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7和弦鋼琴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附近那裡買和營業時間的推薦產品

a7和弦鋼琴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李承育寫的 爵士樂理 和陳亮吟的 台語歌謠鋼琴演奏曲集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初學司琴伴奏一些技巧3-使用Seventh Chord 7 和弦應用也說明:常有同學問我關於譜上有7的chord , 如C調的G7,他在網上找到幾份譜,都同一首歌,對比同一個位址時,有些譜指示這個位址這是G和弦,有些寫則是G7和弦;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世界文物 和麥書所出版 。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民族音樂學研究所 朱夢慈所指導 蕭喬尹的 聽見Blue藍調中西樂團─老派爵士樂在臺灣之複製與傳播 (2019),提出a7和弦鋼琴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臺灣爵士樂、Blue藍調中西樂團、流行音樂音樂實踐、夜總會、舞廳。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音樂學系 李珮琪所指導 林怡函的 若利維:《小夜曲》之樂曲分析與詮釋探討 (2014),提出因為有 法國現代音樂、青年法國、若利維、雙簧管、小夜曲的重點而找出了 a7和弦鋼琴的解答。

最後網站Jeff Brent's Jazz Piano Notebook - Volume 4 of Scot Ranney's ...則補充:It's surprising is how many of the notes in this side-slipped Beethovenesque scale pattern work great over the A7♭9 chord. The harmonic breakdown of the G#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a7和弦鋼琴,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爵士樂理

為了解決a7和弦鋼琴的問題,作者李承育 這樣論述:

  爵士樂從二十世紀初發展至今已百餘年,從最早的民間音樂,逐漸發展成為需要知識與技能的藝術音樂。爵士音樂理論的發展亦已逾半世紀,過程中有新理論的誕生,也有舊理論的修改,對學習者而言,常產生不容易全面掌握的無力感。   作者李承育具有十多年教學經驗,這本《爵士樂理》就是他用獨創的論述方式精心梳理各家爵士音樂理論,以全新結構且容易學習的方式進行編排。全書分為「和弦結構」、「和弦進行與分析」、「和弦與音階關係」三大單元,完整收羅爵士音樂重要理論於一冊,方便讀者隨手查找,並易於熟記活用,是爵士樂手、作曲、編曲者不可或缺的工具書。

聽見Blue藍調中西樂團─老派爵士樂在臺灣之複製與傳播

為了解決a7和弦鋼琴的問題,作者蕭喬尹 這樣論述:

根據文獻與訪談資料顯示,臺灣爵士樂的歷史脈絡可追溯至日治時期。本研究以「臺南市Blue藍調中西樂團」為個案,並探討二戰後的臺灣爵士樂團之音樂實踐,尤以著重在它們的特殊商業活動與社群關係。 Blue藍調中西樂團團員平均年齡約70歲,每位皆具有在夜總會、歌廳、舞廳、西餐廳與戲院演出的豐富職業經驗,其演出樂隊編制從3至12人不等。此研究採取民族誌研究方法,筆者對Blue藍調中西樂團進行深度訪談,並長期參與觀察他們的練習與演出。透過樂師的集體記憶與第一手資料,筆者再現爵士樂團和老派爵士樂過去在臺灣傳播與展演的情形。本研究最終發現樂師的音樂生命史是臺灣本土爵士音樂與流行音樂形成的縮影。最後,筆者

期許透過本研究呈現臺灣爵士樂歷史的多樣脈絡,使更多人認識這群無名的爵士樂師。

台語歌謠鋼琴演奏曲集

為了解決a7和弦鋼琴的問題,作者陳亮吟 這樣論述:

  收錄30首耳熟能詳的台灣歌謠,也有流行在民間的東洋歌曲,以及包含近二、三十年來已成經典的台語歌曲,和近幾年來廣受歡迎的台語流行歌曲。     鋼琴左右手五線譜,維持原貌的編曲;樂曲解析,彈奏上難易度適中。QRCode影音協助學習。     天黑黑   鋼琴曲的編排,用比較強烈又緊湊的節奏來加強表現樂曲的活潑,但純樸依舊,只是熱鬧趣味更加濃烈了。     心花開   樂曲的調性游移在主調的關係大小調之間,前奏是D小調,主歌段和導歌段的開頭都是Dm,和弦進行模式完全一樣,結尾都是F大調的屬和弦。副歌樂段才是明確的F大調,和弦的進行是1-6-4-5-1,然後過門推升轉移到G大調,而E小調的尾

