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成員的溝通能力是屬於無形的人力資源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附近那裡買和營業時間的推薦產品

家庭成員的溝通能力是屬於無形的人力資源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秦中天寫的 專業致勝:從專業人士的自我修練到專業服務公司的管理 和黛安娜.惠特尼阿曼達.賽思頓-布倫的 欣賞式探詢的力量:正向創變實務指引【暢銷增修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家庭教育教師手冊也說明:家庭生活之經營,有賴於家庭成員的家庭教育素養與知能,為發. 揮家庭的功能,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家庭觀念,家庭教育法第12條. 明定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每學年應在正式課程外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時報 和城邦印書館所出版 。

正修科技大學 經營管理研究所 曹常鴻博士、戴志璁博士所指導 陳建焱的 個人涉入程度對網路銀行滿意度、信任與認同調節效果之研究 (2016),提出家庭成員的溝通能力是屬於無形的人力資源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滿意、信任、自我/購買涉入、調節效果。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科際整合法律學研究所 蔡宗珍所指導 蔡惠方的 遺址保存之法制架構與實踐 (2013),提出因為有 文化資產保存法、遺址保存的重點而找出了 家庭成員的溝通能力是屬於無形的人力資源的解答。

最後網站安心幸福的家庭生活 - 衛福季刊則補充:練,來縮短服務人力等待時間,使長照資源能夠 ... 透過健全的家庭暴力防制措施,讓家中成員能夠安心生活、幸福成 ... 經缺乏理性溝通的能力,因此避免傷害擴大的最.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家庭成員的溝通能力是屬於無形的人力資源,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專業致勝:從專業人士的自我修練到專業服務公司的管理

為了解決家庭成員的溝通能力是屬於無形的人力資源的問題,作者秦中天 這樣論述:

第一本融合台灣與國際專業服務公司實務的管理書 最全面有系統的專業服務公司中文著作   麥肯錫管理顧問的領航人馬文・鮑爾(Marvin Bower)曾以這段話來描繪他對公司的看法,   可視為專業服務公司共同的一個標竿:   ‧我們有的不是顧客,而是業主。我們不屬於哪個產業,而是自成一個專業。   ‧我們不是一家以股權結合的公司,而是由合作夥伴結合的公司。   ‧我們沒有員工,我們有的是擁有個人尊嚴的成員和同事。   ‧我們沒有商業計劃,我們有的是遠大的志向。我們沒有規則,我們有的是價值。   作者從第一份紐約工程顧問公司的工程師工作,回國加入工程顧問公司參與第一線建設,到進入年營業額10億

英鎊的英商莫特麥克唐納擔任董事長。在職業生涯的各個階段,都不斷思索:我如何成為一個好的工程師、計劃經理、總經理、董事長?   從國際專業服務行業的親身經驗,加上對台灣優秀公司管理經驗的透徹審視,本書將確實採用的具體解決方法,完全呈現給讀者。   .什麼是專業服務公司?   專業服務公司是以專業知識為基礎,解決業主實際問題的事務所和顧問公司。   .專業服務公司的型態與組織   合夥制或是公司制,究竟孰優孰劣?傑出專業服務公司的層級、部門和職能的做法。探討台灣專業服務公司國際化的議題。   .專業服務公司的經營與專業人士的成長   專業服務公司是以人為本的組織。專業人士如何自我鍛鍊,不斷

成長?從傳奇人物的事蹟中得到激勵與啟發。   .專業服務公司的財務管理   全面檢討財務管理的各個要項,找出提升財務績效的做法。   .專業服務公司的智慧資本   專業人士執行業務所需要的專業知識、技能和判斷。強調知識管理的重要性。   .專業服務公司的作業系統   專業服務公司執行計劃中各個階段作業應注意的事項,以及必備的風險管理和品質管理系統。   .專業服務公司的業務發展與業主關係   專業服務是必須透過和業主的互動來完成,業主關係對公司業務發展至為關鍵。   .專業服務公司的經營策略   以「商業模式畫布」勾勒公司經營的策略藍圖,用實例說明在專業服務公司的應用。   .專業

服務公司的價值觀與公司文化   許多公司特別重視「家庭」式的公司文化。在關鍵時刻,公司文化可以產生難以想像的力量。   .專業服務公司的衝擊與挑戰   從安隆事件後,專業服務業的公信力受到巨大的挑戰。科技的衝擊,也使人擔憂專業服務工作被逐步取代。專業服務公司必須要能打造成一個具有高度調適性的組織! 好評推薦   將台灣本地及國際公司的工作心得,以寬廣的角度與視野,探討專業服務者的倫理,以其本身深刻的實務經驗與學術基礎,分析專業服務公司的型態、管理、發展、經營策略,甚至深入價值觀及公司文化,甚值得專業人士參考與借鏡。──歐晉德(前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主任委員∕前台灣高速鐵路股份有限公司執行

長兼董事長∕看見・齊柏林基金會董事長)   任教管理學院多年,對於專業服務公司的管理,始終感覺市面上缺少有系統組織的資料來介紹。《專業致勝》正好補足了這個空缺。期待此書的出版,能夠為專業服務公司的經營管理提供更有系統的幫助,讓這類公司的經營管理更有效率與生產力,成為協助公司客戶發展的重要助力。──沈永正(台灣師範大學管理學院管理研究所教授暨台師大進修推廣學院院長) 作者簡介 秦中天  博士   1980年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系畢業,1986年獲麻省理工學院土木工程博士。為中華民國註冊土木技師,並為我國首批亞太工程師(APEC Engineer)之一。參與國內外許多重大工程建,曾於1991

年獲選為中國工程師學會優秀青年工程師,並於2008年獲選為傑出工程師。   回國後歷任亞新工程顧問副總經理,星能公司總經理,台灣莫特麥克唐納(Mott MacDonald)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目前任職於台灣人壽。   由於在工程界深受肯定,工作之外,更積極服務社會,受邀擔任政府機關各項工作,曾任標準檢驗局國家標準起草委員,能源國家型科技計畫諮詢委員,公共工程委員會申訴調解委員。   同時亦積極參與國內外各項學會活動,備受推崇。2007~2010年擔任東南亞大地工程學會(Southeast  Asian Geotechnical Society)會長,任內推動成立東南亞大地工程聯盟

