闡提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附近那裡買和營業時間的推薦產品

闡提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釋剛曉寫的 佛教中國化思維九講 和普行法師的 楞伽經今文譯註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大千 和華夏出版有限公司所出版 。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 涂豔秋所指導 范姜如的 竺道生《法華經疏》與 光宅法雲《法華經義記》比較研究 (2020),提出闡提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法華經疏》、《法華經義記》、竺道生、法雲、《法華經》。

而第二篇論文佛光大學 佛教學系 潘襎所指導 蘇原裕的 因陀羅繪畫的研究—以寒山拾得繪畫為核心 (2019),提出因為有 禪境、禪畫、禪機圖、因陀羅、寒山拾得的重點而找出了 闡提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闡提,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佛教中國化思維九講

為了解決闡提的問題,作者釋剛曉 這樣論述:

只有部分事實,不等於是事實 釐清印度佛教與中國佛教之異同, 對實修者而言,是至關重要的大事。   本書作者是從中國佛教史談論佛教中國化思維,釐清印度佛教與中國佛教之異同,對實修者而言,是至關重要的大事。列舉如下以供讀者思維:   1.    佛是人不是神,佛教最初傳入中國,曾以神靈觀待,這與大乘自性化身佛有何不同?   2.    印度佛教與中國佛教對「孝」的觀念有何異同?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出家是否違反中國孝道?   3.    中國佛教以老莊思想解讀般若思想是否正確?老莊思想是否等同佛教思想?   4.    中國佛教獨有的禮儀、儀軌、制度,與印度佛教實修有何關係?   5.    中

國禍延子孫的因果觀,與印度佛教因果觀有何差異?   6.    中國格義佛教與反格義佛教的適應與不適應?   7.    中國魏晉玄學與佛教般若學有何異同?   8.    中國禪宗「祖師禪」為何有高於印度「如來禪」之說?   本書是作者跟學院學生上課的講話內容,談「佛教中國化思維」不外乎是為了更進一步理解佛教中國化的過程,對研究佛教與修行之實踐,有很大的裨益。因此,並不是為了研究佛教中國化,反而分化了佛教與中國文化。應該朝正向思維,以實事求是,精益求精的精神,釐清其中的主客關係,令正法久住。   儒家最開始覺得引進佛教沒有什麼,而且漢明帝在歷史上,也是一個好皇帝。但《牟子理惑論》裡頭說佛

是大道,惹怒了儒家。在我們中國這裡,儒家才是大道啊!你們佛教要來爭道統啊!儒家就槓上佛家,以儒家質疑佛教。從此中國就開始排斥佛教。當時皇帝請佛教過來,是很尊重的。就因為道統之爭,佛教招到一連串的打壓與質疑。中國第一本佛書《牟子理惑論》書中提三十七個問題,在當時的社會,可說是拋出三十七個震撼彈,這是佛教初傳中國時,必經的磨合過程。這包含儒家提出和尚不懂禮貌的禮教之辯,孝道觀之差異,布施和勤儉的衝突。當道家槓上佛家,就以道家的觀點質疑佛教,以道家解釋佛教。其中有神魂滅不滅,以及事人、事鬼神之辯?有沒有鬼魂?還有道家辟穀不食的長生術,以辟穀長生挑戰佛教的食榖涅槃!……等等。   有關般若進入中國文

化精英階層的問題,當《道行般若經》、《放光般若經》、《小品般若經》、《大品般若經》等等,傳進來的時候,從竺法雅開始提出來格義問題……。也就是說儒家是怎麼解釋般若,道家又是怎麼說的。有人說道家的解釋比較貼近,其實不是道家說的對。佛家的「空」用道家的「無」來解釋,人們搞不清楚般若經典裡頭的空到底是啥!那個「無」跟「空」,到底該怎麼個區別呢?尤其是法師講到般若與空的時候,不知道該怎麼宣說,實際上「空」根本就不是「無」。因此以老莊語詞解釋佛教,應必要加以釐清。   關於佛性的問題,竺道生第一個提出,人人都能成佛,壞人也可以成佛,這個觀點當時是無法被接受,結果竺道生被趕出了僧團。等到《大般涅槃經》傳入

中國被翻譯出來後,大家才相信他的觀點。   為何壞人(一闡提)也能成佛?《大般涅槃經》的核心即是「人人本具佛性」,也就是佛性潛藏在自己的心中。學佛不相信自己有佛性,這是人們不能成佛的重要原因。在本經的觀念中,可說只有不行善的人,沒有不具善心的人,這正是儒家常說的「人皆有惻隱之心」,行事殘暴惡劣的人,仍舊有慈悲的本質。眾生成佛的根本依據在於人人都有一個本性無瑕的淨心,即是清淨心性。   佛教的普世價值與精神,無非是從入世的修行開創理想的人生。而這只有從佛性入手才是根本,大般涅槃經正是佛性論的根本經典。透過本經,可以從一切有情身上看見他們與自己的佛性,讓您在成佛的路上,照見自心、頓悟佛性、成就

生命的圓滿與大自在。

闡提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最後的征途,龠勝明巒全面開殺,源源不絕的兵馬,蜂湧而來,斷滅闡提死守防線。刑天甘戚,猛志長在,只見眼前殘軀驍勇無敵,玄雷一斬,橫掃千軍!以天地為心,以草木為聽,以塵沙為視,以狂風為聲,斷滅闡提借命殺敵,血戰豔涼。

竺道生《法華經疏》與 光宅法雲《法華經義記》比較研究

為了解決闡提的問題,作者范姜如 這樣論述:

在隋.智顗(A.D.538-597)集法華思想且發展出一套完整的天臺宗體系之前,中國現存早期的《法華經》註釋書中,較有代表性為竺道生(A.D.?-434)的《法華經疏》和法雲(A.D.467-531)的《法華經義記》,本研究所欲探究之重點,即是比較於南北朝時期,竺道生《法華經疏》和法雲《法華經義記》二者注解《妙法蓮華經》的注經方式與義理思想。  全文共分為七章,第一章為緒論,說明進行本研究的緣由與背景,並梳理出道生和法雲兩者在詮釋角度、思想脈絡的差異性,強化研究的可行性。第二章為竺道生與法雲思想背景的介紹,說明竺道生和法雲所處時代下的學術思潮,並以二者師承和重要事蹟為個人生平做一勾勒。第三章

為注經形式比較,透過「科判形式的比較」得出二者在全經結構、品目的科判、長行與偈頌的科判三個層面的簡、繁差異;而藉由分析二者「注經用語的特色」,呈現兩者注經用語的平實解釋與創造開展。第四章為三乘觀比較,在「方便、實相觀比較」中,比較二者對於「方便」、「實相」觀的理解,進而了解道生在「方便」和「實相」觀中凸顯「一乘」實相的極致,而法雲以「雙顯」相互彰顯彼此的名相。順此,在「無三成一、開三顯一比較」中,承上節二者對「方便」、「實相」觀的理解,分析二者對於「三乘」和「一乘」的詮釋,即道生「無三歸一」唯有一乘,法雲「開三顯一」彰顯一乘。最後在「三車、四車比較」中,了解二者在「三乘」至「一乘」的進路差異,

並歸納出道生的進路乃是二乘人先至菩薩乘再至佛乘,法雲分出三乘人最後歸入一佛乘。第五章為因果觀比較,在「道生的因果觀」中,探討道生在《法華經疏》如何理解《法華經》教示眾生達至一乘,以及在行因至果的實踐上的呈現方式,可知道生的因果觀為基本的因緣果報,尚未提出實踐方式和主體,但已在因果相召中點出信受般若智慧的重要性。在「法雲的因果觀」中,以「昔、今因果的比較」、「感應因果的進路」、「三車體相所呈現的因果觀」三個層面,得出法雲除基本因緣果報之外,更拓展行因至果的實踐,同時在因果相召中則強調感應佛、聖的重要性。第六章為判教與佛身觀比較,在「道生的『四種法輪說』與法雲『始終為義』的判教」中,討論兩者對於《

法華經》在判教中的定位。在「佛身的『感應』與法身的非『常住』」中,探討兩者如何理解《法華經》中的佛身,以及佛生與眾生間的作用。

楞伽經今文譯註

為了解決闡提的問題,作者普行法師 這樣論述:

  楞伽經,漢譯為《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入楞伽經》、《大乘入楞伽經》。本經說明清淨心、如來藏及阿賴耶識之教義,是禪宗以及法相宗(唯識宗)的重要經典之一,中觀學派論師清辯亦援引本經解釋中觀空義。在印度、在中國的佛教歷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本經的主要內容,是五法、三自性、八識和二種無我。五法是指名、相、妄想、正智、如如;三自性是緣起自性(依他起性)、妄想自性(遍計所執性)和成自性(圓成實性);八識是眼耳鼻舌身意六識,加上末那識和阿賴耶識;二種無我是人無我和法無我。「自覺聖智所行」為楞伽經眼目之所在。

因陀羅繪畫的研究—以寒山拾得繪畫為核心

為了解決闡提的問題,作者蘇原裕 這樣論述:

  本論文主要在探討因陀羅繪畫圖像裡的禪境與禪意,透過因陀羅之禪畫的研究,綜觀宋元禪畫之興起、發展與弘傳,及對日本和明清之禪畫以及近現代和歐美繪畫所產生之影響。  從選題因緣、研究方法與思路,到現今學界之研究狀況與成果,並列舉數幅現今存世之因陀羅繪畫,來分析、探究畫中所蘊函之禪境、禪意。以及對因陀羅其人之身世、生平及其禪法傳承,做考察。並由因陀羅著名之〈寒山拾得斷簡禪機圖〉為主軸、核心,分析由中唐開始在禪林興起之寒山拾得之風尚:禪師們上堂時不斷的提舉有關寒山拾得之公案;文人、禪師之喜好擬和寒詩;畫師、畫僧之愛以寒山拾得為題材來作畫。  並敘述禪境的形象的表現:什麼是禪境的形象? 禪:不立文字

,無相、無住、無念,如何產生出其形象? 如何表現出禪的形象來? 由歷代祖師開悟之禪境、及祖師們接引禪子之機鋒語演繹出公案。再由公案累積發展成頌古、語錄,之後又由大慧宗杲凝鍊成話頭;再由這些公案、語錄、話頭,以詩偈之型式,用繞路說禪的方式,表述出其中蘊含之禪境、禪意;而後又吸收了文人畫逸品之精神及表現型式,而衍生出禪畫來。  禪畫之演變,由於禪之情境直捷、單純、空靈,致使繪畫由工筆、寫實、逼真,趨向於簡筆、寫意、淡墨、空靈之筆法、構圖,而逐漸形成蘊含禪意、特殊風格之禪畫。禪畫之表現型式,也因所處之時代不同,而有所差異。最後本文將參照比較因陀羅在其所處時代之政治、宗教、社會、民生狀況下,所繪出之

禪畫,與流傳到日本後,在不同之政治、文化下之衍化出之日本禪畫,及明清至近現代國內的禪畫之承襲與演變,以及其對近現代歐美繪畫之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