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虎爺時間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附近那裡買和營業時間的推薦產品

拜虎爺時間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謝奇峰寫的 圖解台灣行業神明圖鑑:台南體傳統工藝 和鄭接黃安培得的 出神入話:接地氣映人心的台灣民間信仰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驚蟄到!打小人別忘拜虎爺「咬錢招財」旺整年也說明:周一(6日)清晨4點37分,即將進入24節氣中的「驚蟄」,這天不僅是一年之中最適合「打小人」的時間點,民俗專家楊登嵙也提醒,當天別忘了拜虎爺,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晨星 和經典雜誌所出版 。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視覺傳達設計學系 蘇佩萱所指導 温雅欽的 「平原細語」: 論嘉義地方神怪信仰之多元海報創作研究 (2021),提出拜虎爺時間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嘉義、神怪信仰、平面海報、動態海報。

而第二篇論文佛光大學 宗教學研究所 陳旺城所指導 朱玟臻的 宜蘭龍德慈惠堂研究 (2021),提出因為有 西王母、瑤池金母、無生老母、龍德慈惠堂、勝安宮的重點而找出了 拜虎爺時間的解答。

最後網站18℃的愛 - Google 圖書結果則補充:你相信對的時間遇到對的人嗎 1 大冬天的,如果不能奢侈地撮一頓死貴的羊肉火鍋, ... 影片劇終,羅素關了手機,爬到老虎身上學著電影主角的口吻說:「虎爺,給妞笑一個,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拜虎爺時間,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圖解台灣行業神明圖鑑:台南體傳統工藝

為了解決拜虎爺時間的問題,作者謝奇峰 這樣論述:

  從無形到有形,從塑像到粧佛,傳統工藝完整體現——百工司阜心目中最崇敬的那一尊神明。     台灣的行業神明祭祀源遠流長,行業神即百工百業的守護神,也是行業中俗稱的「祖師爺」。在趨吉避凶的心理因素影響下,祭祀者透過祖師爺神靈的庇佑,不僅可在工作上求得順遂心安,並能祈求增進所屬行業的繁榮與發展。本書即蒐羅各行業神明,從行業神明的緣起、沿革,到本身的工藝造像欣賞,帶給讀者迅速了解,百工百業為何而祭祀,尤其是以台南本土閣派工藝美學為重點,從中認識神明造像技藝展現的工藝造詣,以及如何鑑賞神明像造型美學。     「台南體」粧佛工藝的形成,是府城眾多粧佛匠師共同努力積累的成果,從代表人物泉州派西佛

國蔡心、福州派人樂軒林亨琛,至融合泉、福州二派優點的本土閣派陳金泳(派下弟子杜牧河、黃德勝、曾應飛、鄭賢仁、陳世偉等),還有外地來台南落地生根的林秋銘師傅,都在府城粧佛界占有一席之地。尤以台南閣派的工藝美學在消費市場獲得大家的青睞,粧佛師對於神像皮面彩繪細節的要求,以及工藝美術的追求完美與提昇從不間斷。     一尊神像不僅比例要好,氣勢要夠,神韻要佳,神像金身色彩也逐漸繽紛鮮活起來,因此帶動了注重神像彩繪的風潮。另方面,由於網路發達,加上信仰年輕化,新世代的年輕人已是消費市場的主力,他們有自己的想法,喜歡與眾不同,喜歡分享美學,而閣派追求裡外皆美的神像工藝,很自然吸引了年輕族群的目光,獲得年

輕人的喜愛,即使訂製交期漫長,也寧願等待,台南體細緻的神像工藝,甚至影響到各地粧佛業者,包含中國大陸地區的業者,紛紛模仿,至今成為全台神像指標性工藝。   本書特色     1.行業神即百工百業的守護神,也是行業中俗稱的「祖師爺」。以往在天人合一的古代,以及趨吉避凶的心理因素影響下,透過祖師爺神靈的庇佑,不僅在工作上求得順遂心安,並能增進所屬行業的繁榮與發展。本書即蒐羅各重點行業神明,從行業神明的緣起、沿革,到本身的工藝造像欣賞,帶給讀者迅速了解,百工百業為何而祭祀,以及如何透過各地經典神明造像的技藝,展現神明像的工藝追求。     2.台灣的行業神明祭祀源遠流長,過去所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