(Association of Geotechnical Societies in Southease Asia) 成立,2018年更被推選該聯盟主席。   工作之外仍致力於學術發展,有多篇工程論文發表,並陸續於交通大學、台灣科技大學及中央大學工學院授課。近年來更致力於理論與實務的整合,科技與管理的連結,於2013~2014年擔任台灣師範大學管理學院兼任教授。   推薦序 自序 引言 第一章 什麼是專業服務公司 專業、專業精神、專業人士 專業倫理 本書內容概述 第二章 專業服務公司的型態與組織 專業服務公司的型態 專業服務公司的組織 集團公司 國際化與在地化 第三章

專業服務公司的經營與專業人士的成長 專業服務公司中「人」的議題 專業人士的自我修練     專業服務公司的領導人 第四章 專業服務公司的財務管理 如何評估專業服務公司的財務狀況 專業服務公司如何做好財務管理     財務管理與經營策略 第五章 專業服務公司的智慧資本 智慧資本 知識、技術、判斷 知識管理 研發與創新 第六章 專業服務公司的作業系統 專案的生命週期 風險管理 品質管理 第七章 專業服務公司的業務發展與業主關係 基本原則 業務開發 政府採購 第八章 專業服務公司的經營策略 經營策略 策略規劃 商業模式畫布 關於商業模式畫布的案例和補充說明 第九章 專業服務公司的價值觀

與公司文化 公司的價值觀 專業服務公司的文化 第十章 專業服務公司的衝擊與挑戰 公信力 合併與收購 科技的衝擊 適者生存、永續經營 結語 參考資料   推薦序一   專業服務朝向堅持專業,專業人士朝自重目標精進   在人類社會文明的進展過程,國家的建設,生活水準的提升過程中,都需要相當多各種專業人士如律師、醫生、建築師、藥劑師、會計師、工程師……等等的參與貢獻,就他們的專業領域,秉持公正、客觀、正直的精神及嚴謹的作業模式,來為人類社會提供服務,這些專業人士在提供服務的過程中,有一定的倫理守則和行為規範,同時必需在知識面、技術面與時俱進,其接受服務責任的委任過程,委託者也須對等的付

出對專業的尊重,而使得專業服務者與委託者之間能真誠合作,相互信任,共同努力達成合作的目標,其間甚需正確認知與遵守的原則,在我國現代化的發展過程中,仍未臻完備,特別是在工程專業的領域,更多有待努力之處。   秦中天博士在1980年台大土木系畢業,當時我個人正在台大土木系兼任教職,並於亞新工程顧問公司服務,對秦博士略有初識,後來他在麻省理工學院獲得土木工程博士學位後,即在紐約Mueser Rutledge Consulting Engineers 顧問公司服務,於2004年至2010年在亞新工程顧問公司擔任副總經理期間,督導多項國內重大工程系統之設計工作,此後我們常有來往,2010年他被延攬擔任

星能公司總經理,2013年再被英國Mott MacDonald 公司延攬擔任該公司台灣區董事長,在他多年工程界服務生涯中,他發表了近百餘篇中、英文論文,2007年他獲選東南亞大地工程學會會長,並於2018年被推舉為由亞洲十餘國大地工程師成立的東南亞大地工程聯盟主席,秦博士可以被稱為學識及實務經驗都很傑出的工程專業人士,此次他很費心的將他多年來,台灣本地及國際公司的工作心得,以寬廣的角度與視野,探討專業服務者的倫理,以其本身深刻的實務經驗與學術基礎,分析專業服務公司的型態、管理、發展、經營策略,甚至深入價值觀及公司文化,甚值得專業人士參考與借鏡。   我個人終身以工程專業人士自許,眼見這半世紀

來,台灣工程界的變化,國家工程建設的過程,曾培養許多可以在國際工程界嶄露頭角的專業人才,也可以比美國際的工程顧問公司,但在專業文化上,卻未受到足夠的尊重,要躋身國際領域,仍有待突破,往前看,未來的世界更走向國際化、全球化,專業服務就須朝向堅持專業,專業人士也能朝自重目標精進,我個人樂見本書能對專業人士提供卓見,特此為序。 歐晉德   前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 主任委員 前台灣高速鐵路股份有限公司 執行長兼董事長 看見‧齊柏林基金會 董事長 推薦序二   專業服務公司的極佳指引與參考   秦中天博士的這一本《專業致勝》討論的是一個很重要的專業服務公司的產業。但是過去卻很少有專書來介紹這個產

業的管理問題。專業服務公司涵蓋範圍甚廣,從秦博士服務的工程顧問公司,乃至於管理顧問公司、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等,都屬於專業服務公司的範疇。由於專業服務公司提供客戶的是相關產業營運的Know-how,解決顧客在營運上的問題。而專業服務公司本身所提供的產品,屬於服務業種無形的產品(Intangible product)。由於服務產品的無形性,以及專業服務公司的核心資產正是高品質的人力資源,使得專業服務公司在本身的管理經營上就有獨特的挑戰。但是在過去很少有看到類似的書籍在討論這類的議題。秦博士這本討論專業服務公司管理的專書,正好填補了這個空缺,為這類專業服務公司的經營管理提供了完整而全面的說明

。為此類產業的經營管理者提供了很好的指引。     本書涵蓋面甚廣。從專業服務公司的組織型態開始談起,進而延伸至專業服務公司中最重要的核心資產:人才的管理,以及與人才相關的智慧資本、知識、技術的管理與運用,以及在專業服務公司中如何發展研發與創新等議題。對於專業服務公司內部核心資產的經營管理的特性有詳實的論述。再者,本書討論專業服務公司的經營策略。包含業務開發的策略,專案管理的原則,乃至於品質、風險如何管理的議題,都有深入淺出的介紹。最難能可貴的是,除了上述這些管理相關的議題之外,秦博士對於更深入層次的議題,如專業服務公司的公司文化與價值觀,也以專章的方式提出討論。這些議題固然抽象,但卻是專業

服務公司長期發展,永續經營不得不注意的問題。最後,秦博士以前瞻的角度,討論專業服務公司如何在面對未來環境的變化中,面對各種可能的衝擊與挑戰,以及可能的因應之道。本書關注一個重要的主題,並且以深入淺出的方式介紹,對於各項主要議題的討論,也都能夠即使是非專業人士也能輕易理解的方式呈現,實為一本市面上難得一見的好書。對於從事相關行業的人士而言,這本書提供了極佳的指引與參考。   本人任教管理學院多年,對於專業服務公司的管理,始終感覺市面上缺少有系統組織的資料來介紹。秦博士的大作,正好補足了這個空缺。身為秦博士的多年好友,本人非常榮幸有此機會能為此書作序。更期待此書的出版,能夠為專業服務公司的經營管

