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創業補助100萬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附近那裡買和營業時間的推薦產品

青年創業補助100萬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戚務君,劉福運,吳宗翰寫的 新創公司的100件大小事 和許文志張李曉娟吳俊賢的 地域產業OTOP 的未來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青創貸款補貼延長到年底- 工商時報也說明:經濟部去年開辦的青年創業貸款申請踴躍,原訂在8月2日申請截止, ... 為協助新創、微創業者打造更便捷創業融資環境,經濟部對於貸款金額100萬元以下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時報出版 和五南所出版 。

淡江大學 教育領導與科技管理博士班 徐新逸所指導 賴克林的 教育產業微型創業知能與新住民育成輔導課程發展之研究 (2021),提出青年創業補助100萬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教育產業微型創業、育成輔導課程、新住民。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社會福利研究所 張世雄所指導 林志融的 地方創生政策的就業與照顧─生產與社會再生產的整合或兩難? (2021),提出因為有 地方創生、人口赤字、照顧赤字、生命歷程、社會再生產的重點而找出了 青年創業補助100萬的解答。

最後網站助青年創業圓夢中市府提供青創貸款利息補貼 - 台灣好新聞則補充:台中市政府勞工局積極輔導青年創業,107年度新申請青創貸款利息補貼的 ... 市府已補助255位創業青年利息補貼,平均每人貸款145萬元,如以貸款100萬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青年創業補助100萬,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新創公司的100件大小事

為了解決青年創業補助100萬的問題,作者戚務君,劉福運,吳宗翰 這樣論述:

各種枯燥無味、複雜難懂的創業難題,該怎麼解? 讓專業會計師說故事給你聽,讓你的新創公司贏在起跑點!   本書規劃四個章節,從最讓新創青年困惑不解的法規、稅務、股權、財務報表等實務面向,以淺顯易懂的情境故事,為想要創業的夢想家指點迷津。   【最實用的新手創業入門課】   ★公司行號設立:在創業之初如何依據創業規模的大小,選擇最為適合的營業登記項目及公司行號類別。   ★帳務處理:舉凡與公司營利相關的營業稅、營利事業所得稅,以及如何記帳以詳實的記錄公司的收入與支出。   ★營運設計:介紹營運的重要組成──「資金」和「人」,資金是企業賴以維生的命脈,而人則是企業得以永續經營的決定者。  

 ★股權規劃:股權規劃與公司行號最初的設立型態息息相關,如果提早規劃,不但可節省許多程序上的麻煩,也能讓公司的價值更容易受到外界資金實質的投入和肯定。  

教育產業微型創業知能與新住民育成輔導課程發展之研究

為了解決青年創業補助100萬的問題,作者賴克林 這樣論述:

台灣面臨經濟勞動力人口短缺,少子化、老齡化的今天,已經正式進入異質化社會結構,新住民人口的湧入,儼然已成為台灣重要的人力資源,鼓勵創業轉化新住民的力量成為國家競爭力成了重要議題。創業者除須具備創業家精神外,不難發現仍需要許多關鍵職能才能降低創業風險讓創業行動持續。本研究以創業育成輔導的角度與思維出發,以完善創業生態系統,提升國家發展對總體經濟的競爭力,即為本研究之主要目的; 一.分析新住民育成輔導的需求; 二.探討教育產業微型創業所需要的職能;三.發展新住民教育產業微型創業之育成輔導課程。本研究透過文獻蒐集的方式,依創業相關研究取徑、創業知能、課程發展及相關研究理論分類說明,最後整理世界各國

創業發展政策與職能基準現況進行分析,進行綜合性的統整,剖學理基礎作為研究立論;並以科學的方式將創業育成相關知能進行分析,針對創業育成輔導課程發展模型進行探究;針對創業育成輔導課程發展,透過相關的敘述統計整理,進行蒐集分析與作法探討;最後,提出相關配套措施及具體推動策略,期盼讓研究成果能成為國家發展培育新創企業的持續發展及未來政府施政之參考。本研究以新住民為服務對象,首先採用深度訪談確認新住民教育產業創業育成輔導的需要,再以德菲法及層級分析法,邀集8位德菲法專家,發展出創業的3個構面與12項準則。之後,針對5位新住民教師進行問卷發放,確認此職能準則面的相關權重配比後,設計新住民教育產業微型創業輔