狀元。」是基於只要努力就能出頭天的意思,但人的旦夕禍福有時候無法預測,對於未知的事情,「有燒香,有保庇」是普遍的心理需求,放到各行各業之中,也成為求得工作順利發展的期望,行業神明的重要性就不喻而明。本書繼《圖解台灣神明圖鑑》之後,針對貼近民生且耳熟能詳的行業守護神,介紹其特殊性與重要性,近距離鑑賞神明像工藝生成的過程與細節,除了讓讀者從歷史面認識神明來歷之外,並對神明造像工藝各面向能有深入淺出的了解。   民俗藝術專家學者 深摯推薦!     百工百業撐起一個繁榮興盛的社會,各行各業守護神庇蔭著子弟生活無虞。本書從台南出發,圖解行業信仰的古往今來。----張珣(中央研究院民族所所長)     

謝奇峰長期耕耘府城的信仰習俗,經驗豐富而著作迭出。此次的行業神撰述,以實地的訪察紀錄,深具本土性,切合當代台灣的真實面貌。斯土斯神,本書值得推薦大家共賞。----李豐楙(政治大學名譽講座教授)     由等級社會到現代社會,行業識別無所不在。本書一目瞭然,帶你進入社會分工背後神聖與世俗緊扣的祕境。----丁仁傑(中央研究院民族所硏究員)     謝奇峰的《圖解台灣行業神明圖鑑:台南體傳統工藝》一書,可說是在神像研究三部曲著作後,另一本再次開拓神像研究新視界的好書。本書結合大量的文物與圖解,深入淺出地勾勒出神像背後所信奉的各行業的獨特性。----李建緯(逢甲大學文化與社會創新碩士學位學程教授兼主

任、文化資產與文物保存研究中心主任)     不只是工藝!不只是台南體!除了精讀府城,更遍覽台灣多種文化資產。言溢於題,物超所值!----邱彥貴(臺灣藝術大學古蹟藝術修護學系助理教授)     深耕土地綻放繽紛花朵,長期踏查累積豐碩果實,透過本書多元視角系統性認識台灣行業神文化。----洪瑩發(政大華人宗教研究中心博士級研究員、臺灣宗教與民俗文化平臺執行長)

拜虎爺時間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首先先感謝 高點電視台 採訪我們,拍攝錄製這節目單元🎉🎉
「 #傳承文化 」一直以來都是鐵四帝團隊的初心❤️❤️❤️
我們期望能透過我們的努力、專長和藝術,
將 #台灣文化之美 傳承下去💪
不管是 「 #官將首 」還是 「 #家將 」
在這些 #臉譜 、 #服裝 、#刑具 還有這些文化當中的 #民間故事 以及 #傳統步伐。都有非常寶貴的藝術和價值,也是台灣的文化資產🇹🇼🇹🇼
鐵四帝團長 佳倫老師,帶領著團員花費將近一年多的時間
研究、創作、廟宇拜訪、拜師學藝、武術學習和編創
「 #虎爺將首街舞 」,一切從零到有的一點一滴創作出來。
把完整 #虎爺將首街舞微電影 呈現在大家眼前👍
我們一路講求 「#深耕文化、 #創新發揮 」。
傳承文化的路上雖然辛苦,但我們不辭辛勞,堅持到底
將最好的一面呈現給大家,我們尊重傳統,所以我們親力親為的去學習
熟練傳統 官將首和家將步伐以及陣形後,再以街舞元素和武術元素加以融合。創造出全新的題材樣貌。🔥🔥🔥
最後我們希望,不要隨著時光的流逝,台灣美麗的傳統文化漸漸消逝
我們透過我們的專長,將文化傳承下去。讓我們的下一代看到我們一部又一部的創新作品後,能產生興趣,而到頭來去了解和認識台灣文化的原貌之美。
也希望能藉由拍攝這部影片,為台灣帶來祈福,疫情快快退散,讓大家好運旺旺來。🙏🙏🙏
感恩所有前輩、老師以及支持我們的團體和朋友們
我們會更加努力,虛心學習,保有初衷,將台灣文化傳承下去,讓世界看見台灣最美的元素❤️
🎈感謝
#石碇伏虎宮 、 #感謝新莊地藏庵、
#新莊地藏庵頭前庄官將首
#外埔義虎堂 、 #將容文創 、
#比爾牛影像、#PARTY變裝、
You&Me Dance Life舞蹈團 、#北桃園金虎爺 、
#拾號壹樓咖啡館
#桃園文化部 #文化局 #觀光局 #藝青會
沒有你們沒有鐵四帝。

「平原細語」: 論嘉義地方神怪信仰之多元海報創作研究

為了解決拜虎爺時間的問題,作者温雅欽 這樣論述:

