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恢復繁體字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附近那裡買和營業時間的推薦產品

大陸恢復繁體字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王蒲臣寫的 一代特工:你所不知道的戴笠(三版) 和的 滕海清將軍有關內蒙古人民革命黨講話集(上冊)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中國為何要捨棄繁體字搞個簡體字出來?是出於什麼原因要取締 ...也說明:我們恢復繁體字給全世界一個標準統一、傳承連貫的中華文化樣本,有利於中華文化 ... 而大陸地區在50年代差點完全改用漢語拼音代替漢字,但因為中文的同音字太多,錶帶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東大 和新銳文創所出版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華語文教學系 洪嘉馡所指導 鄭淑均的 臺灣華語文師資生之簡化字辨認與書寫能力研究 (2018),提出大陸恢復繁體字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華語文師資生、繁簡轉換、簡化字辨認、書寫能力、漢字偏誤。

而第二篇論文佛光大學 中國文學與應用學系 林明昌所指導 褚家辰的 臺灣華語文教學發展困境之研究 (2015),提出因為有 華語、漢語、華語文教學、華語教師培訓的重點而找出了 大陸恢復繁體字的解答。

最後網站中國大陸是否有必要恢復繁體字?繁體字是否高大上 - 每日頭條則補充:中國大陸是否有必要恢復繁體字?繁體字是否高大上,該被恢復嗎? 2018-10-12 由 點金夢想 發表于文化. 漢字的繁簡之爭由來已久矣。2015年3月4日,那時在頭條還沒臭名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大陸恢復繁體字,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一代特工:你所不知道的戴笠(三版)

為了解決大陸恢復繁體字的問題,作者王蒲臣 這樣論述:

  蔣中正曾說:「若雨農不死,不至失大陸!」   周恩來亦曾言:「戴笠之死,共產黨革命,可以提前十年成功。」     戴笠何人,能讓國共兩位大人物有如斯感慨?戴笠之死,又是如何改變中國近代史的走向?作為蔣中正手下的第一特工、上海皇帝杜月笙的結拜兄弟,人們對戴笠的想像,總不脫神秘陰暗、冷血無情的負面印象。本書作者以朋友、下屬的身分,為讀者揭露不一樣的戴笠。究竟是為國獻身的革命家,亦或是不擇手段的劊子手?期望讀者能透過本書,看見歷史人物的多樣面貌。

臺灣華語文師資生之簡化字辨認與書寫能力研究

為了解決大陸恢復繁體字的問題,作者鄭淑均 這樣論述:

簡化字在國外和國際學校已成了主要的教學漢字。臺灣培育出來的華語教師要在國際上站住腳,提高自身的競爭力,除了需具備專業的教學能力,更必須學會簡化字。簡繁體轉換能力在華語文教學領域當中的相關討論為數不多,並且都是針對外籍生做探討。因此,筆者欲研究和分析臺灣華語文師資生的繁簡轉換能力,從中了解華語文教師學習簡化字的方法及辨寫簡化字的策略,並且歸納分析易辨寫錯誤的簡化字。根據本研究測驗實施的結果所示,少數臺灣華語文師資生是通過課堂學習簡化字,大部分師資生認為華語文教師的繁體字和簡化字轉換能力非常重要。師資生簡化字的詞彙辨認答對率都高於單字辨認的答對率。研究結果發現,師資生的簡化字書寫能力並不如簡化字

的辨認能力。另外,師資生也會把簡化字寫成日本漢字和臺灣民間使用的「臺式簡體字」。

滕海清將軍有關內蒙古人民革命黨講話集(上冊)

為了解決大陸恢復繁體字的問題,作者 這樣論述:

曾於13世紀統一歐亞大陸的蒙古鐵騎, 卻因追求民族自決而淪為文革期間種族清洗下的縷縷冤魂…… 1967-1969年間,150萬的內蒙古人,至少346,000人受捕,27,900人被殺,120,000人致殘。 ★收錄「內蒙古人民革命黨肅清事件」總指揮滕海清於内蒙古時期, 多達66萬字的各種演講、廣播、會議發言和公開文書紀錄★ ──內蒙古文革檔案史料,系統性排版整理,重新看見歷史──   「蒙古人已經叛亂!」   1967年4月18日,滕海清奉中共總理周恩來之命,藉此軍事進駐內蒙古自治區,並受康生「蒙古族的壞人,要由蒙古人自己抓」的指示,打著「敢於拼刺刀,要刺刀見紅」的口號,於

1968年公然號召「從蒙古人手中奪權」,對蒙古人動用暴力──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各國興起民族自決風潮,追求蒙古族民族解放的「內蒙古人民革命黨」(簡稱「內人黨」)相應於張家口成立。中日戰爭期間黨一度潛入地下,戰爭結束後恢復活動,但旋即於1947年再度解散,部分黨員陸續加入中國共產黨。不料,1966年中共發起文化大革命,也在草原上掀起腥風血雨的「挖內人黨」政治運動,追究內蒙古被日本殖民的歷史,指其「通敵」、「蒙奸」,又稱其追求民族解放是鼓吹「民族分裂」。   1968年,中共正式認定「内人黨」為「非法反革命組織」以後,以滕海清為首的內蒙古自治區革命委員會打著「打擊民族分裂」、「階級鬥爭」的

旗號,發動「內人黨肅清事件」,將早已被中共強迫解散的内人黨員和普通的蒙古人都打成「内人黨員」,並大規模抓捕與迫害蒙古菁英,將其打為「蘇修」(蘇聯修正主義分子)、「蒙修」(與外蒙古接觸的通敵者)、「日特」(為日本蒐集情報的特務)等「罪人」,尤其針對蒙古領袖烏蘭夫的支持者進行「挖肅」:「挖烏蘭夫黑線,肅烏蘭夫流毒」。當時約150萬的內蒙人口中,就有34萬人遭到逮捕,超過2萬人死亡,幾近種族屠殺與文化滅絕,堪比蘇俄對波蘭的卡廷屠殺、波布統治下的紅色高棉。   1969年3月起,受到迫害的內蒙古人民帶著種種狀告信、申訴書以及親人遺物、刑具等物品,集結上訪北京要狀告中央。此時適逢「九大」(中國共產黨第

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前夕,毛澤東決定將文革降溫,好讓「九大」可以順利召開。在內蒙古人民上訪的壓力下,中共中央發布了「五二二指示」,要求對被誤傷的好人予以平反。內蒙古的風向一夜轉變。滕海清成了眾矢之的,多次在整肅大會上受到批鬥,直面倖存者及被害者遺族的血淚控訴。   直到中共將內蒙古東部割讓給東三省,西部割讓給甘肅和寧夏回族自治區,內蒙恢復分而治之的統治方式,整起事件方告平靜;滕海清亦於1975年調至山東任濟南軍區副司令員。1976年文革結束,「內人黨事件」雖受到平反定性為歷史錯案,但滕海清終其一生卻不曾受到任何刑事處分,於1997年病逝。   本書集中收錄滕海清在内蒙古執政時期的講話和文革後

期的相關文獻,書分三冊,據史料重新繕打排版;上冊內容收錄至1968年3月,「內人黨事件」「挖肅」的高峰期。   「內蒙古文革檔案」全系列共五書,另有《有關内蒙古人民革命黨的政府文件和領導講話》(二冊)、《挖内蒙古人民革命黨歷史證據和社會動員》(二冊)、《內蒙古土默特右旗被害者報告書》(乙冊)、《内蒙古軍區被害者和加害者紀錄》(乙冊)。 本書特色   ★揭露鮮為人知的蒙古族文革受難,白紙黑字的史料檔案,當局逃無可逃、避無可避!   ★面對堪比種族屠殺的暴行「內人黨肅清事件」,正視中國少數民族治理問題!   ★收錄總指揮滕海清將軍在事件期間的各種演講、發言,從史料窺見文革時期中共當局對民

