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如來宗佛曲點亮心燈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附近那裡買和營業時間的推薦產品

佛教如來宗佛曲點亮心燈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日)瀨戶內寂聽寫的 不亂於心,不困於情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感恩妙禪師父,點亮慈悲心燈,內外日新又新、脫胎換骨也說明:多年不見的朋友常常會問我同一個問題,為什麼我會加入佛教如來宗、會相信妙禪師父、會留下來? 熟悉我的親友們都知道過去的我對所有人事物都無法專注 ...

最後網站佛教如來宗臺灣科技大學如來實證社:: 痞客邦PIXNET ::則補充:佛教如來宗 台灣科技大學如來實證社專屬社團網站. ... 以下為台科同修佛理教導會心得 ... 上週,一首新的佛曲誕生了-我問妙禪師父佛曲.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佛教如來宗佛曲點亮心燈,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不亂於心,不困於情

為了解決佛教如來宗佛曲點亮心燈的問題,作者(日)瀨戶內寂聽 這樣論述:

作者以其九十年來的人生智慧和感悟,講述人如何面對生命的無常,如何改變因渴愛而陷入苦惱深淵的境地,如何通過純粹的慈悲善行來讓自己的心獲得寧靜,實現與人的和諧,以及如何面對生死離別——達到「不亂於心,不困於情」,安住現世、寂然歡喜的境界。瀨戶內寂聽,1922年5月15日出生。日本暢銷書作家,天台宗的尼僧,僧位是僧正。天台寺名譽主持。文化勛章獲得者。舊名瀨戶內晴美。京都市、德島市名譽市民。曾隨丈夫在中國北京居住過一段時間。代表作《夏日終焉》《問花》《場所》《人生總要獨自前行》等。近年關於《源氏物語》研究的著作多有問世。著名演員宮澤理惠曾在電視劇《女子一代記》系列中扮演過她。座右銘是「活着就是為了去愛

」。獲獎作品《女子大學生曲愛玲》獲1956年新潮同人雜志獎;《田村俊子》獲1961年田村俊子文學獎;《夏日終焉》獲1963年女流文學獎;《問花》獲1992年谷崎潤一郎獎;《源氏物語現代語譯》獲1998年NHK放送文化獎;《場所》獲2001年野間文藝獎;《風景》獲2011年泉鏡花文學獎。 Chapter 1積累善行,遠離渴愛世間一切煩惱,皆出渴愛 / 02慈悲是通往幸福的捷徑 / 06每一段痛苦都藏着一份大智慧 / 10為了今天不再遺憾而好好生活 / 15Chapter 2佛陀在世時,煩惱比我們還多建築的偉大,在於它聚集了志同道合的人 / 22為何釋迦牟尼被稱為如來佛 / 2

4從憂郁的青年到拋家棄子的「負心漢」? / 31「四門出游」確有其事? / 36志向和熱愛是偉大行為的雙翼 / 40最可怕的是因不幸而生成的怨恨 / 44理想是人生的太陽,值得用一生去踐行 / 49點亮自己心中的明燈 / 55Chapter 3讀懂了「四大真理」,便讀懂了人生不論人生多麼不幸,堅強的人總會從中獲得一點收益 / 60人生必有風險,然而引人入勝亦在於此 / 65只要你不計較得失,還有什麼苦難可以打倒你? / 71死不是最大的損失,雖生猶死才是 / 76智慧的驕傲在於善於利用大自然和機遇的饋贈 / 81絕不濫發粗淺道理的釋迦牟尼 /90Chapter 4偉大的思想帶來偉大的財富生活是

綿延不絕的渴望,煩惱伴生其間 / 94人生最大的喜悅在於為別人帶來了幸福 / 100我們和虛無的真正界線,不是死亡而是活動的停止 / 103所謂信仰就是完全信任托付 / 108唯有活在當下方能無悔 / 113信仰是心中的綠洲,行為是它的投影 / 116修養的本質,最終要歸結到美德情操上來 / 121人與動物的區別—— 在於懂得反省和懺悔 / 129認真地審視當下,忍耐至關重要 / 131人生需要不斷精進,沒有什麼比昨天的成功更危險 / 133Chapter 5誠心正意,常懷感恩,人生才會更快樂佛的慈悲是毫不惋惜地不斷給予的愛 / 138人性中最不容褻瀆的是母性的光輝 / 141有堅定信仰的人,

