#電影 #影評 #movie #history #歷史 #歷史上的今天 #影史7日談 #金老ㄕ的教學日誌 #XXY #PODCAST

當代轉型正義的制度與規範脈絡-兼論南韓與台灣的經驗比較

為了解決耶路撒冷哭牆的問題,作者李怡俐 這樣論述:

轉型正義(Transitional Justice)是各國在政權轉移時所可能面對的普遍難題,不論是從戰爭走向和平,或是從獨裁或威權政體過渡到民主政體,新政府被迫或自願地處理過去人權侵害問題。為了回應人權侵害的問題,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不論是在內國或是國際的層面上,轉型正義的制度與規範已發展地十分多元且豐富。本文的目的是探討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不同的時空背景下,是何種政治、社會與法律的脈絡促成了各種轉型正義制度與規範的發展,並進一步解釋經歷戰爭或是威權統治的國家,何以採取特定轉型正義制度來回應過去人權侵害的問題。為深入了解脈絡與制度規範間的互動性,本文選擇南韓與台灣兩個亞洲國家在轉型正義的具

體經驗,藉以對照與回應上述的討論。為了精準地探討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轉型正義制度與規範的變遷,與其背後的脈絡因素,本文採取整全性觀點(holistic approach)來理解轉型正義一詞,並且選擇歷史制度論(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的研究途徑,分析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轉型正義制度與規範的發展。本文發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為了因應發生在戰爭或是威權政體下的人權侵害議題,國際社會與各國在三個不同時空背景下發展出不同特色的轉型正義制度與規範。此外,國際化與民主化兩個動力在這三個時期中也各自發揮不同的功能。在第一個時期中,國際化動力扮演主要的角色,國際社會不僅設立國際臨

時刑事法庭處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責任問題,也建立起龐大的國際人權規範體系保障人權。在第二個時期中,在與民主化動力相關因素如威權政體的餘緒、內國民主轉型的路徑與後續政黨政治的發展、公民團體參與,以及重要憲政改革的影響或限制下,發展出刑事審判、真相委員會、淨化措施、賠償、特赦與檔案公開等多元制度。在第三個時期中,在國際化與民主化動力的交錯影響下,國際社會與各國整合前兩個時期的轉型正義制度與規範,藉由內國、區域與國際的人權機制建立起面對及處理轉型正義的全球人權治理網絡。在南韓與台灣的實踐上,雖然南韓與台灣都在第三波民主化的背景下進行民主轉型,並處理過去人權侵害的議題。但在不同脈絡因素下,南韓與台灣發展

出不同的制度面貌。在制度上,南韓不僅有刑事審判懲罰人權侵害者、更成立許多真相委員會,調查過去人權侵害的真相以及賠償受害者、與回復其名譽。與其相比,台灣則是以金錢賠償且不追究責任的制度方式,處理過去人權侵害事件。兩國制度上的差異明顯反映在不同的脈絡因素上。在民主化動力上,南韓在公民團體積極動員、民主轉型路徑與政黨政治的競爭與落實重要憲改等因素下,帶動了轉型正義制度的多元發展。相形之下,在民主化動力上,台灣在威權政權的遺緒、協商轉型的妥協性、公民團體參與不足與憲政改革欠缺下,除了金錢賠償與些許的真相調查,尚未發展出重視真相與責任的制度。在國際化動力上,南韓在1990年後積極加入國際人權規範體系,國

際人權機制開始有監督轉型正義制度的機會。此外,南韓政府也透過制定內國法落實國際人權規範的要求,藉以預防人權侵害的再發生。相較於南韓,由於台灣國家地位問題,難以正式加入國際人權規範體系。雖然台灣已批准兩國際人權公約,且邀請獨立專家審查國家報告,但台灣政府未能提出具體政策回應專家在轉型正義上的建議。相較於南韓,國際化動力尚未在台灣發揮任何監督與預防人權侵害再發生的功能。從本文的研究發現可以看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不同的時空背景下,國際化動力與民主化動力交錯地影響著轉型正義制度與規範的發展。從脈絡與制度互動的分析上,當內國存在較多國際化動力與較少民主化動力的限制時,新政府容易採取重究責與真相的制

度處理過去人權侵害的議題。當內國不存在國際化動力,且有較多民主化動力的限制時,新政府容易選擇特赦或金錢賠償,而非以真相調查或究責的制度處理過去人權侵害的議題。不過,在全球化影響內國與國際事務的此刻,國際化動力勢必扮演起關鍵性的角色,尤其是國際刑事法院的成立,以及區域人權法院與聯合國體系的參與。在全球人權治理網絡的發展下,轉型正義與國際人權規範體系的關聯,將變得更加緊密。儘管國際化動力有增強的趨勢,但在民主化動力影響與限制下,內國仍有一定的決策空間,來決定是否與如何選擇轉型正義制度,以面對過去人權侵害的議題。