導課程。研究結果顯示: 一.根據深度訪談發現新住民需求轉變,在欠缺社會網絡情況下,找不到適合的工作,現階段創業輔導課程設計屬於目標模式,缺乏創造性培養,無法實現自我價值,此外,現階段職能導向課程並未考量新住民為教學對象群體設計。新住民創業不僅僅是因為生活的需要,也是尋求自我價值的體現,其輔導需求的缺口在於「創業輔導陪伴」。 二. 藉由德菲法專家兩個回合的信效度檢核,確保定該問卷的有效性符合研究目的,對於職能內涵的探究,構面與準則適切符合研究問題,整體而言共分為三個構面與十二項準則,三個構面分別為,機會、團隊、與資源。在「機會」構面中其準則包含洞悉機會、自我實現、個人品牌及溝通技巧;在「團隊」構

面中包含有教學技巧、共同目標與當責,以及師生關係的建立;在「資源」構面中,以創業金為最主要、依次為社會資源、跨國文化及人際網絡。三. 創業培訓輔導機構與創業者應建立一套能持續保持聯繫的橋梁,因為「創業培訓」的成果證據很難在課堂上予以實際展現,但可以在「創業輔導陪伴」中體現。在創業實踐的過程中,會因為自身業務的發展方向而有不同的結果,創業輔導機構與會計師事務所合作共同協作提供「創業輔導陪伴」,並以「自我價值的實現」、「創業資金的積累」、「教學技能的提升」及「社會資源的拓展」四個指標作為「創業輔導陪伴」的目標。創業輔導是一個互動過程,必須以學習者為中心,才能通過創業輔導為學習者創造一個新的舞台。創

業需要考慮的諸多功能和因素的複雜性,以及教師在創業輔導過程中的實踐經驗和組織能力,也都受到考驗。因此,教學實踐非常重視課程和教學的形成性和累積性成果,教師和學生都必須不斷完善和發展創新思維能力,以應對不確定未來的挑戰。另一方面,創業輔導陪伴需要考慮到多元文化的特殊性,量身定制的課程設計對於縮小學術與實際應用之間的差距,滿足實際需求至關重要。本研究之貢獻,不僅可以提供欲從事教育產業微型創業之新住民教師提供創業前之準備,亦可提供不同產業的創業輔導機構作為課程設計的參考。

地域產業OTOP 的未來

為了解決青年創業補助100萬的問題,作者許文志張李曉娟吳俊賢 這樣論述:

  ♦何謂一鄉鎮一特產(One Town One Product)?   ♦解析日本/泰國的經驗與成果,台灣應如何落實讓政策更加完善。   ♦1x2x3=6,有所不知的第六級產業,創造出高附加價值鏈!   ♦如何推動地域產業發展,帶動經濟繁榮?   ♦培育青年企業人才,返鄉創業創新,應從何著手?   2020年代的現在,我國為因應總人口數減少、高齡少子化、人口過度集中大都會以及城鄉發展失衡等問題,開始思索對應措施。   因此,地域產業將會是未來重要的發展趨勢,本書介紹地域產業的理論與實際應用,期望台灣可以根據地方特色來發展地方產業,讓青年返鄉、人口回流,以解決人口問題達到「均衡台灣」的目標

而推動「地方創生」政策,運用第六級產業的一條龍概念,結合三級產業,達到互助發展,創造高附加價值鏈,地方回春再進化,推動在地人口回流,朝向更均衡的台灣前進。   本書引進日本、泰國推動地域產業OTOP成功的經驗和成果。針對台灣地域產業OTOP發展的未來提出具體的推動策略,供產、官、學、研各界參考。 作者簡介 許文志 博士   學歷   日本明治大學經濟學博士   日本明治大學法學碩士   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系畢業法學士   現職   環球科技大學中小企業經營策略管理研究所講座教授   經歷   環球科技大學創辦人   中華民國總統府國策顧問   台灣省政府秘書長   台灣省政府建設

廳長   雲林縣縣長   經濟部產業發展諮詢委員會中小企業審議會審議委員   經濟部中小企業白皮書編審委員   台灣中小企業銀行常務董事   中興大學兼任講師   中國文化大學兼任講師、副教授   著作   日本における地方自治事務の理論と現狀(明治大學)   台灣中小企業の政策轉換に關する研究(明治大學)   邁向21 世紀台灣中小企業經營策略(揚智文化)   地方產業創新策略(五南)   創業與創新管理(五南)(與楊英賢、吳俊賢合譯)   日本中小企業經營管理(五南)(與張李曉娟共著) 張李曉娟 博士   學歷   日本國立廣島大學法律學博士   現職   環球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暨

