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門 國 小 操場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附近那裡買和營業時間的推薦產品

西門 國 小 操場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陳根寫的 環境藝術設計看這本就夠了(全彩升級版) 和山名宏和的 日常生活就是點子寶庫:廣電節目劇本作家教你35個創意撇步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化學工業 和天下雜誌所出版 。

臺北市立大學 體育學系體育教學碩士學位班 王宗騰所指導 黃停英的 沒有您就沒有我們-跳繩隊教練之敘說研究 (2018),提出西門 國 小 操場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西門國小跳繩隊、弘道國中跳繩隊、民俗體育訪問團。

而第二篇論文中國文化大學 藝術研究所美術組 翁美娥教授所指導 曹韻梅的 論亞斯伯格症孩童的美術教育療效 (2010),提出因為有 亞斯伯格症、美術教育、自閉症、療效的重點而找出了 西門 國 小 操場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西門 國 小 操場,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環境藝術設計看這本就夠了(全彩升級版)

為了解決西門 國 小 操場的問題,作者陳根 這樣論述:

本書緊扣當今環境藝術設計(簡稱環藝設計)學的熱點、難點與重點,主要內容涵蓋了廣義環藝設計所包括的環藝設計概論、環藝風格與流派、環藝設計基本原理、環境空間的設計、建築造型的設計、傢俱設計、陳設設計、綠化設計、室內色彩設計、照明設計、環藝設計的材料及應用、環境人體工程學及現代環藝設計發展趨勢共13個方面的內容,全面介紹了環藝設計學科的相關知識和所需掌握的專業技能。同時各個章節中精選了大量與理論緊密相關的圖片和案例,增加了內容的生動性、可讀性和趣味性。 本書可供環藝專業設計人員以及相關設計專業師生學習和參考。 陳根,知名科技作家,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哥倫比亞大學訪問學者,波士頓大

學博士後,北京大學特邀課程教授,南京航空航太大學客座教授,北京林業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華東理工大學創新創業導師。時任人民日報、CCTV、新浪、網易等多家媒體的特約評論員與專欄作家。出版專著80餘本,涉及設計、金融、科技、地產、醫療等多個領域。 曾承擔多項國家部委委託課題及相關專案評審,研究內容涉及金融、科技、醫療、地產等多個領域;多次參與有關政策的制定討論,內容涉及房地產調控、金融監管、醫療改革、智慧製造、資本市場改革等多個領域。 既有厚重的理論功底,又有豐富的實戰經驗。曾任央視大型紀錄片《大國重器》特邀策劃,承擔過三星集團的五年戰略規劃制定工作和國家三峽二期機櫃設計規劃專案;曾協助多家企

業成功IPO,順利解決境內外融資等事項,也幫助多家大型企業成功處理重大危機事件。曾任多家上市公司顧問,在戰略規劃、企業轉型、經營管理和資本運作方面均有突出成就。 01環境藝術設計概論 1.1 環境藝術設計的概念 002 1.2 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的特徵 003 1.2.1 環境與人的關係特徵 003 案例 哥本哈根糖尿病中心 004 1.2.2 文化特徵 005 案例 中西合璧的貳千金餐廳 007 1.2.3 觀念特徵 009 案例 Conarte圖書館 010 1.2.4 地域特徵 011 案例 泰國清邁黛蘭塔維度假酒店 014 1.2.5 生態特徵 016 案例 英國倫敦

西門子“水晶大廈” 019 1.3 環境藝術設計研究分類 019 1.3.1 室內環境藝術設計 020 1.3.2 室外環境藝術設計 021 1.3.3 室內外裝飾藝術設計 021 02環境藝術風格和流派 2.1 工業革命帶來的抽象美學 023 2.2 現代主義成就幾何抽象 024 2.3 後期現代主義的個性 025 2.4 後現代主義抽象與具象的融合 027 2.5 探索新形式的解構主義 027 03環境藝術設計的基本原理 3.1 環境藝術設計的基礎構成要素 031 3.1.1 空間 031 案例 墨爾本智能住宅 032 3.1.2 材質 032 案例 四季輪回——四盒園 033 3.1

.3 形態 034 3.2 形式美規律 034 3.2.1 比例與尺度 034 案例 折疊樓梯 037 3.2.2 均衡與穩定 037 案例 Bosjes小教室 038 3.2.3 韻律與節奏 038 案例 隈研吾設計和建造的“虹口SOHO”辦公樓 040 3.2.4 對比與相似 041 案例 墨爾本貝克特大樓 041 3.2.5 統一與變化 042 04環境空間的設計 4.1 室內環境空間設計 044 4.1.1 室內空間的類型 044 案例 萊蒙創智谷臨展空間 044 案例 法國EuropaCity文化中心 045 案例 韓國教育中心Hands-on Campus 046 案例 Belg

ian Loft 047 案例 日本GRAND TREE MUSASHIKOSUGI吸煙室 048 案例 移動遊樂園——日本澀谷西武女裝和帽子商店 049 案例 日本teamLab數位藝術環境設計 050 案例 Atlantis Blue 051 4.1.2 室內空間的分割 052 案例 SOHO Tree House 052 案例 荷蘭阿姆斯特丹BrandDeli辦公空間 054 案例 移動序列——日本大阪Nikken Space Design辦公室 055 案例 法國巴黎Glass & Walnut公寓 057 4.2 室外環境空間設計 058 4.2.1 室外空間的類型 058 4.2.