族自治的態度!   主編者簡介 楊海英(蒙古名:俄尼斯‧朝格圖,日文名:大野旭)   蒙古裔文化人類學家,1964年出生於內蒙古,幼時曾親歷文化大革命及「內人黨事件」。大學赴北京求學,畢業後赴日繼續研究,爾後歸化日本籍,在日本以研究「內人黨事件」著稱。現為日本靜岡大學教授,著有《沒有墓碑的草原:內蒙古的文革大屠殺實錄》、《蒙古騎兵在西藏揮舞日本刀:蒙藏民族的時代悲劇》、《在中國與蒙古的夾縫之間:一個蒙古人未竟的民族自決之夢》與《文明的遊牧史觀:一部逆轉的大中國史》等書。   序言 編輯書前註 1. 呼市無產階級革命派在歡呼北京市革命委員會成立大會上滕海青(清)代司

令員的講話(1967.04.24) 2. 滕海清代司令員的講話(1967.04.29) 3. 康修民同志的講話 4. 滕海清代司令員在團以上幹部座談會上的講話(1967.04.22) 5. 學習中國人民解放軍突出政治的光榮傳統,為把內蒙革命造反派建設成為一支非常革命化非常戰鬥化的隊伍而鬥爭──一九六七年六月九日上午滕海青代司令員在呼市無產階級革命造反派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1967.06.09) 6. 滕代司令員在呼三司各大專院校革命造反派總部負責人學習毛主席著作會議上的講話(1967.07.05) 7. 在集寧地區無產階級革命派學習會上滕海清代司令員的講話(摘要)(1967.09.12) 8

. 滕代司令員接見包頭代表講話(摘錄)(1967.10.06) 9. 內蒙古自治區革命委員會籌備小組組長、內蒙古軍區代表司令員滕海清同志在學習會閉幕式上的講話(摘要)(1967.10.?) 10. 周總理回答有關大聯合的四個問題(1967.10.27) 11. 滕海清、高錦明同志傳達中央關於成立內蒙古自治區革命委會的指示(1967.10.29) 12. 滕海清同志接見昭盟會議(代表)時的講話:以「鬥私,批修」為綱,大力加強自治區革命委員會機關的革命化、戰鬥化建設(摘要)(1967.11.09) 13. 包頭會議勝利結束滕代司令員在會上作了重要講話(1967.11.18) 14. 滕海清同志在接

見哲盟會議代表時的講話(1967.11.24) 15. 滕海清、吳濤同志給各常委同志的一封信(1967.11.29) 16. 滕海清司令員與師院部分師生座談會講話(摘要)(1968.01.03) 17. 滕海清司令員談當前形勢問題(1968.01.04) 18. 滕海清同志在小組會上的一些插話(整理)(1968.01.) 19. 按照毛澤東思想建設無產階級革命大軍(1968.01.15) 20. 在革命委員會擴大會議外的講話(草稿)(1968.01.) 21. 以毛主席最新指示為綱奪取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勝利──滕海清同志在革命委員會第二次全體委員(擴大)會議上的講話(1968.01.17

) 22. 大大增強敵情觀念、念念不忘階級鬥爭、打一場挖烏蘭夫黑線、肅烏蘭夫流毒的人民戰爭─滕海清同志在呼市各大學負責人會議上的講話(1968.01.25) 23. 做決心把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進行到底的革命派──滕海清同志在幾個學代會上的講話(摘要)(1968.01.25) 24. 滕海清,李樹德兩同志傳達中央首長的重要指示精神(1968.02.13) 25. 內蒙古革命委員會主任滕海清接見文藝革命辦公室等代表時的講話(1968.02.15) 26. 滕海清同志在接見呼市學代會和呼市鐵路局學代會時的講話(1968.02.21) 27. 滕海清同志二月二十二日晚在內蒙古教育界毛澤東思想學習會上的

