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米英文縮寫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附近那裡買和營業時間的推薦產品

微米英文縮寫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許秀成寫的 地球磷資源流與肥料跨界融合 和SIMONWINCHESTER的 精確的力量:從工業革命到奈米科技,追求完美的人類改變了世界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mm是什麼單位的縮寫? - 爵士範也說明:... 就是長度單位毫米的簡寫,是由英文mainmemory縮寫而來,換算起來1釐米 ... 米制單位換算:比毫米還低的,有絲米,忽米,微米,奈米,皮米,飛米和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化學工業 和聯經出版公司所出版 。

高雄醫學大學 公共衛生學系公共衛生學碩士班 陳培詩所指導 廖冠瑜的 室內空氣清淨技術介入對工業區氣喘病人健康改善之成效評估 (2020),提出微米英文縮寫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空氣汙染物、空氣清淨機、血壓、肺功能、呼出一氧化氮、症狀、小分子核糖核酸。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醫學工程研究所 白孟宜所指導 劉謹慈的 包載雙硫侖與超順磁性氧化鐵之雙功能載體粒子合成:臨床前卵巢癌動物模式治療評估 (2020),提出因為有 卵巢癌、靛氰綠、紫草素、磁熱治療、雙硫侖、超順磁性氧化鐵、海藻酸鈉、藥物載體的重點而找出了 微米英文縮寫的解答。

最後網站微米的英文单位,常用单位英文缩写及法定计量单位表 - 简明教程則補充:微米 的英文单位,常用单位英文缩写及法定计量单位表相关信息,pm单位,PM是什么意思(单位)? - 我要软文网https://www.126ziyuan.com/zuoye/e7c34f78932641777.shtml.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微米英文縮寫,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地球磷資源流與肥料跨界融合

為了解決微米英文縮寫的問題,作者許秀成 這樣論述:

本書圍繞“全球磷資源開採壽命有多久?如何永續利用全球磷資源?”這一熱點問題展開,系統分析了地球磷的來源及賦存形態、地球磷資源的形成及流向,梳理和總結了中國磷礦開採、磷化工生產、磷肥產品生產及磷肥農業使用過程的經驗及存在問題,論述了肥料領域顛覆性創新理論及肥料跨界融合創新理念,並提出了磷資源可持續發展利用的新模式,既是一部反映我國磷資源來龍去脈的著作,也是一部啟迪青年創新能力的讀本。 本書可供涉磷企業及決策機構、行業協會、大中型肥料企業技術人員閱讀,也可供大專院校肥料等相關專業師生參考。 徐秀成,鄭州大學化工與能源學院,教授,我國肥料領域知名學者,一直致力於我國化學肥料教學

、研究、開發、產業化、情報服務、國際交流與國際培訓工作。1957年畢業于天津大學化工系無機物工學專業,後留校任教。1959年3月集體支持河南高校事業,由天津大學調入新成立的河南化工學院,後歷經院系調整,鄭州工學院—鄭州工業大學—鄭州大學化工與能源學院,2001年9月退休。歷任教研室主任、系主任、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磷肥與複肥》主編等職。 智庫磷研究報告001 The Think Tank Report on Phosphorus012 緒論030 第1章地球磷來自何方/033 1.1宇宙大爆炸033 1.2宇宙的前世今生033 1.2.1宇宙未來的4種推測0

34 1.2.2宇宙前世的4種推測034 1.2.3宇宙同源035 1.3磷素的來源037 參考文獻039 第2章地殼中磷的賦存狀態/041 2.1地球基本知識041 2.2磷在地殼中的分佈045 參考文獻046 第3章地球磷資源的形成/048 3.1磷質來源048 3.2磷礦資源基本知識049 3.3世界磷礦資源050 3.3.1磷礦資源量050 3.3.2磷礦資源分佈051 3.3.3磷礦開採量052 3.3.4磷礦資源品位053 3.4世界磷礦開採壽命預測054 參考文獻055 第4章地球中的磷流向何方?/056 4.1地球磷迴圈的基本過程0