理提供更有系統的幫助,讓這類公司的經營管理更有效率與生產力,成為協助公司客戶發展的重要助力。 沈永正 台灣師範大學 管理學院 管理研究所教授 暨台師大進修推廣學院院長 自序   我在MIT拿到博士學位離開學校之後,第一個工作就是來到工程顧問公司,進入紐約Mueser Rutledge Consulting Engineers擔任大地工程師。隨著台北捷運工程的啟動,後回到台北加入亞新工程顧問公司,前後逾二十年,參與許多台灣重要的工程建設,也參與亞新集團在東南亞和大陸的許多工作。一直到我投入金融控股集團服務之前,仍然是在顧問公司工作──擔任台灣英商莫特麥克唐納(Mott MacDonald)

公司的董事長。   我的職場生涯絕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工程顧問公司,一直到現在,工作還是和工程顧問公司有密切的關係。當我在工程顧問公司工作時,各個階段都不斷在思索:我如何成為一個好的工程師?我如何成為一個好的計劃經理?我如何成為一個好的總經理?我如何成為一個好的董事長?   在這個思索追求答案的過程中,很得力於前輩先進們的指導和朋友同事間的討論,但是總覺得很難找到對我們這個行業全面而有系統的中文著作可當作參考。所以,在我離開工程顧問工作之後,便開始構想這一本書,作為自己的一個反省與檢討,重新檢視過去曾經挑戰過我們的一些課題。   專業服務業是服務業的一個分支,而工程顧問也只是專業服務業的一個

分支。這本書討論的是專業服務業,不可諱言的是,以我的背景在探討工程顧問的部分自然是最為深入,但是在撰寫這本書的過程中,我不禁發現,專業服務業中的各個行業固然各有特性,但彼此之間在經營管理方面,可以互相參考互相借鑑的地方,遠比想像中的要多很多。   這本書的對象是:已經在專業服務業的專業人士,想要進入這個行業的青年學子,以及和專業服務業有往來的業主。   對於已經在專業服務公司工作的專業人士,本書希望提供大家一個檢核自己現狀的架構,尤其是希望大家能看看其他專業服務業是怎麼做的?也多想想跨國大型公司是如何成長發展的?從中吸收他人的經驗,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在職場中更為成功。   專業服務業

有一個吸引人的地方,那就是只要具備相關的資格條件並且對自己的專長有信心,不需要很大的資金成本,就可以獨自創立自己的公司或事務所,開始執業。這本書提供一些實戰的經驗與心得,希望能提醒要創業的專業人士是否真的已經有充分的準備。   目前學校中似乎並沒有專門探討專業服務業的課程,但是許多優秀的年輕人將陸續要投入這個行業,這本書希望讓大家多一些了解,為成為一個專業人士而預做準備。   很誠懇的希望做為專業服務公司的業主也能閱讀本書,了解到專業服務業的本質。專業服務需要業主和專業人士充分和正面的溝通,專業人士才能提出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專業人士固然要盡心盡力了解業主的需求,而當業主也充分了解專業人士

的工作性質和工作方式,方能使專業人士提供的服務更有價值。   一如我們工程師要端出最終設計成果時,總是希望精益求精而一改再改,但是總有交卷的時候,這本書也是如此。為避免涉及各間公司的業務和智慧財產的保護,我必須用更多的時間來徵得同意,但是出書在即,現在不得不把許多實際的案例和親身的訪談暫時忍痛割捨,希望以後能有機會再把許多的心得體驗和大家分享。   這本書得以完成,我要感謝歷年來工作的長官和夥伴,謝謝他們的提攜、指導、協助與激勵,使我得以學習成長,給我機會參與那麼多有意義的工作,讓我永遠以一個專業的工程師為榮。這本書寫作的過程中,得到許多前輩及朋友的鼓勵與指教,恕我不在此一一列出,大家的關

愛我會永遠記在心中。我要感謝歐晉德博士和沈永正教授閱讀全書初稿並且為我作序。我要感謝莫特的同事張子佑先生在撰寫過程中和我討論,為我加油。我要謝謝我的太太──謝謝有寧一如其他事情一樣的一直給我鼓勵與支持。   我深信當我們有更多優秀的專業人士,有更多傑出的專業服務公司時,我們的經濟一定更為繁榮,我們的社會一定更為進步。   敬請大家批評指教。   什麼是專業服務公司(professional service firm)?專業服務公司包括了許多行業,我們用一個簡單的工作定義來說明:專業服務公司就是依據專業知識,解決業主問題的事務所和顧問公司;例如: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建築師事

務所、專業技師事務所、工程顧問公司、管理顧問公司、不動產顧問公司、人力資源顧問公司、廣告公司、公關公司等,都是專業服務公司。 這些公司雖然基本的業務有所不同,但是有一些共同的特徵: 1.專業服務公司是以專業知識為基礎,具有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而這些專業知識並不同於一般生活中的常識與經驗。 2.專業服務公司的工作,是由具有專業能力的個人來完成,獲得這種專長必須經過嚴格的訓練,甚至需要考試或審查來取得認可。 3.專業服務公司的工作是以計劃(project)為導向,每一個計劃都不相同,是高度客製化的工作。(這裡所稱的計劃,有時也被稱為專案,在大陸則被稱為「項目」。本書中對計劃和專案,不做特別的區分。

) 4.專業服務公司不從事生產、製造、或營建的工作。專業服務公司所提出的成果是透過專業的知識、技能和判斷所產生的設計、報表、報告或是解決方案。 5.專業服務公司的工作通常需要和客戶面對面的接觸,有密切的溝通互動。 專業服務公司最重要的資產就是人才。如何能團聚羣英,讓一羣有能力,有才華,有專業知識的人才,建立共同的理念,共同的願景,互相尊重,團隊合作,一起來解決問題,創造價值,這就是專業服務公司經營管理最核心的議題。 專業精神(professionalism)、專業(profession)、專業人士(professional) 專業精神 專業精神也有人翻譯為專業主義,許士軍教授的定義是: 所謂「