重要講話(1968.02.22) 28. 滕司令員談目前形勢和教育革命──滕海清同志在二月二十二日晚接見全區毛主席教育革命思想學習會代表時的講話(1968.02.22) 29. 高舉毛澤東思想偉大紅旗,大抓特抓階級鬥爭、奪取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勝利──三月四日滕海清同志在包頭市各革命群眾組織負責人會議上的講話(1968.03.04) 30. 高舉毛澤東思想偉大紅旗,狠抓階級鬥爭,將「挖黑線、清流毒」的鬥爭進行到底,奪取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勝利──滕海清同志三月二十五日在內蒙古自治區活學活用毛澤東思想先進集體和積極分子代表會議上的講話(1968.03.25)   序言   中國文

化大革命期間,共產黨在內蒙古自治區發動了大規模種族屠殺(genocide)。經中國政府操作過後的公開數據呈示,中國政府和中國人(即漢民族)總共逮捕了346,000人,殺害27,900人,致殘120,000人。親自在內蒙古各地做過社會調查的歐美文化人類學家們則認為被中國政府和中國人屠殺的蒙古人受害者總數達10萬人。筆者曾經在日本編輯出版了兩本文化大革命(以下簡稱為「文革」)被害者報告書,通過用社會學抽樣調查方法探討呼倫貝爾盟和基層人民公社的被害者情況,得出的結論與歐美文化人類學家的結論相同。這些數據裡並不包括「遲到的死亡」,亦即致殘者120,000人的命運。蒙古人的民族集體記憶是:「文革就是一場

中國政府和中國人合謀屠殺蒙古人的政治運動」。   直接在現場指揮大屠殺蒙古人的中共高層領導是滕海清將軍。滕海清,1909年3月2日出生於中國南部安徽省金寨縣南溪鎮。幼時上私塾讀過《三字經》等,略通文字。1930年8月,21歲的滕海清參加了中共紅軍獨立團,以後編入紅四軍。中共執政后,1950年11月入南京軍事學院學習,兩年後又成為該校教員。1961年,赴北京軍區任副司令員。   內蒙古自治區受到來自北京文革衝擊影響,造反派和政府系統保守派激烈對立時,中共國務院總理周恩來於1967年4月13日深夜命滕海清奔赴內蒙古收拾混亂局面。滕海清在4月18日空降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市,同時,屬北京軍區之第6

9軍28師亦入駐內蒙古自治區。軍事進駐的理由是:「蒙古人已經叛亂」。可見,中共從一開始就把蒙古人當作政治敵人;而蒙古人對此一無所知。   滕海清有過一段與造反派的「蜜月」。他通過打壓蒙古人領袖烏蘭夫等菁英階層和獲取造反派支持的手段成功掌握了內蒙古局勢。因為在整肅打擊蒙古人「資產階級當權派」一點上,滕海清和造反派等中國人(即漢民族)利益一致。中國人從來不認為自己是剛剛從長城以南逃難來到蒙古人自古生息的草原上的殖民者,相反,他們堅信自己是高人一等的解放者和「文明的傳播者」。中國人以農耕為上,視遊牧業為落後,從而更敵視遊牧民族蒙古人。所以,滕海清和殖民內蒙古的中國人都想利用文革運動改造同化「落後」

的蒙古人,全面奪權,建立中國人「當家作主」的內蒙古自治區。有了造反派的支持,滕海清在1967年11月1日坐上了新成立的內蒙古革命委員會主人的交椅。   在中國人全面掌控內蒙古的政治權利後的1968年1月6日至18日間,自治區革命委員會召開了第二次全體擴大會議。滕海清在會議上做了長篇講話,決定正式開始屠殺蒙古人的「三股勢力」。滕海清的「作戰計劃」得到了「人民的好總理」周恩來和毛澤東夫人江青的大力支持。中共情報機關頭目康生指示滕海清「蒙古族的壞人,要由蒙古人自己抓」。到1968年5月時,滕海清又提出「挖出烏蘭夫的社會基礎」,「敢於拼刺刀,要刺刀見紅」,直接號召對全體蒙古人社會動用暴力。   中