56 4.2地球陸地和水生生態系統的磷流量058 4.3全球磷資源的流向059 參考文獻063 第5章中國磷資源及其流向/064 5.1中國磷資源的成因064 5.2中國磷資源儲量065 5.3中國磷資源在食物鏈中的流動066 5.4中國磷礦可開採多久?069 參考文獻071 第6章磷礦開採過程/073 6.1磷礦開採073 6.1.1磷礦開採方式073 6.1.2中國磷礦主要開採技術與特點075 6.2磷礦選礦技術077 6.2.1選礦工藝078 6.2.2選礦藥劑080 6.2.3選礦設備081 6.2.4選礦尾礦082 6.2.5選礦損失083

6.3中國磷礦開發利用的主要特點084 6.4在磷礦開採方面中國開展的幾項工作085 6.4.1全國磷資源開發系統研究085 6.4.2中國科學院學部諮詢評議專案《我國磷科技發展關鍵問題與對策》086 6.4.3鄭州工學院、鄭州大學開展的工作088 參考文獻088 第7章磷化工產品生產過程/090 7.1磷的理化性質090 7.2磷化工產品091 7.3黃磷生產基本知識092 7.3.1黃磷生產方法092 7.3.2黃磷生產赤磷、黑磷092 7.3.3黃磷生產有機磷化物093 7.3.4黃磷生產熱法磷酸094 7.4黃磷生產現狀094 7.5黃磷“三廢”處理與

綜合利用095 7.5.1黃磷尾氣095 7.5.2黃磷廢水098 7.5.3黃磷廢渣098 7.6主要工業級磷酸鹽產品099 7.6.1三聚磷酸鈉和六偏磷酸鈉099 7.6.2電子級磷酸、食品級磷酸100 7.6.3工業級磷酸一銨、磷酸二氫鉀100 7.7世界磷化工行業發展特點101 7.8中國磷化工行業發展特點101 參考文獻102 第8章磷肥產品生產過程/103 8.1濕法磷酸104 8.1.1濕法磷酸生產的基本原理104 8.1.2濕法磷酸生產方法105 8.1.3中國五環工程有限公司在濕法磷酸建設工程中取得的卓越成績107 8.1.4濕法磷酸淨化11

2 8.2磷酸銨類肥料114 8.2.1磷酸銨類肥料基本知識114 8.2.2磷酸一銨(四川大學研究成果)114 8.2.3磷酸二銨118 8.3過磷酸鈣120 8.3.1普鈣、重鈣、富鈣與半鈣120 8.3.2普鈣生產工藝流程121 8.4重過磷酸鈣124 8.4.1重鈣生產的基本原理124 8.4.2重鈣生產對原料的要求125 8.4.3重鈣生產工藝流程126 8.5硝酸磷肥127 8.5.1硝酸分解磷礦制硝酸磷肥的基本原理127 8.5.2硝酸磷肥生產工藝128 8.5.3硝酸磷肥的肥效134 8.5.4硝酸磷肥與其他產品的比較135 8.6鈣鎂磷肥13

6 8.6.1鈣鎂磷肥基本知識136 8.6.2中國創新:鈣鎂磷肥 “玻璃結構因數”配料方法138 8.7脲硫酸複肥143 8.7.1脲硫酸複肥工藝的開發143 8.7.2脲硫酸複肥工藝原理144 8.7.3脲硫酸功能性複肥的工藝路線及特點145 8.7.4脲硫酸複肥的應用效果146 8.7.5磷銨廠、過磷酸鈣廠新增功能性尿素硫酸複肥裝置的經濟分析146 8.8無機材料反應成膜緩釋複合肥料147 8.8.1包裹肥料的概念與範疇147 8.8.2包裹肥料的國內外研究進展149 8.8.3包裹肥料的加工原理與工藝150 8.8.4包裹肥料的特點152 8.8.5包裹肥料

施用技術153 8.8.6包裹肥料施用效果154 8.8.7無機包裹型緩釋複合肥料的節能減排效果157 8.8.8標準與檢測158 8.9飼料級磷酸鹽158 8.9.1飼料級磷酸氫鈣基本知識158 8.9.2飼料級磷酸三鈣(TCP)技術159 8.10磷肥生產“三廢”處理與回收的基本狀況160 8.10.1磷肥廢氣160 8.10.2磷肥廢水161 8.10.3磷肥廢渣161 8.11中國磷肥行業發展概況及未來發展方向164 8.11.1磷肥行業發展歷程164 8.11.2產業集中度與產能分佈168 8.11.3磷肥行業主要產品發展概況169 8.12磷肥工業發展

