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業率高英文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附近那裡買和營業時間的推薦產品

失業率高英文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林倖妃寫的 岸邊書藏:一座翻轉城市的圖書館 和亞瑟·奧沙利文的 生活中的經濟學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失業率(Unemployment Rate) - 國家發展委員會也說明:如年滿15歲因就學、料理家務、高齡、身心障礙、想工作而未找工作及其他原因等而未工作亦未找工作者,則不屬於勞動力之民間人口。 1. 失業者在勞動力中所占之比率稱為失業率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天下雜誌 和中國人民大學所出版 。

國立中正大學 勞工關係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吳啟新所指導 許芸榳的 青年職得好評試辦計畫對青年職涯影響之探討 (2021),提出失業率高英文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青年失業、青年職得好評試辦計畫。

而第二篇論文元智大學 工業工程與管理學系 李捷所指導 林詩雅的 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 對台灣等8國的經濟影響 (2020),提出因為有 新冠肺炎、線性迴歸、變異數分析的重點而找出了 失業率高英文的解答。

最後網站留職停薪、待業中的英文怎麼說?一篇文學會5種常見職場用語則補充:1. job/career/occupation/profession 工作、職業 · 2. lay sb. off/lay off sb. 裁員,解僱 · 3. unpaid leave 留職停薪 · 4. unemployed 失業的.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失業率高英文,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岸邊書藏:一座翻轉城市的圖書館

為了解決失業率高英文的問題,作者林倖妃 這樣論述:

台灣十大非去不可圖書館票選冠軍 一座翻轉城市、凝聚眾人力量的圖書館—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     書中從兩個不同的面向,詳細解說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所蘊含的底蘊。   第一部份中詳述高市圖總館興建過程的點點滴滴,以及圖書館中幾項重要的特色,如記載大額募款人的感恩樹、小額捐款的捐款選書、由名雕刻家所完成的公共藝術《文化積澱》、以及圖書館中所珍藏的珍貴藏書等。藉由不同的特點,說明高市圖總館其獨特的不同之處。   第二部份詳述了幾位捐款人的人物故事。他們有的是捐出自己存了好久的撲滿的小孩、有的是經營壽司店的老闆、有在市場賣菜的菜販,雖然來自社會各個角落,但他們都擁有一顆「分享」的心。分享的不僅是知識

,更是和高雄這座城市分享他們對生命的體驗、對人生的期待,對父母的懷念、對子女的深愛、對所有的摯愛,以及曾經有的一切夢想。   「一座偉大的城市,必然要有一座經典的圖書總館」,隨著知識力量的散佈,城市將不再掌握在國家或是資本家手中,而是逐漸還給城市住民,成為真正適合人居住的地方。   二○一五年正式開放的圖書館,為高雄市最大的公共圖書館。在興建的過程中,經歷了許多的困難與幫助,但也受到了許多善心人士的捐助,才打造出這座獻給所以高雄市民的大禮物。   書中除了一一細數建造過程中來自善心企業的募款及民眾的捐贈,更介紹了圖書館中幾項重要特色。如由名雕塑家陳龍濱以書本為媒材堆疊雕刻、以達文西及達摩

為主題的作品《文化積澱》;特別蒐羅高雄相關書籍及東南亞語文的「高雄書」專區與多文化區;蒐藏了以余光中的第一本詩集《舟子的悲歌》為首的多本珍本的珍藏等。   除了硬體設備,書中更蒐羅了多位捐款興建圖書館的人物故事,他們可能是你每天匆匆忙忙趕到菜市場,遇到蹲坐在小板凳上賣著一把十五元空心菜的菜販;是在街上牽著孩子散步、帶著幸福微笑和你擦身而過的媽媽;是去路邊的便當店買排骨便當時,碰到的親切老闆娘。這些無數的「他們」開創出另外一種分享的形式。圖書館的興建,讓所有這些生活在我們周遭的人,因為曾有的過去,因為盼望著未來,透過書本作為參與改變的工具,分享了書中的觀念、價值、知識,分享源源不絕的資訊,這樣

的分享,不只是眾人智慧的傳承,更多人開放自己和這座城市分享他們對生命的體驗、對人生的期待,對父母的懷念、對子女的深愛、對所有的摯愛,以及曾經有的一切夢想。   高雄市立圖書館不只是一間圖書館,更是場人民自動自發升起的城市運動,他們參與、他們分享,他們也是我們,就在這場運動中,一起為「改變」的到來,開啟無限的可能,一切都在這座城市中,發生。   圖書館在不斷創新中被翻轉,也可能就此翻轉了一座城市的命運。這是高雄,正在邁向偉大的城市,一座試圖從國家、從資本家手中奪回主導權,一步步創造自己命運的城市。 名人推薦   天下雜誌群創辦人暨董事長 殷允芃   國家圖書館館長 曾淑賢 作者簡介

