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基法加班補休期限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附近那裡買和營業時間的推薦產品

勞基法加班補休期限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林定樺,李傑克,洪紹璿,洪介仁,翁政樺,洪瑋菱,張權寫的 勞資實務問題Q&A(3版) 和周志盛,周瑋軒,周瑋倫的 勞動基準法隨身查(三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勞動基準法第三十二條 - 勞資爭議處理專業律師也說明:前項之補休,其補休期限由勞雇雙方協商;補休期限屆期或契約終止未補休之 ... 加班或休息日出勤工作後,勞工如有意願選擇補休,才有勞動基準法第32條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書泉 和書泉所出版 。

龍華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碩士班 陳愷所指導 呂鈞的 從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和台灣勞動基準法看勞工解僱與資遣實務之研究 (2020),提出勞基法加班補休期限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解雇、資遣、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勞動基準法。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法律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周兆昱所指導 夏玉如的 勞工特別休假制度爭議問題之探討 (2020),提出因為有 特別休假、未休工資、排假權、舉證責任的重點而找出了 勞基法加班補休期限的解答。

最後網站107 年3 月份藥學部、皮膚科 - 高雄榮民總醫院則補充:沒有算加班? 人事室. (考核組). 一、 本院為醫療院所,依勞動基準法第30條之1 ... 月20 日本院勞資會議通過,適用勞基法之同. 仁加班補休期限由原6 個月延長為1 年;復.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勞基法加班補休期限,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勞資實務問題Q&A(3版)

為了解決勞基法加班補休期限的問題,作者林定樺,李傑克,洪紹璿,洪介仁,翁政樺,洪瑋菱,張權 這樣論述:

  以前加班是領加班費,修法後只能選補休?   延長工時的加班費,例假、休息日跟平日的算法都一樣?   謬論一   休息日加班現採「核實計算」,休息日只來工作一小時後請病假,只給一小時休息日延長工資即可?   A:錯,後續未工作的約定時數,則須依該假別及時數給薪!   謬論二 公司不可以資遣懷孕的女性員工嗎?   A:錯,公司可以資遣懷孕的女性員工,只是資遣的原因及理由,不可以是因為該女性員工懷孕而資遣。   謬論三   勞工已於工會、漁會加保或已加保農保,就不用再加保勞保?         A:錯,只要是受僱勞工,縱使短暫工作,還是為其加保勞保。   謬論四  

論件計酬工,不適用一例一休制度?                        A:錯,論件計酬工一樣適用。   謬論五    勞資會議有開就好?         A:錯,勞資會議開會仍需遵守「勞資會議實施辦法」所定事項。   如果您有以上問題的疑惑,本書會成為您最好的諮詢對象。不論是休息日加班費的計算,還是在職災問題上勞工的權益及雇主的義務,都有詳細的計算與說明。熟讀本書,您也可以變成勞資專家。

勞基法加班補休期限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勞基法修正 適應一對一針對疑問回應】

今天服務處來了許多朋友表達對勞基法修正的看法,適應和主任、助理們也一對一針對疑問回應,向大家說明釋疑。

法律沒有絕對的完美,能執行的法律才能真正保障人民權益。

目前勞動部正在研擬配套的函釋,今天我也徵詢對加班換補休期限的看法,有人說他就是要加班費,有人可以接受每個月結算,也有人想與特休一樣每年結算,每個人有不同的想法與需求,我會將今天的記要提供給勞動部,做為制定細則的參考。

勞基法與勞工息息相關,法的施行落實到現實的職場,如果您遇到任何疑問,或需要協助,都歡迎與我聯絡。

---相關資訊---

適應一對一解答勞基法修正後疑慮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mJdVmq7fiw

勞動部
https://www.mol.gov.tw/

勞動基準法修法專區
https://www.mol.gov.tw/topic/34395/

107年勞動基準法修法條文
https://goo.gl/6Mm7Az

立法委員蔡適應服務處
基隆市中正區義一路114號2樓
電話:(02)2426-0182
傳真:(02)2426-0183

#若您遇到勞資爭議可與服務處連繫
#外籍勞工保護專線1955
#基隆市民熱線1999
#捍衛勞工權益

從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和台灣勞動基準法看勞工解僱與資遣實務之研究

為了解決勞基法加班補休期限的問題,作者呂鈞 這樣論述:

