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友定義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附近那裡買和營業時間的推薦產品

工友定義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良文育成寫的 就是這本公務員法體系+解題書(2版) 和梁寶龍的 政府內部的吶喊:香港公務員工運口述史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世新大學工友資訊世界的故事也說明:資訊使用(Information Use);大學工友(Janitors). 【摘要】 ... 內外十五位工友為研究對象,以深入訪談法及 ... 者嘗試定義或解釋為什麼有些人需要公共資訊的原.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讀享數位 和新銳文創所出版 。

國立中正大學 勞工關係研究所 周玟琪所指導 李翎華的 企業運用中高齡及高齡者職務再設計之導入過程分析 (2021),提出工友定義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中高齡及高齡者、職務再設計、適性工作安排、高齡社會。

而第二篇論文世新大學 資訊傳播學研究所(含碩專班) 葉乃靜所指導 謝德福的 世新大學職員工環境安全認知調查之研究 (2021),提出因為有 環境安全、認知的重點而找出了 工友定義的解答。

最後網站[轉知]數位/網路性別暴力之定義、類型及其內涵說明。則補充:為落實防治數位/網路性別暴力,行政院研訂數位/網路性別暴力之定義為:「透過網路 ... 為保護遭遇數位/網路性別暴力之被害人,學校校長、教師、職員或工友知悉服務學校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工友定義,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就是這本公務員法體系+解題書(2版)

為了解決工友定義的問題,作者良文育成 這樣論述:

  公務員法就像一片森林。   外表乍看綠意盎然、平易近人(譯:相較於其他科,看起來好像技術含量不高,反正找時間背一背就好,得分應該很簡單);但如果一股衝勁就衝進去,很容易迷失、甚至遍體麟傷。   作為曾經迷失、遍體鱗傷且好不容易爬出這片黑森林的我們,寫這本書最大的希望,就是作為大家的羅盤和地圖:先拉高視野,從宏觀體系的鳥瞰掌握,再切入到微觀觀念的逐步攻讀,加上從考試實戰角度改寫濃縮的函釋及解題素材,帶著大家在森林裡一起殺鬼打怪,不斷累積上榜技巧的經驗值。   不論你是愛探險的Dora,或是鬼盜船長Jack Sparrow,相信這本書會帶著你走出森林,找到屬於你的那片

應許之地。  

企業運用中高齡及高齡者職務再設計之導入過程分析

為了解決工友定義的問題,作者李翎華 這樣論述:

自2012年起,勞動部開始制度化地推動中高齡及高齡者職務再設計,以協助中高齡及高齡勞工排除工作障礙,提升工作效能,進而能夠適性、穩定就業。然中高齡及高齡者職務再設計相關獎助計畫已實施近十年,計畫參與人數及認知度依然偏低,尚需提升企業之參與意願。本文彙整過去中高齡及高齡者職務再設計政策及研究發現,過去研究在政策面及硬體層面的安全職場、工作環境改善著墨較多,較少由企業角度探討其為何及如何導入中高齡及高齡者職務再設計。本文透過文獻蒐集瞭解日、韓、美、英各國制度及臺灣目前的發展,並藉由深入訪談法與個案研究法,訪談13位相關人員,包括5位人力資源人員,3位參與導入職務再設計的企業主管,以及5位接受職務

再設計改善之中高齡及高齡勞工,蒐集其經驗與建議,以探究企業運用中高齡及高齡者職務再設計措施之導入歷程,包括導入背景與動機、決策因素、具體做法與執行障礙、執行效益與未來展望。研究發現企業的導入動機以彌補內部人力及技術斷層、因應員工需求、受政策激勵為主;其執行方式多元,硬體層面著重於提升職場安全衛生、降低勞動強度及職災風險;軟體層面的重點則偏向透過管理制度與工作方法之改變,令勞工更易於工作。執行障礙則主要為企業管理制度與中高齡及高齡勞工心理因素交互導致,包括:中高齡及高齡勞工害怕被取代、較難接受改變、較少主動反應需求等;執行效益在企業內部主要為協助內部知識、技術傳承,活化中高齡及高齡勞動力,以及提

高勞工的生產力與工作滿意,而在外部則能塑造雇主品牌,有助於提升企業形象。本文建議應積極建立勞雇雙方對於中高齡及高齡者職務再設計的正確認知、促進勞雇間的溝通及建立協商機制;在政策推廣上應結合不同的計畫資源、加強資訊普及化來提升政策能見度、認知度與參與之誘因,提升勞、雇之參與意願並落實職務再設計,以達成滿足企業營運需求、勞工心理與經濟需求且有益於社會安全的三贏形勢。

政府內部的吶喊:香港公務員工運口述史

為了解決工友定義的問題,作者梁寶龍 這樣論述:

  公務員的範疇各國各有不同,以香港為例,廣義而言,上至特首,下至清潔工,都是公務員;若收窄定義,則香港公務員是指:根據公務員服務條例,直接受政府聘任且經由政府庫房發給薪酬的勞動者。香港公務員工運曾風光一時,是香港工運史上推動獨立工運的一股重要力量。   公務員工會對香港整體的工運的影響,早期是有意由工運介入社會,但現在已淡化。八十年代,公務員工會參與全港性工會運動,如職業安全、勞工立法等,進而涉足社會運動,為八八直選、大亞灣核電廠等議題發聲,與各勞工團體建立直接聯繫。九十年代中期,各集團工會的合作日漸減少,沒有常規性的共同活動。   梁寶龍過去多年訪問多位公務員工會領袖,他們分別來自郵政

、紡織、小販管理、土地工程測量、機電、政府文書、消防救護、醫務等不同單位,而後參與公務員工運,並成為工運中的領頭人物。本書為公務員工運口述史的初步成果,包含蕭賢英、鄧福棋、黃華興、黃偉雄、馮兆銘、鄺漢泉、屈奇安、古聖光、郭紹傑、郭錦霖、李美笑、梁籌庭和李尋彪等13人的訪談紀錄;另附錄〈公務員工運史1843-2010〉、〈公務員薪酬制度〉、〈政府的員工諮詢架構〉等專文,可供香港公務員工運史、公務員評議會史的研究者參考。   「梁寶龍先生,作為一位民間歷史學家,用了兩年多的時間訪談了十多位工運參與者,記錄了他們參與爭取工人權益的心路歷程,寫出了《政府內部的呐喊——香港公務員工運的口述史》,是一部

難得且珍貴的著作,對於希望瞭解香港工運的讀者,提供了珍貴的材料。」——香港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講座教授 潘毅 本書特色   ★藉由13位工會領袖的口述經歷,梳理香港公務員參與工運的歷史脈絡,是公務員工運推動獨立工運的力量展現!   ★收錄〈公務員工運史1843-2010〉、〈公務員薪酬制度〉、〈政府的員工諮詢架構〉等專文,系統性整理香港公務員工運史及公務員評議會史! 各界推薦   李峻嶸|香港理工大學專業及持續教育學院社會科學、人文及設計學部講師   潘毅|香港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講座教授   齊聲推薦   作者簡介 梁寶龍   中文中學畢業,業餘香港歷史研究者,主攻工人運動史,

近日亦撰寫社會保障文章。八十年代協助陳明銶教授編寫《香港與中國工運回顧》和《香港與中國工運縱橫》兩書。1990年參與《工人起來了──工人自治聯合會運動1989》編輯工作。現定期在網上發表工運史研究文章,刊於個人博客:「香港工人的故事」、「惟工新聞」、工業傷亡權益會的facebook等。   2017年與香港中華書局合作出版《汗血維城──香港早期工人與工運》,及編輯出版《粵港工人大融合──省港大罷工九十週年回顧論文集》。2018年出版《爭尊嚴──香港海員大罷工史》,同年協助香港職工會聯盟編譯《成功組織者的八堂課》、2020年協助編寫《走不完的工會路──新巴職工會的古往今來》。2019年協助香港

嶺南大學圖書館開辦陳明銶學術藏書。   現為香港個人及社區服務業工會副主席,香港社會保障學會理事,香港工黨成員等。 推薦序 不是明星的工運骨幹/李峻嶸 前言/梁寶霖 龍少爺的導讀 涉足國際工運的香港人蕭賢英 負責任的工會領袖鄧福棋 從左派走到左翼的黃華興 從工運走上社運的黃偉雄 為第一標準薪級工友打拚的馮兆銘 不涉政治的工會領袖鄺漢泉 律己律人的工會領袖屈奇安 俠義之士古聖光 民主先導的民族主義者郭紹傑 拔萃的百厭仔郭錦林 以「愛心」行公義的李美笑 一往無前的梁籌庭 在多個部門工作的李尋彪 後記 附錄 公務員工運史1843-2010 公務員薪酬制度 政府的員工諮詢架

構 徵集工運史料 參考資料   推薦序 不是明星的工運骨幹 李峻嶸(關心工人運動的大專講師)   說起香港的工人運動,大眾可能會想起李卓人、劉千石、陳婉嫻等「政治明星」級人物。但無論是職工盟還是工聯會,這些工會聯合會的領袖能有高知名度,實在有賴兩會旗下的一眾屬會支撐。事實上,工人運動要持續累積力量、團結工友,是不能單靠明星的。那些長年累月花公餘時間為工友謀福祉的工會中堅,肯定是工人運動不可或缺的力量。這些工會重臣未必有很多人認識,但他們的工作和付出,對於香港打工仔女的權益和工人運動的狀況是相當重要的。   龍哥(本文筆者對本書著者的尊稱)這本書透過訪談,記下了十多位工會中堅投身工

