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老教會學校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附近那裡買和營業時間的推薦產品

長老教會學校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AliceJosephineBallantineKirjassoff寫的 西方人眼中的日治臺灣(2冊套書)福爾摩沙.美麗之島、1921穿越福爾摩沙 和的 日本帝國下的基督教會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關於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也說明:同時分別在南、北部設立台南、台灣神學院,培育本地人參與宣教工作。 一八九五年,因中國戰敗導致日本乘機攻佔台灣。初期日本對基督教懷有好感,台灣人民對教會也逐漸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遠足文化 和遠流所出版 。

東吳大學 音樂學系 江玉玲所指導 陳楷郁的 從內特爾的涵化論述探討陳泗治作品的音樂實踐 (2021),提出長老教會學校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內特爾、陳泗治、涵化、融合、在地音樂。

而第二篇論文台灣神學研究學院 神學研究道學碩士班 鄭仰恩所指導 楊文豪的 獨什麼立?: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國族認同及其神學理論之分析 (2020),提出因為有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國族認同、台獨五階段論、本土神學、台獨意識、原民意識的重點而找出了 長老教會學校的解答。

最後網站會員學校列表則補充:中山醫學大學. 42. A123.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南神神學院. 21. A25. 慈濟學校財團法人慈濟大學. 43. A124. 基督教華神學校財團法人中華福音神學研究學院.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長老教會學校,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西方人眼中的日治臺灣(2冊套書)福爾摩沙.美麗之島、1921穿越福爾摩沙

為了解決長老教會學校的問題,作者AliceJosephineBallantineKirjassoff 這樣論述:

  《福爾摩沙.美麗之島:1910-20年代西方人眼中的臺灣》   「Ilha Formosa」意為美麗之島,   在日治時期她為日本所有,成為他們口中的臺灣。   「如果你想確認這座島是否名副其實,最美好的方式之一是:在晴朗的日子裡,搭乘竹筏沿著福爾摩沙的西岸航行,你將親眼見證那在腦海縈繞數日的壯麗山景。肥沃的平原上布滿翠綠的稻田,如畫的小村莊散落四處,點綴著蜿蜒的溪流。越過平原,便可看見輪廓變化萬千的山丘,山頂林木茂盛,襯托著更遙遠、蒼綠的高山。在其中,有時能一次望見五座甚至六座並列的山脈,像是一條條色彩各異的絲帶,從最深的青玉色到最淺的天藍色,由北至南、連綿不絕的美景就在眼前開展

。」   本書收錄了兩篇1910-20年代西方人旅遊臺灣的報導文章,記錄下一百年前臺灣的身影和面貌。第一篇文章中這段優美的文字,出自1920年3月號《國家地理雜誌》的報導文章〈福爾摩沙.美麗之島〉(Formosa the Beautiful),由愛麗絲.柯潔索夫撰寫,描述1916-1919年間她與外交官夫婿居住臺灣時所觀察到的點點滴滴。第二篇文章由美國旅行作家哈利.法蘭克撰寫,他在1923-1924年從日本到中國後造訪福爾摩沙,1924年出版了《日本與福爾摩沙一瞥》(Glimpses of Japan and Formosa),本書收錄後半部他在臺灣的所見所思:〈日本與福爾摩沙一瞥:福爾摩沙

部分〉。   臺灣專題首度登上《國家地理雜誌》,是這篇1920年3月號的專題文章〈福爾摩沙.美麗之島〉。作者的外交官夫婿馬克斯.柯潔索夫在1916至1919年間擔任美國駐臺北領事,這篇報導在兩人離臺後刊登。由於作者的身分,以及柯潔索夫領事與臺灣總督府官員的良好關係,因此她能夠從日本官方取得許多資料與第一手影像圖檔。當時正值1915-1920年的「大戰景氣」,日本從債務國搖身一變成為債權國,因此造就了不少日本民間的暴發戶;而1916-1919年也是第六任臺灣總督安東貞美到第七任明石元二郎的時期,臺灣的產業經濟和生活環境已大幅提升,日本統治臺灣的實況得以透過《國家地理雜誌》的報導傳播到世界各地。