奏完全就是前奏的移調。需注意附點音符和16分音符的彈奏和踏板運用。     港都夜雨   鋼琴曲的編製上有不同的前奏,整曲都是swing的節奏,在尾奏,也有著強烈的現代感,在有點空靈的感受中終結樂曲。     趁我還會記   四小節的前奏由主七和弦進行到屬七和弦,主歌有前後對應的樂句,導歌也是前後對應的樂句。本曲有很多變化和弦,例如第17小節是借用和弦Cm的第一轉位,第18小節的A7是次屬和弦。樂曲結束前,一個過門的推升後,再度把副歌旋律(49小節)更加倍昇華,然後再回歸平靜做樂曲終結。     甲你攬牢牢   前奏是兩段不同性質的樂段,第一前奏在屬和弦轉位G/B結束,第二前奏是Csus4掛留

主和弦做終結。主旋律有主歌、副歌兩大樂段,副歌段是主歌段高六度音的模進,也是主歌的第一小樂句的動機素材所衍生出來的樂段變化與發展。兩樂段各自的和弦出發不同,樂段的終結都是主和弦。     天頂的月娘   一開始就運用整段副歌的旋律,以清淡純淨的方式呈現,五級掛留和弦的結尾後,才是真正的前奏(15~23小節),段落結束是一級掛留和弦的第二轉位。其實樂曲的每個段落都有掛留和弦的安排。本曲有三個樂段,主歌樂段可說是重覆的樂句,只是旋律稍微有變化,句尾也都是屬和弦。導歌樂段有對稱互應的兩小樂句。副歌樂段也有對稱互應的兩樂句。尾奏與前奏雷同,只是在主和弦終結。   本書特色     * 30首雋永的台灣

民謠與廣受歡迎的台語歌曲,改編而成的鋼琴演奏曲集。   * 維持原貌的編曲,大量使用具時代感的和聲,賦予台語民謠彈奏上的新意。   * 編曲的難易度適中;多熟練,便能樂在其中。   * 鋼琴左右手五線譜,精彩和聲編配。   * 掃瞄QRCode,影音協助學習。

若利維:《小夜曲》之樂曲分析與詮釋探討

為了解決a7和弦鋼琴的問題,作者林怡函 這樣論述:

安德烈.若利維(André Jolivet, 1905-1974)是二十世紀的法國作曲家,他提倡將音樂回歸其古老意涵,作品有著濃厚的神秘色彩。此首《小夜曲》(Sérénade)創作於1945年,有木管五重奏與雙簧管、鋼琴兩種版本,是獻給國立巴黎高等音樂院(Conservatoir National Supérieur de Musique de Paris)的雙簧管教授巴修(Pierre Bajeux, 1899-1961)的作品。本曲充分展現出雙簧管豐富的音色與高超的技巧,不但成為國際音樂比賽的指定曲,更是法國雙簧管演奏曲的重要曲目之一。 本文將先透過了解作曲家的生平與樂曲創

作背景,再以樂曲分析與詮釋的方式,來探討作曲家在樂曲中欲傳達的訊息,以期能在演奏時更貼近作曲家的原意。全文共分為五個章節:第一章為緒論,說明本論文的研究動機與目的及研究方法與範圍;第二章簡述當代法國音樂背景以及作曲家若利維生平與作品風格,並介紹《小夜曲》的創作背景;第三章將進行樂曲分析,探討樂譜中的樂曲名稱、不同樂章的曲式架構、樂曲的創作手法,以及各樂章不同的風格與特色;第四章為樂曲詮釋,以前兩章之研究為依據,提出筆者在詮釋上的見解,例如音色的處理、應注意的力度變化、指法的運用、樂曲氣氛的掌控以及樂句的處理等;第五章為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