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mination醫學中文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附近那裡買和營業時間的推薦產品

另外網站繁體中文版 - 電子學位論文服務也說明:論文名稱(中文), 不同反芻反應風格者進行觀點轉換書寫之文本分析 ... Benefits of expressive writing in lowering rumination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班 孫頌賢所指導 李琦萱的 父女間親子界限對成年初顯期女性自傷行為之預測:以述情障礙為中介預測變項 (2021),提出rumination醫學中文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父女關係、自傷行為、成年初顯期、述情障礙、親子界限。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屏東大學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班 朱慶琳所指導 吳汯樺的 父母心理控制與大學生假冒者現象之關係:完美主義的中介效果 (2021),提出因為有 知覺父母心理控制、假冒者現象、完美主義、大學生、假冒者症候群的重點而找出了 rumination醫學中文的解答。

最後網站從精神科醫生角度看父母的哀慟則補充:中文 大學醫學院榮譽臨床助理教授.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榮譽臨床助理教授 ... 然而,自責、反覆性思索(rumination) - 哀傷. 並發症的其一常見風險因素: 複雜性哀傷.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rumination醫學中文,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父女間親子界限對成年初顯期女性自傷行為之預測:以述情障礙為中介預測變項

為了解決rumination醫學中文的問題,作者李琦萱 這樣論述:

本研究目的在於探討成年初顯期女性自傷行為現況以及華人父女界限類型之內涵,並從界限、述情障礙、自傷行為兩兩變項間的關係,檢視界限對述情障礙與自傷行為之預測力,以及述情障礙對自傷行為之預測力,進而探討述情障礙在其中的中介預測效果。 本研究以線上的問卷調查法進行,使用親子互動行為量表、述情障礙量表及自我傷害量表做為研究工具,並以台灣成年初顯期女性為研究對象,預試研究收集264份有效樣本以修訂量表;而正式研究則收回528份有效樣本,以檢證本研究問題與假設。研究結果顯示:1. 不同背景變項下的女性之自傷行為沒有顯著差異。2. 父女間屬於權威侵犯或矛盾糾結的界限類型,女兒會有較高的述情

障礙;而屬於權威侵犯的界限類型,女兒會有較多的自傷行為。3. 父女界限可預測女兒之述情障礙程度。4. 父女之間的「彼此親密行為」並無法預測女兒自傷行為的發生,而愈多的「彼此追逃行為」會使女兒愈容易產生自傷行為。5. 女性的述情障礙可預測其自傷行為。6. 述情障礙在「彼此親密行為」與自傷行為之間具完全中介預測效果,在「彼此追逃行為」與自傷行為之間則具部分中介預測效果。 本研究的主要結論包括:父女界限會影響個體情緒辨識與表達功能的發展,其中彼此追逃行為的影響力遠勝於彼此親密行為。而當個體在情緒辨識與表達遭遇困難,則非常可能導致自傷行為。

父母心理控制與大學生假冒者現象之關係:完美主義的中介效果

為了解決rumination醫學中文的問題,作者吳汯樺 這樣論述: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討大學生知覺父母心理控制與假冒者現象的關係,並檢驗完美主義在心理與輔導學相關科系(心輔科系:心理學、教育心理學、及諮商與輔導學)的中介效果。  研究方法:本研究以年滿20歲的大學生為研究參與者,採立意取樣,招募了417 位來自南部兩所大專院校的大學生。總共收回 406 份有效問卷(心輔科系N = 165;一般科系:N = 241;男性 138 人,女性 268 人),其中使用父母心理控制量表(Parental Psychological Control Questionnaire, PPCQ)、Clance假冒者現象量表(Clance Impostor Phenom

enon Scale, CIPS)和中文版多向度完美主義量表(Chinese Version of the Multidimensional Perfectionism Scale, CMPS)為研究工具。  研究結果:本研究心輔科系大學生的假冒者現象和完美主義程度都顯著高於一般科系大學生,但在知覺父親與母親心理控制上則沒有出現顯著差異。不過,參與者知覺的父親與母親心理控制皆能顯著解釋完美主義及假冒者現象,其中,在控制性別及科系後的迴歸分析表示,母親心理控制(β = .26)最能解釋假冒者現象,其次是父親心理控制(β = .15)。至於中介分析的結果,顯示完美主義在父母心理控制與假冒者現象之間

具有完全中介的效果。  討論:本研究初步證實大學生知覺的父母心理控制(尤其是母親心理控制)與假冒者現象有關,且完美主義可完全中介父母心理控制與假冒者現象的關係。以及本研究心輔科系的學生中確實存在假冒者現象,這與過去研究醫學生具有假冒者現象的結果相符。最後,本土在假冒者現象上的研究還很缺乏,且本研究的抽樣方法還有改進的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