2 室外空間的層次 061 案例 迪士尼音樂廳花園 062 05建築造型設計 5.1 建築造型的構思定位 065 5.1.1 反映建築內部空間和個性 065 案例 時代一號山鼎設計辦公室 065 5.1.2 反映建築結構和施工技術 067 案例 上下顛倒的紐約100 諾福克公寓樓 067 5.1.3 反映地域文化和宗教信仰 068 案例 卡塔爾國家博物館 068 5.1.4 反映基地環境和群體環境佈局 069 案例 冰島Ion冒險酒店 069 5.1.5 反映象徵和隱喻 070 案例 修道院中的紀念牆 070 5.2 建築立面設計 071 5.2.1 立面設計的空間性和整體性 071 案例

東京垂直住宅 072 5.2.2 立面虛實與凹凸關係的處理 072 案例 瑞士洛桑大學附屬醫院擴建項目 073 5.2.3 立麵線條的處理 074 案例 Hannam-Dong HANDS公司的總部辦公大樓 075 5.2.4 立面色彩和質感的處理 076 案例 瑞典哥德堡科技園 076 5.2.5 立面重點處理 077 案例 Cocoon House 077 5.2.6 立面局部細節的處理 078 案例 芬蘭北K?rs?m?ki教堂 078 06傢俱設計 6.1 傢俱的概念 081 6.2 傢俱與環藝設計 081 6.2.1 傢俱與建築設計 081 6.2.2 傢俱與室內設計 084 6.

3 傢俱的分類 090 6.3.1 按使用功能分類 090 6.3.2 按建築環境分類 093 6.3.3 按製作材料分類 095 6.4 傢俱的佈置 097 07陳設設計 7.1 陳設的作用 100 7.2 常用的陳設器具 101 7.2.1 字畫 101 7.2.2 燈具 102 7.2.3 攝影作品 104 7.2.4 雕塑 104 7.2.5 盆景 109 7.2.6 工藝美術品、玩具 110 7.2.7 個人收藏品和紀念品 110 7.2.8 日用裝飾品 111 7.2.9 織物 111 7.3 陳設的佈置位置 111 7.3.1 牆面陳設 111 7.3.2 桌面擺設 112 7

.3.3 落地擺設 113 7.3.4 櫃架陳設 113 7.3.5 懸掛陳設 113 案例 七隆會館藏式風格陳設設計 114 08綠化設計 8.1 綠化的概念 117 8.2 綠化的作用 118 8.2.1 淨化空氣和調節氣候 118 8.2.2 組織和引導空間 118 8.2.3 深化空間和增添生氣 120 8.2.4 美化環境和陶冶情操 120 8.2.5 抒發情懷和創造氛圍 121 8.3 綠化的佈置 121 8.3.1 重點裝飾與邊角點綴 122 8.3.2 結合傢俱和陳設 123 8.3.3 與背景成對比 123 8.3.4 垂直佈置 123 8.3.5 沿窗佈置 124 案例

賽普勒斯天然遮陽板大廈 124 09室內色彩設計 9.1 色彩的概念 127 9.1.1 明度 128 9.1.2 色相 129 9.1.3 純度 130 9.2 色彩的心理作用 131 9.2.1 色彩的特性 131 9.2.2 色彩的心理感受 133 9.2.3 主要色相的心理分析 135 案例 曼谷Apos2辦公空間設計 137 9.3 色彩與空間 138 9.3.1 色彩與空間的關係 138 9.3.2 空間配色設計 141 10照明設計 10.1 室內照明的作用 146 10.1.1 增加空間感和立體感 146 10.1.2 分隔、限定空間 146 10.1.3 明確空間導向 1

46 10.1.4 強調重點、突出中心 147 10.1.5 渲染空間氛圍 147 10.2 照明設計的原則 148 10.2.1 舒適性 148 10.2.2 藝術性 152 10.2.3 節能性 153 10.2.4 經濟性 154 10.2.5 統一性 154 10.2.6 安全性 155 10.3 照明設計的運用 155 10.3.1 根據活動需要選擇光源色溫 155 10.3.2 用光線勾勒空間造型 155 10.3.3 利用光源位置高度營造不同心理感受 156 10.3.4 將光與空間材質相結合營造特殊氛圍 156 案例 葡萄牙SERIP燈具展廳 157 11環境藝術設計的材料應

用 11.1 木材 159 11.1.1 認識 159 11.1.2 發展及應用創新 159 案例 臺北白石畫廊室內設計 163 11.2 金屬 164 11.2.1 認識 164 11.2.2 發展及應用創新 165 案例 彼得森汽車博物館新館 168 11.3 玻璃 168 11.3.1 認識 168 11.3.2 發展及應用創新 169 案例 英國蓋茨黑德大廈 173 11.4 礦物 174 11.4.1 認識 174 11.4.2 發展及應用創新 175 案例 瓦爾斯溫泉浴場 178 11.5 混凝土 179 11.5.1 認識 179 11.5.2 發展及應用創新 179 案例 斯圖

