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儀軌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附近那裡買和營業時間的推薦產品

道教儀軌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羅偉國寫的 圖說中國道教史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玄奘大學 宗教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鄭弘岳所指導 陳瑩琪的 宗教皈信與轉換—以五顯慈恩寺為例 (2009),提出道教儀軌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半結構式訪談法、五顯大帝、奉獻、轉換、皈信。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道教儀軌,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圖說中國道教史

為了解決道教儀軌的問題,作者羅偉國 這樣論述:

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對中國人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都有較大的影響。 本書從道教的起源與創立、道派傳承及思想體系、道教與封建政治、道教的影響及神仙譜系、戒律修煉及法術、道教名著及典籍匯編等六個方面進行闡述,概述了道教幾千年來在中國的發生、成長及演變的歷史。 羅偉國,筆名春卉。1955年生,上海市人。現為上海遠東出版社副總編輯、編審,”大眾”雜志主編;中國索引學會常務理事,上海作家協會、上海詩詞學會、上海宗教學會會員。著有”永遠的老子”、”話說道教”、”話說佛教”、”話說觀音”、”話說文殊”、”話說普賢”、”談佛說道解紅樓”、”畫說古今智慧”、”飲茶與養生”、”沐浴與養生”、”

古籍版本題記索引”等近50種書,在海內外報刊發表詩文1600余篇。 源流篇 一、起源與創立 1.「道」是道教的最高信仰 2.得道成仙是道教的理想 3.「不死」和「升天」是神仙的基本含義 4.讖緯神學是道教的思想淵源 5.黃老之學是道教的理論基礎 6.巫師、方士盪開神仙道教的源頭 7.神仙家對創立道教的影響 8.五斗米道與太平道 二、道派傳承及思想體系 1.天師道的改革與完善 2.魏華存創立上清派 3.靈寶派重視符科教 4.樓觀派兼修內外丹 5.神霄派呼風喚雨 6.蕭抱珍創立太一教 7.劉德仁創立真大道教 8

.丹功派及南宗五祖 9.王重陽創立全真道 10.符派三山道教匯流為正一道 11.丘處機「掌管天下道教」 12.張三豐振興武當派 13.凈明道以忠孝為本 14.王常月光大龍門派 15.道教各派的遞傳排序 三、著名學者 1.葛洪奠定神仙道教的思想基礎 2.寇謙之「除去三張偽法」 3.陸修靜使道教儀軌臻於完備4.陶弘景博學多才5.潘師正闡述「一切有形皆含道性」』的思想6.成玄英創立「重玄之學」 7.司馬承禎構建別具一格的修道成仙體系8.吳筠描述心平神和的境界9.杜光庭提出「心寂境忘」的修道方法10.譚峭認為「萬物皆化」 11.陳摶光大內丹修煉術12.張伯端提

出性命雙修大旨社會篇 一、道教與封建政治1.三國時對道教的限制或默認2.兩晉時官方道教和民間道教的分野3.南朝時變道教為封建宗法宗教4.北朝時把道教改造成為皇權服務的御用宗教5.隋代佛道並重獨輕儒術6.唐代道教得勢三教並用 7.五代十國時對道教的扶持8.宋代廣建道觀設置道官9.金代對道教既利用又抑制10.元代對道教各派兼容並蓄全面利用11.明代重正一道輕全真道12.清代對道教采取檢約制度 二、道教的社會影響 1.在現代和當代的地位 2.在國外的傳播與影響 ┅┅道術篇

道教儀軌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呂文婉曝光驚人求財術!節目自爆自從去桃園龜山這間五路財神廟拜了之後,
竟離奇讓她對發票同一個號碼連中四次?還讓她接到百萬代言,超靈驗的故事讓全場來賓都驚訝!
#新聞挖挖哇#神明求財#財神廟#五路財神廟#神明#發大財#鄭弘儀 #新聞挖挖哇2020
【虎爺加持守錢之術】▶http://yt1.piee.pw/39talu
【87歲國寶大師桃花劫】▶http://yt1.piee.pw/ura2m
【慣性外遇婚前現形記?】▶http://yt1.piee.pw/399y5z
▶鄭弘儀怒斥會天打雷劈👉http://yt1.piee.pw/38rvrh
▶出軌偷吃懺悔有用嗎?👉http://yt1.piee.pw/38f288
▶許常德救苦救難罵醒世間婆媳!👉http://yt1.piee.pw/39dlny
▶狄志為鑄下大錯老婆淚崩提離婚!👉http://yt1.piee.pw/wmexv
▶女友要求驗性病!該答應嗎?👉http://yt1.piee.pw/39j9d8

精華版請點▶▶http://pse.ee/5PTNK

每周二到周六凌晨00:30準時上傳最新節目!
支持正版,尊重版權請訂閱【新聞挖挖哇】官方 Youtube 頻道喲!
臉書請搜尋【新聞挖挖哇粉絲團】http://www.facebook.com/newswawawa

宗教皈信與轉換—以五顯慈恩寺為例

為了解決道教儀軌的問題,作者陳瑩琪 這樣論述:

本研究主要是透過半結構式的訪談方法,訪談主祀道教護法神五顯大帝之台北樹林五顯慈恩寺的資深皈信者,來探討信徒之皈信動機及從道教轉為佛教轉換的原因,並檢視已有的皈信理論,進而整理、歸納出以下結果。首先在宗教的轉換上,五顯慈恩寺由原來依照道教儀軌祭祀的五顯慈恩堂,是在五顯大帝的帶領下,逐漸轉型成為佛教寺廟,此和Lofland認為人們調整他們的宗教選擇,以便和他們周遭發生的事相一致,改教其實是個再社會化(resocialization)問題,而不是選擇問題之主張,似有類似之處。五顯慈恩寺之轉型,比較特別者是多數受訪者表示,覺得很自然的接受這種由道教轉變為佛教的過程與結果,並没有什麼太大的衝擊,反而更

加強信念,認為能夠讓信仰更持久,能提昇意境,透過利益他人的方式來利益自己,此或與五顯大帝在皈信者心目中已建立之慈祥、慈悲、關愛亦師亦父的形象,並利用約二十年時間講解心經及淨土五經,循序漸進帶領皈信者解行佛教義理有關。至於在皈信的原因上,社會網絡是主要的要素,教義只是其次的元素;而在皈信之後,教義則是留住皈信者的最大原因。根據受訪談的皈信者的回答,他們當初的皈信主要來自親友社會網絡的引薦,而皈信的原因主要係因遭遇重大變故(緊張),及藉宗教手段解決問題兩種因素,皈信後希望自己能更精進,行菩薩道,此印證教義是留住皈信者的最大原因。又以奉獻來說明皈信深淺方面,研究者觀察到,感情的奉獻和工具的奉獻其實是

互為因果;這也符合了奉獻理論的犠牲、付出和情感交融是增強奉獻的過程;至於皈信者對五顯慈恩寺產生了歸屬感,這同於Kanter之感情的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