可惜不久後柯潔索夫夫婦在1923年9月的關東大地震中英年早逝,《國家地理雜誌》對於日治時期臺灣的報導幾乎就此絕響,直至1945年才刊登愛麗絲的外交官哥哥約瑟夫.包蘭亭(Joseph W. Ballantine)所寫二戰期間臺灣的相關報導。   在二戰以前,哈利.法蘭克以暢銷旅遊作家著稱。這位德裔移民的第二代從大學時代就踏上了世界的旅途,首部著作《環遊世界漂浪之旅》一出版便成為暢銷書,此後他以「漂浪王子」(Prince of Vagabond)聞名於世。1920年代,他首度造訪遠東,先從日本進入朝鮮、滿洲、中國,而後跨越海峽進入臺灣,1923-1925年陸續出版了《遊盪華北》、《漫遊華南》、《

日本與福爾摩沙一瞥》。   在《日本與福爾摩沙一瞥》的開頭,法蘭克於1923年9月關東大地震之後來到東京,當時因為接待西方人的旅館毀於災變或擠滿難民而不敷使用,於是他被日本政府安排到公務員家庭借宿。旅遊日本之後,他在臺灣停留了一個多月,由北而南的鐵道旅行、從平地到山地的臺車旅行及沿途所見所聞,他都一一記錄下來。他對臺灣原住民的前途抱持悲觀的看法,一方面感嘆殖民者濫用暴力,批評強制同化的政策,另一方面也觀察到臺灣人從不考慮獨立,即使受到日本殖民統治的壓迫和差別待遇,但因為天生被動和追求安定,因此新生代已習慣於日本的統治,不像上一代或朝鮮人那樣銘記被征服的恥辱。今昔對照,令人不勝唏噓。   《

1921穿越福爾摩沙:一位英國作家的臺灣旅行》   1920年代的臺灣最繁麗生動的畫像   1921年4月,英國旅行家魯特夫婦橫越太平洋和大西洋,返國途中,他們從南到北穿越臺灣(西方人稱為福爾摩沙)。由於當時英國接納日本移民前往北婆羅洲開墾,魯特得以透過殖民地官員友人的介紹,成為臺灣總督府的貴賓,在總督府官員的隨行下遊覽日本的島嶼殖民地。   此時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不久,日本統治臺灣即將屆滿三十年,進入文官總督時期,實施內地延長主義。然而,民族自決風潮已至,臺灣人的議會請願運動方興未艾;戰勝國日本雖取得世界強國的資格,但日本移民卻繼華人之後成為「黃禍」而遭到歐美排斥,且與英國的同盟關

係進入尾聲,菸毒輸入中國的問題也備受質疑。在這隱隱不安的戰間期開端,臺灣總督府為魯特呈現的是一幕幕產業與建設突飛猛進、朝氣蓬勃的景象;曾經擔任英屬北婆羅洲殖民地官員的魯特,卻在讚賞進步發達之餘,憑著自身的東方知識和經驗、對於臺灣歷史的廣泛閱讀,以及不受官方行程拘束的觀察力,敏銳察覺到日本殖民統治光鮮亮麗的背後眾多扞格不入、困窘挫敗之處,尤其是日本對臺灣原住民理蕃政策的缺失,他都在書中一一針砭並給予建議。   西方老牌殖民帝國管理者與考察者的目光,來到了東方新興強權苦心經營的模範殖民地,雙方在美麗之島交會,究竟擦出了怎樣的火花?又是怎樣的洞察,得以穿透展示櫥窗,為1920年代的東亞島嶼留下繁麗

