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經大意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附近那裡買和營業時間的推薦產品

華嚴經大意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黃逢徵寫的 菩提明心花開見佛 和釋恆清的 佛性思想(三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白象文化 和東大所出版 。

佛光大學 生命與宗教學系 陳玉璽博士所指導 倪金葱(釋宗良)的 佛教的神通觀--神通對現代社會的意涵 (2011),提出華嚴經大意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神通、神蹟、高僧傳、空性、華嚴。

而第二篇論文華梵大學 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釋仁朗所指導 柯明進的 華嚴經十定品之研究 (2010),提出因為有 十定的重點而找出了 華嚴經大意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華嚴經大意,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菩提明心花開見佛

為了解決華嚴經大意的問題,作者黃逢徵 這樣論述:

2500年來第一本將浩瀚繁雜佛經簡化的讀經筆記,最淺顯易懂也最具系統架構,帶你回顧最古老真實的佛陀教誨。     ◎佛經浩瀚如恆河沙數,佛寺、法師與宗派多如繁星,作者將之簡化並彙整成冊,讓初學者有一本可以一窺佛理全貌的摘要書籍。     ◎還原佛陀最古老真實的說法,將重要佛經義理一次整合在苦集滅道四聖諦中,重溫佛陀那一語道破人生真相的精闢智慧。     ◎探索人生哲學最奇妙的佛經筆記,絕對讓人充滿自信和希望,在真正了解自我與生命實相之後,漫天花雨將在您心中落下,而佛陀將在那與您相遇。     2500多年前,佛陀傳法人間45年,希望能幫助人們遠離痛苦,以般若智慧安住心靈,達成內心寂靜,經過

2500年後的傳承,佛陀、佛教、佛經卻成為世界上最複雜、最分歧、最難理解的宗教與經書!     本書以四聖諦──苦、集、滅、道為主要架構,體悟五種不同菩提階段,   盼人人菩提明心,花開見佛。     ◎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法華經)    ◎云何十八界,本如來藏妙真如性。四大和合,發明世間種種變化。若和合者,同於變化。始終相成,生滅相續。(楞嚴經)    ◎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六祖壇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心經)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

減。(心經)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金剛經)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金剛經)    ◎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金剛經)    ◎心有所住,即為非住,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金剛經)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六祖壇經)    ◎如來者,即諸法如義。(金剛經)    ◎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金剛經)    ◎諸以色觀我,以音聲尋我,彼生履邪斷,不能當見我。應觀佛法性,即導師法身;法性非所識,故彼不能了。(玄奘譯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    ◎汝等凡夫,不觀自心,是故漂流生死海中。諸

佛菩薩能觀心故,度生死海,到於彼岸。(大乘本生心地觀經)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維摩詰所說經)    ◎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常有生老、病死憂患,如是等火,熾然不息!(法華經)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華嚴經)    ◎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楞嚴經)    ◎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佛說大乘善見變化文殊師利問法經) ◎佛言:愛欲莫甚於色,色之為欲,其大無外。(佛說四十二章經)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法句經)    ◎若攝心者,心則在定。心在定故,能知世間

生滅法相。(佛遺教經)    ◎在於閑處,修攝其心。安住不動,如須彌山。觀一切法,皆無所有。猶如虛空,無有堅固。不生不出,不動不退,常住一相。(妙法蓮華經)    ◎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大佛頂首楞嚴經)

佛教的神通觀--神通對現代社會的意涵

為了解決華嚴經大意的問題,作者倪金葱(釋宗良) 這樣論述:

  「神通」具有濃厚的神秘色彩,佛制比丘嚴格禁止佛弟子在未受大戒人面前顯神通,然而,代表著佛家之富貴的《華嚴經》<十通品>卻大談神通,看似十分矛盾,覺得在不同時空,為何針對同一件事,會有兩種態度?這兩者是否有矛盾呢?為了解答這個問題,筆者想一探佛教是如何看待神通,及其對現代社會所呈現的意涵為何?是何因緣會有此權宜的教法,想必有其一番道理。  古往今來,很多人對神通感到好奇,甚至追逐崇拜神通。為探究世尊對神通的起用與禁止所緣為何?故擬先就神通的定義與如何形成做一梗概性的了解,次從小乘、大乘與佛的神通做一比較,究竟已證聖果的聲聞、菩薩與佛的神通展現,是否有異同之處,再其次從小乘阿含時期、初期大乘

佛教時期之般若思想,再與佛初成道時所講《華嚴經》的神通,這三個階段,對神通的看法究立基於何處,有何不同,以及印度、西域、藏傳、漢傳佛教尊者宗師對神通之看法及經律論點裡所要給眾生何種啟示。  宇宙世間的有為法,都是無常、變異、剎那生滅的,由於諸行無常流轉變異,所以是苦。諸佛菩薩的神通,祂看待我們,就好像佛手中的一顆小球,可自在運轉,只要佛手輕輕一撥,眾生馬上就可脫離困境。佛教中的神通,是以三業展現用來引導修行,教誡眾生,離苦得樂的一種善巧方便。神通對現代社會的啟示,就是內證四智(五智)所引發之神通妙用。若能從其外現三綱五常,內證四智去觀察了解,則神通確實有其正面的意義,對於茫然無知的人士,能適時

導引,使其有正確之認識,因此而深入佛法大海,改變周遭因緣成一祥和世界,故神通只要運用得宜,並不違佛法教化之宏旨。

佛性思想(三版)