在耶路撒冷醒來:30天暢遊以色列耶路撒冷、特拉維夫、加利利與鹽海

為了解決耶路撒冷哭牆的問題,作者陳舜儀 這樣論述:

Shalom!「永恆之城」耶路撒冷藏有多少故事? 八道城門、哭牆、聖殿山、大衛城、錫安山、橄欖山、客西馬尼園、苦路十四站、聖墓教堂、花園塚,深度巡禮! 踏上「世界的中心」,揭開以色列的神祕面紗! 古城雅法、末日戰場米吉多、拿撒勒、迦拿、黑門山、耶穌第二家鄉迦百農、約旦河、馬薩達、死海,一次走遍!   「神給世界十分美麗,九分給了耶路撒冷!神給世界十分哀愁,九分给了耶路撒冷!」   「永恆之城」耶路撒冷,究竟藏有多少故事?   4個旅人,30天行旅紀實,從千年歷史的聖城耶路撒冷起步,走遍哭牆、聖殿山、大衛城、錫安山、橄欖山、客西馬尼園、苦路十四站、聖墓教堂與花園塚,參訪大屠殺紀念館、彈藥山

六日戰爭紀念館、希伯來大學、聖經動物園/聖經植物園及以色列博物館,體驗安息日的文化、普珥節的嘉年華遊行、猶太人的節慶與假期;接著來到西方的濱海大城特拉維夫,觀覽蔚藍海景,漫遊古城雅法;向北直往加利利,造訪末日戰場米吉多、耶穌的故鄉拿撒勒、迦拿、黑門山、戈蘭高地、耶穌的第二家鄉迦百農、約旦河與他泊山;最後回到南方死海,經過耶穌的出生地伯利恆、鄰近紅海的伊拉特、內蓋夫沙漠、拉蒙谷國家公園、古卷發現地昆蘭和以色列的四行倉庫馬薩達。   在這裡,重新發現不一樣的以色列;在這裡,歷史將與你一同呼吸! 本書特色   ★以色列30天深度行旅紀實,走遍聖地耶路撒冷,哭牆、八城與苦路,巡訪米吉多、拿撒勒、

迦拿與迦百農,與歷史一同呼吸!   ★隨書收錄數百張照片,超過100段珍貴影片,輕鬆點閱就能親臨實境!   ★前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柯元馨 專序推薦   作者簡介 陳舜儀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畢業。俗文學研究者,曾主編古龍散文集並逐篇註解,分別在中國大陸和香港出版簡體字全集《笑紅塵》(吉林文藝)和正體字選集《古龍散文集》(天地圖書),現為水深之處福音網主筆。   以色列簡介 推薦序 世界十分之九的美麗與哀愁,都給了耶路撒冷/柯元馨 自 序 背起自己的行囊,去旅行吧!/陳舜儀 【CHAPTER 1 耶路撒冷】  第一日,啟程  初見耶路撒冷―

在鳥鳴聲中醒來  初見耶路撒冷―從市中心走到老城  馬哈尼耶胡達市場  孩子的眼淚:大屠殺紀念館  彈藥山六日戰爭紀念館  瞭望山上的希伯來大學  聖經動物園  安息日  以色列博物館  普珥節的嘉年華遊行  猶太人的節期 【CHAPTER 2 耶路撒冷‧信仰之路】  耶路撒冷的八個城門  哭牆,和去哭牆的路  聖殿山  大衛城  錫安山  橄欖山  客西馬尼園  苦路十四站  聖墓教堂  花園塚 【CHAPTER 3 特拉維夫】  概述  古城雅法  特拉維夫的午後  流散博物館  不一樣的猶太人:專訪小說家艾加凱磊 【CHAPTER 4】  概述  第一次自駕就出糗  末日戰場米吉多

 看見百分百的拿撒勒  我們結婚吧!―迦拿的婚禮教堂  在提比里亞住下來  我們的朋友約珥一家人  千鳥飛集的胡拉谷  黑門山下  黑門山  戈蘭高地  牧場,約珥的午餐,海  加利利的漁夫  在加利利海東岸  一個以巧克力聞名的小鎮  在提比里亞洗車  Tabgha:兩個教堂,兩個故事  耶穌的第二家鄉迦百農  約旦河上的受浸  來吃彼得魚  他泊山 【CHAPTER 5 南方與死海】  概述  伯利恆的老虎  偶然遇見白鸛  阿拉德的市井生活  沙漠中的酒莊Yatir winery  大裂谷  國境之南―紅海邊的伊拉特  內蓋夫沙漠  最大的國家公園:拉蒙谷  別是巴,我不能忘記你  

