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8A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附近那裡買和營業時間的推薦產品

另外網站HI-1818A: Low Resistance, Single 8-Channel, and Differential ...也說明:The HI-1818A is a monolithic, high performance CMOS analog multiplexer offering built-in channel selection decoding plus an inhibit (enable) input for ...

國立臺灣大學 機械工程學研究所 楊鏡堂所指導 甘鎮豪的 利用親疏水性質的DNA檢測晶片研發 (2009),提出1818A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雜交感測器、親疏水性、被動式、毛細力。

最後網站Cres Cor 280-1818A 18 Pan End Load Half Height Aluminum ...則補充:Shop Cres Cor 280-1818A 18 Pan End Load Half Height Aluminum Bun / Sheet Pan Rack / Mobile Work Station with Corrugated Sidewalls and Stainless Steel Top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1818A,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1818A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利用親疏水性質的DNA檢測晶片研發

為了解決1818A的問題,作者甘鎮豪 這樣論述:

本文之目的在於研發一種被動式的DNA雜交檢測晶片,使用毛細力作為檢測流體的驅動力,並結合接觸角之逆向梯度的流體閥門概念,提出一種不同於傳統光學式、電化學式、或質量感測式的檢測裝置概念,希望藉由雜交前後DNA表面的親疏水性質變化來達到DNA檢測的目的,並經設計實驗討論其可行性。本文提出之裝置檢測概念為:在一親水的玻璃表面上固定一道經末端修飾的探針DNA形成疏水表面,於表面蓋上PDMS製成之微通道,使含有互補DNA的流體能利用毛細力引入通道中,與疏水表面之DNA雜交之後因DNA本身序列之電負性使表面轉為相對親水,使裝置表面由原本的阻擋流體之逆向梯度變為順向梯度,使流體得以繼續通過通道,以此流通與

否的直覺的方法來達成檢測目的。 本研究將設計一系列前期測試,包含微通道中毛細現象的觀察、設計裝置尺寸、實驗逆向梯度對通道中流體之影響、建立自組裝分子與疏水修飾之DNA探針表面之接觸角資料庫與實驗DNA雜交之後表面之親疏水性的變化,歸納結果並討論生化自組裝表面於被動式裝置的應用,以及本文提出之被動式感測器實現之可能。本文使用自組裝分子單層膜、DNA固定技術以及PDMS材料,並結合微機電製程,提供一個不同於傳統的檢測概念,晶片製程也更為簡易,此新概念與製作方式與生化表面性質資料可供後人在設計被動式檢測晶片時做為參考,也希望能啟發更多不同種的檢測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