而生動有趣的畫像?在近一個世紀後重讀這本遊記,縱使物換星移,仍宛如親臨現場般令人回味無窮。   本書特色   ◎1910-1920年代西方人旅遊臺灣、聞名遐邇的報導文章首度翻譯出版:〈福爾摩沙.美麗之島〉是1920年3月號《國家地理雜誌》首次介紹臺灣的專題,〈日本與福爾摩沙一瞥:福爾摩沙部分〉則是二十世紀著名旅遊作家在1923-1924年旅遊臺灣的記錄。   ◎一百年前的臺灣第一手資料和觀察,近百張早期臺灣的珍貴照片,影像清晰,內容包羅萬象,有臺北城、舊城牆、漢人寺廟、日本神社、藝妲樂隊、人物街景、水牛與鴨群等;交通工具如竹排、舢舨、戎客船、手推臺車、人力車、二輪牛車、縱貫鐵道等;臺灣的

經濟特產如米、糖、甘蔗、鳳梨、龍眼、紅檜、檜木、樟腦等;以及數量最多的「原住民」影像,包括原住民族群的吊橋、紡織、舞蹈、家屋、教育等,也介紹各族群的樣貌、服飾、紋面,其中最聳動的應屬當時絕少在西方世界介紹的臺灣原住民「露天頭顱博物館」。   ◎西方殖民地官員第一手觀察,以獨到的觀點道出日本殖民統治臺灣的優缺點,並綜觀和分析臺灣各種產業和建設,是日治時期臺灣珍貴的精彩史料。   ◎著作等身的文學作家,以幽默風趣的文筆寫出引人入勝的報導文學,並大量參考臺灣歷史相關英文著作,是非常優秀的遊記作品。   ◎生動的文字穿插數十張日治時期的臺灣影像,讀來宛如親臨現場般令人回味無窮。   ◎全書編排

設計別出心裁,展現質樸又典雅的氣質;開本精緻,採用穿線膠裝方式裝訂,保留質感又能攤平閱讀。   推薦人   翁佳音(中央研究院臺灣歷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陳嘉行/焦糖(喜劇演員)   黃震南(藏書家)   蔡錦堂(師大臺灣史研究所退休教授)   (依姓氏筆畫排列)

長老教會學校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澳洲的種族滅絕》
阿倫特族提歐茅思長老說:
他們的目的就是要將我們活埋……
~高金素梅2021.08.09

十天前的8月1日原住民族日,我提出了是否應訂定一個「原住民族抵抗日」的想法,其實,我要強調的是「不能忘記被殖民的悲慘歷史」,不忘歷史才能掙脫繼續被殖民的命運。今天,我就來談ㄧ段澳洲的種族滅絕歷史。

今年六月底,就在加拿大的原住民寄宿學校遺址不斷發現無名墳場的時候,澳洲中部的阿倫特族長老提歐茅思,在英國衛報上發表了一封公開信。長老在投書的一開始表示:他的族人要和加拿大的原住民族人站在一起,哀悼這些成百上千、還來不及長大的兒女。

提歐茅思長老說:澳洲殖民者和加拿大殖民者一樣,都對原住民族犯下了滅絕暴行,但是澳洲政府到現在為止,都沒有要真正面對這段屠殺、強迫同化和文化滅絕的殖民歷史。他說:我就是這段歷史的一部分。小時候被白人從家裡頭強行帶走,送到好幾千公里之外的教會之家,孤單、掙扎地活著。澳洲政府對原住民的屠殺、擄掠、毒害和暴行,為的就是要滅絕我們,把我們的民族從這個星球上抹去。

提歐茅思長老回憶說:我每天都會想起我被帶走的那一天。我之後所面對的那些不斷被殖民和同化的日子,讓我覺得他們的目的就是要將我們活埋!這就是我每天的感受!……

《我們應該擁有一個原住民族抵抗日》
https://www.facebook.com/giwas888/videos/786856448647723/

《加拿大原住民寄宿學校事件》
https://www.facebook.com/giwas888/videos/802909847075929/

從內特爾的涵化論述探討陳泗治作品的音樂實踐

為了解決長老教會學校的問題,作者陳楷郁 這樣論述:

民族音樂學家內特爾(Bruno Nettl,1930-2020)分別於1978、1985、1986年的論述中,述及涵化的過程。其中最重要的現像是,非西方國家音樂受到西方音樂的引入的影響,而產生音樂風格的變化,並認為這是20世紀世界音樂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事件之初,大多是西方傳教士帶著西方文化來到異地,造成在地音樂和西方音樂風格的混合。有鑑於此,本文以臺灣早期作曲家陳泗治(1911-1992)為核心,從他的作品、書信,以及其學生的訪談,探討從西方傳教士來臺,經日治時期,再到戰後時期,陳泗治一生所處的不同殖民時代。文中分別以1. 鋼琴曲【幻想曲—淡水】2. 宗教歌曲【讚美頌】及【西面頌】,以及他唯

一創作的3. 室內樂【G調嬉遊曲】,探討內特爾涵化論述與陳泗治的音樂關聯。在陳泗治的音樂創作模式中,常呈現出兩種元素的融合,例如在東西音樂風格上,西方音樂的和聲功能,搭配東方五聲調式旋律,體現出突破傳統理論架構,創立獨樹一格的曲風;在音樂文化層面上,即使陳泗治接觸到不同外來政權的社會文化,他仍保有自己創作手法—以「在地音樂文化」為創作主軸,使用身邊的人、事、物為素材,創作了屬於臺灣20世紀「現代化」的作品,以巨集觀的視野使臺灣在地音樂與全球音樂文化發展與時俱進,並站上國際舞臺,讓西方世界看到臺灣作曲家所創作出不同音樂文化的融合之美,從而實踐了內特爾西方影響論述中提到的「現代化」與「融合」的涵化

觀點。

日本帝國下的基督教會

為了解決長老教會學校的問題,作者 這樣論述:

  「日本帝國下的基督教會」是一個難度很高的研究主題。因為日本帝國不斷的擴張,與當時已經遍佈亞洲的基督教會有著各式的互動關係。在研究上除需掌握日本官方的政策與治理的實務外,還要參酌到多語文、多檔案、多教會宗派的各種史料。   本書十二篇論文,分成兩部分,六篇探討「日本宗教統治與日人牧長」,另外六篇則專注「教會事工與經驗」。其所涵括的內容與史料非常豐富與多元,呈現出許多新的觀點,在深度與廣度上都擴大了對於「日本帝國下的基督教會」的瞭解。  

獨什麼立?: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國族認同及其神學理論之分析

為了解決長老教會學校的問題,作者楊文豪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探討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國族認同及其形成與轉換之過程,進而研究、國族認同的歷史、對外聲明的政治理論與台獨意識的神學脈絡,並延伸至青年世代對於其議題的想法。國族認同將對日治、戰後以及解嚴前後時期進行歷史分析,討論長老教會在不同政權的統治下,所產生的國族認同之軌跡。而對外聲明的主要借助政治理論,進而從「台獨進程五階段論」分析台灣主體性建構的歷史進程,以及長老教會發表之〈國是聲明〉、〈我們的呼籲〉、〈人權宣言〉、〈關懷蔡有全、許曹德台獨案〉以及〈台灣主權獨立宣言〉等五個對外聲明,從中理解1970年代台灣政治轉型的過程中,長老教會的政治與神學之間的脈絡。此外,本研究試圖從原住民與青年的角度出

發,脫離過往以漢人本位、教會要角或學者研究的框架。透過與長老教會青年與資深大專工作者的訪談與分析,詢問受訪者如何看待教會的社會關懷及政治、自己是否贊成信仰團體參與台獨運動與如何用信仰的角度看待自己的國族意識,期盼帶給限有研究成果之外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