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處方箋天數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附近那裡買和營業時間的推薦產品

一般處方箋天數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近藤誠寫的 不被醫生殺死的47心得:百萬人肯定,現代仁醫的良心處方箋 和吳永志的 吳永志不一樣的自然養生法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評析全民健保慢性病連續處方箋措施 - 政治大學也說明:然是在醫藥分業的情形下: 人的現有藥品在未達使用天數時限前,又為同. | 一、美式:醫師在處方箋上指明藥師可依照這個一醫師或不同醫師再次開立,例如:(1)病人上.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如何 和原水所出版 。

輔仁大學 商學研究所博士班 江漢聲、李天行所指導 張耿銘的 高血壓藥物對台灣高血壓年長婦女尿失禁及其醫療費用之影響 (2015),提出一般處方箋天數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高血壓、高血壓藥物、尿失禁、尿失禁手術、醫療利用、醫療費用、資料探勘、決策樹、關聯法則。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公共衛生碩士學位學程 丁志音所指導 許忠逸的 門診病患就醫忠誠度及醫師特性對醫師處方行為的影響 (2011),提出因為有 門診服務、就醫忠誠度、處方行為、醫病溝通、高血壓照護的重點而找出了 一般處方箋天數的解答。

最後網站健保醫療辦法修正藥師須知二三事 - 一週全球藥聞則補充:第二十三條本保險處方箋有效期間,自處方箋開立之日起算,一般處方箋為三日(遇例假日順延),慢性病連續處方箋依各該處方箋給藥日數計,至多九十日;處方箋逾期者,保險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一般處方箋天數,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不被醫生殺死的47心得:百萬人肯定,現代仁醫的良心處方箋

為了解決一般處方箋天數的問題,作者近藤誠 這樣論述:

  這是一本,你去醫院之前非讀不可的救命書!  榮獲國家級的「菊池寬賞」,行醫40年、日本乳房保留療法的先驅者,  帶你遠離藥物濫用,不再被動接受非必要的醫療!   只有仁醫,才願勇敢告訴你這些醫療真相!   .高血壓的標準毫無理由的越調越低。多吃藥反而會造成失智和摔傷。  .癌症是誤診率最高的疾病。更恐怖的是,做一次斷層掃描就有致癌的風險!  .一次開三種以上藥物的醫生不可信賴!不隨便開藥給病人的醫生才是好醫生。  .血糖控制藥不能治好糖尿病,卻會引發腳浮腫、失智、視網膜病變等藥害……   ★2013最夯健康書,暢銷1,000,000冊,引發大眾瘋狂討論!  ★不畏主流威嚇,挑戰黑心醫生、揭

開醫藥黑洞、解決醫藥濫用問題!   你常去做健康檢查嗎?你生病時吃的藥都超過三種嗎?  日本醫界的良心近藤誠說:「這些都是不必要,甚至有危險的!」   近藤醫生從醫40多年,傾畢生之力向眾人宣導不要做多餘的醫療,尤其手術。  在看過無數醫療實例後,他越發堅定地告訴眾人:  「經常上醫院的人,容易因為藥物和治療而縮短壽命。   常上醫院,檢查自然增加,因此容易發現『異常』,於是開始吃藥或接受手術。藥物幾乎都沒有治療疾病的力量,反而有很大的副作用。例如發現癌症時,馬上切除胃部或子宮,或是被迫接受痛苦的化療。這都會縮短壽命。雖然人們常說『信者得救』,但是絕不可輕易相信醫生。」   身體器官、機能損壞

是不可逆的事實,沒能認清這個真相而一味求助現代醫療,甚至希望奇蹟似的獲得仙丹妙方,只會落入醫療騙術的黑洞,越醫越短命。在面對自然衰老、病痛時,我們應該怎樣處置,又應該怎樣來接受「適度的」治療呢?透過近藤醫生的47個仁醫心靈喊話,將激發眾人輕鬆看待病老死苦,更積極樂觀的度日。 作者簡介 日本醫界的良心 近藤誠 Makoto Kondoh   慶應大學醫院放射科醫生,行醫至今超過40年。1948年出生。1973年畢業於慶應義塾大學醫學系,同年進入該大學放射線科。1979~1980年赴美國留學。1983年起擔任慶大醫學系放射線科講師。專長為癌症的放射線治療,為了實現以病患為本位的治療,積極推動醫療資