奔向死海  昆蘭:死海古卷的發現地  以色列的「四行倉庫」:馬薩達  在轉角遇見野山羊  死海  從耶利哥來的駱駝 【CHAPTER 6 離別】  美國殖民者飯店 【附錄】  叮嚀的話  相關網站  推薦影片   自序 背起自己的行囊,去旅行吧!   身為一個坐辦公室的人夫,生活和工作上有太多的事要兼顧,到神秘的中東去旅行,本來是不敢奢望的事。但是,我所服務的單位-水深之處福音網,有一天做決策的兄長們說,你們坐辦公室太久了,老了,也累了,到以色列去看看人家是怎麼做創意的吧!   這真是太有吸引力了。眾所周知,以色列是著名的新創產業國家,猶太人的聰明和靈活是有目共睹的。另一方面,這

裡又是人類最悠久的戰場之一,是三大洲交會三大教共尊的聖地,在這裡歷史不僅是活的,牆邊的樹,傾圮的石塊,戴在男子頭頂的小帽,空氣中瀰漫的禱告聲,歷史根本就與你一同呼吸。   於是2016年春天,我們八個人分兩梯次,分別在3月和4月間結結實實到耶路撒冷住上了一個月,並且扛著攝影機到處參訪。我們被洗滌了,被震撼了,被逗樂了,被弄哭了,被啟發了,被滿滿地感動了,也遺憾著陰錯陽差沒能去成海法和阿卡。帶著大包小包的紀念品我們回到了臺灣,就像從桃花源回到了人間的樵夫,繼續砍我們的柴,過著熟悉的山居生活。   經過幾個月以後,兄長們納悶地問我:「你怎麼還沒有把這趟旅行寫成一本書?太忙了嗎?」於是他們放了我

一個大假,整整一個多月天天振筆疾書,把我們的故事一個一個還原出來。回到辦公室以後,我又花了一兩個月的時間,天天加班到晚上挑選照片和影片,有時候甚至跟親愛的妻子請假說:「今晚睡辦公室。」接下來又是一長串與出版社的你來我往,同事們也跟著我團團亂轉,好不容易,這本書終於生出來了。   如果你問我感想,我得說許多人事物想像半天,還不如一張機票過去直接看清楚。比如你讀聖經,老是讀到耶穌離開海邊後退到山上去禱告,為甚麼?等親自去了加利利海一看,喔,這裡就是大片的曠野環著海,海邊聳立著一座座小山嘛!那一個月看見的畫面至今依然清晰,好比通過全世界最嚴格的機場安檢時行李全部被倒出來,在海拔七百多公尺空氣清新的

聖城裡聽著鳥鳴聲醒來,三不五時到哭牆邊看猶太人搖頭呢喃,在橄欖山號稱千年的古樹旁默想耶穌的事蹟,在街頭被看似急躁卻又很有耐性的車輛禮讓,不斷被孤高的黑衣宗教徒施以白眼,而春日少雨的天空永遠是蔚藍的。   那一個月的見聞,也幫助我明白一件事:猶太人之所以那麼機靈有創意,能在全球經濟居於一言九鼎的地位,在軍事科技文化各方面有傑出的成就,並不見得是天賦異稟,而是因為苦難與生存的壓力。苦難是神所布置的環境,通過考驗的人才能真正成長。所以很有趣,從五湖四海回到祖國的猶太人,其實人人各吹一把號,但家門一開,槍口永遠一致對外。由於周邊都是敵人,所以我不能示弱;家裡甚麼都沒有,所以我不能躺著睡覺。結果,這個

沙漠中弱小貧瘠的國家蛻變為強者中的強者,不管是經濟發展或者學術成就,都遠遠把世界大多數的國家拋在腦後。當然,以色列也存在著複雜難解的歷史和政治問題,不過這些事近乎無解,就讓神按祂的時間來解決紛爭吧。   最後要謝謝駐台北以色列經濟文化辦事處的協助,包括游亞旭代表和不厭其煩幫我們處理公關的蔡佳芳姊妹。限於篇幅,這本書並沒有把我們的故事全部寫出。我期待看完它,你也能背起自己的行囊,到這個有趣的國度自己體會,經歷遠遠比我們更為動人心弦的心靈故事。   陳舜儀(水深之處福音網主編) 【哭牆,和去哭牆的路】旅程的第四天,我們去了哭牆,也就是西牆。後來我們又去了幾次,看著牆邊的人,牆外的三月天,每次去

