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de taipei壽星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附近那裡買和營業時間的推薦產品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文化創意設計碩士學位學程 唐硯漁所指導 白桂華的 1980 至2015 年台灣陶瓷茶壺發展與探索 (2019),提出made taipei壽星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台灣陶瓷、台灣壺、傳統手拉坯壺、手揑壺、藝術社會學、文化創意。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清華大學 人類學研究所 林淑蓉所指導 蔡佩如的 母娘信仰中的女神與女人:台灣中部兩個私人壇的考察 (2013),提出因為有 母娘、王母娘娘、西王母、性別、女神、女信徒的重點而找出了 made taipei壽星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made taipei壽星,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1980 至2015 年台灣陶瓷茶壺發展與探索

為了解決made taipei壽星的問題,作者白桂華 這樣論述:

探索台灣壺與中國宜興壺的演變,將台灣壺的本土藝術和文化特色,溶入生活美學,傳播台灣陶藝家人文素養,並闊展臺灣壺行銷市場,為台灣壺未來闢出一康莊大道。本研究以1980年至2015年台灣壺藝創作作品為研究樣本,以「文獻分析法」、「文本分析法」、「田野調查法」、「專家訪談法」四種方法為主,加入「藝術社會學」觀點,收集台灣陶瓷史、台灣壺的源起和台灣當代陶藝家創作理念、風格等文獻,進行分類、歸納、整理並以實物拍攝或文本資料進行分析研究。由文獻資料歸納台灣壺背景、源起及台灣壺與中國宜興壺和日本常滑急湏的歷史淵源。分析台灣壺從1980-2015年,台灣創意壺、手揑仿生壺和傳統手拉坯壺,台灣陶藝家內在創意思

潮與藝術手法,外在製作茶壺形體的式樣與風格。台灣壺依作者年代前後、成名、受獎時間及作品行銷期間的盛衰,分為三個期別:(1)從1980年到1989年是台灣壺萌芽期間,陶壺家以林添福、曾財萬、劉鎮洲、陳景亮、陳實涵、李懷錦等為代表。陶藝家受歐美現代新陶藝思潮衝擊下,追求形象美學表現,打破傳統造型,在釉藥上追求突破、表現,以不對稱裝飾或塑雕的技法為煤介,勇敢表現自我追求。(2)1990-1999年是台灣壺成熟期,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陶壺家以李幸龍、范仲德、潘俊任、吳金維、古川子、劉世平等為代表。陶壺陶藝家在創作風格以形象美學與茶器功能並重,也盛行不對稱藝術手法,並將異媒材與陶相互融合,並加入中國元素

、圖騰與色彩。(3)2000-2015年是台灣壺的復興期,是台灣壺走出台灣走向大陸與世界各地的前鋒,陶藝家以卓銘順、許旭倫、張山、游正民、劉福先、許水源等人為代表。作品創作風格是材料、式樣、窰燒方式呈現多元化;使用複合式設計,一壺多功能,藝術手法常使用原住民圖騰、台灣當地的地標、有濃厚本土意識,也採用工業設計理念,將壺器變成好玩公仔或遊戲機器人壺,作品呈現強烈時尚與現代感。2008年鶯歌陶瓷博物館舉辦金壺奬,加上兩岸三通,兩地人民與單位往來頻繁。台灣壺在大陸茶器市場逐漸打開知名度,藉由淘寶、京東等通路,或由天仁茗茶集團及大陸各省茶藝博覧會與台灣陶藝學者行走於大陸大學講學的擴展下。台灣壺人文內涵

、文化創意呈現多元化,深耕於兩岸土地上,也為台灣壺開創一片屬於自己的天空。

母娘信仰中的女神與女人:台灣中部兩個私人壇的考察

為了解決made taipei壽星的問題,作者蔡佩如 這樣論述:

本研究以台灣當代母娘信仰中的女神與女人做為探討對象,並以位於中台灣L鎮,源出自新北市山區「母娘宮」的「母恩宮」做為主要考察地點。透過性別的研究視角—性別乃於行動中被感知、詮釋及策略運用,立基於女性的主體觀點,希望藉此了解性別在當代台灣母娘信仰中的角色與意涵;除此之外,母娘信仰在今日台灣社會中的實踐情況亦為本研究所關注。簡言之,本研究希冀在豐富、細緻化台灣母娘信仰研究的同時,為台灣母娘信仰的研究開闢新路徑、帶來新視野。文中分四大部分,第一部分著重於討論母娘宮脈下的母娘信仰特色;第二部分先經由文獻及既有研究成果簡析母娘的神性、神格及角色變化,再從田野調查探究信徒對母娘的理解與認知,最後則是以性別

的角度探看做為一位女神而存在的母娘所含蘊的性別意義;第三及第四部分均聚焦於母娘信仰中的女性—女性儀式專家、女信徒,主要在以女性行動者的角度檢示女性與母娘及女性與女性彼此之間的關係及互動特色。第三部分針對多見於女性的兩樣行為—「訴苦」的「哭」與「表樂」的「舞」做描述說明,分析隱於苦樂情緒表達下的性別建構;第四部分著重於這些女性成員的構成、關係建立、凝聚及角色變化上,探討女性何以能在一個男女皆有的組織中形塑出相對平權、有彈性,甚至是具有相互給力(empower each other)意味的女性聯盟。經由這四部分的探討發現表面上母娘與其女信徒都披戴著漢人社會的主流性別邏輯與文化價值,但細觀之下卻會發

現她們其實都別具非主流色彩。也正是這樣的非主流為其開啟更多的不同與可能性,讓母娘可以無需經由長時間的人為加工就成為非附屬於男性神祇,甚至是睥睨其上的至上神;也讓女性得以在母娘的信仰中取得較平等的地位。換言之,從她們身上我們看到的是同一社會對於性別特質的不同認定與價值評判,以及女性藉由被給定的性別特質與性別分工,藉力使力,強化自己的能量,改變自己的信仰角色與社會處境的情況,應該說在母娘及其女信徒身上我們見到主流性別概念的非一以貫之。這同樣顯現在母娘宮系統的母娘信仰上,它的出現顯示台灣的母娘信仰亦非鐵板一塊,雖然表面觀之,其核心思想確與台灣母娘信仰的發源—花蓮的「慈惠堂」、「勝安宮」大同小異,但經

過多年的各自發展,亦已逐漸發展出相異的信仰光景。簡言之,它雖立基於傳統之上,但在延續傳統的同時也配合當今的社會現況及需求對傳統進行再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