訊的公開化。   近藤醫生不止是乳房保留療法的先驅,更發表許多與大眾切身相關、卻無人敢言說的醫療意見,例如抗癌劑的毒性、擴大手術的危險性等癌症療法。此外,他還持續進行醫療啟蒙教育,這些功績使他獲得2012年「第60屆菊池寬賞」。代表著作有《抗癌革命--與癌共生》《癌症別急著開刀》《「剩三個月的生命」是謊言》《不被醫生殺死的47心得》等多部敲響醫療警鐘的大作。 譯者簡介 劉滌昭   輔仁大學日文系畢業,日本拓殖大學經營學碩士。曾任牛頓雜誌叢書主編、日本文摘主編、民生報日文編譯,現為專職譯者。譯有《不生病的生活》《曼哈頓名醫的萬能健康法》《變年輕的技術》《一日一餐的健康奇蹟》《不被醫生殺死的47心

得》等書,堪稱國內首屈一指的健康書翻譯家。 推薦序 日本醫界的唐吉軻德--綠色作家 朱慧芳推薦序 一語破玄機,醫界不能說的秘密--樓氏古中醫創辦人 樓中亮推薦序 感恩本書印證我的生命--癌症生存者 李秋涼推薦序 義,怎麼唸?--超人氣健康講師 吳寶芬 第六十屆菊池寬賞得獎感言前言 自己的身體、自己的人生,自己作主 第1章 什麼時候才應該去醫院?心得1 「先去醫院再說」的人,是醫生的「肥羊」心得2  會說「這是老化現象」的醫生值得信賴心得3  越常看醫生的人越早死心得4 「血壓一三○,生病了!」沒這回事心得5  吃藥降血糖沒意義,而且副作用大心得6  降膽固醇藥的「預防疾病率」比樂透中獎率還低

心得7  癌症是誤診最多的疾病心得8 「早期發現」未必幸運心得9  不能有「罹患癌症莫可奈何……」而任憑醫生處置的想法心得10  健康的人要避免醫療輻射。一次斷層掃描就有致癌風險心得11 醫生的健康指導反而招致心臟病 第2章 病人們,別跟疾病對抗心得12 一次開超過三種藥的醫生不能信賴心得13 遇小感冒就開抗生素的醫生不能信賴心得14 說「使用抗癌劑能延長壽命」的醫生不能信賴心得15 九成的癌症越治療越短命。放著不管最好心得16 不要養成動不動就找醫生開藥的習慣心得17 痛不可怕。正確使用嗎啡,可安全地延長生命心得18 癌症的疼痛可以控制得很理想心得19 安詳離世就是「自然死亡」 第3章 篩檢

、治療的謊言心得20 癌症篩檢越普及,死亡人數越多心得21 「請忘掉乳癌篩檢的一切結果」心得22 切除胃之前應知道的事心得23 不到一公分的動脈瘤,一年內破裂率僅○.○五%心得24 斷食、果菜汁、免疫療法……小心醫生的「癌症詐欺」心得25 「免疫力」無法預防癌症心得26 常見的醫療傷害案例 第4章 健康活到百歲的「飲食」心得心得27 選擇「不減少」體重和膽固醇的健康法心得28 「每天攝取優質蛋白質和脂肪」可打造健康百歲的身體心得29 每天不超過兩罐啤酒,酒就是「百藥之長」心得30 攝取過量海帶或海帶芽可能致癌心得31 膠原蛋白不能使肌膚嫩Q。葡萄糖胺無法直接到達膝蓋心得32 「高血壓不能吃太鹹