加特現代混凝土別墅 183 11.6 塑膠 184 11.6.1 簡介 184 11.6.2 發展及應用創新 184 案例 隈研吾的奧利維茶室 189 12環境人體工程學 12.1 人體工程學概述 193 12.2 人體尺寸 193 12.2.1 人體尺寸的分類 194 12.2.2 人體尺寸的差異 200 12.3 常用環境尺度中的人體因素 201 12.3.1 人體活動常規空間尺度 201 12.3.2 城市空間尺度 206 案例 聖安東尼濱河步道 210 12.4 環境的物理因素與人機工效 211 12.4.1 人的感知特性概述 211 12.4.2 環境明暗與視覺 213 案例 深圳

熱點創意精品酒店光環境設計 221 12.4.3 環境溫濕度與人體工效 222 案例 澳洲水下公園 225 12.4.4 環境雜訊與人體工效 226 案例 自然化的安靜步行花園 231 12.5 人的心理、行為與空間環境設計 232 12.5.1 心理空間 232 12.5.2 心理、行為與空間環境設計 233 案例 玩耍的場地——幼稚園操場設計 235 13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發展趨勢 13.1 回歸自然化 237 案例 猶他自然歷史博物館 237 13.2 整體藝術化 238 案例 上海□美書店鐘書閣 238 13.3 科技智慧化 240 案例 感應式可適應混凝土屏風 241 13.4 高度

民族化 242 案例 蘇州博物館新館 242 13.5 可持續發展化 245 案例 Main Point Karlin辦公樓 246 13.6 服務便捷化 246 案例 墨爾本醫療福利辦公大樓 247 參考文獻 248

西門 國 小 操場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如果喜歡我們的影片請幫忙分享一下~
傳送門按下面

吃貨們FB https://www.facebook.com/EatFunnyGirl/
吃貨們IG https://www.instagram.com/eat_funny_girl/

SunnyYummy玩具箱FB
https://www.facebook.com/SunnyYummyToyPlay/

YingYing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queena_hsu_/
YingYing的FB https://www.facebook.com/queenayingying/

Annie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anniecoco0403/

恬恬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_sweet_1222/

PAULA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paula71935/

按下訂閱 , 就可以開動囉.
也可以看看我們其他的影片 funny girl eating

HART 轉轉吧空中飛車巧克力 日本食玩 親子手作料理DIY 立體紙模型 樂園遊戲 吃貨們 人氣網購美食開箱 Sunny Yummy kids toys 的大姐姐開箱
https://youtu.be/TO48ncIJo0w

台北西門町玩夾娃娃機 扭蛋機 跟超綿密的雪花冰吧 玩具開箱一起玩玩具Sunny Yummy Kids TOYs
https://youtu.be/DjwLHsns864

LOL迷你驚喜娃娃 與 凱蒂貓海濱度假別墅 hello kitty 一起玩游泳池 順便打掃家裡吧 玩具開箱一起玩玩具Sunny Yummy Kids TOYs
https://youtu.be/cIM6LtGtYNI

愛心積木 變身成筆筒 還可以變型從中間分開 我們在黃石二手市場找到的玩具 玩具開箱一起玩玩具Sunny Yummy Kids TOYs
https://youtu.be/40rVopb_R4Y

娃娃冰2.0 來試試可愛造型的甜筒冰淇淋吧 竹圍魚港魚市場裡也可以吃到清涼的冰淇淋口味 玩具開箱一起玩玩具Sunny Yummy Kids TOYs
https://youtu.be/fdkzZnRtr8I

小學生練字本 輕鬆練字,幫助孩子記憶與學習 凹槽字模設計,書寫筆劃效果佳 球球館 玩具開箱一起玩玩具Sunny Yummy Kids TOYs
https://youtu.be/E-vPLsbfGZk

爭鮮壽司100盤等於恬恬的身高 爭鮮「空盤超過身高」就免費! 盤數吃超過身高免費!爭鮮門市大胃王挑戰 愛吃壽司的你絕對不能錯過 吃貨們
https://youtu.be/XS5-iXHO0zc

小腳怪夾夾樂 來去台北西門町玩夾娃娃機 快閃「雪怪村」 中秋連假免費玩夾娃娃機! 玩具開箱一起玩玩具Sunny Yummy Kids TOYs
https://youtu.be/hsyHkWxXjx0

卑南國小 台東親子景點 有飛機跟棒球場 許多職棒選手的小學 親子遊樂區 溜滑梯遊戲區 玩具開箱一起玩玩具Sunny Yummy Kids TOYs
https://youtu.be/Fg0gJ49QkT4

超人特攻隊2 VS 救援小隊波力的基地 Incredibles 2 & POLI 飛彈發射車 全人物公仔玩偶 波力要如何面對? 行動發射基地台 玩具開箱一起玩玩具Sunny Yummy Kids TOYs
https://youtu.be/m_V3A4589tM