人運動經歷和心路歷程。這些訪談內容不但都是香港工人運動的重要史料,讀者們也可以透過閱讀和消化訪談內容,來認識香港工運以至社會的發展,甚至反思自己對工人運動的認識和判斷。在香港,公務員往往被視為「筍工」(即高薪厚祿的工作)。他們的待遇亦確實比起絕大部分香港其他的打工仔女要好。但這不代表一般僱員就不應該關心公務員工會的情況。政府是香港的最大僱主。換言之,公務員就是最大的僱員群體。因此,整體公務員的待遇是改善還是倒退,也會影響到廣大打工仔女的議價能力。除了公務員工會骨幹的訪談外,這本書也回顧了過去百多年的公務員工運,為大家了解香港勞資關係和工人權益的演化提供更多的線索。 〈以「愛心」行公

義的李美笑〉(節錄) 訪問時間:2013年2月18日(週一)下午4時至5時30分地點:旺角何文田文福道垃圾站被訪問者:李美笑小姐訪問員:梁寶霖、梁寶龍整理:梁寶龍 【李美笑簡歷】 李美笑於六十年代在香港出生,大專學歷,1982年入職公務員做小販管理隊,2004年組織「食物環境衛生署管工職系工會」,2007年另組「香港食物環境衛生署職工權益會」。 第一批女性小販管理隊隊員 李美笑一生喜愛花草,青年時的工作志願是看管花園,愛護植物。於八十年代初的勞工處就業展覽,李美笑正在尋找工作,站在市政局(Urban Council)的展板前,看見有管理花園工作,喜上眉梢,報名投考。 市政局於1936年成立,負

責港島和九龍區食物衛生、清潔街道、文娛康樂設施、管理食肆等市政服務工作,1985年成立執行部門「市政總署」(Urban Services Department)接管原市政事務署、康樂文化署和康樂體育事務處的工作,隸屬文康市政科。新界則由「區域市政局」(Regional Council)負責。2000年,市政局和區域市政局解散。兩局的決策工作分別由新成立的「環境食物局」和原有的「民政事務局」接管;兩局的服務工作由新成立的康文署和食環署接管。 一心想以愛心照護花草的李美笑按時面試,考試內容與植物知識無關,李美笑以為美夢落空。數日後喜從天降,她收到取錄通知,安排在小販組工作,是為小販管理隊第一批女性

隊員,編號是第3號。 見工時,管工見李美笑是女性而且具有學歷,就安排她在寫字樓工作,試用期兩年。李美笑當時正在夜校進修,計劃就在此段時間完成兩年試用期,然後申請調去其他的部門做自己喜歡料理花草工作。工作了一段時間後,李美笑得知不能申請調去做愛護花草的工作,因為這是另一個職位的工作範圍,但可以正式上工後再去投考,試用期的兩年年資繼續有效。如試用期滿後才再去投考,年資則由零開始。年資是公務員計算長俸的一個重要因子。

世新大學職員工環境安全認知調查之研究

為了解決工友定義的問題,作者謝德福 這樣論述:

鑒於地球環境的急遽改變,氣候及地形、物種等問題不斷的湧現,人類之生存環境也受到威脅,人們意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近些年席捲各大媒體的紀錄片《看見台灣》與大陸的《穹頂之下》,都喚起人們對環境議題的關注。環境作為公共產品,對於環境保護不應只是政府有效的管理,更需要大眾的積極參與和保護,所以公眾的環境素養水平高低與認知也直接影響了環境保護事業的成敗。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以世新大學職員工為調查對象,了解職員工的環境安全認知狀況,作進一步的分析及詮釋,提供學校日後安排相關教育訓練課程之參考。經由研究得知在1.地震常識篇、2.火災常識篇、3.水災颱風常識篇、4.生物入侵常識篇等4個問項,三組人員(男女

組長、男女組員、其他員工(技工、工友、辦事員))同意與非常同意的比例平均達五成以上,甚至七-八成,顯示有相當的認知與共識。綜整結果,1.地震常識篇同意以上的比例男性組長較女性組長高,女性組員較男性組員高,男姓員工較女性員工高,組長與組員相當,其他員工較組員高,組長與其他員工相當。2.火災常識篇同意以上的比例男性組長與女性組長相當,女性組員較男性組員高,女性員工較男性員工高,組長較組員高,組員較其他員工高,其他員工較組長高。3.水災颱風常識篇同意以上的比例男性組長較女性組長高,女性組員較男性組員高,男性員工較女性員工高,組長較組員高,其他員工較組員高,其他員工較組長高。4. 生物入侵常識篇同意以

上的比例男性組長較女性組長高,男性組員較女性組員高,男姓員工與女性員工相當,組長較組員高,其他員工較組員高,組長與其他員工相當。為更落實環境安全教育,建議增設災前預防、災時應變、災後救助等教育訓練,強化職員工正確的防災概念及知識,培養職員工正面積極的防災態度及價值觀,以及對各種災害之警覺心及敏感度與防災行動技能和處理災害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