」是謊話。精製鹽比天然鹽更令人安心心得33 咖啡可遠離癌症、糖尿病、腦中風、癡呆、膽結石、皺紋 第5章 健康活到百歲的「生活」心得心得34 半夜十二點前後熟睡的「超」早睡早起健康法心得35 不用香皂、洗髮精,肌膚和頭髮更健康心得36 對大醫院來說,你不是病人而是白老鼠心得37 「撫觸身體」能消除精神壓力心得38 聊天、大笑、吃。多動嘴巴能促進健康心得39 常走路的人不易癡呆心得40 不可施打流感疫苗心得41 記住「放著不管就是治療」 第6章 不畏懼死亡的老年活法心得42 學會驟然而逝的技術 心得43 喜怒哀樂形於色的人不容易失智心得44 規畫持續工作到百歲的人生心得45 真的發現進行癌該怎麼辦

?心得46 轉移癌,如同蠟燭燒盡地自然死亡心得47 試著寫下「生前遺囑」 近藤誠的「生前遺囑」 前言 自己的身體、自己的人生,自己作主   某位病人說:「我差點死掉。我打了流行性感冒的疫苗後,馬上感覺身體不適,送到醫院好不容易才保住命。」   我告訴他:「那是疫苗的關係,以後不要再打。」他回答:「好。」   到了第二年,他跟我說:「我今年還是注射了疫苗。」   這種令人發噱的對話,在醫療界經常聽到。   也就是說,如同「飛蛾撲火」般,自己主動接近醫生,結果喪失性命或縮短壽命的人還真不少。   日本人是世界上最受醫生喜愛的人。   每人每年平均就醫十四次左右,達先進國家平均數的兩倍以上。   

政府強力推動健康檢查與癌症篩檢,而國民也樂於接受。   只要到醫院,醫生一定能幫病患想辦法。因為他們是疾病的專家,應該了解如何預防疾病或治療疾病……   一般人沒有經過深思,大多抱持這樣的想法,因此即使冒著可能因為注射疫苗而死亡的風險也要去找醫生。   感冒藥或抗癌劑都治不了病      醫生真的能預防或治癒你的疾病嗎?   身為醫生的我,答案是NO。   感冒、頭痛、高血壓、高血脂症、心律不整、癌症……   有九成的疾病,即使是看過了醫生而痊癒,但其實未必復元得比較快。   而且,副作用或後遺症的風險相當大。   例如,針對感冒病毒發揮作用的治療感冒藥,到現在還沒有開發出來。   退燒的解熱

劑或止咳的咳嗽藥等,可暫時緩和不適症狀的「對症療法藥」,雖然能讓身體短時間內感覺較為舒適,但是卻會延緩復元時間。發燒或咳嗽等症狀都是身體正在與病毒戰鬥,試圖將病毒逐出體外的信號。而藥物卻會妨礙身體本身的治癒力。   流行性感冒可以使用疫苗來預防,或用瑞樂沙等藥物來治療,但都沒有醫學的證據,充其量只能說達到了「效果值得期待」的水準。   相反地,因為感冒藥或流行性感冒疫苗的副作用而死亡的人卻相當多。   高血壓指導棋,促使降血壓藥的銷量暴增六倍      在日本,罹患高血壓的人口達四千萬人,高血脂症則有三千萬人,而糖尿病人口,包含「準患者」在內大約有二千三百萬人……日本的「病人」數可以說相當可觀

。   但我認為,這不過是一種賣藥的策略。   「血壓達到這個程度最好接受治療」,這種所謂的高血壓基準,毫無根據的不斷調降。過去有很長一段時間,最高血壓的基準定為一六○mmHg,二○○○年降為一四○,二○○八年的代謝症候群檢查標準更調降至一三○。   過了五十歲之後,「最高血壓一三○」是一般的數值,因此大多被視為高血壓患者而被迫服用降血壓藥來「治療」。   結果,藥品業界一片榮景。一九八八年時,降血壓藥的銷售額大約兩千億日圓,但到了二○○八年突破一兆日圓,二十年間成長六倍。血壓行銷手法非常成功。   日本在十多年前就已發現,國民中總膽固醇較高的人比較長壽,但是標準值卻未提高。結果降膽固醇的司他

