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族名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附近那裡買和營業時間的推薦產品

原住民族名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胡劭安寫的 原住民族行政及法規【含大意】(全新法規編寫.精準掌握考點!)(3版)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不准單列族名原住民族青年批違憲提告首開庭也說明:姓名條例規定原住民族恢復傳統姓名時,必須選擇使用漢名及漢字譯音的族語名字,不能單列用「原住民族文字」拼音,7名原住民青年認為違反憲法保障姓名 ...

國立政治大學 民族學系 林修澈所指導 周士煌的 台灣民族學的發展與意義 (2021),提出原住民族名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民族學、台灣民族學、台灣學、台灣國學、學術史。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政治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宋鎮照所指導 馬春琴的 臺灣原住民文化政策之研究-以傳統名字登記為例 (2018),提出因為有 姓名條例、政策執行、原住民正名、傳統名字登記的重點而找出了 原住民族名的解答。

最後網站還我祖先的名字 台灣原住民恢復傳統命名則補充:對於十二年前就已提出「正名」、訴諸自我民族認同的原住民運動者來說,這是遲來的正義,回到歷史的脈絡。「因為我們曾三度強迫被改名。」台灣原住民族權利促進會(簡稱原權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原住民族名,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原住民族行政及法規【含大意】(全新法規編寫.精準掌握考點!)(3版)

為了解決原住民族名的問題,作者胡劭安 這樣論述:

☆108年原民特考‧上榜推薦唯一首選☆ ☆內容囊括命題大綱‧核心考點全面掃描☆   一、本書特色   ❖內容精要   本書融合考選部所公告命題大綱之出題原則及近十年歷屆試題的命題要點,精心編製而成。全書架構完整,囊括歷年該科重要考點,只要專注此書的學習,必能掌握高分奪榜的關鍵!   ❖大頭目開講   本書在重要內容論述中,會適時加入「大頭目開講」一欄,提供讀者就相關規範概念做進一步了解及歸納整理,有助理解及記憶。部分內容更將可能成為未來重要命題考點,請留意!   ❖精選考題與解析   本書將近十年歷屆考古題,擇其重要且具代表性者,編排在相對應內文之後,方便讀者在研習相關內容後,能

立刻觀摩及演練該考古題,加深研習的記憶!   ❖實力強化   本書參酌歷年命題要點及趨勢,特別增闢「實力強化」一欄。其功能除可就已學習之相關重要制度、概念,強化其理解的深度及廣度,更可避免遭受命題老師的突襲,擴大應考的防禦能力,以減少失分。   ❖重要相關規範   本書特別將曾經被命題或具技術性、細節性、解釋性等性質的重要細則、辦法或作業要點,編寫於相對應的主要法規內文之後,並附以「精選考題與解析」,以提升讀者進階應試能力。   ❖相關歷屆試題與解析   本書彙整蒐集106、107年原住民族三、四、五等歷屆考古題。特別以題答分離的方式編排,並佐以最新法規的精準解析,提供讀者考前自我評量、

演練的機會。     二、應試要領   ❖原住民族行政   過去,本部份的命題焦點包括:原住民族名稱上的演變、經政府核定的原住民族(族別、地理分布、數量、人數多寡、各族特有文化、姓名制度……)、重要歷史事件所涉及族別……等。現今則著重在:原住民族地區(原鄉)的分布概況、行政組織體系的變遷、相關原住民族行政措施推動之歷程……等。   目前須特別留意的考點如下:   1. 隨著中央政府組織的變革,原「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已改制為「原住民族委員會」。依此配套所制定的「原住民族委員會組織法」、「原住民族委員會處務規程」即成為最新重要的命題焦點。   2. 行政院於民國103年6月26日正式核定「