碩士班系主任/所長   經歷   台灣大學日本綜合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及企業管理教育中心講師   嘉義大學企業管理學系暨碩士班兼任副教授   財團法人日本文教基金會董事   著作   企業與法律(五南)   地方產業創新策略(五南)   日本中小企業經營管理(五南)   職場管理與法律(五南)   就業服務攻略   企業經營與實務—法律、倫理一線間   煩惱力 (左岸文化) (譯) 吳俊賢 博士   學歷   日本國立筑波大學經濟學博士   現職   環球科技大學中小企業經營策略管理研究所助理教授   經歷   環球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專任助理教授   著作  

 〈台灣金屬產業之研發聯盟策略:型態、時期與成效〉   (共著)《環球科技人文學刊》   地方產業創新策略(五南) (共著)   創業與創新管理(五南) (合譯) 第一章 地域產業的理論與實際/許文志 002 第一節 地域產業與地域主義理論演變 009 第二節 地域與產業的共進化共榮共享 017 第三節 地域經濟與市場機制 第二章 日本推動OTOP運動的策略與成果/許文志 026 第一節 日本推動OTOP運動的起源與發展 030 第二節 日本大分縣推動OTOP運動的策略 038 第三節 創辦APU立命館亞洲太平洋大學開發大分縣地域力促進國際化 第三章 日本地域產業發展新趨勢—地方創生/

張李曉娟 045 第一節 日本地域產業OVOP運動簡介 049 第二節 日本第六級產業化理論發展與應用 060 第三節 日本地域產業發展新趨勢—地方創生 第四章 日本推行地方創生政策與第六級產業發展/吳俊賢 068 第一節 發展地域經濟與日本地方創生政策 085 第二節 日本地方創生政策施行成果 第五章 泰國推動OTOP運動的策略及其成果/許文志 090 第一節 泰國推動OTOP運動的起源與策略 094 第二節 泰國政府創設國際觀光鄉(村)行銷OTOP產品 099 第三節 泰國推動OTOP運動,產、官、學合作召開國際論壇擴大產品行銷全球 第六章 台灣地域產業OTOP的未來/許文志 107

第一節 台灣地域產業OTOP的起源與發展 115 第二節 台灣OTOP產業當前困境與政府採取的措施 122 第三節 台灣OTOP產業未來發展策略 第七章 發展地域產業 繁榮地方經濟/許文志 136 第一節 創業與創新從微型企業開始 140 第二節 微型企業 149 第三節 創意、創業、創新 156 第四節 台灣微型企業的發展策略   序   1970年代,台灣與日本推動地域產業OTOP(One Town OneProduct, 一鄉鎮一特產)運動在地域產業發展的理論和事實上,有些法令規章和實施策略都曾相互借鏡,同質性相當高。在地域產業的理論與實質上共進化共榮共享,對兩國地域經濟的繁

榮和市場機制的建立都有相當大的貢獻。雖然OTOP 的產值不能與高科技的IC、IT 產業的產值相比,但由於地域產業的發展,促進地域經濟繁榮,創造普遍就地就業的機會增多,是社會穩定和諧的安定力量。   日本推動OTOP 運動的策略起源於日本大分縣前縣長平松守彥的提倡,激發日本全國地域產業發展風潮,甚至影響全球接軌國際。其中泰國總理塔克辛.欽那瓦(Thaksin China Wat)自2001年2月5日至2006 9月19日執政長達五年半,他仿效日本OTOP策略,併合行政區域提升行政效率,創設「振興農村基金」提供全國約7,000 個村落建設基金,補助每村落各100萬泰銖(約100 萬台幣),普遍開

發泰北貧窮村落發展地域經濟,曾引起包括台灣、日本、中國和世界各國的重視。   我國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於1989 年開始推動地方特色產業再造的輔導工作,始將OTOP 列為其中主軸之一。至今已有30餘年的豐富經驗,地域特產如雨後春筍蓬勃發展欣欣向榮。尤其台灣美食與日本和食吸引全球觀光客喜愛,台灣可以和日本平起平坐。而2020 年代的現在,我國為因應總人口數減少、高齡少子化、人口過度集中大都會以及城鄉發展失衡等問題,開始思索對應措施。特別是期望根據地方特色來發展地方產業,讓青年返鄉、人口回流,以解決人口問題達到「均衡台灣」的目標而推動「地方創生」政策;同時,更宣布2019 年為台灣地方創生元年,全面