為了解決華嚴經大意的問題,作者釋恆清 這樣論述:

  佛性(如來藏)思想由印度流傳至中國﹐經過千餘年的發展﹐可謂源遠流長﹐其思想複雜且豐富﹐對由中國佛教有很深遠的影響﹐如天台宗、華嚴宗、禪宗等都是建立在佛性的思想上。本書共收六篇專文﹐前三篇是印度佛教中有關 佛性思想之經論的研究﹐即《大般涅槃經》、《寶性論》、《佛性論》的佛性思想。第四篇討論《大乘起信論》的心性說。第五篇討論初唐性宗和相宗關於「一性」、「五性」的爭辯。最後一篇則是從天台宗主張草木有性談到現代 深層生態學﹐以論證佛性說可為現代生態學的哲理基礎。

華嚴經十定品之研究

為了解決華嚴經大意的問題,作者柯明進 這樣論述:

  本篇論文以唐.實叉難陀譯八十卷《大方廣佛華嚴經》〈十定品〉,《大正藏》第十冊。及西晉.竺法護譯《等目菩薩所問三昧經》(亦名:普賢菩薩定意經)(三卷)大正藏第十冊。有關的經文,作為研究主題;亦參〈十地品〉各地菩薩修行相關經文。  《華嚴經.十定品》,是示現佛共有的根本智體,為寂用之源。其果德佛能盡其妙,德用無涯,寄圓顯十耳,云何十定,一普光大三昧。二妙光大三昧。三次第遍往諸佛國土大三昧。四清淨深心行大三昧。五知過去莊嚴藏大三昧。六智光明藏大三昧。七了知一切世界佛莊嚴大三昧。八眾生差別身大三昧。九法界自在大三昧。十無礙輪大三昧。本論文以探究菩薩修行十大三昧之因行與果德為主要論述的核心。十定的

因行,初地菩薩始入於聖證二空理,能利自他生大喜樂。修行境界的核心是以自己所具的法光明破除眾生的癡暗而進入第一地。菩薩具清淨戒棄破戒非,破戒惑法染污行人名之為垢,以圓滿菩薩行的十種方法,敘述寂靜禪定樂普遊步菩薩解脫法門的法體與四大業用進入第二地離垢地。菩薩由得勝定及殊妙教四種總持,以此為因能起三慧,三慧而能照法顯現名之為光,此地定等能起慧光菩薩以各種音聲為眾生演說以十波羅蜜為主的法門,使眾生得到解脫修行利益,以所證的境界進入第三地發光地。菩薩妙慧殊勝能斷煩惱如火焚薪,以獲得究竟清淨輪三昧,觀察世間及救度眾生的大用神力,透過累劫的修行,普現一切世間調伏眾生解脫法門,獲得一切智是進入第四地焰慧地的方

法。菩薩勤加修行能令俗諦有分別智而與真諦無分別智同時起,以互違法令不相違一時竝生,菩薩以悲、智雙運等心為能起之方便,以十大法藏即十度作為證成此法門的根據進入第五難勝地。菩薩能起勝智觀十二緣,不作染、淨二差別行,有此勝智生起,在此劫發菩提心修行,獲得了甚深自在妙音解脫而進入第六現前地。菩薩唯修無相不起功用,功用之行創絕斯地,是以此地無相之行逾於二乘世間等行,此菩薩開敷以初生廣大喜光明解脫門,普及攝眾生巧方便智,而進入第七遠行地。菩薩妙無相智,不被一切有相功用及諸煩惱而能鼓擊,承事供養諸佛,以教化眾生令生善根解脫門進入第八不動地。菩薩發大願,以自在受生解脫法門進入第九善慧地。菩薩而有勝智能藏眾德,

能斷諸障能遍法身,義同於雲能蔽於空而含於水,多劫修行,卻未能知曉普賢解脫境界,因普賢解脫境界,事理無邊,與諸佛境界相同。菩薩以觀察菩薩三昧海解脫法門入第十法雲地。菩薩修行十地,謂十地中修十勝行,斷十重障,證十真如,菩薩萬行皆十地攝。  《華嚴經.十定品》提供了菩薩修行,進入法界及修行各大三昧的典型例證與獲得三昧的修行境界。十定者,古今諸佛寂用自在徧周之大體,參融五位成一法體,無始無終不遷不動,一多純雜同別自在。故佛將說十定之名,先於普光殿入剎那際三昧,明此定體全即普光智體,無復古今延促始終遷動之相,皆頓圓於一彈指頃,故云剎那際三昧。得是三昧者,皆可與毗盧同行,寂用自在矣。此即生佛共有本智之體寂

用之源也。此品佛自說十定名,令普賢說十定用,明佛為根本智體,普賢為差別智用。二者相資,乃能寂用自在也。此眾有一百位,前三十位同名為慧。後七十各異名者。論以三十表三解脫,七十表七覺行。謂此位菩薩,依三解脫慧而行七覺行,覺利羣生,其慧則同,其行則異,然三空七覺。為進修初行而施於果位者,此聖人俯己同物之行也。故此品云:摩尼珠王能隨所求,與物同色,而不失自珠之德,喻得果寶王隨機利生,俯同羣物而不失自果之德也。本論文以菩薩修行十定的因行與所獲的各大三昧果德為論述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