蓬萊國小 深山中的一座小而美的小學 小朋友跑操場很開心 兒童遊樂區 親子極限運遊戲樂園 玩具開箱一起玩玩具Sunny Yummy Kids TOYs
https://youtu.be/FGE6BYlYqSs

馬來西亞的零食分享 薩騎馬=莎琪瑪? 貓山王?璉小朋友敢吃嗎? 還有可口魚穌讓嘴巴變火山啦 玩具開箱一起玩玩具Sunny Yummy Kids TOYs
https://youtu.be/YGESXAZ8278

Barbie 芭比夢托邦甜甜村公主與四輪馬車 芭比之夢幻美人魚 芭比娃娃 魔法馬車 玩具開箱一起玩玩具Sunny Yummy Kids TOYs
https://youtu.be/MsgXnTaz61A

沒有您就沒有我們-跳繩隊教練之敘說研究

為了解決西門 國 小 操場的問題,作者黃停英 這樣論述:

本研究的目的為探究楊尊全教練帶領西門國小跳繩隊和弘道國中跳繩隊之領導風格,採質性研究中的敘說研究,且以深度的訪談為主要蒐集資料的方法。西門跳繩隊自1979年成立至今已有39年的歷史,在這些年中,戰績輝煌,培育出不少優秀的人才,能創造出這麼優秀成績的靈魂人物就是楊尊全老師。除了在西門國小擔任跳繩隊的教練外,自1988年起至今,擔任台北市弘道國中跳繩教練,而弘道國中跳繩隊也每年入選為台北市民俗體育訪問團的團員,楊老師帶領他們到世界各地巡迴表演,足跡已踏遍80幾個國家,扮演國民外交大使。如今楊老師已自教職退休,但退休後楊老師仍然繼續擔任西門跳繩隊、弘道國中跳繩隊的教練,每年仍然帶領著民俗體育訪問團

到世界各地表演,獲得當地觀眾的讚賞。本研究的結論總結為以下三點:一、跳繩教學,一生懸命。二、恩威並施,以身作則,成為孩子的典範。三、教育應該不一樣,發現孩子的亮點,提供表演舞台,展現自信。楊老師對於民俗體育的推廣不遺餘力,即使已80歲的高齡,仍然堅守崗位,繼續在跳繩這個領域默默的無怨無悔的付出,持續教導、影響更多的學生,他的精神是我們學習的典範。

日常生活就是點子寶庫:廣電節目劇本作家教你35個創意撇步

為了解決西門 國 小 操場的問題,作者山名宏和 這樣論述:

★讓日常生活成為點子的寶庫 訓練發想的35的課題 重新檢視「理所當然」就能讓腦袋變靈活   「該怎麼做才能有源源不絕的點子呢?」經常被問到這個問題,作者山名宏和的工作是「面對電視節目各種狀況、提供點子」的廣電節目劇本作家。   不僅止是擔任企劃會需要點子,人在生活中各式各樣的場合都會需要用到各種不同的點子。點子,總是突然說要就要。點子不再是什麼特別的東西,而是像人要穿衣、穿鞋,已經是身上必備的品項。   因此,作者認為,要思索怎樣才會產生點子之前,不妨稍微留意構思出點子之前的階段吧!無論採用哪種創意思考方法,都要靠自己的大腦收集那些原料。無論知道多少優秀的組裝方式,如果欠缺原料,還是會陷

入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窘境。   作者集結畢生經驗,歸納出35個「撇步」,找出思考方法,取名為「成年人的功課」,教授生出點子的思考法。   -用遠眺、轉換性別觀點、外國人的視線、非日常的眼睛……的撇步可以獲得嶄新看法。   -不照單全收、觀察剩餘部分、想像現場、察覺木偶效果……可以拓展價值觀。   -豎起耳朵、凝視擔心、細分欲望、選擇受限制……容易發現創意的種子。   -再往前一步、製造疑問、偽裝奧客、知道原點就是靠山……就能磨亮想像力。 專業推薦   吳洛纓 編劇   洪嘉勵 廣播金鐘獎製作人、詩人   邱坤良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教授 亞馬遜讀者五星好評   ●結成飽滿果實的點子,都

是從找尋種子開始。很多人都認為要拼命苦思才能催生出點子。其實需要的是「發想前」的觀點。收集點子的種子,扎穩發想的根基很重要。本書由出版眾多人氣書籍的人氣放送作家介紹如何發現點子種子的線索。只要改變觀點重新觀察,即使習慣的日常也能有新鮮感。將找到的點子種子作為發想的根基,日後就能結出飽滿果實。   ●這本書提到許多有趣的小技巧,非常實用。如模擬愛用品的心情吧。在電車或巴士中,盡可能傾耳細聽與自己不同年代的人的對話吧!試著回想日常中會不由自主做出的行為吧!試著想像,最近你送給別人的東西,對方會怎麼使用吧!   作者簡介 山名宏和   一九六七年出生,隸屬古館企劃的廣電節目劇本作家。參與