172 8.132016年磷複肥行業運行特點175 8.14磷肥行業未來發展方向176 8.15中國磷複肥工業協會177 8.16《磷肥與複肥》雜誌178 參考文獻179 第9章磷肥農業使用過程/181 9.1磷在肥料領域的作用與特點181 9.1.1磷的作用181 9.1.2作物缺磷表現出的症狀182 9.2磷肥消費量基本狀況184 9.3中國磷資源消耗和環境影響187 9.4中國施肥合理的標準188 9.4.1養分平衡法188 9.4.2磷肥過量、合理與不足190 9.4.3磷合理施用與產量的關係192 參考文獻195 第10章如何永續利用地殼中的磷?

/196 10.1基本狀況196 10.2哪些因素影響磷礦基礎儲量的使用壽命?197 10.3影響磷資源消耗的因素197 10.3.1全球磷資源流動模型效率因數197 10.3.2全球磷資源永續利用敏感性分析200 10.4磷回收的工藝技術201 10.4.1AirPrex磷回收工藝201 10.4.2Ostara Pearl磷回收工藝202 10.4.3第二代磷回收工藝202 10.4.4生物-結晶法磷回收工藝204 10.5磷肥生產領域,中國磷資源永續利用新模式205 10.5.1“鄭州大學-雲天化-富誼聯”磷資源永續利用新模式205 10.5.2金正大生態工程集

團股份有限公司磷化工清潔生產技術體系208 10.6農學、化學、化工多學科聯合,探討中國磷礦資源危機及緩解對策210 10.6.1調整磷肥產品結構,合理利用中國的磷礦資源211 10.6.2磷資源迴圈利用211 10.6.3建立科學施磷制度213 參考文獻216 第11章肥料領域顛覆性創新理論/218 11.1未來農業發展方向218 11.1.1精准農業218 11.1.2機器人與城市農業221 11.1.3植物工廠221 11.1.4基因工程、基因編輯與基因選擇223 11.1.5藍色經濟224 11.2中國農業現狀225 11.3肥料領域顛覆性創新理論228

11.3.1肥料領域顛覆性創新理論由來228 11.3.2肥料領域的概念創新229 11.3.3宇宙同源230 參考文獻235 第12章肥料跨界融合創新/236 12.1肥料研究/發展方向236 12.2植物生長的“氣”237 12.2.1“氣”的認識237 12.2.2氣血共振的奧秘237 12.2.3農用低溫等離子體238 12.3植物生長的“血”238 12.3.1緩/控釋肥料238 12.3.2小分子碳241 12.4植物的抗體243 12.4.1植物生物刺激素的概念與定義243 12.4.2生物刺激素——精細化學品的發展現狀245 12.5增強作物

光合作用的“氣灌系統”246 12.5.1氣灌的作用246 12.5.2氣灌系統組成247 12.6利用微生物全面提升農產品品質和食品安全水準247 12.6.1微生物247 12.6.2國內外微生物的研究與發展動向249 12.6.3生物肥料在全球作物生產中的應用251 12.7基於分子生物學的精准供應最低量全面營養的均衡施肥256 12.8納米、亞微米材料農用257 12.8.1納米材料的特性257 12.8.2納米材料的農業應用258 參考文獻262 附錄/263 附表1不同資料來源的中國與世界磷肥消費量年際變化263 附表2單位籽粒需氮量指標265 附表3

