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4發車時間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附近那裡買和營業時間的推薦產品

元智大學 工業工程研究所 丁慶榮所指導 翁偉倫的 接駁式轉運中心車輛排程之研究 (2000),提出894發車時間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接駁式轉運、間距、整數比、啟發式、分枝界限法。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894發車時間,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接駁式轉運中心車輛排程之研究

為了解決894發車時間的問題,作者翁偉倫 這樣論述:

本研究主要是探討貨物運送於接駁式轉運中心的車輛排程模式。接駁式轉運中心,又可稱為越庫作業,其定義是產品由工廠透過配送系統運至零售點,而不將產品儲存於物流中心的一種觀念,如此即可達成連續補給的快速作業;由於減少了貨物於運輸路網上的停留時間,所以貨車的整合排班對於整體轉運系統而言則顯得相當重要。 通常討論整合多重路線的貨車班表,必須要討論到各路線的發車間距。本研究所分析的路網主要分為一對一、多對一以及多對多的路網形式,藉由一對一路網所建構的基本模式來導出多重路網的數學模式;整合的策略也分為三種:未整合策略、共同間距策略以及整數比間距策略。在整體系統的成本考量上,包含非轉運成本

與轉運成本,前者包含操作成本、持有成本與庫存成本,而轉運成本則是貨物因進出轉運中心之前後貨車排程無法適時銜接,所產生的額外等候成本。 本研究求解的方式主要是利用數學解析法來進行最佳解的求得。由於整數比策略的發車間距有多種組合方式,因此本研究採取合併分枝界限法的啟發式解法來尋找最優解。文中分別建立三種路網之最佳派車策略,由於共同策略與整數比策略可有效降低轉運成本,因此都比未整合策略來得好;最後並對模式中所設定的參數進行敏感度分析,結果發現1. 不同的參數環境會影響最佳決策的選擇。2. 當路網中有部份供應點與需求點的相關資料如貨物量、載運量等,與其他節點具有較大的差距時,整數比

策略會有較好的表現。3. 間距與貨物量、庫存成本係數呈反比,而與其他參數呈正比。4. 由於發車間距須受限於各路線之最大間距,因此沒辦法無限制地提高發車間距,須滿足基本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