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約定集合地點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附近那裡買和營業時間的推薦產品

國立中山大學 中國文學系研究所 簡宗梧、徐信義所指導 陳韻竹的 論賦之緣起 (2008),提出1991約定集合地點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賦詩、獻納、徵斂、詩、賦。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1991約定集合地點,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論賦之緣起

為了解決1991約定集合地點的問題,作者陳韻竹 這樣論述:

「論賦之緣起」是從「發生」的角度探索賦體「以何因緣而生」「以何因緣名之為賦」之相關歷史,經過這種緣由的追溯,我們可以知道「賦緣何而有」以及賦在命名時的依據。「賦者,古詩之流也」是漢人共同的認知。然而有關「賦」源於「詩」之說法,無論由傳統「誦詩之義」、「創作之義」或「六義之一」的鋪陳之義加以考察,漢人實際賦體創作與「詩」都懸隔甚巨,難以契合,故對「賦」何以名之為「賦」,學術界眾說紛紜,爭議不斷,充滿困惑。此議題乃整體賦學理論開展之宗本,並及於中國文學流變發展的梳理,其意義至為重大。論文提出兩個假設:第一個假設:假設「賦」不是「誦詩之義」,不是「創作之義」,不是「六義之一」的「鋪陳」之義。「賦」

是另有「他義」,賦體之所以名之曰賦,是得自「他義」,無關「誦詩之義」、「創作之義」或「六義之一」的「鋪陳」之義。第二個假設:漢人「賦者,古詩之流也」的說法是真確的。藉由現代電腦科技的運用,掌握豐富的文史資料,並博採詩學、語義學 、語法學、 詞源學、 詞彙學、 語用學、訓詁學等相關知識,再輔助以統計、分析、歸納、比較等方法,或者是邏輯推導,或者是集合關係釐析,或者是哲學思辨,隨資料之性質,為每個不同問題的解決,尋找各自通往出口的路徑。基於事實, 尊重證據,在證實兩個假設的真確之後,由此回頭釐正相關文獻之詮釋,重新解讀歷史。論文澄清「賦」不是「朗誦」、「創作」或「鋪陳」之義,「賦」應當作「獻納」與

「徵斂」解。「賦詩」是古代聖王的典制,始初作為周代禮樂制度中的一環,是古代聖王以「知得失,自考正」為目的,「徵斂」諷諫勸正的言語。「賦《詩》」其所蘊含的政治精神與意義,乃往後「賦」體發展上重要的關鍵,《荀子•賦篇》所以取「賦」字以命篇,當有追緬王政理想典制的義涵,「古詩」與「賦」在諷諫怨刺的政治功能與意義上,在始初對王政理想追求之宗旨上,是一脈相承的,「賦者,古詩之流也」,班固諸人的賦體「詩」源說,是信而有徵的。經過本論文的研究,我們釐清了賦體「以何因緣而生」,「以何因緣名之為賦」的一段相關歷史,它豐富並深化了我們對於賦體作品的理解,補充與修正我們對於賦學理論的闡釋。譬如,「賦」何以始終與其他

文類糾葛難梳?「賦」又為何風姿綽約善變,可以「侈麗鴻裁」,「精巧小制」,兼容並蓄,無不含括?春秋「賦詩」與「答賦」的一種雙向性活動,是否與賦體設客主以問對之形式發展相關聯?戰國以後諸賦的排列鋪張,是否受到收納民賦時,必須按件點過的形式啟發?「賦詩以諷諫」、「作賦以諷諫」的傳統文化精神,是否成為後世以「詩」、「賦」掄才取士的歷史因素?「文」、「道」關係的議題,為何始終是中國文學批評之基本旋律?政教的關懷,為何始終是中國文學的重要內容?對於整體賦學,乃至中國文學的流變發展,我們有了一個全新的視角,我們可以展開全新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