  臺灣近年蓬勃發展本土神、鬼及妖怪探源的研究與創作,形式與內容顯現出傳統民間信仰及萬物皆有靈的信仰深植人心,也寄託市井小民的鄉土記憶或國族歷史的共同印象,隱喻式的埋藏在神怪傳說之中。而研究者的家鄉嘉義因以傳統經濟產業為大宗,留存豐富的口傳民間信仰傳說,伴隨明、清、日治的統治史產生當地特有的信仰對象,適合作為探源地理環境、當地居民與信仰對象之關聯的地區。  本創作研究以平面及動態海報表現嘉義神、鬼、妖、怪之形象、印象、意象,平面海報作為公開張貼達到訊息傳遞的視覺傳播媒介,從張貼的位置、紙張、尺寸形式到文字、插圖、色彩、編排內容之間,賦予創作者相當高的自由度,豐富大眾美感體驗。動態海報延續平面

海報形式原理,注入時間和空間要素的動態海報,考驗創作者圖像、文字、色彩、聲音、編排以及訊息、情感、概念在畫面中的傳遞。本創作研究選擇嘉義民間信仰中太保牛將軍、新港虎爺、六腳王得祿墓妖、東石黑皮夫人、東石義愛公、大林水鬼,分為線上創作展及實體創作展展出17件作品。線上創作展共6件橫幅平面海報作品,展現嘉義民間信仰對象之形象設計以及擷取其民間傳說中最代表性的片段製作。實體創作展共11件作品,包含8件平面海報及3件動態海報,將文化符碼更直覺的表現於形象塑造上,並結合視覺動態元素與聲音設計編排,展現嘉義多元的神怪風貌。  綜論,本創作研究採用歷史研究法彙整臺灣、嘉義民間信仰、符號學說及海報設計作為學理

依據,結合訪談法了解嘉義居民對當地神、鬼、妖、怪的所見所聞,包含起源傳說及事蹟、外形配件之描述,補遺文獻未記載或考量之面向。最後透過羅蘭・巴特神話理論分析臺灣民間信仰創作個案,探討平面及動態海報的表現形式與文化內涵之關聯。綜合文獻探討及個案分析之結論,實踐於線上及實體展覽,可提供未來研究者地區性民間信仰文化符碼與視覺造形轉化方法,且透過多元性海報創作讓研究者感受同主題不同載體的訊息傳遞之差異,作為日後表現形式選擇的參考。

出神入話:接地氣映人心的台灣民間信仰

為了解決拜虎爺時間的問題,作者鄭接黃安培得 這樣論述:

  二○二○年伊始,經典雜誌撰述鄭接黃,啟動【出神入話】專題,與攝影安培淂(Alberto Buzzola)投入採訪與寫作。同年三月,台灣疫情方興,首篇〈瘟與神:與自己的恐懼和解〉於《經典》刊載,緊扣社會脈動與平易敘事,以及深刻多采的紀實影像,深深吸引讀者目光。一路走來,直到二○二一年十二月號的〈宛如神在:香爐、彩繪、輦轎〉,系列報導恰已走過近兩個年頭;期間探討了媽祖、土地、瘟神、生育、醫療、幽冥、文昌、財神等與民間日常休戚相關的信仰主題。   一個成長環境不離宮廟、以貼近在地向世人傳遞民間信仰美善為職志的文字報導者;以及來自義大利、儘管定居台灣超過二十年但對於民間信仰一知半解卻傾注心力記錄

的外籍攝影師;共同譜寫出這座島嶼人神共生的有情世界。信仰深根於土地,融入常民的血液之中;神明不在九霄雲外,而是在人間。本書具現台灣民間信仰敬天愛地、護惜土地的初心。   ⊙本書收錄2021年第四十五屆金鼎獎雜誌類攝影獎作品 專文推薦   ⊙李豐楙(政治大學名譽講座教授)、林美容(中研院民族所兼任研究員)   李豐楙   如何文圖並茂、創造高可讀性?彰顯新世代的田野採訪,文字作者的鄭接黃,既以文藝訓練展現其創意,也蘊含著斯土斯民的人文關懷。而《經典》的殊勝就是搭配攝影師安培淂,這位義大利籍攝影師以外籍之眼,所觀所拍都是一般所見的,卻因習焉而不以為意,反而老外別具隻眼而另有所見。   細讀

報導與攝影,感覺《經典》創造了新的美感、新的知識傳遞。民俗/民間宗教的報導,學者或歷史研究或田野調查,不管其學科出身都較為嚴謹、制式,也就顯得嚴肅,也較為小眾。而民俗、信仰乃屬民眾生活的一環,理應可以通俗、平易,這就是系列專題的亮點所在。   林美容   本書的書寫有它的活潑性與動態性,但是作者會把這種種民間信仰的樣態,帶入台灣社會發展的各種脈絡來思考,這是很難能可貴的。應該也是作者的用心所在,信仰有其文化傳統,但反映的畢竟是此時此地台灣人的宗教心。   希望藉著接黃這本《出神入話》,把民間信仰當作流行文化的跟隨者,或是期望對自身信仰文化傳統有所理解的讀者們,都可以在此書找到他們相應的共鳴。