林倖妃   現為天下雜誌資深主筆,擔任記者二十年。   從小在高雄生長,從國小到高中最常待的地方就是圖書館,在啃食散文、小說中度過孤獨的青春歲月。研究所畢業後返回高雄,曾在民眾日報、中國時報跑新聞,親眼見證這座城市的荒涼與蛻變。 序  讓書心從高雄出發 曾淑賢 前言  岸邊書藏   Part1-1  沙漠開出一朵花—最好的禮物 Part1-2  點亮光明的燈—企業募款 Part1-3  扉頁的密語—捐款選書 Part1-4  達文西與達摩的相遇—公共藝術 Part1-5  從流動走向永恆—高雄書和多元文化區 Part1-6  往事不曾如煙—關鍵出版 Part1-7 

給我一支槓桿—雲端書庫@高雄 Part1-8  聆聽書的心跳—採購鬆綁 Part1-9  樹中有書  書中有樹—懸吊式建築 Part1-10 和這座城市一起呼吸—不斷奔跑的團隊   Part 2-1分享,我們一起打造的那場感動 Part 2-2小豬撲滿的禮物—陳元植 Part 2-3機會來了不要放棄—高英士 Part 2-4共好成就無限大—薛進強 Part 2-5黑手的快樂—黃琨明、丁麗珍 Part 2-6生命的救贖—康許秀鳳 Part 2-7腰包裡的三千元—賈淑伶 Part 2-8愛始終存在—陳和男、龔麗琴 Part 2-9誰最有勇氣—徐菁瑩、朱好芬   Part 3 邁向偉大的起點 推

薦序 讓書心從高雄出發   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的興建和營運,被作者形容為「沙漠開出的一朵花」,也是送給高雄人的最佳禮物。作者以細膩的筆觸,娓娓道出高市圖興建過程的點滴,也抒寫出隱於新穎大器建築背後的捐款人故事。筆者從民國九十九年參與新館籌建,協助策劃「新時代圖書館展覽」,讓高雄市民對未來的圖書館有一美好圖像,之後,參與競圖評選、繪本中心規劃、細設審查……,在每一階段的參與歷程中,充滿興奮、感動與期待。這座圖書館不僅翻轉高雄市,也將帶領台灣的公共圖書館建設,往前大步邁進。   本書第一部分,敘述高市圖的創建及其特色。內容從圖書館建造到奔跑不歇的經營團隊;從企業募款、選書到採購鬆綁;從往事不

曾如煙的「關鍵出版」到資訊尖兵新潮的「雲端書庫」;從「高雄書」散發的在地情到「多元文化區」綻放的東南亞色彩。還有「文化積澱」裡達文西與達摩的相遇,懸吊式建築噴灑「樹中有書,書中有樹」的意象……在在呈現了高市圖營運的「革命性」,也翻轉了高雄整體的命運。   偉大的城市,是因為有守護文明的圖書館;偉大的圖書館,是因為有顧惜文化的有心人。由於他們無怨無悔的付出,產生許多感人肺腑的事蹟,也發生無數動人心弦的故事。細數捐款興館的人物誌,是本書第二部分內容。五元、十元的捐贈或「小豬撲滿的禮物」,訴說愛心從細微處積攢的道理。關懷文化,奉獻自己,分享「共好成就無限大」,獲得「黑手的快樂」。「生命的救贖」和「

愛始終存在」,揭示愛來自卑微人物、單純事蹟的秘密。   詩人余光中曾寫《讓春天從高雄出發》的詩篇,詠嘆高雄的風采。身為高市圖的圖資人,應有「讓書心從高雄出發」豪氣干雲的氣慨!不僅要帶動高雄人的閱讀風氣,還要帶動全臺人的閱讀風潮,隱然有打造一方熱愛閱讀的氣魄。   「讓春天從高雄出發」是一道亮麗的風景,但它只是一道自然景觀;「讓書心從高雄出發」,是關乎人心的心智工程,是一道人文情懷的風景。讓我們高舉書心大纛,以帶動閱讀風潮,從南到北,從西徂東,從街巷到僻壤,從都市到鄉村,要把這書心這風潮傳遍臺灣每一寸土地,淪肌浹髓沁入全民的每一寸臟腑,要讓這裡的書潮像這裡的浪潮,洶湧著本土,也洶湧著國土,澎

