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職未滿三個月復職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附近那裡買和營業時間的推薦產品

另外網站試用期合法嗎?享有基本福利嗎?7個試用期迷思一次解答也說明:1.試用期沒過就領不到薪水嗎? 2.試用期需要有勞健保? 3.員工未滿三個月離職要先預告嗎? 4.試用期會 ...

佛光大學 公共事務學系 張中勇所指導 饒佳汶的 台灣人口少子化問題與對策之研究 (2021),提出離職未滿三個月復職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台灣少子化、人口老化、少子化政策。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社會福利研究所 王舒芸、陳昭榮所指導 藍筱卉的 你的生涯、我的母職? 比較未滿 3 歲幼兒父母就業樣貌及探討影響母親就業之因素 (2018),提出因為有 未滿3歲幼兒托育服務、父母就業、性別分工、托育政策的重點而找出了 離職未滿三個月復職的解答。

最後網站第十三章離職 - 彰基規章行備通知查詢系統則補充:二、離職預告第五十九條:本院員工除有勞動基準法第十四條各款項外,自請離職者,應按下列預告期間規定,填具「離職申請書」預告本院。 1.在本院繼續服務三個月以上未滿一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離職未滿三個月復職,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台灣人口少子化問題與對策之研究

為了解決離職未滿三個月復職的問題,作者饒佳汶 這樣論述:

少子化現象一直都是許多國家迫在眉睫的問題,由於現代人因為各種因素使得生育意願降低,導致多項層面皆受到嚴重的影響,因此各國政府積極制定政策及措施,期望能夠將生育率回升,以應對少子化帶來的危機。然而台灣也不例外,目前台灣少子化現象逐年嚴峻,生育率更是年年下滑,到2021年出生人數更是下滑到153,820人,總生育率僅剩0.98胎,成為政府棘手的問題。因此本研究透過文獻分析法,分別透過蒐集相關之專書、期刊、書籍、論文、報章雜誌、研究報告、電子資料庫、官方統計數據、文件記錄、市場調查資訊、以及政府部門報告等相關資料進行探討。首先針對目前台灣少子化之現況與成因,介紹台灣近年來少子化現象的發展與趨勢,並

從而了解台灣人不願生育的因素。接下來要討論少子化會對台灣造成的衝擊與影響,針對經濟、社會以及環境三大面向分別進行闡述,從中探討直接造成的衝擊與威脅,以及間接所產生的影響與未來可能引發的趨勢。在認識台灣少子化的危機後,分別於馬英九與蔡英文兩個執政時期,對於因應少子化所制定的政策與措施進行成效之評估。最後則是討論目前台灣無法應對之挑戰以及未來的策進之道。最終研究結果發現,台灣人不願生育的因素在經濟方面有1.經濟負擔2.工作壓力3.育兒成本;在社會方面有1.價值觀改變2.育兒條件不足3.醫療技術進步;最後在環境方面有1.政府政策的影響2.移民人口的變動。另外在衝擊與影響中,對於經濟面向、社會面向以及

國防面向皆造成嚴重的危機。而馬英九與蔡英文執政時期的少子化相關政策與措施皆有不錯的執行狀況與滿意度。但是評估的結果卻存在許多問題與缺失,依舊無法提升整體生育率。最後在挑戰與策進中,發現1.房價逐年上漲,導致民眾買房困難2.國民價值觀改變,生育意願不高3.歷年薪資毫無成長,經濟負擔沉重等未來需要積極改善的問題。

你的生涯、我的母職? 比較未滿 3 歲幼兒父母就業樣貌及探討影響母親就業之因素

為了解決離職未滿三個月復職的問題,作者藍筱卉 這樣論述:

  因教育的擴張、社會經濟結構的改變,性別角色態度趨於平權,女性擁有高學歷且參與勞動的比例逐漸增加,此衝擊了傳統的性別分工及父權體制。那麼父母在就業市場的表現相當了嗎?其實不然,從現今職業結構中仍可看見性別不平等,且一旦面臨照顧需求,尤其是育有未滿3歲須高度密集照顧時,女性多會轉變其就業型態來因應照顧,而男性卻仍維持著養家者的角色。因此本研究關注育有未滿3歲幼兒之父母其就業的樣貌,以及影響母親就業之因素,就此了解父母就業上的差距,以及做為未來促進母親就業之參考。本研究採用兩個研究計畫的資料,以量化方式探討影響母親改變其就業型態之因素。就描述性統計可清楚看見,育有未滿3歲幼兒之父母其就業樣貌即

具差別,不僅是勞動參與,就連薪資、工時也有差異。母親在勞動市場中的地位及所得到的報酬仍低於父親。再從交叉分析及迴歸分析中得知,從個人角色態度、所擁有的個人資本或家庭資源,至勞動市場結構及政策皆對母親的就業產生影響,而與父親的關聯較少。  整體來說,即使現今性別角色態度趨於平權、進入勞動市場的比例增加,傳統的母職意識型態仍在無形中牽制父母的性別分工,母親仍要回應被期待的「照顧者」角色,甚至下班後仍要承擔「第二輪班」;而研究結果也回應了人力資源論以及資源交換理論,若個人所擁有的資本高,在就業或角色分工上佔有優勢。再者,若照顧問題能假以他人之手由親屬、正式照顧資源協助,能使父母得以兼顧工作與照顧,更

可以穩定其就業。  最後,透過論文的結果,進一步檢視現今勞動市場結構及整體社會結構之問題,是否足以解決幼兒母親就業的困境。同時建議應從教育及政策著手,從根本消弭性別的不平等,並落實工作上的性別平權,並且改善勞基法及在職場內所擁有的育兒權利,讓父母不再因為照顧而變動其就業,並使其皆可在照顧與工作中取得最佳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