為數眾多的電視節目企劃,例如《超人氣法律諮詢事務所》、《Downtown DX》、《最終警告!恐怖家庭醫學》、《蓋亞的黎明》、《未來世紀日本》、《The Covers》等。現於《每日新聞》週六早報連載《電視幕後語錄》。   著作包含《盜取創意的技術》等。   將每日的觀察以「陰天的碎片」為名.公開在goo官方部落格。   blog.goo.ne.jp/yamanahirokazu 譯者簡介 余亮誾   日本國立廣島大學教育學博士。目前為兼職譯者。譯著有《降低膽固醇的29種習慣》等。   推薦序  晚餐你要吃什麼?  吳洛纓 推薦序  多餘,就是多了塊魚――創意

不只幫工作加值、更幫幸福加值  洪嘉勵 推薦序  找點子――創意時代的生存妙計  邱坤良 序 第1章 獲得嶄新看法 遠眺-zoom out 近看,有時會見樹不見林 轉換性別觀點 男性試著以女性、女性試著以男性觀點思考 外國人的觀點 從外國人的角度觀看就會發現,習以為常的事物其實「很奇怪」 洞察事物 有曾經以垃圾桶的觀點,去思考事物過嗎? 非日常的角度 置身非日常的狀態,世界就會變得不同 切換觀點 只要切換觀點的角度,就能抓住點子的靈感 情感浴 唯有尋找「可愛的事物」的人,才會邂逅「可愛的事物」 收集關鍵字 觀察報紙的「節目表」和電車的吊環廣告吧 第2章 拓展價值觀 不照單全收 「本來就是這

樣」請不要輕易地照單全收 觀察多餘的部分 垃圾推中也可能藏著珍寶 想像現場 可能在會議室裡想到的點子注入生命力 弱點也是個性 把自己的弱點化為武器 服務的小刺 你有過貼心的舉動卻惹來一身腥的經驗嗎? 方便的副作用 不能對便利一味感到欣喜 木偶效果 察覺到不由自主的動作,就是機會 突兀感 請重視內心被吸引的感覺 戲劇化的事物 你的周圍想必也有戲劇化的瞬間 第3章 發現創意的種子 豎起耳朵 跟平常沒有交集的人交談,對話中將潛藏無數線索 不自覺的行為 有沒有在不知不覺中做了某些行為呢? 凝視憂心 咀嚼心中的疑慮,就能找到點子 細分欲望 請留心「想這麼做」的感覺 隱形浪費 其實有很多浪費的事情 風格

的破綻 如果手機小說是縱向編排,還會賣得好嗎? 預告未來 安撫看不見未來的不安 選擇受限 紓解無法選擇所帶來的焦慮 有價值的付出 付出與不付出的取捨 消除隔閡 世界中有很多「理想」與「現實」的隔閡 第4章 磨亮想像力 更進一步 讓好不容易浮現的點子再往前一步 模仿作品的精神 試著想像:如果白雪公主是絕世醜女 製造疑問 點子不全然是解決方法 來自世界的益智問題 人類具有一出現問題,就想回答問題的習性 偽裝奧客 對自己的工作,試著暢所欲言、高聲抱怨吧 個人字典 造字本身就是點子的種子 對比力 依使用方式的不同,認定無用的點子也可能大放異彩 出發點就是靠山 知道自己的立足點,能讓自己變強 終章

後記一 後記二 推薦序   晚餐你要吃什麼? 吳洛纓   所謂點子,可以小到今天晚上吃什麼,大到如何增加來客率,其實生活裡都在應用繁簡不一的點子。如同在這本有趣的書中所提示「好主意就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改變的是看事情的角度和態度,而那需要更有意識去「觀察」到看似一成不變的日常(例如轉角新開了一家拉麵店),並且以新的視角去看(假設我是一個背包客或小孩子),進而打破原有的類型思考(比方說女性愛美未必是為了取悅他人),最後重新組合(A+乙╳二○%=?)。當然,比這些突破盲點的技巧更重要的,便是動機。   我們常會看到一群人為了一道新菜色的名字抓破腦袋,或者每年都要折磨你一次的尾牙表演怎

麼樣可以與眾不同。把這當成是一個「困境」,就是悲劇的開始,你會像在無間道裡一樣,不斷撞牆又反彈。但如果動機是「快樂」,讓自己開心、讓別人驚喜,把這一切都當成遊   戲,誰說這世界不能是一個大遊樂園呢?   做為一個寫作者,我最常被問到關於「靈感從哪裡來」的問題,重複太多次後,我都就直接回答:「去ATM領啊!」這並非單純的玩笑話。我們都應該有一個專門積蓄點子的帳戶,不時挖掘有意思的主意並儲存進去,累積起來才會有想法可以領。靈感不是遠房親戚,不會沒事「從哪裡來」,而是在你張開眼睛豎起耳朵,認真過日子的每一刻裡,就像捉迷藏一樣,躲在日常生活的細縫裡等待被你發掘。   (本文作者為編劇) 推薦