專業主義」,可以泛指人們所從事的某種工作,在一社會中相較於其他一般工作,被認為擁有或表現某些特色和能力,因而被賦予特殊地位和尊重,稱之為「專業」,同時從事這種工作的個人也稱之為「專業人士」。長久以來,像醫生、律師、會計師、建築師等行業在世界上已被承認屬於一種「專業」。在美國,職業運動也被稱為是一個「專業」。不論何者,人們都以擁有這種身分為榮。

個人涉入程度對網路銀行滿意度、信任與認同調節效果之研究

為了解決家庭成員的溝通能力是屬於無形的人力資源的問題,作者陳建焱 這樣論述:

大多數先前對客戶忠誠度之研究都強調線上網路滿意度和信任度的影響。然而,研究客戶在線上網路服務涉入度調節這種關係模式尚未形成共識。在滿意-信任-認同模式的基礎上,已知顧客涉入度是影響忠誠度的重要前提條件,本文想要探討客戶涉入度對網路銀行服務評估的調節效應。實證結果從問卷調查調查收集。利用迴歸模型進行實證。結果部分支援假設,特別是確認客戶涉入的調節作用。當滿意度越高透過購買者涉入則其網絡銀行認同更強;另外,滿意對信任的影響較強。然而,客戶信任對於高自我涉入客戶的認同影響更大,對於高度購買介入的客戶影響較小。因此,客戶涉入的調節作用提供了對滿意度信任認同模型的更完整的觀點。關鍵字:滿意-信任-認同

模型; 自我/購買涉入; 調節效果; 迴歸

欣賞式探詢的力量:正向創變實務指引【暢銷增修版】

為了解決家庭成員的溝通能力是屬於無形的人力資源的問題,作者黛安娜.惠特尼阿曼達.賽思頓-布倫 這樣論述:

全球知名欣賞式探詢發展與實踐先鋒x正向創變之作 聚焦組織正向核心(Positive Core),打造企業正向創變模式! 二十年歷久不墜AI經典鉅作|推動強項為本變革的權威指引   特別收錄──欣賞式探詢國際創新實例   財星(Fortune)全球500大企業強力推薦   ★美國亞馬遜書店讀者四顆半星激讚好評   ★Step by Step迅速學會「欣賞式探詢」   ★欣賞式探詢(AI)最佳工具書   ★世界各地企業學習中心、商業學校、大學指定用書   只要學會「欣賞式探詢」Appreciative Inquiry,   便能迅速引領個人、團隊、組織與社區進入全新運作模式,   激發全方

位領導效能,提升組熾效能與員工投入度!   「欣賞式探詢」(Appreciative Inquiry, AI)是備受全球讚譽的組織變革做法,它透過人們參與研究、討論,並奠基在有效「強項」,而非嘗試修補缺點,來創造工作績效的巨幅成長。書中提供八種成果導向的應用模式,搭配背景多元的組織案例,詳細解說AI的實際作法。   欣賞式探詢1985年推出至今,已成為AI領域最具權威且最好使用的指引,引領您如何運用最新的想法與最新的實踐作法。全新增修版提供全新範例、工具與使用AI去創造正向變革持續力的技巧;增加全新章節,分享獲奬社區應用欣賞式探詢的創新實例。 各界領導人士正向推薦   ◎莊淑芬,WPP

集團台灣區董事長暨奧美大中華區副董事長   ◎鄧雲暉,AICCP國際認證領導教練學院校長   ◎連庭凱,B型企業協會(B Lab Taiwan)理事長   ◎余文偉,世界宣明會(中國)前營運總監   ◎吳熙琄,台北茵特森創意對話中心創辦人與執行長   ◎吳靜媛,Lumina Learning Taiwan共同創辦人   ◎吳明烈,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諮商心理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特聘教授   ◎林秋鴻,鴻揚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林龍森,PSA華科事業群慈善基金會執行長   作者簡介 黛安娜.惠特尼博士Diana Whitney, Ph.D.   她是欣賞式探詢、大型組織發展與靈性領域的領導

者,三十多年來一直主導正向變革的理論與實踐。先後創立國際顧問公司「正向創變企業」(Corporation for Positive Change, CPC)和共同創立社會建構主義智庫「陶斯研究院」(The Taos Institute)。為財星100強企業、全球跨信仰團體和專業協會等組織客戶服務,為領導者提供意見、設計和引導社會創新、策略文化變革、收購合併與領導力發展等領域。 阿曼達.賽思頓-布倫Amanda Trosten-Bloom   她是「正向創變企業」(CPC)首席顧問,洛基山正向創變中心(Rocky Mountain Center for Positive Change)共同創

辦人,陶斯研究院(The Taos Institute)院士;也是國際知名資深顧問,善用欣賞式探詢作大型和長期協作變革與社區參與項目。主要針對戰略規劃、文化變革、以及企業、非營利組織和地方政府的領導和項目發展。 審校者簡介 徐佩賢 Dorothy Tsui   先後創立正向創變企業(Corporation for Positive Change, CPC)的大中華和香港中心,現為正向創變企業的合夥人、首席顧問、領導團隊成員及亞洲區代表,致力於亞洲及大中華區內教授和推廣欣賞式探詢的運用,擔任其全球欣賞式探詢和正向創變英文、中文認證課程的資深導師,並協助不同組織設計和實行共創變革項目,推行正

向的持續變革。 樊舒琦 Amanda Fan   現為正向創變企業-亞洲顧問團成員、國際教練聯盟專業認證教練(International Coach Federation, Professional Certified Coach)、AICCP國際領導教練認證學院督導教練及管理顧問公司合作教練。曾任職於:ICF Taiwan秘書長、自我領導力教練,教育基金會教育專業董事、國民中小學校長及教學視導,透過後現代課程、差異化教學、專案式學習等學習者導向之多元學習模式,實踐人類發展信念之適性教育。   作者序 致全球華文讀者的一封信 出版序 欣賞式探詢──由精神至實踐,共創美好

正向之路/徐佩賢 審校序 引動欣賞式探詢的整全力量/樊舒琦 推薦序一 正向,是一個沒有損失的選擇/鄧雲暉 推薦序二 實踐個人改變,轉動美好世界/連庭凱 推薦序三 以正向之名,傳遞組織正能量/吳明烈 各界推薦佳評如潮 前言 引文 第一章 什麼是欣賞式探詢? 第二章 欣賞式探詢的做法選單 第三章 欣賞式探詢的八個原則 第四章 欣賞式探詢的施行:從源起到現今的實踐 第五章 欣賞式探詢的準備期 第六章 選擇肯定式主題 第七章 發現:欣賞式訪談與細節 第八章 夢想:未來的景象與聲音 第九章 設計:為價值觀與理想塑造實體 第十章 命運:受啟發的行動與即興創作 第十一章 欣賞式探詢:規劃社群的流程 第十二