每次有不同感受。哭牆其實並不會哭,哭的是那些來看牆的人。但是那一天我們沒有看見誰哭,如果有,那也是外來的觀光客喜極而泣,本地的猶太人反而不哭。他們只是禱告,吟唱,神情肅穆地為以色列求平安,仰望彌賽亞降臨。★由雅法門往哭牆依舊在五點的鳥鳴聲中醒來。Tobias獨自跑去看牆,為我們探勘地形。回來以後不到七點,正好為大家做早餐。他邊做,我邊看著他拍下的照片發出驚嘆:清幽的街道,高聳的城牆,千年不變的滄桑感,百鳥飛集的晴空。下午三點,耶路撒冷的天空依舊藍得發亮。我們忙完了手邊的事,Tobias準備帶我們三個去哭牆。由西耶路撒冷市區一路往東,沿途經過獨立公園和Mamilla公墓,傲然佇立的城牆像是衛士,

嚴嚴看守著雅法門。門旁的廣場上正好有兩三組藝人在表演,在欄杆旁打鼓的幾個黑人小孩,很快就吸引了我們的鎂光燈以及打賞的銅板。他們青春的鼓聲,和一箭之遙帶點幽怨的吹簫者居然天衣無縫你情我願,和鳴了一曲動人的樂章。「回來經過這裡,想和小孩們拍個照。」Tobias說。但是回程已經見不到小孩了,只剩下賣麵包的大叔,以及廣場上偷吃麵包的鴿子。很多事就是這樣,當下就做,不然就沒有了。從雅法門進去就是大衛塔,古老的牆壁長出一叢一叢的植物,生意盎然。老城中的巷弄縱橫無數,通往哭牆的路也有許多組合。有的從哭牆廣場的西側安檢站上下階梯,有的從廣場北側的隧道通往穆斯林區。其中最快捷的路不需要穿過密密麻麻的城內街道,直

接從城外搭公車進入糞廠門,就可以抵達廣場南側的安檢站。城內有一條路也走南邊,步行起來卻是又遠又苦,但這條路順著牆邊走,可以看見豁達悠然的景色。首先你得由大衛塔往南走,貫穿亞美尼亞人區直抵城南的錫安門,之後九十度折向東方進入猶太人區,沿著崎嶇的窄路爬坡上下,直到在糞廠門附近抵達目的地。

聞道長安似弈棋:解析唐大明宮遺址的保護過程和二十一世紀西安市的復興神話

為了解決耶路撒冷哭牆的問題,作者薛孟琪 這樣論述:

大明宮曾是盛唐時期長安城的政令中樞,隨著唐末戰亂廢毀而沉寂千年。直到1930 年代,河南難民在此展開新生活,卻受限於遺址保護而無從發展,使此地成為西安市民眼中窳陋的、罪惡的「道北地區」。然而,這一切都在2007年10 月曲江管委會操盤此區的城市運營後大幅改觀:在短短三年之間,10 萬名城中村農民和棚戶區居民遷離遺址,遺址則「華麗蛻變」為大明宮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本文由此事件切入西安市當前的歷史計劃與城市復興計劃,從遺址保護神話的再現、執行保護改造之新型地方政府團隊的組織與權力關係、地方政府藉遺址保護進行城市運營的實質過程等角度進行分析,反思歷史與地方的相互形塑interplay,以及遺

址保護、再利用與城市經濟、土地開發之間的緊密關聯。 本文首先透視不同空間代理人對遺址保護本質及歷史空間意義賦予的衝突過程。研究發現曲江管委會藉由構築其心目中的「唐代盛世」,一舉殲滅遺址上的城中村與棚戶區、抹除地方記憶。自詡科學、追求真實性、標榜普世價值的保護思維已轉向視遺址為「劇場」、著重敘事與表演的歷史空間活化實踐,結合地方經濟發展和社會再生的正當性訴求。本文接著耙梳促成遺址歷史時空再現的地方權力集團網絡關係,發現大明宮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乃是政府特權與企業、金融資本共同運作的結果。涉入遺址區建設的政府機構、企業、開發商、銀行實際上皆為國家力量的延伸;如此特殊的組織與運作模式提供了對西方理

論的修正。最後,本文詳述在分稅制下,地方政府以遺址保護作為「廢都」復興手段的城市運營過程。藉由對保護規劃理想與實踐的比較、以及對財務資料的分析,本文指出借力土地財政的侷限及其對資源重分配造成的影響。本文總結政、企、銀結盟的體制迴避了監督與制衡、反噬遺址保護的初衷,值得西安市、乃至全中國大陸其它即將循類似模式進行保護、開發的遺址區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