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忠義國小學區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附近那裡買和營業時間的推薦產品

另外網站竹市學區與學校班級數 - 新竹市教育網也說明:依據國民教育法第4條第2項規定,公立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由直轄市或縣(市) 政府依據人口、交通、社區、文化環境、行政區域及學校分布情形,劃分學區,分區設置;其 ...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地理學系 宋郁玲所指導 林思萍的 新自由主義下被雙重邊陲化的空間與社會? —以近偏鄉小學為例 (2020),提出台北市忠義國小學區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新自由主義、教育地理學、家長教育選擇權、近偏鄉小學。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屏東大學 文教事業經營碩士在職學位學程 王慧蘭所指導 劉秋榮的 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解說志工參與動機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 (2020),提出因為有 解說志工、志願服務、參與動機、工作滿意度的重點而找出了 台北市忠義國小學區的解答。

最後網站新北市蘆洲區忠義國民小學 - 求真百科則補充:保佑里、光明里15鄰(和蘆洲國小為自由學區)、永樂里20至27鄰、正義里7、15至17鄰(和成功國小為自由學區)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台北市忠義國小學區,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新自由主義下被雙重邊陲化的空間與社會? —以近偏鄉小學為例

為了解決台北市忠義國小學區的問題,作者林思萍 這樣論述:

從新自由主義觀點下,教育財在當今社會中成為可以透過市場機制自由競爭的產業,競爭的確有利將不適合的學校透過本機制進行淘汰,然而教育資源透過這種方式分配是否公平依舊存疑,所以教育亦有準公共財的概念,透過積極的差別待遇來達到實質的分配正義,在台灣我們使用《偏遠地區學校教育發展條例》來做為教育資源分配的重要參考,如此一來學校的區位和族群組成成為重要指標,在這兩種觀點之下,那些離市區有20至30分鐘車程,又達不到偏鄉等級的近偏鄉小學成為被忽略的對象。本研究透過半結構訪談教職員、原學區家長、跨學區家長及地方行政人員,探討近偏鄉區域學校發展的困境、家長在選擇市區/原近偏鄉學校的能動性,來回應主要問題:「近

偏鄉區域國小學童家長的學校選擇與社會階層及空間特性的關係?」研究發現以下幾點,第一、近偏鄉區位及族群所造成的邊陲確實存在,近偏鄉小學明顯被排除在教育部積極補助、保護的對象,又因族群多以漢人為主,不符合大眾對於弱勢的想像,亦缺乏民間補助,因鄰近幹道反而教育及民生需求容易成為個人責任或被犧牲的對象;第二,以教育市場化淘汰效率不佳的小校的思維不適用且缺乏地方觀點,雖研究區學校師資穩定、學生學力高於全縣平均,並且發展特色課程,受限區位封閉、教育市場競爭大,學生人數依舊有限;第三,近偏鄉家長選校能動性的關鍵因子為日常節奏,其次為教育價值觀;第四,鎮上家長與近偏鄉家長在跨區就讀中的能動性差異包含資訊取得、

教育相關費用、教育價值觀、戶口移動與學校接納度。;第五,近偏鄉學校的主要服務對象仍應為社區居民,近偏鄉學校的存在意義在於學校在社區中具有教育以外多元的功能,並且為新興弱勢家庭的保護傘。本篇研究指出近偏鄉學校教育資源缺乏以及近偏鄉地區家庭在學校選擇的尷尬處境,並且說明維持近偏鄉學校的存在對於近偏鄉區域家長、社區的重要性。關鍵詞:新自由主義、教育地理學、家長教育選擇權、近偏鄉小學

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解說志工參與動機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

為了解決台北市忠義國小學區的問題,作者劉秋榮 這樣論述:

  本研究以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之娜麓灣解說志工為研究主題。解說志工是園區提供遊客服務的重要人員,透過導覽解說,讓遊客對於原住民族文化有更深入認識。惟現今各機關均面臨志工流動率高的問題,本研究希冀透過了解園區解說志工參與動機與工作滿意度情形,作為管理單位檢視未來推動志工制度之參考,以增加志工持續留任比率。  本研究主要採取問卷調查與訪談法,發出問卷84份,有效回收73份,填答率約8成7。訪談對象以不同期別之解說志工共計6人進行個別訪談。  根據上述研究方法蒐集資料,歸納本研究結論如下:。一、園區解說志工之背景:以女性較多,佔54.8%;年齡層以61~70歲為多數,屬於高齡者參與志願服務;教育

程度專科/大學以上者佔79.5%,顯示志工大多具備高學歷;職業以退休人員為主,佔61.6%;擔任園區志工年資10年以上者占63.1%。二、園區解說志工參與動機是多重的,同時具有內在(利己)與外在(利他)的參與動機,而內在(利己)的參與動機大於外在(利他)的參與動機。三、園區解說志工之工作滿意度,在專業領域及自我成長之工作滿意度較高;夥伴相處、工作環境之滿意度稍低。  依據研究結果提出下列建議:一、對園區工作夥伴之建議:應將「志工」視為最佳夥伴,雙方是合作關係,攜手將遊客服務做到最好。二、對園區管理單位之建議: 1. 在服務遊客方面:建立以客為尊的服務措施與態度。 2. 志工管理制度方面:提供高

齡友善空間,善用數據分析,訂定合理評量機制。 3. 園區導覽設施方面:應有效改進導覽相關設施。園區車導覽麥克風之品質應盡速改善,並建置APP導覽系統,因應年輕族群之需求。三、對後續研究者之建議:本研究僅以娜麓彎解說志工為研究對象,建議後續研究可以從不同對象(如展演人員或體驗營服務人員)、不同議題進行研究。  期盼本研究內容能提供園區管理單位作為參考,藉由瞭解志工參與動機與工作滿意度實際情形,修正志工招募、培訓、續解聘制度,改善服務環境條件,以提高解說志工志願服務之意願與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