拉阿魯哇族」、「卡那卡那富族」,政府核定之原住民族數已增為16族。前揭新增二族的地理分布、族群簡介、文化特質等,極可能成為新的考點。   2016年我國完成民主憲政上第三次政黨輪替,就新政府對於原住民族新的政策方針及計畫,亦將成為未來的命題趨勢。   ❖原住民族法規   歷年有關原住民族法規的命題重點,實已囊括於本書所歸納分類的九大章節內容中,其中又依序以「原住民族基本法」、「原住民族教育法」、「原住民族身分法」、「原住民族工作權保障法」以及「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保護條例」等為歷年命題的重砲轟擊區!   目前須加留意的考點如下:   1. 民國103年1月29日公布修正之「地方制度法」,

其中所增訂「第四章之一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第83-2條至第83-8條)部分,請務必熟讀!   2. 105年5月23日最新修正之「原住民族語言能力認證辦法」,請多加留意、熟記。   3. 隨著原住民族自治法規即將隆重推出,其相關草案、法案推動的說帖等,恐將在命題逐漸浮出水面。至於待其正式公告施行後,必定是將來命題的必考重點。

原住民族名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原住民族國際日
譴責羅致政操弄原住民族的「命名政治」
~高金素梅 2020.08.09

大家好,我是高金素梅,吉娃斯‧阿麗。

今天是8月9日,38年前的今天,聯合國的原住民族問題工作組在日內瓦舉行了第一次會議,為了紀念1982年8月9日的這次會議,1994年聯合國將每年的8月9日訂為世界原住民族國際日。

就在聯合國宣布原住民族國際日的那一年,中華民國的國民大會通過增修條文第九條第七項,將所謂的「山胞」一詞,正名為原住民。2005年,立法院三讀通過了《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在這項條例中,將每年的8月1日,明訂為「原住民族日」。當時是我進入立法院的第一個任期,我參與討論和表決通過了這項條例。

不管是原住民族國際日或是台灣的原住民族日,這個紀念日的制定,從來就不是某個自詡進步的「大人物」所決定的,而是全世界不得不面對幾百年來血淚交織的原住民族抵抗歷史、所做的一個反省的回應。直到今天,在台灣的原住民族仍然還遠遠沒有恢復在這塊土地上「原來主人」的地位,我想,這個紀念日只是要提醒我們族人莫忘歷史,繼續爭取和實現原住民族的集體權利。

2003年,我來到立法院,不管是「反對馬告國家公園」、「跨海到日本抗議靖國神社」、「完成原住民基本法」、「完成禁伐補償條例」、「深化原住民教育」、「推動民族文化傳承」……。這些,都是為了追求原住民族的歷史正義,並促進轉型正義的落實。

但就在今年的「原住民族國際日」前夕,我很遺憾地看到,在立法院,竟然有立法委員提議要利用我們原住民族的各族族名,來為政府的軍事武器命名。他說,用原住民族的名字來命名武器,可以「提升氣勢」,「聽起來就是驍勇善戰」!他還舉例說:美軍就是用北美原住民族的族名「阿帕契」來命名他們的攻擊直升機!

不管這種提議是無知還是有意,想要藉著原住民族名來提升武器威嚇作用的說法,完全就是一種無視原住民歷史的歧視謬論,根本就是在複製美國殖民者的心態,令我感到痛心和不齒。

美國的阿帕契族,曾經是活躍在美國西南部大草原的原住民族。遠在美國擴張到北美洲的西部之前,他們就有兩百五十年抵抗西班牙殖民者的歷史。1848年,美國的加利福尼亞發現黃金、吸引了大量的淘金客前來,居住在這裡的原住民,便開始遭到美軍的驅趕和屠殺,阿帕契原住民族之後又展開了七十五年對美軍的抵抗。對美國人而言,這是肅清原住民族的最後一場戰爭,他們運用了燒光、搶光和殺光的總體戰來對付阿帕契人,阿帕契族幾乎遭到滅絕,殘餘的族人被強迫遷移到又熱又濕的佛羅里達保留地,許多人在貧病交迫中死去。

