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計畫高普考準備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附近那裡買和營業時間的推薦產品

都市計畫高普考準備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許文昌寫的 土地稅法規 和許文昌的 土地法規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高點 和高點所出版 。

國立政治大學 台灣史研究所 詹素娟所指導 顧恒湛的 再殖民、地緣政治與抵抗:戰後臺灣原住民族形塑之研究(1945~1984) (2018),提出都市計畫高普考準備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臺灣原住民、地緣政治、再殖民、抵抗、原住民族運動。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都市計畫高普考準備,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土地稅法規

為了解決都市計畫高普考準備的問題,作者許文昌 這樣論述:

  本書內容以表解方式整理,輔以精選試題印證,以利掌握重點及命題趨勢。書末並收錄111~105年歷屆試題,提供讀者演練。本書特色如下:     一、表解方式編寫   全書以表解方式編寫,提綱挈領,一目了然,準備考試事半功倍。     二、考題歸納整理   每個主題之後,附上歷年相關考題,收錄至最新111年地政士普考,以使讀者掌握學習重點及命題趨勢。     三、資料最新完整   本書依據最新修正公布之法令,即時更新內容,是準備地政士考試之有效利器,選擇本書,邁向成功之路。

再殖民、地緣政治與抵抗:戰後臺灣原住民族形塑之研究(1945~1984)

為了解決都市計畫高普考準備的問題,作者顧恒湛 這樣論述:

摘要本文企圖把臺灣原住民族面臨的中華民國殖民結構,重新放入地緣政治與冷戰結構變動局勢中觀察。也就是說,臺灣從日本的海外殖民地,變為中國的一個省;再從中國邊陲島嶼,轉變為中華民國最後一處根據地;而這個國民黨最後的權力據點,又在偶然下併入美國冷戰反共的東亞防線之一;後又受到冷戰結構變化的影響,逐漸走向中華民國臺灣化的過程。這些局勢變化,不但牽動了中華民國的國家走向,也影響了國家對原住民族及其居住區域的配置與政策,進而形塑出當今的原住民族樣貌。1950年代開始,國民黨政權逐步在臺灣形成「遷占者國家」統治型態後,臺灣山地與東部區域即被捲入了「國共內戰+冷戰結構」的歷史動力變遷之中,並以「內部殖民地」

的姿態被國家所挪用。在國民黨政權遷臺初期,臺灣的山地被定位為敵人可能空降與滲透的軍事要塞。因此,一方面在空間上進行山地管制、情報蒐集及警備武力的配置;一方面則組織山地青年服務隊與國軍山地團,把原住民族的人力挪用為山地軍事要塞的守軍,以及反攻作戰下的山地特攻隊戰士。另外,也特別強調原住民族對國家的效忠,並透過「山胞論」的建構,使其成為中國國族的一員。韓戰使美國介入臺海及對中國內戰的封鎖後,臺灣山地及東部區域則成為「安置移民與資源開發的殖民地」。因此,1950年代中期起,國民黨政權發動了山地與東部的開發計畫,並配置退伍軍人的進行墾殖與移民。到了1960年代,臺灣經濟轉向出口工業,原住民也開始離鄉到

都市成為底層勞工。上述1960-70年代因冷戰結構啟動的殖民政策,逐漸打破了臺灣長久以來形成的空間與族群隔離的特性。空間變異與人群流動,讓原住民族被捲入資本主義的貨幣經濟生活方式,進而造成土地流失、高利貸、負債、貧困化、婚姻買賣、雛妓、童工等社會問題陸續出現。因此,1970年代初期,新一代接受(中)國語教育的原住民青年開始透過媒體發聲,自我反思族群的處境,某種抵抗族群階序差異的「山地人」主體想像開始浮現。不過,在當時的戒嚴體制之下,不幸被羅織為「臺灣山地獨立運動案」的白色恐怖案件,很快被打壓了下去。到1980年代,美麗島事件之後,臺灣的黨外政治運動開始走向以「臺灣人」作為想像與號召的臺灣民族主

義。在此風潮之下,原住民族的本土性特別受到重視,而被帶入了挑戰國民黨大中國主義的論述之中。此外,社會學、人類學也開始轉向批判的立場,從學術的角度為原住民族的處境發聲。同時,臺灣基督長老教會也發展了「原住民認同的神學」。多股力量的匯集與刺激下,1983年首先由台大的原住民學生首先發起「民族自覺運動」,使原住民族問題逐漸成為政治議題。1984年底「臺灣原住民權利促進會」成立,並選擇「原住民」作為泛群的自稱,終於開展了1980年代以降的反殖原住民族運動之路。

土地法規

為了解決都市計畫高普考準備的問題,作者許文昌 這樣論述:

  作者憑藉豐富之教學經驗,針對地政士的需要,彙整這本詳實且完整的參考用書,內容以表解方式呈現,輔以精選試題,掌握重點及命題趨勢。     本書依據最新修正公布之「地政士法」、「土地徵收條例」、「土地徵收條例施行細則」、「平均地權條例」等法規、相關大法官會議解釋,及最新上課教材全新整編而成,並收錄111年國考試題解析,俾能契合時事,並掌握考題趨勢,為準備地政士考試不可或缺的最佳參考書。其特點有四:     一、表解方式編寫   全書以表解方式整理,提綱挈領,一目了然,準備考試事半功倍。     二、考題歸納整理   每表之後,附上歷年考題,以便考生掌握學習重點及了解命題趨勢。     三、

申論範題精選   每章之後,精選申論範題,供考生讀後練習之用。     四、資料最新完整   本書是作者講授「土地法規」所採用之教材,涵括上課講義、最新法令及大法官會議解釋,準備考試永保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