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武台灣油杉自然保護區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附近那裡買和營業時間的推薦產品

另外網站大武台湾油杉保护区-台东网络农场也說明:大武台湾油杉自然保护区 面积5.04公顷,於95年依森林法公告成立「大武台湾油杉自然保护区」,为保护本地区台湾油杉之野生种源及生育地,留下珍贵之生物 ...

國立宜蘭大學 森林暨自然資源學系碩士班 陳子英、俞秋豐所指導 洪宗泰的 臺灣楠櫧林帶之帶狀植群分類 (2011),提出大武台灣油杉自然保護區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植群分類、楠櫧林帶、地理氣候區、Braun-Blanquet系統、忠誠度。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嘉義大學 森林暨自然資源研究所 何坤益所指導 林淑華的 台灣肖楠天然林族群遺傳多樣性之研究 (2008),提出因為有 台灣肖楠、簡單序列重複、基因流、遺傳變異的重點而找出了 大武台灣油杉自然保護區的解答。

最後網站消失中的台灣油杉/2009年九月號 - 臺灣國家公園則補充:保留區比保護區的層級高,受到的維護更嚴格,目前台灣共有19處自然保留區。此外,林務局依森林法,也先後在大武(1981)、礁溪(1992)劃設台灣油杉自然保護區。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大武台灣油杉自然保護區,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臺灣楠櫧林帶之帶狀植群分類

為了解決大武台灣油杉自然保護區的問題,作者洪宗泰 這樣論述:

本研究針對台灣楠櫧林帶之森林樣區共2286個進行分類。分類採用分布序列法的降趨對應分析與分類法的矩陣群團分析進行,將所得之分群結果根據各植群型物種的頻度列出概要表,然後參考各植群型物種的忠誠度來找出特徵種。再依據Braun-Blanquet系統的植相分類階層將相似的植群型依鑑別種群向上作合併。結果台灣楠櫧林帶的植群分類共區分為銳脈木薑子、山紅柿及大葉楠3個群團,其下可再分為港口木荷、小芽新木薑子、台灣紅豆樹、單刺苦櫧、三葉山香圓、澀葉榕、長葉木薑子與咬人狗8個亞群團;群叢部分包含嶺南青剛櫟、星刺栲、紅果椌木-交力坪鐵色、灰背櫟-台灣油杉、台灣穗花杉、後大埔石櫟-屏東木薑子、楊桐葉灰木-長尾尖

葉櫧、台灣紅豆樹、台灣肖楠、台灣杜鵑、大明橘-豬腳楠、單刺苦櫧、單刺苦櫧-台灣油杉、三葉山香圓-長尾尖葉櫧、錐果櫟-長葉木薑子、澀葉榕-大葉楠、台灣雅楠-長葉木薑子及石苓舅-咬人狗18個群叢,以下可再分47個亞群叢。本研究除與前人研究名稱做比較外,並略與鄰近的中國與日本的植群做討論;此外也發現溪谷型的澀葉榕亞群團分布於中部及北部;咬人狗亞群團分布於東部至南部;台灣雅楠-長葉木薑子亞群團則分布於全台,而中坡與稜線型的亞群團則可區分蘇鴻傑氏所劃分的地理氣候區。

台灣肖楠天然林族群遺傳多樣性之研究

為了解決大武台灣油杉自然保護區的問題,作者林淑華 這樣論述:

【摘要】台灣肖楠(Calocedrus macrolepis Kurz var. formosana (Florin) Florin)為台灣特有種柏科肖楠屬植物。本文應用簡單序列重複 (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 ISSR) 分子指紋技術,探討台灣肖楠之遺傳變異與親緣關係。採自臺灣現存天然分布之5地區共117株樣木,使用了8個ISSR引子進行PCR反應試驗,獲得65個條帶,其中多型性條帶有25條 (37.3%)。分子變方分析 (AMOVA) 結果,族群間變方成分是31.7% (p<0.001),族群內樣本的變方成分是68.3% (p<0.001),族群間與族群

內之遺傳變異均顯著。族群遺傳變異 (POPGENE) 分析之結果,族群具有較高之基因歧異度值 (H為0.3460) 與遺傳分化指數 (Gst為0.4307),但基因流Nm為0.6610,這現象顯示族群間基因流受到限制。歸群與主座標分析結果,台灣中部之德�痋B惠蓀、北玉山族群間親緣關係相近歸為一群,巴陵、烏來等北部族群歸為一群,有明顯地理歸群趨勢,其親緣關係與地理位置有關,亦印証地理隔離阻礙族群間基因交流,導致族群間遺傳分化較大的重要因素。本文探討各生育地族群間之遺傳分化及基因交流情形之關係,藉以提供族群資源保育與族群遺傳研究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