當年,美軍用進步的武器將美洲的原住民「阿帕契族」屠殺滅絕;現在,美軍用「阿帕契」來命名攻擊直升機,再去屠殺中東的伊斯蘭民族。殖民者的命名邏輯何其殘酷,而在台灣,竟還有這種崇拜殖民者的立法委員。

我要警告那些想利用原住民族名字操弄「命名政治」的人,請不要以原住民族之名,為你們的戰爭武器命名。

我們原住民族歷經戰亂和殖民,是戰爭的受害者,深深了解和平的重要性,我要向那些頭腦發熱的好戰者提出呼籲:止戈為武,維護和平。

台灣民族學的發展與意義

為了解決原住民族名的問題,作者周士煌 這樣論述:

民族學ethnology研究「民族ethnos,及附著於其身的文化」,台灣的民族學,研究對象是台灣諸民族/民族集團:原住民族、客家、Lán-lâng/Holo、外省人。其中,學科傳統領域研究的首為台灣原住民族,在政策的支持下,客家研究亦開始展現成果。原住民族研究和客家研究,已有整體性「知識體系」的建構。台灣其餘民族的學問,則以民俗學或地方學來表達,其體系尚待發展。作為近代學術的民族學,在台灣有其特別的歷史發展過程。由日本治理台灣時,為了施政所進行的大規模調查、與稍後的學術研究開始,累積成果。國民政府來台之後,以誌書的編寫及審查圈錮地方知識份子,確立「以本土為地方」,以台灣為學科的練習場,並橫

殖入文獻學研究的中國邊疆民族史。民主化之後,台灣主體性漸漸展現,本土研究開始興盛,教育系統與學術系統對台灣的觀點也開始正常化。對自身生活環境的興趣,則以「地方學」的樣態出現。台灣為一多民族的國家,清楚了解諸民族及其文化,為「屬族」的學問,以國家的文化主體性為學問的對象,可以稱為「台灣學」。台灣學為「屬國」的學問,為台灣的國學,其核心應該為台灣的民族學。台灣學或國學的發展,尚待觀察,但並非空想。

臺灣原住民文化政策之研究-以傳統名字登記為例

為了解決原住民族名的問題,作者馬春琴 這樣論述:

立法院1995年通過《姓名條例》修正案,原住民終於可以在身分證上登記自己的傳統名字。然而,姓名條例修正通過至今已24年,原住民至戶政事務所恢復傳統名字登記的比例卻始終不高。根據內政部戶政司統計資料,截至108年4月為止,在身分證上恢復族名登記的原住民人數僅有31,138人,佔原住民人口總數約5.5%。這其中,更僅有4,141人完全揚棄漢名,僅登記原住民傳統名字,佔原住民人口的總人數約0.73%,比例極低。換句話說,政府開放原住民恢復族名登記 24年來,僅有 0.73% 的原住民完全捨棄漢名,只用族名生活。 為了瞭解原住民回復傳統名字比例不高問題,本研究從立法訂定後的政策執行探討,並

利用「文獻分析法」及「深度訪談法」,歸納出原住民回復傳統名字主要動機外,也從個人心理影響層次、社會影響層次及政府影響層次等面向進行分析。 此外,也針對這項政策執行的過程,藉由訪談分析歸納出幾個現象:一、傳統名字登記的困擾;二、政策重要性決定施政優先順序;三、獎勵或補助制度不足;四、忽略傳播媒體對原住民文化的宣傳效應;五、設立單一機關或窗口的可行性。 針對本研究結果,整體歸納出回復傳統名字登記政策執行問題如下:一、社會刻版印象影響原住民自信;二、原住民姓氏與文化教育不足;三、姓名條例的不友善;四、政府缺乏領頭羊角色;五、政府機關缺乏整合;六、缺乏經濟誘因措施。 因應

上述問題,本研究提出政府應善用傳播媒體製播宣導影片、訂定反歧視或族群平等專法、建構正確原住民文化教育教材內容、修改姓名條例、中央建立跨部會整合機制、推動地方設立單一窗口、訂定誘因機制等七項建議,供推動政策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