國政府和中國人認為「叛亂」了的蒙古人應該有組織。1968年7月20日,中共內蒙古自治區革命委員會正式認定內蒙古人民革命黨為「非法反革命組織」,有「民族分裂」的前科。於是,早在1947年5月既已被中共強迫解散的「內蒙古人民革命黨」原成員和普通蒙古人皆被打成「內人黨員」,並命令在短期內登錄自首。從此,中國政府在自治區佈下天羅地網,號召殖民內蒙的中國人起來「從蒙古人手中奪權」,同時從鄰近的河北省和陝西,山西等地區動員「貧下中農毛澤東思想宣傳隊」大批移居內蒙古。外來的中國人在政府支持和解放軍保護下,屠殺草原上的蒙古人,搶奪原住蒙古人的土地並改造為農田。這一切,都是在滕海清將軍的直接指揮下進行。   

1969年4月1日起,中共召開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會議期間,毛澤東認為,「內蒙古的清理階級隊伍的運動已經擴大化」。毛只是講從中共體制內「清理」蒙古人的運動「擴大化」,他並不認為運動本身錯誤。在內蒙古的滕海清,因為其獨斷行為觸動了造反派利益,於是又引發了解放軍和造反派的對立。1969年7月底,中共決定肢解內蒙古自治區。把東部呼倫貝爾盟和哲里木盟及昭烏達盟分別割讓給東三省;西部阿拉善盟割讓予甘肅省和寧夏回族自治區,從而又完全恢復了歷史上中國王朝善用的對異族分而治之的統治方式。翌年11月,滕海清將軍離開了他熱愛的革命委員會主任一職。1975年10月1日,中共任名其為山東省濟南軍區副司令員,至1987

年退休。   滕海清將軍自始至終認為自己「打擊蒙古人民族分裂集團」有功。因此,他拒絕在大量屠殺蒙古人一事上承擔責任。蒙古人則堅決要求把滕海清送上法庭一邊,審判中國政府所犯下的人道主義罪行。至晚到1981年8月1日,蒙古人知識分子和政治菁英代表整個民族和內蒙古自治區向中共司法機關「提出追究滕海清法律責任,並詳細陳述了理由」。然而,中共中央「念其在長期戰爭中,出生入死,為人民流血奮鬥,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所以還從寬,不擬追究刑事責任」。就這樣,滕海清「為中國人民流血奮鬥」的功績大過了他屠殺蒙古人的罪惡,最終無罪釋放。1997年10月26日,滕海清在北京一家專供中共高幹利用的「301醫院」死去。

  滕海清是文革期間大量屠殺蒙古人的象徵性人物,他的存在和中共暴力性民族政策聯繫在一起,也是中國人根深柢固的歧視少數民族的精神文化的結果。本書收錄了滕海清在內蒙古執政時期的講話和文革後期圍繞他的一些文獻,亦即是否追究滕海清屠殺蒙古人政治罪行的論爭。 中共高級幹部的講話帶有特殊意義。在一個沒有法制的專制政權之下,領導人物的講話就是法律而帶有生殺予奪職權。講話往往以「意見」,「批示」和「指示」等形式出現,實際上代表政府意志,具有不可抗拒的性質。   全部文獻曾經在日文版的『モンゴル人ジェノサイドに関する基礎資料1 ―滕海清将軍の講話を中心に』(風響社、2009年)中以影印的方式出版。本次中文版

屬影印版文獻的重新輸入。讀者如果願意探討文革期間的印刷文化,即排版和蠟紙刻印的獨特氛圍的話,希望直接閱讀日文版。在此次重新電子輸入時,文革期間專用的簡體字和繁體字一律統一為現行繁體字。除明顯的錯別字以外,未作任何改動。   楊海英 【編輯書前註】本書內容為史料檔案,有些文革時期的詞彙和現今我們所習慣的正確用字並不相同。例如「付主席」(副主席);「揮午」(揮舞)等等。這些不同的用字,為尊重歷史、呈現特殊的文革文化,我們將予以保留。【21. 以毛主席最新指示為綱奪取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勝利──滕海清同志在革命委員會第二次全體委員(擴大)會議上的講話(1968.01.17)】同志們!首先,