序 多餘,就是多了塊魚──創意不只幫工作加值、更幫幸福加值 洪嘉勵   現代生活繁忙,尤其在台灣,無論教育上、職場上總輕易將人事物劃分成「有用」或「沒有用」。而「創意」這個最有用的能力,卻是從看似「沒有用」的生活點滴中所提煉出來。這本好書,就是一本難能可貴與你分享「無用之用,是為大用」的寶典。您是否偶而會為「找不到靈感」所苦?   時常需把腦子當檸檬榨的工作者啊!除了壓榨出酸澀眼淚之外,是否也時常找不到謬思呢?同為廣電節目製作人,對於書中的心路歷程感同身受。我十分感謝山名宏和先生提供了生活化的例子、如何從生活中鍛鍊創意肌肉的方式,這是非常珍貴的心法,還整理出了十分簡單的練習方式(光是閱讀

目錄就十分有收穫)。   寫詩,是我的娛樂,詩協助我隨時保持書中說的「觀察」、「眺望」的種種能力;我也時常在外國朋友聚集的西門町以一種觀光客的心情遊玩,而這些創意力養成的小撇步,竟然在本書中大公開?要不是這本書已經呈現在您面前了,我才不想跟你說!   最感動的是,山名宏和分享了自己如何把創意實踐在「親子」相處上。   或許您會認為,「創意」是某些領域專屬的技能,其實創意是讓每個人更加幸福的魔法——而這個法術,卻可能從小就被剝奪了學習的機會。很幸運的,透過這本書,我們又可以重新找回「身為一個人類最美妙的魔法力」。   周星馳「食神」電影中,一位廚師曾被批評「多餘,你就是多了塊魚!」,在現

實生活裡,我們彷彿也被要求不要做多餘的事(例如寫詩)、不要做多餘的人(例如唸哲學),彷彿一切無法用功利丈量的事物都是多餘。然而,想要做一個遇到困難能處理的有用之人,卻得花許多「多餘」心力來練習;某天可能要用到的一塊肌肉和技能──例如能久穿高跟鞋的肌肉、例如迅速畫眼線的技巧。如果不花多餘的時間來養成,好運來時,你不僅抓不住,甚至看不見。   只有願意多餘,才能真的多了塊魚!年年有餘。   創意,就是解決問題的能力!解開不知被誰陷害之「你沒有創意」的詛咒吧!有了這本書,不須王子公主的真愛之吻,你也可以自我救贖,就算一邊厭世,也一邊充滿人生的勇氣。   從此以後,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   (

本文作者為廣播金鐘獎製作人、詩人) 推薦序 找點子——創意時代的生存妙技 邱坤良   文創園區、創意市集、文創產品等名詞充斥我們的日常生活,亦突顯時代對創意需求孔急。   講究創意的年代(creative age),誰能主導創意,誰就能呼風喚雨。然而,創意從何而來?它當真可遇不可求?這些問題的答案就在眼前這本《日常生活就是點子寶庫:廣電節目劇本作家教你35個創意撇步》,有人出秘笈了!   本書作者為日本廣電劇作家山名宏和,他開門見山地要我們練習「獲得嶄新的看法」:打開眼睛與耳朵,發現與平日不一樣的感覺。他所謂的「嶄新」,與俄國形式主義學者什克洛夫斯基(V.Shklovsky)的「陌生

化」(de-familiazation)理論有異曲同工之妙。亦即「尋找新的切入點」,讓知覺已熟悉的東西換上新的模樣,就像每天下班回家,若能適時改變路線與時間,一定會看到一些早已視而不見的景物。除了人的視角,作者還以物的心情感受世界,人物易位,自然能「洞察物品」(something insight),激發新鮮點子。   在「薪」情低靡的時代,若有創意在手,不啻為一種有力的無形資產。但是創意不會憑空降臨,暫且打開山名宏和為我們撰寫的「點子練習簿」——《日常生活就是點子寶庫:廣電節目劇本作家教你35個創意撇步》,並在日常生活中訓練觀察力、思考力、(語言)表達力,讓培育創意的土壤更加豐饒。   (

本文作者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教授) 序   點子,總是突然說要就要。   這並不限於擔任企劃的人。   像是「想要提升會議效率」,這時候也需要點子。   或是「該怎麼規劃明後天的歡送會」,如果想要一場前所未有的好派對,也需要點子。   用餐中讓大家愉悅地交談,這種事情也需要一些點子。   點子不再是什麼特別的東西,而是像人要穿衣、穿鞋,已經是身上必備的品項。   或許受到這種風潮的影響,常常有人這麼問我,   「該怎麼做才能有源源不絕的點子呢?」   這是讓人很難回答的問題。因為即便認真細想,有時我自己也不知道點子到底從何而來。   回首那些以自己的點子完成的企劃,雖然大概

知道是經過怎樣的過程。不過,那都是事後的回溯。我知道迸發出點子的契機,至於契機如何化成點子這個重要環節,連我自己也不太瞭解。   要回應那些發問的人「我不知道,如果知道,就不用每天那麼辛苦了,」也太不親切了,所以我這麼回答。   「要思索怎樣才會產生點子之前,不妨稍微留意構思出點子之前的階段吧!」   「創意思考之前」。這是一邊做著劇本作家的工作,一邊苦思後的一個「思考方法」。這樣的回應,算是能讓讀者可以照著仿作,一種方法論的集大成。將發行單行本的書名命名為「成年人的功課」,就是為了孕育創意思考之前的想法,在日常生活中能簡單進行的思考訓練。   那麼重要的「創意思考之前」又是甚麼呢?詳