汀類藥物每年銷售額達兩千六百億日圓,相關醫療費用估計更高達三倍。   世界上數萬人規模的追蹤調查也發現,使用藥物來降低血壓或膽固醇,即使數值改善,但早死的風險相對增加。   有九成的癌症是越治療命越短      有九成的癌症放著不管的話比接受治療更能健康的存活。已逝的知名新聞主播逸見政孝,在得知罹患惡性的硬胃癌後,雖然接受了大手術,仍不幸在三個月後離世。   我在超過二十年時間中,合計接觸超過一百五十名以上的「癌症擱置病人」,其中也有胃硬癌病人,但是沒有人在短短數個月內死亡。他們過著一般的生活,很多人存活了三至九年不等。   抗癌劑含有強烈的毒性。抗癌劑的效果只能「暫時性的使癌硬塊縮小」,並不

能治療癌症,或延長壽命。然而日本人的癌症又以胃癌、乳癌等實質癌(固態癌)占多數,就這一點來說,使用抗癌劑完全沒有意義。只會因為副作用而縮短性命。   那麼癌症檢查呢?其實沒有任何證據顯示它有效果。癌症不論如何「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從一九六○年代起因為癌症而死亡的比例並沒有下降。沒有症狀,在檢查中發現的癌症,幾乎都是不會致命的「疑似癌」(疑似癌的定義詳見心得7)。真正致命的癌症都是已經轉移的,即使做了切除手術或以抗癌劑治療已無意義。   總之,癌症盡可能放著不管,反而能快樂地長久存活。   醫生比黑道、強盜更為惡質      請大家想一下身邊或名人中,是否有人因為醫療過失而死亡或致殘?   例

如,前面提到的逸見政孝,原是活躍在電視圈的人氣主播,發現罹患癌症後宣布:「暫時退出螢光幕以專心治療。」但是短短數個月就病逝。類似的悲劇近來經常可見。死亡前與病魔搏鬥的痛苦,包括嚴重的倦怠感、噁心、掉髮、暴瘦等實在令人同情。   其實,放著不管並不會痛苦的癌症不少,例如胃癌、食道癌、肝癌、子宮癌等都是。   忍受痛苦依然不治,是因為接受了「不必要的治療」的緣故,但是醫生還是不斷慫恿的新病患:「癌症非常可怕,最好立即接受治療。」   背了黑鍋的癌症想必也非常無奈吧。   不僅限於癌症,有人檢查出代謝症候群而開始慢跑,不幸因為心肌梗塞而死亡,也有人發現腦部有動脈瘤而接受手術,結果造成半身麻痺……  

 因為就醫而縮短壽命的人真的不勝枚舉。   醫生比黑道、強盜更為惡質。黑道不會殺死無辜民眾,或逼迫一般人切斷手指。強盜的目標通常也只是金錢而已。   但是醫生不但威脅病患支付金錢,而且可能導致病人殘障,甚至死亡。   我自己也因為藥害而腳部傷殘       我小時候每次發燒時,開業醫生的父親就為我打針。感染瘧疾而發高燒時,因為注射了過多的抗生素,導致腳部肌肉病變,成為膝部無法彎曲的「肌肉攣縮」,有一段時間要拖著腳走路。   我的瘧疾能夠治癒或許是抗生素發揮效果,但即使是有效的醫療,仍必須冒著被副作用傷害的危險。   不過,我們父子當時都堅信醫療。我就讀小學高年級時,爆發流行性感冒,我帶了十位同

學回家,請父親為他們注射預防針。父親二話不說,為大家注射疫苗,讓我得意洋洋好一陣子。   不久後,我自己也走上了醫學的道路,學校還沒有畢業就結婚生子,而且經常讓小孩吃藥。直到我當了醫生之後,才了解到藥害的可怕。   不少小孩因為疫苗或退燒藥的副作用,頭腦受到傷害,一夜之間變成痴呆狀態或甚至死亡。其實這些藥物根本沒有預防或治療疾病的效果……   知道了這些事實的時候,想到我過去竟做了如此危險的事,不禁背脊發涼。   於是,「希望找到在醫療上只獲得正面幫助與避免危險的方法,並且盡可能做到減少不必要的痛苦或悲慘的醫療死亡事故」,就成為我最大的心願。   一切從「挽救原本會被切除的乳房」開始    