展開地方創生相關工作。今年地方創生政策邁入第二年,擬結合新創與企業力量,透過企業投資故鄉、科技導入、資料庫優化、統籌資源鬆綁地方創生法規,以及建立品牌等「五支箭」讓地方回春再進化,推動在地人口回流,朝向更均衡的台灣前進。   但是,「地方創生」這個名詞並非每個人都很熟悉;「地方創生」一詞源自於日本,2014 年安倍晉三內閣提出的政策,目的在於解決日本社會人口結構變化的困境,包括高齡少子化造成勞動力人口減少、人口集中都會區衍生嚴重的城鄉差距、地方缺乏人力而致經濟孱弱。究竟這樣的移植轉入本土化的政策,台灣應如何細膩推動,有必要深入了解日本地域產業發展的沿革與邏輯,以求時時校準、運作順暢。本書第三

章特別以日本地域產業發展新趨勢—地方創生為主題,追溯1970 年代大分縣平松守彥前縣長的OTOP 一村一品運動,其次說明日本第六級產業化理論的發展與應用,最後討論日本地域產業「地方創生」新趨勢並提出我國未來應重視之發展課題。   日本安倍晉三首相二度上任後,針對振興地方經濟困境(因應人口流失、再造地方生機、振興地域經濟)於2014 年創設「城鎮、人與工作創生本部」,設置交付金補助制度,如此大規模的規劃措施,在於挖掘、媒合地域稟賦條件深化第六級產業發展。「他山之石可以攻錯」2019 年台版「地方創生」開始推展;台灣於前已有OTOP 推動成果,惟持續努力、不間歇地推動第六級產業地域化的耕耘,方能

迎頭趕上先進國的經濟發展造福國民生活。   因此,引進日本、泰國推動地域產業OTOP 成功的經驗和成果。針對台灣地域產業OTOP發展的未來提出具體的推動策略,僅供產、官、學、研各界參考。   台灣各界愛護青年,再三強調要培育青年企業人才,返鄉創業創新,良策美意,從何著手?不妨協助青年返鄉創業創新,從微型企業起步,尤以六級產業創造高附加價值鏈為軸心,以OTOP 未來發展開發地域特產,以農村為基地,落實台灣微型企業發展策略,盼望台灣各界都以實際行動大力支持協助有志返鄉創業的青年啟動。   最後,本書在編排打字列印,承陳芸平祕書辛勞協助,我們在此衷心致謝。

地方創生政策的就業與照顧─生產與社會再生產的整合或兩難?

為了解決青年創業補助100萬的問題,作者林志融 這樣論述:

自20世紀末開始臺灣即飽受高齡少子化衝擊,歷經數十年的人口結構與社會轉型,人口赤字與照顧赤字受到各方強烈的關注。近年政府大刀闊斧的推動地方創生,作為回應當前臺灣社會需求的具體策略。然而,這種被宣稱為整合的國家級戰略計畫,仍然將兒童生養、教育與高齡照顧視為個別問題分開處理,未從整體視角的生命歷程層面去看待社會再生產與當代就業社會的衝突,使得人口結構問題持續惡化。本研究採用歐陸制度主義的生命歷程觀點,試圖討論制度面的變革如何影響與個人行動者的行為。為此我們藉由分析地方創生推動至今的人口移動趨勢、生育率變化與青年就業狀況等實證資料,作為檢視目前地方創生在幼兒教保、青年就業與高齡照顧等策略成果的依據

,並梳理出這些策略對社會再生產的循環將產生什麼樣的影響。研究結果發現,地方創生以擴大在地就業為主的策略,將不利於社會再生產的維繫,這也意味著人口結構的劣勢難以翻轉。擴大就業的策略成就了青年以就業為主的生命歷程,使得社會再生產於青年的生命中被邊緣化。特別是產業化的地方活化政策,仍然得面對來自都市與其他地區的競爭,以及基礎設施上的落差,使得在地就業的人口回流策略實際效益顯得相當有限。不僅難以透過穩定就業與薪資收入的方式改善青年婚育行為的延後與放棄,甚至缺乏照顧人力與照顧資源的困境中,進一步再商品化了兒童與鄉村年長者的照顧。此外,順著照顧再商品化的脈絡,除了照顧服務的花費難以承擔之外,高齡照顧的服務

設施分佈亦有沿著城鄉地域產生集中與分散的現象。另外,照顧作為一種情感密集的付出與表現,無論是家戶缺乏信任基礎對照顧服務購買的疑慮與不安,或是專業化服務無法顧及照顧年長者時的心靈支持與陪伴,這種照顧者與被照顧者間的隔閡,無形中加速了人口赤字與照顧赤字問題的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