細說明之前,先稍微談談我的工作吧!   我是劇本作家。要正確說明劇本作家的工作內容,還真的不容易。如果只提本書相關的部分,或許是以下內容吧。   「面對電視節目各種狀況、提供點子的工作。」   最容易理解,也是最主要的部份,或許就是新節目的點子吧。不過,不只這樣,從藝人的談話主題到運動選手們的標語都得納入考量,這樣才稱得上優秀的點子。沒錯,劇本作家的職務就是要生出大大小小各種點子的工作。   劇本作家也得提供不同類型的點子。眾所周知電視有很多類型的節目,但是幾乎沒有只負責特定類型的劇本作家。我也一樣,得橫跨法律、美食、醫學、環保、教育等,同時進行完全不同類型的工作。   因此我每天都

像騎在腳踏車上不停前進的狀態,必須提出大大小小不同規模、不同領域的點子,而支撐我的就是「創意思考之前」。   尤其在急件時,更感受到重要性。某天在毫不知情的狀態下被叫去,劈頭就問我,   「對特別節目的企劃,有沒有想法」   不太合理的要求。不過,對方就是要你當場擠出些什麼才會叫你去吧?   或許有人會認為,平常能存些點子,就能在那種情況派上用場。不過還是得配合各方條件,像是演出者、預算、類型等,所以手上的點子不見得都能發揮作用。因為對方需要的是符合條件的點子。所以有時候也會汗流浹背,在腦海中拼命回想尚未醞釀成點子的片斷,也就是點子的原料,想盡各種方法催生點子。   「創意思考之前」

就是點子原料材料的準備階段。是讓點子順利產生非常重要的過程。能否意識到其中的重要性,將會左右日後成果。   起初,我當然也沒有發現「創意思考之前」的重要性。我剛成為劇本作家時,往往得耗費很久時間,才能擠出一個點子。   直到有一天,獲得與一位總是能提出絕妙想法的創意人才交流的機會,所以就問了他這個問題。   「你總是可以想到一個接著一個,各種不同的點子耶」   而他則回答,   「點子不是想出來的,而是找出來的」   那樣的回答,對當時的我是很新的想法。現在回想,他所說的點子,應該就是「點子的原料」,所以才認為點子是找出來的。沒錯,並非無中生有,而是從世界發現到什麼。這個想法讓我減

輕不少內在的負擔。   不過,卻也產生新的疑惑。   要如何找到點子呢?   我開始觀察點子很多的人之後,發現到一件事情。   「點子豐富的人,身上有趣的事情也比較多」   不是說他們過著特別的生活,不過就是讓人覺得好像有各種有趣的事情。   正確來說,他們是在與大家無異的日常生活中,發掘「趣味」。舉例來說,就算與點子豐富的人在同樣的時間待在同樣的地方,他們所發現的「趣味」一定會比較多。   重點是他們並非刻意發現「趣味」。不是為了要找尋點子的原料而拚死拚活發掘「趣味」,而是自然而然地覺得有趣。   還有另一個重點:   「自己要先覺得有趣」   不管別人怎麼想,只要發現到

到自己覺得很有趣。至於能否讓人感同身受的取捨問題,可以留待之後再說。   這種態度對收集點子的原料,也就是「創意思考之前」的階段才是重點。   世界上有很多很優異的創意思考方法,我也是從事這份工作之後,才知道各種創意思考法的存在。其中也包括當場直接在錯誤中反覆修正、屬於特立獨行的做法,以更洗鍊、更完備的方式呈現的發想法。正當有所感觸地閱讀記載那些創意思考法的書籍時,我突然浮現這樣的想法。   「這些當中,有很多都是點子原料的組裝方式吧?」   無論採用哪種創意思考方法,都要靠自己的大腦收集那些原料。無論知道多少優秀的組裝方式,如果欠缺原料,還是會陷入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窘境。   換個

方式想也可以是:   「創意思考方法也就是栽培法」   把點子比喻成果實吧。如果想要栽培出好吃的果實,只是知道很多優秀的栽培法還是行不通。那還需要什麼呢?   需要肥沃的土壤。唯有肥沃的土壤配合優秀的栽培法,才能結出甜美的果實。   點子也是如此。要擁有優良的創意思考方法,必須同時打造培育創意的基礎,我稱這為「思考的土壤」,平常就要好好培養出豐沃的思考的土壤才對。在創意思考之前,就要好好培育豊沃的思考土壤。   點子與果實的栽培還是有不同之處。果實必須從其他地方取得的種子種植在土壤中,點子則連種子也是從「思考的土壤」中孕育出來。   從這個角度來看,大腦或許如同從有機物的湯汁中孕育