單位產量磷和鉀吸收量265 本書是一本特殊的出版物。它作為“鄭州大學-雲天化-富誼聯”面對全球的肥料智庫——富地研究所(Fertilizer Development Institute)的第一本智庫研究報告,由我國化工領域專業科技出版社——化學工業出版社公開出版發行,這是一次新的嘗試。本書的風格、內容都與一般的科技圖書有所不同。 智庫(Think tank)也稱思想庫。“智庫”集中一群“智者”就某一專題為決策者提供科學、客觀、公正而全面的決策建議。智庫的英文名稱也可譯為“思想坦克”,美國知名智庫蘭德公司(RAND Construction Company,RAND是Res

earch And Development研究與開發的縮寫)是美國最重要的以軍事為主的綜合性戰略研究機構。公司性質是非營利的民辦研究機構,它雖然是一家民營公司,但它註冊的經營範圍卻涉及政治、軍事、經濟、科技和社會。美國蘭德公司確實是一輛巨大的思想坦克。自1948年成立以來,先後彙集了800位“智者”的研究成果,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和左右著美國的政治、經濟、軍事和外交等一系列重大事務的決策。蘭德公司成功地預測了“中美建交”和“德國統一”,也對“中國21世紀的空軍”“中國的汽車工業”“日本的高科技”“俄羅斯的核力量”“數位化戰場上美國快速反應部隊”等重大課題形成過研究報告。 富地研究所(Fertil

izer Development Institute)是專注研究全球肥料領域的智庫,為關係到全球糧食安全、合理利用資源、人類健康的肥料問題提供宏觀決策支援性質的建議。智庫的使命是為政府、協會、企業的決策者和執行者提供建議;它不是純粹的學術探討,而是將學術探討中得出的結論,轉化為有可操作性的建議;智庫不是諮詢公司,它既解決當前應急的課題,但更重要的是開展長期的戰略研究。智庫肩負著如此重大的使命!為完成本研究報告,我們系統收集和整理了181篇參考文獻,其中,中文135篇,英文和日文46篇;涉及92家國內外高校、企業,其中,國內59個、國外33個;涉及國內外與研究報告相關的專家110人,其中國內87

位,國外23位。他們大多是在所涉領域做出了貢獻的人物。本研究報告力求能提供科學、宏觀、全面的決策建議,這與一般專著的風格不同。 本智庫研究報告選擇一個國家熱點問題——全球磷資源開採壽命有多久?如何永續利用全球磷資源?(提出問題);分析地球磷來自何方?地殼中有多少磷?地球磷資源流向何方?(分析地球磷的“來龍去脈”);介紹中國磷礦開採過程、磷化工生產過程、磷肥產品生產過程、磷肥農業使用過程的經驗及存在的問題。分析磷在社會性消費流程中的效率,指出解決問題的途徑(解決問題、提出建議)。通常,智庫研究報告通過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濃縮為一兩萬字的研究報告,提供給決策方參考。但為了完成研究報告需

要10~20倍篇幅的基礎資料作為背景材料,這些背景材料構成了本書的主要內容。 本研究報告的構成為:智庫研究報告中文本、英文本,作為背景資料的專著,共計12章。第1章:地球磷來自何方?介紹宇宙的發生與發展,屬於天文知識。第2章:地殼中磷的賦存形態。第3章:地球磷資源的形成。第4章:地球中的磷流向何方,屬於地理知識。第5章:中國磷資源及其流向至第10章:如何永續利用地殼中的磷?為“人間”狀態。創新科學工作者應該上知“天”,下知“地”,更應知“人間”。這樣有助於更深層次認識自己的研究領域,並可能誘發出相關研究領域的顛覆性創新。第11章:肥料領域顛覆性創新理論。第12章:肥料跨界融合創新,為肥料領域

各級決策者提供更新的創新觀念。對於肥料企業,相關高校和設計研究機構有大批的中青年技術骨幹,在此創新大潮中,他(她)們發揮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提高廣大中青年科技人才的創新素質是當前相關企業、高校、設計研究部門的迫切任務。 當今,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創新發明層出不窮。決策者除需掌握科學的決策方法,從決策者個人的經驗決策到委託專業人士進行可行性研究(也稱孤立決策),委託專職機構進行系統決策(宏觀、微觀決策支援系統決策)外,還必須緊跟時代發展步伐,更新創新觀念。2015年的創新觀念強調“顛覆性”創新;2017年強調“引領性”創新;2018年強調“跨界融合”創新。這種快速變化,絕不是炒概念,而是我們科技進