章 欣賞式探詢為什麼有效 附錄一 關於正向創變企業/正向創變企業-亞洲 附錄二 關於作者群 附錄三 譯注 附錄四 注釋   作者序 致全球華文讀者的一封信   認識徐佩賢Dorothy Tsui是我們的榮幸;由相識到相知,我們深受她的德才兼備,以及在香港、大中華與亞洲其他地區發展「欣賞式探詢」與「正向創變」的決心和熱誠所感動。她現為正向創變企業(Corporation for Positive Change)的首席顧問,並先後創立正向創變企業-亞洲、大中華與香港正向創變中心,更是AI培訓導師與引導者(facilitator)當中的佼佼者。非常欣喜有如此卓越的實踐者用心翻譯我們的著作

,祝願她的天賦能讓更多人受到鼓舞和注滿力量。   自1980年代起,「欣賞式探詢」(Appreciative Inquiry, AI)已被廣泛應用在文化、策略、項目開發、併購整合等不同領域的挑戰,它涉及世界各地的企業、非政府組織、社區和政府,其流程引發了前所未有的協作和創造力。本書《欣賞式探詢的力量》於2003年首次發布,至2010年推出增修版,已幫助不少領導者,顧問和內部變革人員瞭解AI的歷史和背景,提供不同情境下的分步指導和個案應用研究,而此書亦一直被視為AI最實用、最易理解的參考叢書。   我們深信「欣賞式探詢」是一門藝術,也是一門科學;透過無限的創意和想像,讓它活現生機。我們誠意邀

請您視這本書在AI旅途上是一位智慧滿盈的合作夥伴,讓它為您提供信息、啟發和力量,再讓您加以調整、完善和設計您自己獨特的方案計畫。歡迎您加入「欣賞式探詢」的大家庭,匯合與日俱增的團隊領導和實踐者,釋放「欣賞式探詢」的威力。   黛安娜.惠特尼博士 阿曼達.賽思頓-布倫 2018年8月 出版序 欣賞式探詢──由精神至實踐,共創美好正向之路   《欣賞式探詢的力量》這本經典著作,一直是我多年來看過最全面的欣賞式探詢(Appreciative Inquiry, AI)專業實踐者指南。書中涵蓋AI的豐厚理論基礎、操作原則及流程等核心概念,兩位作者也無私地分享了她們運用AI的心法和竅門,當中

許多個案,包括重點的亨特道格拉斯(Hunter Douglas)窗簾個案研究,更是將AI的項目諮詢、設計、以至操作和跟進,每個步驟的細節完美整合,具體呈現。   本書主要集中說明AI在共創項目方面的運用,也是最爲人熟悉和最顯威力的用途,較多用於組織與社區發展;時至今日,透過不同專業背景實踐者的努力,AI的用途已延伸至團隊建立、教練輔導、家庭與關係輔導、個人發展與精神健康、領導力培養、組織學習等,只要能保留AI的精神和精髓,未來AI的發展和應用範疇可望更多元、更廣泛。   對於AI實踐者而言,本書是必備的參考書;若您有意進一步瞭解和鑽研AI,建議根據您手上項目的實際情况,依照本書的指引做點實

踐,從中反思和不斷學習,或是參加相關的實務操作者課程,有助靈活實踐。   AI的精髓並不在於理論或流程,那些當然是基本;要領略個中精髓,先要始於由我們自身經歷AI的威力,而每個人的歷程也不盡相同。在經歷人生最低谷的時候,實踐AI讓我重拾力量,從個人的深刻體驗中培養對AI的信念,它的威力强大,不僅僅是一個工具。   AI爲我帶來最大的改變是自身的世界觀,以及對人、和人與人之間關係的看法。AI讓我對這個世界重拾盼望(Hope),和對人重拾信心(Faith)。只有重拾這些人性基本才能讓人重建關係,邁步向前。   AI也是讓每一個人把他們最好的一面能夠呈現出來,當您實踐越多AI,您和您的受衆會更

有能力欣賞和運用個人强項,進而轉化成集體力量,注意力也會由個人轉移到群體。這是一個謙卑的過程,讓人能自我產生力量,逐步有策略有計畫地把「夢想」和「實際」結合;在講求實際行動、效率、成效之同時,帶動群體和個人投入正向建設,超越口號和感覺良好的層次,創造理想未來和實質成效。   要發揮AI最大的威力,實踐者最重要的心法,就是對人的潛能與正向可能性有堅强的信念。尤其在面臨重大挑戰和困難時,大部分人也集中在解决問題,投放精力在困難的人和事上,這往往會帶來更大的壓力和負面情緒;而作爲AI的實踐者,我們就是要讓人有力量不斷帶動和衍生正向動力,無論任何處境也能看到潛能和機遇,懷著盼望,匯聚力量,互相支持,

一起積極向前。   誠摯邀請您──由精神層次到實踐,齊來共創並實現屬於我們的美好世界!   最後,我要感謝在生命中伴我同行的各位導師、夥伴、客戶和親友;感激兩位作者Diana與Amanda的悉心啟發與教導,以及在正向創變企業(CPC)路上認識的全球夥伴,合力為個人、家庭、團隊、組織與社會等不同領域引發持久正向發展。   這本欣賞式探詢經典鉅著得以在台灣順利出版,我衷心感謝諸多台灣好友與各界合作夥伴的協助,包括:行動學習教練(CALC)賀忠民;正向創變企業-亞洲顧問團成員,掌握國際管理顧問創辦人,中華正向發展協會理事長洪震宇;正向創變企業-亞洲顧問團成員,ICF PCC教練樊舒琦。   

國際教練聯盟台灣總會(ICF-Taiwan Chapter);台灣行動學習協會(WIAL-Taiwan);引導者論壇(Facilitators’ Forum);B型企業協會(B Lab Taiwan);中華民國組織學習協會;T-space: Taiwan教師空間:許伯安執行長,陳佩英教授,鄭毓瓊老師;東吳大學心理系王叢桂教授;中央研究院化學研究所研究員趙奕姼;中華民國紳士協會社會大學校長林石青;國際供應鏈產業人才發展經理施玉婷小姐;陳韻華教練等。   感謝各界好友熱心支持與無私推廣,協辦不同型態的新書分享會、工作坊、論壇、講座等相關活動能夠帶到不同受眾面前。透過大家的分享與行動,喜見更多朋友