讓我們以無限崇敬的心情共同祝願我們偉大的導師、偉大的領袖、偉大的統帥、偉大的舵手、當代的列寧、我們心中最紅最紅的紅太陽毛主席萬壽無疆!萬壽無疆!萬壽無疆!同志們,我們這次全體委員擴大會議已經開了十多天了,再有一兩天就要結束這次會議了。自從第一次全體委員會議結束到現在的兩個多月當中,我們高舉毛澤東思想偉大紅旗,努力緊跟毛主席的偉大戰略部署,認真落實毛主席的最新指示,貫徹執行了第一次全體委員會議的兩個決議,狠抓了大辦毛澤東思想學習班和各級革命委員會的建立取得了顯著的成績。成績的取得,首先歸功於偉大領袖毛主席,歸功於中央、中央文革小組和北京軍區黨委的正確領導,歸功於全區各族革命人民。但是,用毛主席一

系列最新指示和《人民日報》、《紅旗》雜誌、《解放軍報》一九六八年元旦社論來檢查衡量我們的工作,缺點、錯誤還是不少的。我們抓了毛主席最新指示的落實,但在某些方面、某些地方、某些單位落實的很差,這說明我們對毛主席的偉大戰略部署跟得還不夠緊,毛澤東思想偉大紅旗舉得還不夠高;我們的精力,還沒有能全部用在大政方針上,用在狠抓全面落實毛主席最新指示上。在思想作風和機構設置上,還存在一些問題、在這些方面。同志們的批評是正確的,是對自治區革命委員會的愛護,是對革命負責,對人民負責,我們誠懇接受,決心改正。

臺灣華語文教學發展困境之研究

為了解決大陸恢復繁體字的問題,作者褚家辰 這樣論述:

當全球中文熱的新聞被關注,整個華文世界的活力不斷的翻轉起來,華語逐漸的達到了國際性語言的地位,學習中文亦逐漸成為一股熱潮。然而綜觀目前華語文教學的環境與市場之需求,其發展潛力為何,所面臨的發展困境為何,尤其台海兩岸皆是以中文為母語的基本環境,卻有著正簡字體不同的發展及語音表達方式的隔閡,我們應深入探討分析並研究,找出應變的方法、深入外籍人士或是第二語言學習者之文化與思維,為華語文教師的競爭力奠定更堅實之基礎,為未來華語文教學之發展開啟承先啟後之力量。本文主要討論台灣華語文教學的發展因時代的變化與競爭所面臨的困境,論文共分五章,除第一章之緒論及第五章的「研究成果與研究展望」結論外,共有三章,分

別就兩岸華語文教學在口語表達及正簡字體書寫之差異概說、華語文教學在全球發展面臨之困境、臺灣華語文教學發展等三大方向,深入做分析研究。第二章談第一節是兩岸教師口語表達能力及語音之比較、兩岸口語表達能力要求標準與測驗形式以及簡化字與正體字的使用。第三章談華語文師資在全球的發展、華語能力測驗及考證、海外教師派遣與教師資格認證以及國際情勢與臺灣政策。第四章談華語教師專業培訓與能力的養成、教學競爭力的整體提升、人文精神的深化以及教育理念的具體實踐。以上內容除了參考華語文教育方面的專業書籍、教育研究資料、學術論文與研究期刊,更參考兩岸教育部官方網站、教育部國際及兩岸教育司對外華語教學專區網站、臺灣僑務委員

會官方網站、中國國家漢辦、中國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普通話水平測試網站、中華民國碩博士論文及期刊等相關網站,將最新的資訊與最即時公布的政策辦法,融入本研究中做詳實的分析與探討。希望藉由此研究彌補華語文教學研究上的空隙,使相關人員對華語文教學有更多的認識並促進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