步快速發展的要求。正因為我國科技隊伍的萬馬奔騰,促使我國科技口號日新月異。 本書得到了國家“十三五”重點研發計畫“作物專用高效複混肥料的研製與產業化”(2016YFD0200401)課題的資助,特此致謝! 本書非常適合全球涉磷企業、行業協會、國內涉磷決策機構及企業、大中型肥料企業技術人員及高校師生參考,在幫助企業通過顛覆性技術創新、跨界融合創新,走出困境的同時,為全球磷資源永續利用提供決策參考。 許秀成侯翠紅 2019年5月

室內空氣清淨技術介入對工業區氣喘病人健康改善之成效評估

為了解決微米英文縮寫的問題,作者廖冠瑜 這樣論述:

研究背景高雄市是一座位於南台灣的工業重鎮,又以工業發展為主的小港地區,都市發展時難以避免在工業製造或交通運輸的過程中產生許多不同種類的空氣汙染物。室內空氣污染物的來源分為兩類,一類是室內來源,另一類則是來自室外,例如工廠或是汽機車排放。平均而言,人們一天之中在室內環境中的時間超過80% ,並且已經有研究表示,與室外環境空氣污染相比,室內空氣污染可能對發病率和死亡率造成相同甚至更高的風險。然而在過去的相關研究中,我們看到使用空氣淨化技術來改善室內空氣品質的相關文獻中大多在所測量的空氣汙染物種類不超過三種或是健康效應項目未一致,因此需要進一步做系統性的研究。研究目的評估室內空氣淨化的介入是否可以

改善受試者健康。方法對高雄市的36名受試者中進行了一項交叉介入試驗。在每位受試者家中的客廳和臥室各放置一台空氣清淨機,交替使用真空氣清淨機或假空氣清淨機各13天,假空氣清淨機為移除三合一濾網,並在中間間隔2週的時間做為重置期(不做任何介入)。測量了室內空氣汙染物,包含空氣動力學直徑小於或等於1、2.5、4和10微米(particulate matter with an aerodynamic diameter ≤1, 2.5, 4, 10µm, PM1, PM2.5, PM4, PM10)的懸浮微粒、總懸浮微粒(Total particulate matter, Total PM)、超細微粒(

Ultrafine particles, UFP)、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 CO2)、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 CO)、二氧化氮(Nitrogen dioxide, NO2)、二氧化硫(Sulfur dioxide, SO2)、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Total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TVOC)、甲醛(Formaldehyde, HCHO)、細菌、真菌和內毒素,以及健康狀況,包含肺功能、血壓、呼出一氧化氮(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 FeNO)和呼吸道症狀。同時,也評估受試者血液中5種新興的

生物標記物—¬小分子核糖核酸(microRNA, miRNA)。結果與使用假空氣清淨機相比,使用真空氣清淨機時,室內客廳PM1、PM2.5、PM4、PM10、Total PM、NO2、真菌和內毒素濃度顯著降低。在健康方面,介入13天後,與使用假空氣清淨機相比,使用真空氣清淨機時,收縮壓(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BP)顯著下降6.2%和舒張壓(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DBP)顯著下降3.3%;在大多數的肺功能參數,例如用力肺活量百分比預測值(Forced vital capacity percent predicted, FVC%predi

cted)、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百分比預測值(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at 1 second percent predicted, FEV1%predicted)、第3秒用力呼氣容積百分比預測值(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at 3 second percent predicted, FEV3%predicted)、最大中間呼氣流速百分比預測值(Maximum mid-expiratory flow, MMEF%predicted)和25%分點呼氣流量百分比預測值(Forced expiratory flow at 25% percent pred

icted, FEF25%predicted),以及FeNO和症狀分數有改善趨勢。其中使用真空氣清淨機時,與介入前相比,第7天的搔癢/打噴嚏症狀風險為0.47倍,顯著降低。相關性分析顯示內毒素變化量與SBP變化量顯著正相關;UFP變化量與FeNO變化量呈顯著正相關;FEV1%predicted、FEV1/FVC%predicted、MMEF%predicte變化量與PM(PM1、PM2.5、PM4、PM10)變化量呈顯著負相關。在新興生物標記物miRNA中,改善室內空氣品質7天後,miR-199a-5p、miR-222-3p、miR-146a-5p、miR-21-5p有增加的趨勢。結論本研究初