在「共創正向改變」的旅途上結伴同行!(在台灣、香港的正向創變與AI系列活動,詳情請見p.340)。   同時我也要感謝為本書推薦的各界領導正向人士,包括:WPP集團台灣區董事長暨奧美集團大中華區副董事長莊淑芬;AICCP國際認證領導教練學院校長鄧雲暉;B型企業協會理事長連庭凱;世界宣明會(中國)前營運總監余文偉;台北茵特森創意對話中心創辦人與執行長吳熙琄;Lumina Learning Taiwan共同創辦人吳靜媛;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諮商心理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特聘教授吳明烈;鴻揚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林秋鴻;PSA華科事業群慈善基金會執行長林龍森;凱洛格管理諮詢公司專家講師魏開誠。感謝您們在百忙之

中抽空閱讀本書,第一手無私分享個人對欣賞式探詢的反思與觀點,為讀者提供在生活中體現欣賞式探詢精神的靈感。   更要特別感謝出版事業團隊:譯者陳淑婷小姐,感謝您引領讀者走進中文譯本世界;審校者樊舒琦小姐,感謝您的用心以專業教練與ATB引導者角度,確保中文譯本如實傳達出欣賞式探詢(AI)的精髓;感謝專案編輯吳穎安小姐的專業與創意;視覺設計吳念澄小姐、編排設計羅凱維先生的出眾設計,讓這本書美感呈現。 ◎徐佩賢Dorothy Tsui CPLP® 正向創變企業(Corporation for Positive Change, CPC)合夥人,領導團隊成員暨首席顧問 正向創變企業-亞洲與大中

華暨香港中心創辦人 審校序 引動欣賞式探詢的整全力量   以往,當我還在教育領域中,協助學生找到優勢智能、開展自己的天賦、讓每一個孩子找到安身立命之處,是我所投入的教育機構的使命。進到專業的教練領域後,欣賞式探詢(Appreciative Inquiry, AI)剛好是我入門學習教練技能的主要精神,也是我現在進行教練(coaching)經常融入的探詢方式,所以,我對AI一直都有一種「真的有效」的親切感,對於它的源起和整合群體智慧的實際運作方式也更加好奇。   可惜的是,到目前為止,在台灣要找到中文的AI相關書籍,實在相當少。去年Dorothy Tsui提到要將這本書翻譯成中文,邀請我加

入出版行列,令我感到既榮幸又興奮。榮幸的是能夠為AI大師之作的中譯本審校,協助部份翻譯工作,為人與組織的發展工具之中文化貢獻一份心力;興奮的是,我可以仔細探究AI的寶典,從核心哲學與多元應用的面向學習AI的精髓。我非常期待這本書的中文版,能夠讓使用中文的人士、組織或社群,有機會深入認識AI,並且在他們需要運用AI的時候,提供可用的實質協助。   就我個人的觀察,在台灣的教練界、引導界與顧問界,AI的「4-D循環」是經常被運用的模組。詳讀這本書之後我發現,「4-D循環」只是AI的一部份,並不是完整的AI運作;在D1的「發現」階段之前,還有一些影響「4-D循環」成效的關鍵地基。如果您想運用AI來

引發自己、自己的組織及所屬社群的最佳狀態,並創造更好的未來,與其直接跳入「4-D循環」的流程中,不妨先「Discovery(發現)」AI的重要地基:運作模式、八大原則、準備期和肯定式主題的挑選,藉由這些過程,逐步為自己、為組織或為社群,做好心態與環境的基礎建設,再啟動「4-D循環」來建構AI系統,為長期、永續的AI文化紮根。   除了這些實用作法,如何讓已經展開的正向行動持續長期運作,更是每一個組織或社群領導人所關心的事情。當我讀到一家傳統的製造公司導入AI,走過一關又一關的挑戰,並轉化成一個全球領先的創新建材集團;跨信仰、跨國度的社群,透過AI讓人們在全球展開長達六年的對話,進而為更美好的

世界而合作;成員背景與價值觀分歧多元的城巿,運用AI 讓公民真正直接參與巿政的規劃與執行,即使巿府官員更替依然運行;我多麼盼望,在我生長的這片土地上也能看到這樣美好的景象,萬紫千紅。   非常感謝Dorothy讓我有機會能參與欣賞式探詢專業知識與技能的中文化與實踐。誠摯希望藉由《欣賞式探詢的力量》這本書的中文版,為華人社會引介另一種與VUCA時代特性相融的思維與做法,不僅做為組織或社群面對VUCA時代的實用工具之一,也做為我們為生命創造價值的另一種可能途徑。 ◎樊舒琦Amanda Fan 正向創變企業-亞洲顧問團成員,AICCP國際領導教練認證學院督導教練 推薦序一 正向,是一個

沒有損失的選擇   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Peter F.Drucker)曾說過膾炙人口的名言:「發揮人的長處,讓弱點不產生作用。」其實一直都是許多主管的困擾。這個聽起來很簡單易懂的道理,實際做起來卻是非常困難,尤其當人的問題排山倒海而來,到底該防弊還是興利,夠讓主管們傷透腦筋。   這些年當我在進一步介紹「教練」(Coaching)與「欣賞式探詢」(Appreciative Inquiry, AI) 時,更是讓主管們一個頭兩個大,由於AI的操作更不急於解決問題與改變什麼,而是把重點聚焦在探索已存在的優勢與強項,甚至價值觀與夢想,這個邏輯更直接挑戰了企業界行之多年解決問題模式,因此剛開始接

觸AI的主管們,總是對AI充滿質疑:   •保持正面心態當然很好,但正面能解決問題嗎?   •只說好話但迴避面對現實可以嗎,那現實誰來面對?   •只探索正向與優勢,那缺點不必改變了嗎?   •這樣操作有可能有結果嗎?   •有沒有更多成功的案例可以佐證它的可行性?   •把焦點只專注在最佳狀態真的可行嗎?真能協助企業發展嗎?   對於實際感受過AI強大的威力,才會多年來大量將這個概念運用在學校課程、培訓輔導與教練會談中,我其實對AI的力道非常肯定,尤其當AI的邏輯開始慢慢變成一種習慣之後,更能從中體會它帶給個人生活的實際幫助與改變。不過我也能同理企業界的擔心與憂慮,且的確需要更多的案例與