  我從慶應義塾大學醫學部畢業後就進入學校的放射線科,專門針對癌症的放射線治療,進行研究、授課和門診的診察。之後前往美國留學,開始對日本的癌症醫療產生疑問,首先於一九八八年在月刊《文藝春秋》上發表名為<乳癌不用切除就能痊癒--治癒率相同,卻任意切除乳房,可說是外科醫生的犯罪行為>的論文。   當時,僅摘除病灶的「乳房保留療法」在歐美國家已經是很普遍的作法,但是日本依然將整個乳房切除,非常殘忍。   我打算將保留療法傳達給更多的女性,希望救助更多的乳房。在此之前,我的姊姊於一九八三年罹患乳癌時,我也給她看了歐美的治療實績,並告訴她:「如果是我,我會選擇保留療法」。   姊姊同意採取乳房保留療法,

經過三十年後的現在仍健康地活著。   《文藝春秋》的報導引起了很大的迴響,有一年來我門診選擇保留療法的患者達到三千人,占全日本乳癌患者的一%。二十年後的今天,日本乳癌的患者有六成以上選擇保留療法。   我廣泛學習世界各國的癌症治療法,而且可能是日本第一個將癌症百分之百告知病人的醫生。   我在一九九六年上市的著作《抗癌革命--與癌共生》中,發表癌症有真正的癌與疑似癌,不論哪一種,手術或抗癌劑的治療都是無效的,結果引發激烈爭論。之後出版的《逃離不良治療和醫生的啟示》《大學附設醫院使病患死亡時》等著作中,更提到有關醫療的全盤問題。   在這三十年間,包括週六、日在內,我每天清晨六點即進入研究室,除

了為病患診察之外,幾乎都在閱讀或寫作醫學論文。整天伏案工作,感覺就快與桌椅連結一體了。   病患們,不要與疾病作無謂的抗爭       二○一二年,對我來說是很特別的一年。   首先,我歸納「癌症擱置患者」之治療過程的著作《推薦癌症擱置療法--一五○名患者的證言》問世,其中接受我診治時間最久的患者,有二十二年之久。實際證明了《抗癌革命--與癌共生》中「疑似癌」的理論,讓我放下了肩上的一個重擔。   「大學附設醫院的癌症門診,卻不治療癌症」,能夠持續進行這項某種意義上可稱之為奇蹟的工作,主要拜慶應大學的「自由」與「獨立自尊」的精神所賜,對此我由衷感謝。而且,這一年還意外獲得了「菊池寬賞」。   

一九八八年我在《文藝春秋》上發表<乳癌不用切除乳房就能治癒>時,就已有「等於向日本的醫學界宣戰,未來不但無法出人頭地,在醫院內也可能遭抵制」的心理準備,但我仍決心獨自奮鬥,盡可能讓更多的人理解。   能得到這個獎,我真的非常高興。   本書歸納了避免無謂痛苦的治療和悲慘的醫療致死的心得。   例如,最近「預防醫學」非常興盛,但它的真正面貌卻是「招徠患者的醫學」。我希望大家不要成為醫生的「肥羊」。   設備齊全的大學附設醫院、日本紅十字會醫療中心、國立癌症研究中心等,一般人認為是「好醫院」的大規模醫院,請將它們視為「能接受最佳實驗的醫院」。   罹患癌症,要忍受莫大的痛苦,仍然難逃一死。但死亡並

非癌症所造成,而是「治療的結果」。不過,醫生一定會說是「癌症的緣故」。請不要被騙。   基本上,如果沒有自覺症狀,而且胃口正常的話,即使醫生認為哪些部位不正常,或是發現癌細胞,最好都把這些話拋在腦後。急著治療,反而會縮短壽命。   現在,透過書籍或網路,很輕易就能獲得各種資訊。這真是非常了不起的時代。過去「有關疾病的問題都信賴醫生,並且一切聽從醫生」的人,請改變觀念,養成「對醫生抱持懷疑態度,自己進行調查」的習慣。   請學習避免被醫生殺害的方法,以保護自己免於枉死。   因為,自己的生命、自己的身體、自己的人生都是唯一的。 心得1「先去醫院再說」的人,是醫生的「肥羊」這樣的醫生真的親切嗎?