步證明了改善室內空氣品質對健康的有利影響以及改變miRNA的分佈,因此,未來應該進一步評估更多的人群或探討更長時間的空氣清淨機介入在日常生活中對於改善人類健康的影響。

精確的力量:從工業革命到奈米科技,追求完美的人類改變了世界

為了解決微米英文縮寫的問題,作者SIMONWINCHESTER 這樣論述:

  如何測量世界的深度,唯有精密、準確的力量,開啟人類的長和寬!   少了它,這世界就不會有鐘錶、汽車、鏡頭、槍、電腦、大數據!   從美國、西歐橫跨亞洲全球,從工業時代到數位時代,全靠人類最偉大的技術發明成就──精密!   但是,追求極致完美主義,人類是否會忽略了這世界真實的模樣?精密和自然可以共存嗎?   《紐約時報》暢銷書《不平靜的太平洋》作者、電影《牛津解密》原著作者賽門‧溫契斯特匠心力作,揭開人類科學與工業史上最神奇、複雜的發展歷程   涂豐恩(哈佛大學歷史與東亞語文博士)專文導讀   精密,翻轉了現代人類世界的面貌   缺乏精密,你我的生活將截然不同   「精密度」(p

recision)是現代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我們卻很少靜下心來思考它。精密度的概念源於18世紀末,約在美國獨立戰爭和法國大革命的時期,由五個原本互不相識的英格蘭人所創想。當時湯瑪斯‧傑佛遜認為精密度有其絕對必要性,在他的鼓動之下,這個想法越過大西洋,輸出到剛成立的美國,傳到康乃迪克州和維吉尼亞州的磨坊和兵工廠,使美國逐步成為製造大國,接著再傳遍世界各地的工廠和實驗室。在工業革命初期,人們建立了測量標準,進而打造出工具機,亦即製造機器的機器。爾後,精密工具和方法被用來生產槍枝、玻璃、鏡子、鏡頭和照相機,但最終讓位給更先進的技術,包括基因剪接(gene splicing)、微晶片(microch

ip)和強子對撞機(Hadron Collider)。   「精密度」的思考是歷史上一個偉大的轉捩點,如果不留意精密度,製造業便不會崛起。在其助長之下,現代生活標準近乎奇蹟似地遍及整個世界。它造就量產、電子學、電腦晶片、太空旅行、現代機械、戰爭的革命性發展,對人類產生重大影響。   賽門‧溫契斯特將帶領讀者回到工業時代初期,從北威爾斯的鑄造廠和曼徹斯特的工廠,到迪爾伯恩的生產線,以及美國太空總署的實驗室,穿越近二百五十年的歷史,足跡遍及整個世界。接著,順著時光逐步推移,論及目前全球各地(從美洲到西歐和亞洲)的尖端科技發展,以及成就現代生活的所有機械、工業、工程和電子產品的複雜標準。   

《精確的力量》探討的核心問題是:精密度為何重要?我們使用哪些不同的工具來測量精密度?誰催生並提高了精密度?我們在許多層面追求「超精密度」,是否因此蒙蔽了雙眼而無視其他具備同等價值的美好,好比古老工藝、藝術和高雅文化?我們是否忽略了真實反映世界、而非體現我們理想世界的事物?精密物件能與自然和諧共存嗎?本書精彩呈現近代精密工業發展史,作者不僅對過往表達敬意,也對未來提出警告,值得深思。 專文推薦   涂豐恩(哈佛大學歷史與東亞語文博士) 好評推薦   一場精彩的科普之旅,處處展現科技奇觀……讀者必定會喜歡這趟旅程。──《科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s)   溫契斯特擔任過記者