湃著港灣,也澎湃著臺灣!我們虔誠祝願,也虔誠期盼! 國家圖書館館長 曾淑賢 撰 前言  岸邊書藏 這本書與其說是描寫這座岸邊的圖書館,不如說是關於這座城市以及城市的力量。 故事起源於兩年前,文化局長史哲在一次聚會中,談到尚在興建中的圖書館。 他說:過去,民生路的舊圖書總館是國民黨黨部改建,裡面根本沒有書,現在,我們要為這座城市建一座圖書館,但是沒有錢。 「我們運用點光明燈的概念,跟高雄人募款,」他說,「我的同事跑遍廟會等大小活動,只要有人潮的地方,他們就站上肥皂箱告訴大家,高雄的孩子想要『讀冊』,但是市政府沒有錢買書。」 「高雄雖然是勞工都市,但大家一聽到是要買書,都願意掏出錢來,」史

哲說,有個賣二手機車的老闆原本要捐五萬元,自己加碼到一百萬元,還有賣菜的、賣便當的……。在他的描述下,一個個人物就像「布袋戲」般鮮活了起來,走上了舞台,說起自己的故事,每個故事就這樣串連出這座城市的厚實底蘊。 近年台灣的經濟陷入停滯,失業率居高不下,連求生存都不容易,但聽到要買書,做麵包的、修機車的、賣麵的來自各行各業,從大老闆到小朋友,沒有人遲疑。捐款的額度就這樣不斷累積上升,每一天的數字都會傳到史哲的手機。 說著說著,我眼前的大男人突然語塞,眼眶也紅了。「想到要讓孩子『讀冊』,大家都不手軟,高雄人真的很想、很想要翻身,」扁平的聲音流洩出史哲極力壓抑的情緒。 一座積極轉型的工業城市,一支兼具

創意與執行力的團隊,一股沛然匯聚的強大社會力,促成一個「奇蹟」的誕生。 於是,這本書的構想應運而生。 鄰近港口岸邊,位在亞洲新灣區的高雄市立圖書館,在二〇一四年十一月十三日開幕,不但旋即成為地標,帶動城市閱讀風潮,更吸引源源不絕的觀光人潮,在二〇一五年十月獲票選為「台灣十大非去不可圖書館」第一名,成為網友心目中最想要推薦給國人的圖書館,也彰顯出其獨特的文化魅力。 但到底是什麼因素,造就它無與倫比的魅力?在第一部十個章節中,可以看到這座圖書館從策劃開始,就不僅只是一座「圖書館」,而是一支翻轉城市的槓桿。

青年職得好評試辦計畫對青年職涯影響之探討

為了解決失業率高英文的問題,作者許芸榳 這樣論述:

青年失業問題是國際列為重點政策之一,產業結構及環境變遷,多元化的僱用型態是現今面臨的情形。行政院主計總處統計2021年整體失業率3.95%、青年失業率8.3%。勞動部調查青年待業原因,以待遇不符期望、專長技能證照資格不合、找不到想要做的職業類別為主要因素,青年初入職場因缺乏工作經驗、職涯迷惘、自我行銷能力不足,因此需有專業的職涯輔導資源介入及協助。勞動部統合各部會資源,從產業趨勢、職涯規劃、技能發展及就業服務面向推動相關措施。2019下半年勞動部結合「深度就業諮詢釐清職涯方向」及「獎勵青年積極尋職」兩項措施推動「青年職得好評試辦計畫」。本研究旨在探討青年職得好評試辦計畫目前進行的成效,瞭解對

參與計畫的青年來說有無助益。研究者採用質性訪談法,分別訪談參與計畫的青年、未參與計畫的青年、雇主及計畫諮詢窗口,分析歸納之結論如下:(一)教育體制與勞動市場未接軌。(二)不斷成立新計畫缺乏多方盤點。(三)諮詢模式之執行與挑戰。(四)青年期待發掘自身優勢與外在環境對話。(五)相關單位掌握資訊慢且缺乏搭起勞雇對話橋梁。從研究結果提出以下建議:(一)落實產學合作加強青年銜接勞動市場。(二)計畫盤點及追蹤畢業後流向。(三)計畫執行之實務建議。(四)心理諮商導入公立就業服務機構。(五)掌握新興產業趨勢及對話。

生活中的經濟學

為了解決失業率高英文的問題,作者亞瑟·奧沙利文 這樣論述:

本書以奧沙利文教授所著的《經濟學》為基礎,從中選取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案例,並用經濟學術語對這些案例進行了分析和解釋。書中選取的案例都很精彩而有趣,這些案例有的是生活瑣事,有的則涉及國家或國際事務,不管是大事件還是小情趣,通過經濟學術語的解釋,讓讀者對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同時,經濟學術語通過案例的分析,也讓讀者進一步加深了對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的了解。阿瑟·奧莎利文,美國俄勒岡州波特蘭市路易斯克拉克學院經濟學教授,主要講授微觀經濟學和城市經濟學。1981年他在普林斯頓大學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並先后任教於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和俄勒岡州立大學,曾獲得許多教學獎項。他所著的

《城市經濟學》和《經濟學》被許多大學廣為采用。他的研究領域涉及城市土地利用、環境保護和公共政策。 第一章 價格 案例1 「踩單車,看電視」實驗 案例2 用經濟學方法處理垃圾郵件 案例3 卡特里娜颶風和巴吞魯日(路易斯安那州首府)市的房價 案例4 蜜蜂和冰淇淋價格 案例5 風力發電 案例6 香草豆價格的大起大落 案例7 澳大利亞的旱災和米價第二章 彈性 案例1 抽煙,飲酒和需求彈性 案例2 城市人口增長和房產價格 案例3 進口限制與鞋子價格 案例4 對石油的需求彈性的研究 案例5 個性化車牌和需求彈性 案例6 毒品價格和財產類犯罪第三章 消費者選擇 案例1 你的邊際替代率是多

少? 案例2 網上音樂商店和盜版 案例3 0.20美元和免費的巨大差別 案例4 神經科學和「可樂挑戰」 案例5 新西蘭對低度酒征收的特別稅 案例6 降低汽油稅產生的替代效應第四章 廠商成本 案例1 不要忘了時間成本和資金成本 案例2 軍費開支的機會成本 案例3 固定投入和仿真鯨魚的成本 案例4 風力發電中的規模經濟 案例5 MV的平均成本 案例6太陽能發電的成本在下降第五章 完全競爭市場和政府介入 案例1 巴基斯坦的無線女郎 案例2 玉米種植者的盈虧平衡價格 案例3 世界銅礦供給 案例4 奶粉山 案例5 美國和歐洲的消費者為進口限制政策買單 案例6 對人體器官的供給和需求 案例7 減稅對法國餐

廳的影響 案例8 稅收和「歲末嬰兒」 案例9 計划控制與英國的房地產周期第六章 壟斷競爭市場 案例1 知名品牌與小店品牌 案例2 YouTube與Metacafe 案例3 廣告和電影「閑談」 案例4 開一家「鄧肯甜甜圈」商店 案例5 環境,家庭部門產出和國內生產總值 案例6 民眾幸福感和國內生產總值之間的關系 案例7 從附加值角度看沃爾瑪的真實規模 案例8 婦女的勞動力參與率在經歷顯著增長后已經趨於穩定 案例9 更多的殘障保險=更低的失業率? 案例10 確定失業保險的最優水平 案例11 根據物價消費指數調整社保水平 案例12 移民影響美國勞動力的供給和需求 案例13 黑死病和英格蘭古代的生活水

平 案例14 一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對歐洲人的工作時間比美國人和日本人少的現象的解釋 案例15 經濟增長減少了發展中國家的童工 案例16 良性循環:經濟增長與公共健康 案例17 文化與經濟增長 案例18 中國和印度的增長之源 案例19 增長核算與信息技術 案例20 產權缺失阻礙着秘魯的經濟發展 案例21 經濟增長並不必然導致收入分配不均 案例22 零售目錄中的「價格黏性」 案例23 美國經濟是如何應對石油價格波動的? 案例24 美國歷史上經濟衰退的肇因 案例25 孔子曲線? 案例26 2001年的稅收減免是花掉了還是存起來了? 案例27 預期壽命的增加和人口老齡化使社會福利項目的成本激增 案例

28 房價下跌,財富效應與消費支出的下降 案例29 自然災害后的新增投資提高了國內生產總值 案例30 「火車頭效應」:國外需求如何影響一國的總產出 案例31 約翰·梅納德·凱恩斯:一位世界級經濟大師 案例32 能源價格的不確定性抑制了投資 案例33 樂透幸運兒的選擇 案例34 利率隨風險大小和貸款期限而變動 案例35 資產證券化:是好,是壞,還是丑惡? 案例36 超過半數的美元由海外持有 案例37 伯南克之前的兩位美聯儲主席 案例38 壓力下的金融體系:「9·11」事件 案例39 如何應對由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動盪 案例40 委員會的效率 案例41 經濟復蘇期的利率上升 案例42 從美聯儲借錢的