證據,來協助企業界更了解欣賞式探詢AI的功能、操作方式與限制。也因此,我非常開心看到這本結合實際案例,具體流程操作,與觀點整理的書籍終於翻譯出版。   首先,這本書的章節編排重點清楚且容易閱讀,可以讓讀者先掌握重點與大方向,再循序漸進深入探索自己有興趣的領域,搭配實際案例從中輔助穿插說明,更能讓讀者清楚欣賞式探詢AI所能達到的功能。除此之外,本書清楚列出操作的流程重點,以及4D中每個D需要達到的成果與目標方向,這一點更協助讀者了解如何執行欣賞式探詢的流程與步驟,讓應用可能性變得更高。對於需要清楚結構的企業主管、團隊引導師、企業教練與從事團隊共創的專業人士們來說,這是一本充滿故事性,但又非常兼

具實用性與收藏價值的工具書。   記得2016年8月,在幫《創建欣賞式團隊:用48個關鍵正向提問打造高效能團隊》(Appreciative Team Building: Positive Questions to Bring Out the Best of Your Team)撰寫推薦序時,曾特別說到欣賞式探詢本身,是個大膽的邀請和一個行動的呼籲,邀請所有讀者們試試看去使用這個正向的觀點與概念,嘗試去幫自己的團隊打造更正向的基因。兩年後的今天,這本書用大量的案例與可操作性,再次提出了AI的正式邀請,邀請如你我一般,在乎組織發展與變革的議題、關注人才啟發與培育、重視企業價值與願景的人們,都能加

入這場正向變革的革命,一起透過實踐AI,讓「組織可以成為有意義的資源,一個可以創造更美好世界的媒介」。   這是個選擇而已,   況且選擇正向不會有任何損失,   何妨讓我們一起試試! ◎鄧雲暉博士Psy.D Sandy Teng AICCP國際認證領導教練學院校長,蘭盈國際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 推薦序二 實踐個人改變,轉動美好世界   小小人性,大大不同      幾個月前,我帶三個女兒參加了一場專為兒童舉辦的嘉年華活動,主題是迪士尼卡通動畫電影《冰雪奇緣》(Frozen)。活動內容不外乎扮成公主拍照、DIY手作蠟燭、歡唱主題歌,甚至還能溜冰。我的孩子分別為七歲、五歲、三歲,這

個活動對她們來說就像天堂一樣美好。(在我寫這篇序當下,兩個小的還穿著公主裝及蓬蓬裙在辦公室裡跑來跑去,連衣服都是她們自己挑選的)。排隊將近一小時後,終於能買票了,當時我靈光一閃,指著新台幣500元(約莫18美元)的門票,要女兒們注意看。   我問:「妳們覺得大家都付得起這個票價嗎?」女兒點點頭。   「我們要不要來問問看,如果有小朋友付不起500元,他們還有什麼方法可以入場呢?」   她們乖乖跟著我走向窗口的售票員詢問:「請問有提供弱勢兒童參加活動的方式嗎?像那些付不起全額票價的家庭?」   售票員回答:「週一到週五上午11點到下午5點,都可以免費入場。」   大女兒Dudu機靈答道

:「但那時候小朋友都要上學。」   「沒錯。」我說。   「所以他們沒辦法參加。」Dudu回答。   我說:「那麼來想想看,我們等了這麼久,好不容易能進去了,但其他不能進去玩的小朋友怎麼辦?」   「這不太公平。」   「那我們該怎麼做?」我問。   她們猶豫了一下,尤其最小的Mumu才三歲,而且這可是充滿吸引力的《冰雪奇緣》。   最後Dudu說:「我們不應該進去。」   「好。」我答道,「Puka?Mumu?大家都同意嗎?」   這開場的序言,似乎不太符合慣例,但我相信,身為三個年幼孩子的父親──敞開心胸與孩子真誠相待,勢必能引領她們親身經驗,開放但不預設立場的提問與對話

是多麼神奇;它也能呼應本書的中心思想,呈顯內心的指南針,指向我們原有的人性光輝,透過「欣賞式探詢」(Appreciative Inquiry, AI),釋放人們的內在力量,實踐共好的夢想。(包括我的孩子,她們已經在無形中親臨AI了!)   我現在的旅程,一切都從「發現如何運用企業的力量行善」開始。這樣的念頭從未出現在我過去職涯中,以前生意和公益向來分開進行,先賺錢再做好事。在我共同創辦亞洲B型企業運動和台灣第一家B型企業「DOMI綠然能源」時;我心中有兩個願景:一是引領徹底翻轉業界生態的運動,二是透過企業網絡來發揮實質影響力。   B型企業風潮的宗旨在於:重新定義企業的成功。所謂成功,不只

是致力打造可獲利且具影響力的商業社群,更在於建立新的經濟體系,用新的方式衡量成功:也就是考量人類、社群及大自然的福祉。   我在這趟旅程中學到的是,只要認清共同的人性之光,該做的事便不言自明;我們的決定和解決方案也許可能較不尋常(就像三個孩子決定不參加《冰雪奇緣》嘉年華一樣)。但組織會用自己的方式邁向共同目標,身在其中的人們也會協力實現這個願景。例如,在全球60多個國家推動B型企業運動──就是公司內部的創變者,在亞洲也已有16國的企業家、投資者、政策制定者、學者及媒體共同投入此一運動。   回顧台灣自身,就如台灣在地的茶籽堂、台灣傳產企業的嘉澎塑膠、PADI教練發展中心的台灣潛水,以及創造

環境與社會影響力能源社會企業的DOMI綠然能源──共同推動的企業環境倡議活動「240」,鼓勵企業運用自家產品、服務及夥伴影響力,以整體的力量對抗氣候變遷,並促進能源轉型。   「240」倡議,在本書提到AI的「4-D循環」,四家企業先「發現」(Discover)彼此最具意義、效能的資源與能力。再進入「夢想」(Dream)階段,以發現的紮實優勢為基礎,建構共同的夢想。第三個階段則開始「設計」(Design),創建理想的運作模式,以實踐夢想。第四個階段則為「命運」(Destiny)階段,進一步強化整個合作體系的積極正向文化,使彼此連結成緊密的網絡,支持、推動共同的願景。   如果你是……   