,後來轉行寫作,筆耕不輟。他研究時仔細嚴謹,是一位天主教徒思想家。──詹姆斯‧格萊克(James Gleick),《紐約書評》(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作者博學多聞,夙負盛名,專門研究非比尋常卻引人入勝的主題與人物。本書是他生花妙筆下的另一本極品。──《書單雜誌》(Booklist)   這是溫契斯特最新的科普書籍,內容風趣幽默且啟發人心。──《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   活潑生動,富有價值……故事情節非比尋常,讀之令人振奮。──《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   溫契斯特以熱情的筆調娓娓道來

,內容鉅細靡遺,人事時地物精彩纷呈,躍然紙上。──《紐約新聞報書評》(New York Journal of Books)  

包載雙硫侖與超順磁性氧化鐵之雙功能載體粒子合成:臨床前卵巢癌動物模式治療評估

為了解決微米英文縮寫的問題,作者劉謹慈 這樣論述:

中文摘要 IABSTRACT II致謝 III目錄 IV圖目錄 VII表目錄 X中英文縮寫對照表 XI1 背景與目的 12 實驗設計 33 文獻回顧 53.1 電噴霧於藥物傳輸上的應用 53.1.1 電噴霧(Electrospray) 53.1.2 載體系統(Delivery vehicles) 63.1.3 海藻酸鈉(alginate) 73.2 卵巢癌概要 93.2.1 卵巢癌統計 93.2.2 卵巢癌成因與治療 103.3

雙硫侖於癌症上的應用 113.4 熱治療於癌症上的應用 123.5 紫草素於癌症上的應用 133.6 靛氰綠於螢光標定上的應用 154 實驗藥品與儀器設備 174.1.1 藥品與材料 174.2 儀器與設備 195 實驗方法 215.1 實驗組別名詞定義 215.2 載體顆粒製備 225.2.1 藥品配置 225.2.2 電噴灑 235.3 材料分析 265.3.1 顆粒大小統計與形貌分析 265.3.2 掃描式電子顯微鏡(

SEM)分析 275.4 藥物包覆率與藥物釋放 285.4.1 配置模擬體液(SBF) 285.4.2 雙硫侖與超順磁性氧化鐵系統藥物包封率與藥物釋放 295.4.3 紫草素與靛氰綠系統藥物包封率與藥物釋放 305.5 細胞實驗 335.5.1 細胞培養 335.5.2 細胞計數(Cell Counters) 375.5.3 細胞存活率分析(MTT assay) 385.6 螢光測試(紫草素與靛氰綠系統) 445.7 磁熱治療(雙硫侖與超順磁性氧化鐵系統) 455.7.

1 磁熱治療原理與操作 455.7.2 超順磁性氧化鐵的升溫曲線 465.7.3 對細胞進行熱治療 465.8 動物實驗(雙硫侖與超順磁性氧化鐵系統) 485.8.1 實驗動物 485.8.2 動物腫瘤模式建立 485.8.3 CP70卵巢癌動物模型治療方法 505.8.4 SKOV3卵巢癌動物模型治療方法 525.8.5 安樂死 545.8.6 解剖與切片 545.9 統計方法 556 雙硫侖與超順磁性氧化鐵系統實驗結果 566.1 載體型貌分

析 566.2 載體藥物包覆率與藥物釋放 576.3 細胞存活率分析(MTT assay) 576.3.1 超順磁性氧化鐵磁加熱毒性分析(Free form) 576.3.2 雙硫侖毒性分析(Free form) 586.3.3 載體毒性分析(Co-Particle) 586.4 動物實驗 596.4.1 CP70動物模型治療效果評估 596.4.2 CP70動物模型病理切片判讀 606.4.3 SKOV3動物模型治療效果評估 606.4.4 SKOV3動物模型熱治療效果評估

616.4.5 SKOV3動物模型病理切片判讀 617 紫草素與靛氰綠系統實驗結果 637.1 形貌分析 637.2 載體藥物包覆率與藥物釋放 637.3 細胞存活率分析(MTT assay) 647.3.1 紫草素毒性分析(Free form) 647.3.2 載體毒性分析(Co-Particle) 657.4 螢光測試(紫草素與靛氰綠系統) 658 結果與討論 668.1 雙硫侖與超順磁性氧化鐵系統 668.2 紫草素與靛氰綠系統 698.3 總

結 709 附件與圖片 7110 參考文獻 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