患者一出現咳嗽就往醫院跑,醫生只要聽到「好像有點感冒的樣子」,就開出止咳、退燒、消炎、抗生素、胃藥……等,一大堆藥。「要不要順便量個血壓?啊,稍微高了一點。開點藥給你吧。還有血糖值也要注意。」像這樣地建議你接受一項又一項檢查。你覺得「這個醫生真親切」,而心存感激嗎?另外,每年注射流行性感冒疫苗,定期接受健康檢查和癌症篩檢。聽到「血壓太高」「肺部有陰影」等就臉色發白,乖乖地照醫生的指示吃藥,或是接受精密檢查。被診斷出癌症時,就立即接受「手術、化療、放療」的標準治療。醫療是一種商業行為,醫生也要生活。醫生必須盡可能增加病人,讓他們就醫。如果被醫生的花言巧語所騙,就會成為他們的「肥羊」。將珍貴的時間

和金錢奉獻給醫生,卻縮短了自己的壽命。心得3越常看醫生的人越早死對醫療感到滿意,死亡率卻提高二六%!?有一項最新而且相當有趣的資料。美國醫師學會出版的著名雜誌,於二○一二年刊登了一篇報導<滿意的代價>,引起廣大回響。這是為了調查醫療費用與健康的關係,以超過五萬名參加醫療保險的美國人為對象,花了五年時間所得到的驚人結果。這五萬人每年平均就醫次數大約五次。對於一年間接受的醫療服務,以五個問題來調查病患的滿意度:①是否注意傾聽病人說話? ②是否以容易理解的詞彙來說明?③是否尊重病人所說的內容?④是否花費充分的時間?⑤是否滿意醫療工作人員的服務?當然,遇到親切的醫院或醫生,接受到越多的體貼醫療服

務的人,滿意度也越高。這項調查的結果分成四級,滿意度最高的群組,住院天數比滿意度最低的群組多了九%。花費在醫療或藥品上的費用也高出九%。對醫療滿意的人屬於「未雨綢繆型」,身體出現某些異狀就立即就醫、吃藥或住院。但是追蹤四、五年後發現,滿意度最高的群組,死亡率卻比滿意度最低的群組高出二六%。在醫院和藥品上花了高額的金錢,而且住院越久壽命卻越短,可以的話,美國醫師學會大概不想公開這項資料吧!心得4「血壓一三○,生病了!」沒這回事不能只看數值就以為生病日本高血壓患者有四千萬人,高血脂患者有三千萬人……「病人」的數目相當可觀。高血壓和高血脂都有所謂的「標準值」。超過此數值就會被診斷為疾病。例如,血壓的

標準值,最高血壓(收縮壓)為一四○mmHg,最低血壓(舒張壓)為九○mmHg。超過此數值就是高血壓。這個標準值很亂來,完全靠不住。每一種疾病的標準值都由它的專門學會制定,但是這些數值都是經過協商,在沒有根據下做出決定的。特別是高血壓的標準值,「操作」的痕跡非常明顯。一九九八年,厚生省全國調查時的標準值為一六○╱九五以上。但是到了二○○○年,在沒有明確理由的狀況下降為一四○╱九○。依照一九九八年的標準值,日本的高血壓患者約有一千六百萬人,但根據新標準,患者人數即增加到三千七百萬人。

高血壓藥物對台灣高血壓年長婦女尿失禁及其醫療費用之影響

為了解決一般處方箋天數的問題,作者張耿銘 這樣論述:

台灣地區60歲以上婦女之高血壓與尿失禁盛行率皆高達30%以上,且高血壓為尿失禁的共病症之一,故高血壓婦女尿失禁成因,可提供臨床醫師治療高血壓與尿失禁時,臨床診斷與醫療服務提供的建議與參考。 本研究資料來源分別為透過問卷調查取得的初級資料(1999年臺灣地區中老年身心社會生活狀況長期追蹤調查結果),分析60歲以上高血壓婦女的尿失禁危險因子,並以次級資料,台灣1997年至2011年全民健康保險申報資料檔,2005年版百萬歸人檔資料(NHRID),分析高血壓藥物與尿失禁之關係,及後續醫療利用情形。本研究利用多變項羅吉斯迴歸、條件式羅吉斯迴歸及線性迴歸,分別探討高血壓婦女尿失禁危險因子、高血壓藥物與