才能活出無畏的人生 / 150逃了「謙虛」這堂課,生活就會讓不幸來給你補 / 154沒有信念,絕不會有內心的強大 / 158所有幫助過你的人,都是菩薩的化身 / 174Chapter 6為什麼《心經》是偉大的經典《心經》全文 / 181如果有玄奘的精神,就沒有做不成的事情/ 183從6000000 字到266 字 / 189內心寧靜,智慧自出 / 192心牢囚不住貪欲,我們就會淪為欲望的奴隸 / 200為什麼越在意越痛苦? / 207做不好心如止水,很可能就成了心如死水 / 210迷茫源自於內心對未知世界的恐懼 / 215每個人的心中有一座富礦,等待自己去發掘 / 223崇高的人格,在於為別人

的幸福而努力付出 / 225Chapter 7苦才是人生,然而佛 卻一再強調「世界的美好」積極探索生命意義的動力,恰恰源自於死亡驅動力 / 234命運必會厚待熱愛生活的人 / 239最真誠的懷念是繼承前人的志向 / 245有一種成功是用自己的方式過完一生 / 253Chapter 8想想人和人的「緣分」祈福 / 258以鮮花致以崇高的敬意 / 262將負能量轉化為動力 / 266「和顏施」—— 微笑是最好的禮物 / 269想想人和人的「緣分」 / 27 本書自2000年4月由集英社首次出版以來,九年歲月一晃而過。今年也是我出家的第二十七個年頭。現在我已經在京都嵯峨野結起寂庵

,增建了嵯峨三賀堂,我在那里寫經、講法、坐禪,而且成了寂庵的主人。此外,我還擔任了坐落於岩手縣北限凈法寺町的天台寺住持一職,從而迎來了我與佛結緣的又一個春天。進山后, 我自然也成了天台寺的第八十三世住持。大概就在那時,我還就任了敦賀女子短期大學的校長一職,走馬上任后立刻就投入到工作中去。總之,我成日里馬不停蹄。就在這忙碌的日子里,我除了完成本書的撰寫外,還出版了幾本其他著作。這一切宛若奇跡。我對待工作和命運的態度都不是為求自己所需,而是盡可能自然處之,隨遇而安。這也許就是出家的功德吧。即使我內心仍有恐懼,但是依然在繼續挑戰未知的自己。書中所寫的便是通過當時我切身真實嶄新的經歷,將身心接受佛教的

熏沐一點一滴,逐次呈現。除了手之所觸、身之所感和腦之所思外,本書再無其他游目騁懷之處。所以,這本書栩栩如生地呈現出了我從對佛教一無所知到踏上出家這一人生大冒險后的吃驚、發現和感動的經歷。我想,這不正好可以讓像我一樣原本和佛教並無多少緣分的人去細讀並理解嗎?隨着歲月流逝,讀者日增,內心的充實感日漸加深。我每日都會收到各種各樣表達愉快感想的讀者來信。九年間,社會上呈現出了超出我們想象的各種紛繁蕪雜、光怪陸離的眾生相,導致的混亂,讓人們不知所以然。每年有超過三萬名自殺者的事實已不容小覷,而父母殺子、子弒父母的消息似乎也時有所聞,天崩地裂等自然災害更是反常地頻頻來襲。世界和平猶如夢幻。何處發出聲響——

這是地獄。縱然如此,我們也不可放棄。從現在起,請平心靜氣,且讓佛法縈繞耳際。何為真實,何為人類,我們必須用發現之眼重新審視。我衷心地希望這本書對大家有所幫助。而手捧此書者, 也皆為有緣之人。願佛法普照大家!瀨戶內寂聽2009 年8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