出生命起源的太古之海。為了孕育出名為點子的生命,日夜不停地匯集,讓濃度一點一滴的堆疊。「創意思考之前」或許就是那種情況。   孩提時期,老師總是會出作業彌補學習時的弱點,心不甘情不願的過程中,卻也讓我們獲得一些能力。   長大後少了出作業的人,想要獲得能力就得靠自己訓練。也因為如此,本書出版單行本時,書名也用了「作業」這個詞彙。   不過,「成年人的功課」並不像孩提時期只有痛苦。除了沒有老師會責備你之外,遇到那種艱澀的作業,多數人也就半途而廢。   「成年人的功課」是在日常生活中找出各種「趣味」,使孕育點子的「思考土壤」更豐饒。一旦學會,應該就會覺得這是愉悅的作業。   要如何才能學

會「成年人的功課」呢?   養成習慣。養成習慣的說法有點過於美化,簡單地說就是變成「興趣」。   變成興趣就不是那麼困難的事。   先嘗試一項可以簡單辦到的事情吧!並且持續努力到能獲得某種程度的成果。只要讓自己樂在其中,就是很不錯的成果了。不過先將成果標準訂為「與他人談話,讓對方覺得有趣」,這樣或許比較淺顯易懂。   即使是微小的成果,還是會讓人感到快樂。也會追求那份快樂,就會反覆進行相同的事情吧。或許你也會想,用其他方法可能也能感到快樂,於是將觸角延伸至新的「作業」。   微不足道的成功體驗,也能讓人嘗到甜頭,當欲望產生,就會反覆進行相同的事情。等你回過神來,早已養成癖好了。  

 那麼「成年人的功課」的具體內容是什麼呢?不用擔心,都是些連無法按照時間起床的我都能持續進行的「作業」。 第1章 獲得嶄新看法 我們一旦習慣某種看法,就容易因此感到滿足。這樣比較輕鬆,卻無法催生出新點子。 假設有個圓錐物,而我們總是習慣從旁邊看,此時圓錐呈現的是三角形。不過,稍微改變角度,試著從正上方看,就會覺得圓錐是圓形。沒錯,改變看法,同樣的圓錐也能有兩種不同的樣貌。 試著把這個圓錐,換成你現在正要思索的點子的主題吧。不是以往固定的看法,而是嘗試新的看法。是的,就像總是從旁邊觀看圓錐,改成從正上方觀看。這麼一來,想必創意的主題就會有不同的呈現。 所謂的不同呈現,也就是發現新的切入點。採

用各種不同看法,就可以儘量拓展出可能的創意。 怎麼做才能找到新的看法呢? 首要之務是「仔細看」。我們好像每天都在看,但都沒看仔細。為了讓大家體驗這種感受,以社會人士為對象的研習會中,我常常會提出這樣的課題。 「請想像一下撲克牌中的K吧!」 大家都玩過撲克牌吧!想當然爾應該也看過好幾次K。之後我把印著四張K的講義發給大家,提出課題。 「請仔細看這四張K後,發表新的發現或是有疑問的部分」 大家開始列舉很多發現以及疑點。這就是以往沒有仔細看過撲克牌的證明。而從另一種角度來看,即使是小小的撲克牌,仔細看還是能有很多發現。 所以請大家先「仔細看」吧!仔細看,就是「有意識地看」。通過這關之後,就會有新的看

法等著你。沒錯,就是有關拓展點子的可能性的嶄新看法。 遠眺(zoom out) 近看,有時會見樹不見林 去幼稚園運動會時,總是可以看到觀眾席上許多備好錄影機的家長們,這已經是司空見慣的景象。大家似乎都將加油鼓勵擺一旁,忙著錄下家中寶貝的身影。 望著那種景象,我發現到一件事情。 大家都「特寫」自家寶貝。 這可不行。這種拍攝方式,就像是明明在操場上進行多人體操,卻連家裡的孩子是站在中間還是角落都不知道的拍法。說得誇張一點,可能連孩子在賽跑中到底跑第一名還是最後一名也不知道。 為了避免發生這種事情,電視節目的外景隊通常會出動兩台攝影機。一台負責拍「特寫」攝,一台負責掌握「全景」的整體狀況。就算不只有

一台攝影機,專業的攝影人員還是能巧妙運用拉近與拉遠的技巧,讓觀眾了解現場的狀況。

論亞斯伯格症孩童的美術教育療效

為了解決西門 國 小 操場的問題,作者曹韻梅 這樣論述:

  就現今的科學而言,尚無法解釋何謂「自閉症」(Autism disorder)?頂多被視為神經系統失調所導致的發育障礙。然而這些自閉症的孩子們皆有其各自的明顯症狀,且每個人也都有其獨特的自我個性。亞斯伯格症的孩童因為典型自閉症的症狀不是非常地明顯,所以反而容易被忽略而錯過了早期診斷及治療的機會。目前的社會或學校裡,針對亞斯伯格正孩童的研究及瞭解並不多,也不夠深入,導致這些孩童們容易受到不適當的管教和誤解,甚至加重某些症狀,造成人際關係的挫敗和學習上的困難,日後漸成為學校及社會上的邊緣人。筆者希望透過本研究的目的用合宜的美術教育來幫助亞斯伯格症孩童,使他們在各方面的發展及學習上能漸趨正常化。

另一方面,也期望透過教師研習的管道,讓老師們能深入地瞭解亞斯伯格症童的症狀及特徵,進而研究出帶領他們學習的最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