尿失禁的關係,並以多變項線性迴歸分析影響醫療利用及尿失禁手術費用的相關因子。本研究並利用資料採礦分析中決策樹(Decision tree ,CART)與關連法則(Association Rules )探索高血壓藥物與醫療利用間的規則。 研究結果發現,60歲以上高血壓婦女罹患尿失禁的危險因子為年齡、糖尿病、BMI及先前有泌尿道疾病。我們也發現規則治療高血壓的婦女有較低的尿失禁盛行率。本研究進一步透過健保資料庫百萬歸人檔,追蹤1997年至2011年間具高血壓且罹患尿失禁的60歲以上婦女。本研究發現,利尿劑、乙型阻斷劑、鈣離子阻斷劑、ARB、ACEI等高血壓藥物,若持續使用,可避免尿失禁的發生。若同

時考量藥物持續性及順從性,則發現利尿劑、乙型阻斷劑、鈣離子阻斷劑、ARB、ACEI持續性及順從性高的情況下,藥物對於尿失禁具有保護作用,而甲型阻斷劑、ACEI則有危險性。此外,鈣離子阻斷劑及其他類藥物,部分使用狀況會有得尿失禁的危險。 在尿失禁醫療利用方面,研究發現部分藥物,如利尿劑、鈣離子阻斷劑的使用狀況會影響醫療利用,即順從性高或最近使用,則醫療利用較多。而尿失禁手術方面,使用鈣離子阻斷劑有保護效果,而於醫學中心及婦產科就診,有較高的危險性。我們也透過決策樹及關聯規則發現找出高血壓藥物間與尿失禁醫療利用的規則,可了解不同條件下,高血壓藥物、醫療利用、個人醫療特質間的關係模式。 最後也透過健

保資料庫發現1997年至2011年間尿失禁手術發生率及年度費用、住院總費用與手術費用逐年增加,但住院天數卻逐年下降。而尿失禁手術的發生率、費用,在年齡、醫院評鑑等級及科別間存在著差異。本研究觀察到2010年起各項發生率、件數、費用都有下降趨勢,這樣的趨勢是否與全民健康保險實施TwDRG有關,應持續觀察。研究探討60歲以上高血壓婦女與尿失禁間的關係,更進一步了解高血壓藥物治療對尿失禁及後續醫療利用的影響,希望本研究的結果能供衛生主管機關推動高血壓、尿失禁防治政策制定時參考,亦建議臨床醫師於治療高血壓及尿失禁時得多加考量,並規劃最好的婦女尿失禁醫療服務。最後,建議在社會高齡化趨勢下,能將尿失禁服務

導入長期照護系統中,有效的改善老年人尿失禁的症狀,重拾自信心,並擁有高品質的生活。

吳永志不一樣的自然養生法

為了解決一般處方箋天數的問題,作者吳永志 這樣論述:

全世界都在等!國際名醫吳永志養生精華首次出版!送給親友、員工、老闆最貼心的健康禮物書   三十多年來,這套顛覆一般人觀念的自然保健養生法影響全球數十萬人!   本書將告訴你免疫和自癒系統是世上最好的醫生。植物生化素是抗癌抗病的養生專家!並傳授你減少生病的生活保健自療法,以及數十種常見文明病的蔬果飲食療法。   國際名醫吳永志的自然養生法,顛覆你的常識,絕對跟你想像的不一樣! 醫生背景 不一樣   .是美國自然醫學博士、營養學博士與另類醫學博士。   .不只自救也推廣救人,足跡遍及英國、德國、法國、比利時、新加坡、馬來西亞、台灣、中國、印度、荷蘭、希臘等二十餘國。 生活養生 不一樣   .每