新辦法 案例43 日本的經濟低迷 案例44 選舉,政黨和選民的期望 案例45 不斷增長的醫療保障支出和「擠出」效應 案例46 津巴布韋的超級通貨膨脹 案例47 提高英格蘭銀行的政策獨立性降低了通貨膨脹預期 案例48 失業率的地區性差異提高了自然失業率水平 案例49 衡量美國長期財政失衡的新方法 案例50 稅收改革的兩個不同方向 案例51 中央銀行是否應該把資產價格作為調控對象? 案例52 對蠟燭生產商的保護 案例53 在國際貿易中保護國內就業崗位的成本 案例54 關稅對窮人的影響 案例55 貿易,消費和不均衡水平 案例56「巨無霸」漢堡包和購買力平價 案例57 世界儲蓄和美國經常賬戶赤字 案例

58 阿根廷經濟危機 案例59 互聯網注冊壟斷的終結 案例60 賄賂同類藥品的生產商 案例61 三伏天喝到的冷飲應該更貴嗎? 案例62 Radiohead讓消費者自己定價 案例63 水下輸油管生產商因合謀操縱價格而入獄 案例64 低價擔保和空頭支票 案例65 合法和非法的進入限制 案例66 需求數量的下降提升了有線電視的價格 案例67 衛星廣播公司的合並 案例68 Heinz和BeechNut爭奪行業榜眼的位置 案例69 並購如何影響價格? 案例70 新車使用一周后重新銷售的價格 案例71 加利福尼亞州獼猴桃市場的監管 案例72 棒球轉會市場類似於二手車市場 案例73 基因測試使低風險人群受益

 案例74 為什麼費城的汽車保險非常昂貴? 案例75 搭便車現象和三面的鍾樓 案例76 全球氣象觀測 案例77 Lojack的外部效應 案例78 政客就像賣冰淇淋的 案例79 減少甲烷排放 案例80 碳排放稅的影響 案例81 金槍魚中的汞 案例82 芝加哥氣候交易所 案例83 年輕司機和車禍 案例84 對高工資的不同反應 案例85 行為守則和生存工資 案例86 移民問題的權衡 案例87「相貌獎金」 案例88 Lakisha Washington與Emily Walsh 案例89 卡車司機對工資和工作的權衡 案例90 競爭降低了卡車司機的工資 案例91 酒吧和勞動力供給曲線 案例92 為什麼律師

事務所會為看門人和秘書支付更高的工資?

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 對台灣等8國的經濟影響

為了解決失業率高英文的問題,作者林詩雅 這樣論述:

2019年末出現一種從未出現過的冠狀病毒,世界衛生組織將其命名為COVID-19,此病毒被發現後隨即迅速向世界各地蔓延,至今在全球已經出現上億的確診人數,並且嚴重地影響了全球經濟及供應鏈。本研究為瞭解美洲地區的巴西、美國,歐洲地區的英國、法國、德國及亞洲地區的日本、泰國、台灣等8個國家的經濟數據是否會受到每月新增確診人數的影響,亦或是各國在每一波疫情的影響下,經濟數據有顯著地改變。因此本研究擷取台灣等8個國家提供的經濟指標,如消費者物價指數、進出口貿易值、失業率、進出口物價指數及重要股票指數,與WHO官網提供的確診人數,並分為兩個階段進行分析。首先使用簡單線性迴歸分析確診人數對經濟指標是否有

顯著影響,再使用變異數分析探討在每一波的疫情之下,各國的經濟指標受影響的程度為何。經本研究分析結果,確診人數對股市指數及失業率有較顯著地影響,另外各國在不同波疫情的影響後,消費者物價指數大多出現通膨現象,進出口貿易值大多呈現先下降後上升的趨勢,失業率幾乎都有所增加,進出口物價指數在消費國家中在經濟逐漸回溫時,其指數也隨之回升,但生產國家大多為持續下降。到了越後面的疫情波數,各國的經濟指標都出現明顯的變化,新冠肺炎疫情在反覆地出現時,影響力也越來越大。而股市指數與確診人數的暴增呈現脫鉤情形,因影響股市的主要因素是人民對於未來經濟的信心,從研究結果可發現經濟指標的變化除了受各國疫情起伏外,醫學和科

技的發展及政府的財政政策也會使其有所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