內部創業家、新創家、政界人士、社區營造推動者。   或是渴望在組織、社區乃至社會做出正向改變的人士。   「欣賞式探詢」將提供所需的工具「4-D循環」──發現、夢想、設計、命運,用正向積極的力量,催生支持改變的基礎體系。   成為自己期許的改變,引領他人共創美好世界。 ◎連庭凱Corey Lien B型企業協會(B Lab Taiwan)理事長,DOMI綠然能源共同創辦人 推薦序三 以正向之名,傳遞組織正能量   這是一本值得閱讀的好書。促進組織變革與發展是組織領導人的首要任務。組織變革發展是持續演進的過程,需要有具體可行的方法,方能達到最佳成效。成功的組織變革在於能夠一

切為改善而改變,而非為改變而改變。   本書《欣賞式探詢的力量》匯集了專業理論與實務,進而提出組織變革發展的有效作法,透過組織夥伴的共同探究,進而形成行動共識,為組織發展共創價值,在這過程中,組織成員是彼此的學習資源與成長動力,彼此相互欣賞以營造優質的生命能量場。全書內容架構完整,共計十二章,分別探討什麼是欣賞式探詢、欣賞式探詢的做法選單、欣賞式探詢的八個原則、欣賞式探詢的施行、欣賞式探詢的準備期、選擇肯定式主題、發現:欣賞式訪談與細節、夢想:未來的景象與聲音、命運:受啟發的行動與即興創作、欣賞式探詢:規劃社群的流程、欣賞式探詢為什麼有效。各章內容論述清晰且能融入具體實務運作,堪稱為精湛之作

,足為各界人士參用。   組織變革是一種心靈變革與正向變革,唯有持續提升組織成員的心靈能量,進而積極傳遞正能量,充分展現正向思維與行動,方能發揮變革的綜效。期待欣賞式探詢的力量為組織變革擴展新境界,注入豐沛的組織活水,讓正向變革成為一種優質的組織文化,實現學習型組織的理想。   ◎吳明烈Ming-Lieh Wu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諮商心理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特聘教授,中華民國組織學習協會理事長 第一章 什麼是欣賞式探詢?現在被顧客問到「欣賞式什麼?你說的欣賞式探詢是什麼?」,我們都不會再感到意外。但在一個充斥著權力、策略、結構、問題和利潤這些名詞的商業環境中,這幾個字被放在一起就算不是互

相矛盾,也會讓人感到不太自然。不過,當客戶體會到「欣賞式探詢」的威力和潛力後,他們便會說:「我們想要導入欣賞式探詢,但,若是要在組織裡面推得動並且被廣為使用,鐵定要給它一個不同的名稱。」欣賞式探詢所研究的,就是當人們的各種功能展現出最佳狀態時,是什麼元素為人類系統注入生命力。這種促成個人與組織改變的做法,其基礎的假設在於:有關強項、成功、價值觀、盼望與夢想的提問與對話,本身就能帶來根本性的轉變。簡單地說,欣賞式探詢的觀點認為,人類能夠以最佳狀態進行組織規劃和改變,是探詢的連帶過程,而這個整個過程以肯定與欣賞作為基調。下列有關人性本質與人類組織規劃的信念,就是欣賞式探詢的基石:•人類無論是個別的

或是集體的,都擁有獨特的天賦、技能,並能夠為生命做出貢獻。•組織是人類的社會系統,能夠建立無數關係的能力源頭,這個能力藉由語言創造出來,並活在語言當中。•我們對未來的意象,是在社會互動中建構出來的,一旦經清晰描繪,就能引導個人與集體的行動。•透過探詢與對話這種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方式,人們可以改變注意力與行動,脫離分析問題的慣性,轉而專注在對未來更有價值的理想,以及更能帶來成果的可能性。話語創造世界,欣賞式探詢的語彙也不例外。有客戶將他們的欣賞式探詢倡議行動,命名為「狂熱者計畫」(The Zealous Program)、「雙和力」(The Power of Two)、「受價值啟發者」(Value

-inspired People),還有亨特道格拉斯(Hunter Douglas)所擬定的「聚焦2000」(Focus 2000)也是如此。在每一個案例中,公司品牌和「欣賞式探詢」這幾個字都持續蓬勃發展。隨著大家越來越瞭解欣賞式探詢的原則,並開始運用這些方法進行實際操作,他們會逐漸瞭解它到底有多正向,以及跟平日的工作方式有什麼不同。如要更完整形容和瞭解欣賞式探詢,就必須從字義上好好思考這兩個字。欣賞:肯定與增值欣賞,跟肯定、珍視及感謝有關。欣賞是一個動詞,本身就有雙重意涵:是一種表達肯定的行為,也是提升價值的舉動。我們再看看這些定義:

遺址保存之法制架構與實踐

為了解決家庭成員的溝通能力是屬於無形的人力資源的問題,作者蔡惠方 這樣論述:

本論文以遺址保存法制化為中心,在我國文化資產保存法的體系之下,討論遺址保存的法制架構,以及現行文資法施行以來,遺址保存規制的實踐現況。有鑑於遺址在我國法定文化資產項目中,是較不為人所熟悉的一項,因此,在本文的第一章與第二章之中,對於遺址的意涵做基本解說,包括其內容、價值、做為文化資產的意義、與其他文化資產的差異特質以及保存規範應注意的重點。在對遺址有初步了解的基礎之上,再繼續探討遺址的法制化過程。第三章則自文資保存的憲法依據出發,簡介文化資產保存法的整體架構,接著試以釋義學的方法,解析文資法中遺址保存法制之架構,尤其針對遺址保存之規範內涵,從法定遺址本身、遺址因定著於土地的特質,而法制規範如

何安排遺址之保存權利與土地權能者之間的衝突。在解構法制體系之後,藉由因遺址而生爭議的案例,從法定遺址的認定、遺址與其所定著土地之間所生的權利紛爭,包括遺址發掘致土地所有權人的損失、土地之權能者對於遺址的破壞,以及對應此破壞的公權力行使方式,透過案例更具體化遺址法制保存的特質。遺址保存最佳的方式就是現地保存,但是在與土地開發權能有所衝突時,於衡量輕重後,遺址保存不得不讓步之下,尚有發掘記錄的保存方式,然而遺址發掘卻又致使土地權能人支出額外的成本。參考日本及法國的法制安排後,毋寧還是從考古發掘著手,解決方式乃是將考古發掘國家化,亦即由國家擔負遺址發掘工作,使土地所有權人受到遺址保存土地管制之最小衝

擊,而遺址仍能得到最底線的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