天保持3次排便;每天曬太陽及運動30分鐘。   .每天洗冷熱浴提升免疫力,改善血液循環。   .喝對水,小口喝,讓細胞有充足時間吸收。   .每天喝含植物生化素的蔬果汁清血毒、補充營養。 飲食養生 不一樣   .血型決定你吃什麼最健康。   .餐前1小時喝1 ~ 2杯蔬果汁。   .留住骨骼,杏仁奶、豆漿、果仁比牛奶更好。 蔬果養生 不一樣   .救命的植物生化素往往存在於我們丟棄的蔬果表皮、果核、種子中。   .15種含植物生化素的抗癌抗病食材,與正確飲食法大公開。   .傳授24道保健蔬果汁食譜,讓你防癌保肺,並遠離肥胖、糖尿病、高血壓、高膽固醇、心臟病、痛風、肝病等慢性病。 作者簡介 吳

永志醫生(Dr. Tom Wu)   出生於中國,曾跟隨一位隱居氣功醫療師學習氣功和醫療秘方; 後來學習西方醫學,並繼續深造另類醫學,榮獲博士學位。   三十年前,吳醫生不幸患了肺癌三期,用傳統西醫治療,依舊被宣告放棄,轉用生機飲食及自然療法,癌症才得康復。   吳醫生於是毅然放棄傳統醫學,轉向自然醫學及營養學領域,在美國獲得博士學位,經常被邀請至世界各地演說,自然醫學與生機飲食學員遍布全球,造就人才數十萬計。   吳醫生經常被各國政要邀診並為他們制定食譜,對各種慢性病──腸胃病、膽固醇、肥胖、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痛風、癌症等,改善效果顯著,在美國及世界各地都享有盛名。 吳醫生獲獎無數,

獲頒獎項有:.聯合國(NGO)剛堅喇嘛世界和平基金會身心靈健康照護獎.美國梅約醫院老人痴呆症貢獻獎.阿伯特史懷哲基金會醫學獎.印度世界保健開放大學自然療法貢獻獎 .巴基斯坦醫學針灸協會服務人類貢獻獎.美國自然療法醫學協會貢獻獎

門診病患就醫忠誠度及醫師特性對醫師處方行為的影響

為了解決一般處方箋天數的問題,作者許忠逸 這樣論述:

摘 要目的:慢性病患長期由同一位醫師固定看診,又稱為忠誠就醫,被認為是較佳的門診照護模式,它不僅能建立醫病間的信任關係,也會增加病患對醫療品質的滿意度。然而,病患的就醫忠誠度是否促發了醫師的處方行為,其相關性的強度及變動趨勢為何,卻缺乏量化資料的驗證和支持。本實習計畫的目的,在考量醫師的人口學特質後,探究病患的就醫忠誠度與醫師處方行為間的關連性。方法:本實習計畫採橫斷式研究法,以主診斷係「非特定原發性高血壓」的處方箋為例,來探究上述的關係。病患就醫忠誠度的測量,以其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間,固定由同一位醫師看診的次數而定,總計包括80位看診醫師及所開立的27,128張處方箋納入分

析,醫師的特性則依據其處方狀況及人口-社會特徵等變項來測量。本計畫運用SAS 9.2統計軟體,並採用卡方檢定、F檢定及多元羅吉斯迴歸等進行資料分析。結果:女性及年長病患較少由同一位醫師固定長期看診,也就是就醫忠誠度較低。醫師開給高忠誠度病患的的處方箋藥品較少、次診斷較少、給藥天數較長,慢性病連續處方箋比率較高。整體而言,醫師年齡越大,處方行為較容易受到病患就醫忠誠度的影響,相反的,醫師職位等級越高,處方行為較不會因病患就醫忠誠度而有改變。另外,醫病溝通受醫師個人特質所主導,與病患的就醫忠誠度較無顯著關連性。結論:當病患與個別醫師間建立起良好的就醫忠誠度,不僅醫師較能掌握病情,也能降低病患就醫頻

率,減少用藥品項及開立較長天數的處方等,有助於提升醫療資源的使用效率,達到節約健保資源的成效。尤其以年長醫師或一般主治醫師的門診處方行為,受就醫忠誠度的影響較為顯著,然而病患長期由同一位醫師看診,卻未必能產生良好的醫病溝通結果。本實習計畫所獲致的相關結論,能提供政府日後持續推動病患忠誠就醫政策的重要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