勞資糾紛案的根源所在,大多基於勞工所需求的工資與待遇不符預期,以及企業認為勞工的工作能力與薪資貨不對板,從而引發勞工遭到企業資遣或解雇。勞工相對於企業而言,在勞動關係中處於弱勢,故法律的制訂與實施雖會為了保護勞工權益而對企業的經營管理權進行合法限制,但在勞資之間的衝突中尋求平衡並非一件易事。本研究從中國勞動合同法和台灣勞動基準法中關于勞資爭議的法條出發,解構兩岸企業勞工對于資遣與解雇的案例,以勞方、資方的角度進行對比探討,探尋勞資糾紛的問題來源,爲未來的勞資糾紛案例提供參考,提供建議對策。論文並從勞方角度看勞資糾紛因應策略?與企業人資角度看資方應如何避免勞資糾紛?並指出勞工在企業遇到衝突時,

而無論作為勞工方還是企業方,倘若能坐下來不傷和氣的講道理協調,才是對雙方最好的結局。

勞動基準法隨身查(三版)

為了解決勞基法加班補休期限的問題,作者周志盛,周瑋軒,周瑋倫 這樣論述:

  本書精選勞動基準法歷年來重要的解釋令,並且融合實務議題詳加分析,是職場上班族熟稔自身權益的實用工具書。細究本書特色有下列數項:   1.每一條文標示制定要旨,便利讀者查詢與閱覽。   2.逐條彙整主管機關發布之重要解釋令,以使勞資雙方有所依循。   3.常用條文輔以實務解析,藉以探究勞資雙方常見的迷思。   4.敘述簡要、條理清晰,是職場工作者與在校學子必備的工具書。   5.提供讀者人資管理、勞資關係與勞動法令的諮詢服務。

勞工特別休假制度爭議問題之探討

為了解決勞基法加班補休期限的問題,作者夏玉如 這樣論述:

勞動基準法自1984年公布施行以來,直至為落實週休二日政策與實行一例一休制度及勞動檢查頻率增加等因素,勞動權益逐漸受到重視。本文以探討勞基法特別休假制度於2016年12月21日及2018年1月31日二次修正公布,是否能使勞工特別休假權獲得更完善的保障。 實務上勞雇雙方常因角色、地位的不同,對於法律解釋以有利於己的角度為解讀,勞工希望能有更優渥的勞動條件,而雇主基於永續經營及考量營業利益,而朝向人力成本的控管,勞雇雙方因思維及需求的差異而發生爭議。本文以勞工特別休假實務爭訟問題為研析,先簡要介紹特別休假制度及演進,其後探討學理與實務間之歧異觀點,再透過實務判決瞭解勞雇雙方就特別休假爭議之

類型,藉此提出因應措施及改善建議,期望有助特別休假制度的落實及圓滑運作,以減少勞資爭訟的發生使勞資關係得以更加和諧。 勞基法就特別休假制度二次增修,係有助提昇勞工特別休假權益,雇主就特休未休工資之給付責任及舉證責任倒置,實務判決以2017年為分割時點;雇主告知責任及遞延使用之增訂,亦有助特別休假使用率的提升。惟未休日數一律折算工資,恐會降低特別休假使用率,亦可能影響整體勞動條件,建議規範強制休假日數,以落實特別休假之立法意旨。而未休工資之給付,建議以一日正常工時工資與平均工資,二者從優計算,避免因浮動工資而產生不公平之現象;特別休假為勞工法定權益,然為衡平勞雇雙方就權利主張及義務履行,對於勞

工有濫用特別休假權之虞時,雇主應有給付拒絶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