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短片輔導金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附近那裡買和營業時間的推薦產品

國立清華大學 台灣文學研究所 陳芷凡所指導 蔡敏秀的 臺灣移工電影中的家、城市和第三空間: 以《我倆沒有明天》、《娘惹滋味》 和《臺北星期天》為例 (2016),提出112短片輔導金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移工電影、我倆沒有明天、娘惹滋味、臺北星期天、第三空間、能動性。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 李癸雲所指導 陳麒如的 「坐而言」乃至「起而行」:二十一世紀台灣女詩人的行動詩學 (2014),提出因為有 行動詩學、女性詩學、二十一世紀、跨界、公共展演、日常生活的重點而找出了 112短片輔導金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112短片輔導金,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臺灣移工電影中的家、城市和第三空間: 以《我倆沒有明天》、《娘惹滋味》 和《臺北星期天》為例

為了解決112短片輔導金的問題,作者蔡敏秀 這樣論述:

來自東南亞的移民工已經構成臺灣第五大族群,但民眾若沒有近身互動的經驗,往往依賴主流媒體的報導而形成對移工的了解,但媒體傾向做出的偏向性報導常使移工形象侷限與「可憐」或「可惡」。過去學界對移工議題的論述主要從經濟學、管理學及社會學的角度討論,從媒體再現面向切入移工議題的研究則較少從電影媒介或空間視角分析主流媒體如何塑造移工形象,因此本文以林靖傑《我倆沒有明天》(2003)、溫知儀《娘惹滋味》(2007)和何蔚庭《臺北星期天》(2009)等三部劇情片為論述對象,以第三空間理論為研究架構,觀察三位導演如何以各式空間建構有主體性和能動性的移工,且此樣貌如何異於其他主流媒體對移工的再現。  本文所討論

的三部電影涵蓋不同國籍、性別與產業類型的移工,三位導演各自從他們對工人、移民工和異鄉人的關懷出發,以其特殊的影像風格及不同策略來凸顯移工的能動性。林靖傑讓移工遇上本地工人以對照移工在雇主家內外的空間實踐,一方面也開拓了移工出現在臺灣人信仰空間的可能性,藉由兩人在廟宇、菲人聚集的酒吧和本地工人家中的互動,林靖傑塑造的是作為觀看主體、具有語言及文化資本且情感自主的移工。溫知儀則是以家空間中的畫界工作彰顯家務移工的能動性,有些移工選擇維持族群分野、拒絕成為家人,有些則求跨國婚姻以及將雇主家轉化為謀生的風味餐廳時,不僅是移工的主體性被看見,亦翻轉了主流媒體對外籍配偶的刻板再現。何蔚庭主要透過城市中家的

想像、移動與凝視表現男性移工的能動性,移動於固定的族裔空間外時,移工不按照都市規畫者的原意使用空間,進而達到反規訓的效果,而漫遊中對臺灣人事物的觀看亦使他們成為主體,移工對新聞產製過程的目睹更是導演對主流媒體偏頗地再現移工之反思。  上述研究結果顯示,移工除了透過種種空間實踐體現其主體性外,影像中各場景具備的第三空間特質(家空間裡支配與協商並存、家與風味餐廳的疊合打破公/私、家庭/社會、休閒/工作等對立、城市中想像與真實兼具)亦指出移工模糊二元對立空間的能動性;導演藉由不同空間建構出有主體性和能動性的移工面貌,使電影媒介異於其他主流媒體對移工的再現,並讓臺灣多元文化/族群論述有了不同層次的實踐

「坐而言」乃至「起而行」:二十一世紀台灣女詩人的行動詩學

為了解決112短片輔導金的問題,作者陳麒如 這樣論述:

本研究嘗試跳脫舊有女性主義文學批評與各種「主義」的框架,直接就目前對二十一世紀(女性)詩壇的初步觀察,以「行動」作為討論主題。本研究認為,二十一世紀的台灣現代詩具有行動化特質,詩,不再僅能夠以平面文字/文本存在,也能夠化為「動作」、物件、舞台演出,或者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甚至與詩人彼此合一,作為其某種理念實踐或身體力行的媒介。當代許多女詩人們投入此詩壇潮流,各自以自己的經驗模式展現自身,成為介入大論述與回應當代趨勢的一種方式。本文分別探討「詩的跨界行動」、「詩的公共展演行動」、「日常生活詩行動」三個主題,由內而外,從詩的跨界行動對詩/文學之固有疆界的懷疑、破壞與顛覆,到行動詩學所牽涉到公共

性與對話性議題,來觀察二十一世紀女詩人的行動詩學成果、內涵、美學意義,以及她們對內對外或隱或顯的顛覆能量及其影響。同時,也在為二十一世紀的行動詩學「正名」之後,嘗試探索、挖掘其中的美學價值與詩學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