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災宣導標語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附近那裡買和營業時間的推薦產品

亞洲大學 休閒與遊憩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王秀瑾所指導 曾軍豪的 探討COVID-19新冠疫情下警察人員休閒活動之轉變-以南投縣政府警察局為例 (2021),提出防災宣導標語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警察人員、疫情、休閒活動、壓力調適、後疫情、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高階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EMBA) 葉一隆老師所指導 蕭加和的 火災發生因素之線上分析 (2009),提出因為有 線上分析、電氣設備、認知行為的重點而找出了 防災宣導標語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防災宣導標語,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探討COVID-19新冠疫情下警察人員休閒活動之轉變-以南投縣政府警察局為例

為了解決防災宣導標語的問題,作者曾軍豪 這樣論述:

根據內政府警政署統計,自民國100年至民國108年累計警察人員自殺人數為47人(內政部警政署統計室,2020),由上揭數據得知隨著時代與時俱進的在變化,警察工作內容變得更加多樣,而警察人員之壓力也隨之提升。警察工作係屬於高壓力及高負荷的職業,常面臨激烈性、危險性、不可預測性等工作性質,在工作性質特殊且具有臨時性的環境下,容易形成適應不良現象的狀況,如何在勤務之餘調適身心釋放壓力變成了一直以來的問題。近年在COVID-19疫情擴散之初,對於以為民服務及維持治安的警察勤務,工作內容更是添加了不少困難度,對身、心、靈隨時處於高壓環境下的警察人員,如何在COVID-19疫情之中學會重新調適,更是一大

考驗,因此休閒活動與平時工作壓力之調適,兩者之間更有衡平性的存在,在壓力調適不佳的情況下,將可能演變成壓力抗壓失調之高危險群,嚴重可能影導致有酗酒、自殺等偏差行為。本研究在探討南投縣警察人員在近年面臨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以下簡稱COVID-19)前以及疫情之中休閒活動的變化,爾來亦流行後疫情時代的「宅」生活,亦是研究者欲探討的項目之一,加上警察人員休閒參與及休閒方式之變化性。

火災發生因素之線上分析

為了解決防災宣導標語的問題,作者蕭加和 這樣論述:

線上分析處理(On - Line Analytical Processing) 與資料倉儲(Data Warehouse)技術已成為企業界不可或缺的決策利器,而將此種技術應用於災害防救體系,可提供基層消防人員或高階領導者正確資訊,以利災害搶救工作之進行。而隨著經濟發展,民眾生活習性改變,日常電氣設備之設計亦愈精緻與奢華,電線迴路亦日趨複雜,對於經常的使用電氣設備之電壓負載;若疏於檢視,則慢慢累積火災發生的潛在性風險。以2002至2008年火災件數統計以電氣火災件數居首位,佔火災總次數23.4%。經分析結果,以人為因素所造成比例較高。本研究利用問卷方式探討民眾使用電氣設備的認知行為及防火知識,

從研究結果可知,一般民眾對於家用電氣設備的使用與用電知識,均有很高的認知能力,平均值在3.52~4.29之間,而且均有正確性的使用電氣知識與習慣。惟在檢視延長線及電氣設備之迴路電壓超載認知程度略為薄弱,經研究以21~30歲族群比例較高,平均值為3.46,佔總和50.7 %;故應加強年輕族群電氣設備使用的概念與知識宣導。另外,家中使用電氣設備時,仔細詳閱警告標示或警語文字習慣;經分析結果,民眾比較習慣於實務性操作,至於詳閱說明書內容與警告標語的行為稍嫌偏低。故消防單位應擬定俱全之宣導措施與作為,以利有效降低因電氣設備引起的火災與傷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