作者簡介 鄭接黃   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系文藝創作組畢業。曾任經典雜誌撰述。   有很多想做的事,也很愛睡覺,所以很會作夢。喜歡台灣民間信仰,童年生活場景是宮廟。喜歡台語,書寫與說話,都試著讓台語融入生活。喜歡當一名編輯,也喜歡寫作,認為所謂的「編輯寫作魂」就是:我多想大聲、用力地告訴你,這個世界因為有了這些人事物,總算有些特別,有些,不一樣了。 【攝影】安培淂   義大利出生,旅遊過上百個國家,定居台灣至今超過二十年;現任經典雜誌攝影召集人。攝影作品多次入圍國內外獎項,並曾獲2006年SOPA亞洲卓越編輯獎、2011年金鼎獎「雜誌個人獎」最佳雜誌攝影,以及2012年吳舜文專題新聞

攝影獎。更以本書攝影作品榮獲2021年第四十五屆金鼎獎雜誌類攝影獎。 推薦序 具現信仰的實態與時態/李豐楙 與時俱進的信仰共鳴/林美容 自序 我與台灣道教的奇遇/安培淂 緒言 映照人心的理解/鄭接黃 台灣 有神隨行 共渡到同行——現代傳統的媽祖信仰 畏瘟而敬神——和解恐懼的王爺信仰 街頭與巷尾——智慧經驗的土地信仰 人生 代代循環 求籽為種生——父母心路的生育信仰 醫生也醫心——兼顧身心的醫藥信仰 事死如事生——生死相銜的幽冥信仰 想望 普世追求 盈虧和圓缺——緣分來去的婚愛信仰 功名與利祿——熙攘凡塵的名利信仰 動物有夠神——有情世間的動物信仰 遍在 神形神通 神來遣兵將——守戒律

傳將藝的粧將 神是眼前人——介於人神之間的乩身 神形映人心——香爐、彩繪、粧佛、輦轎 宮廟走訪誌 跋  讓自己長大 推薦序 具現信仰實態與人文關懷/李豐楙(政治大學名譽講座教授)   有一天打開電腦,看到署名「鄭接黃」的電郵索序,一看《經典》出刊已達二百八十期,在行內理應有相當的知名度,慚愧的是退休以後,這本雜誌的訊息感覺陌生。過了一段時間後又來第二通電郵,表達他的意願,我想「出神入話」既是系列專題,一定有看頭!就表明想看看報導,結果很快接到了一大包,既有複印,還有精美的《經典》雜誌第二八○期。   「該如何看?」第一個念頭後,翻到雜誌的廣告頁,發現十二、三篇編排成型,「即將集結成書

」。   作為老田野的一員,將十三篇在書桌上攤開,按照興趣和理解加以分類,就浮現一個民俗信仰的清晰圖像。   而後一篇篇閱讀,才了解撰稿者的文筆,與攝影者安培淂(Alberto Buzzola)相與配合,在採錄許多宮廟的活動中,廣泛採訪相關人士與民俗專家,而後者幾乎都是我熟識的青壯代,這些民俗精英代表了新世代的聲音,於是欣然動筆寫就此序。   任何作者既在刊物陸續發表,如何編排結集?必有作者的寫作因緣,也就代表先後有序的「寫法」,而我逆反閱讀的經驗則是讀者立場,這種「讀法」顯得自由自在,彼此相遇就會迸發火花。   在這個過程中各有樂趣,我的讀法就是將十三篇分作四組。   第一組始於因

應當前新冠肺炎的世紀性瘟疫,在恐怖的氛圍中重溫/見〈瘟與神〉(編按,本文所見篇名皆雜誌原刊,實際成書篇名多已不同),故列為第一篇見證一個時代。在台灣定期性的迎王區,台江內海舊區的醮祭傳統之一,就是王爺配合保生大帝,在〈醫生醫心〉中接續醫神,則兩位神明既行瘟亦解瘟;這就是「西港仔香」常見的「千歲爺巡掃,媽祖蔭香路」,一則嚴威之極;另一則是母神慈悲,在〈渡與行〉相互搭配,如是撫慰人心的茫然。   第二組從民間諸神作出抉擇,相較於第一組多大神大道,不宜忘掉的,除了文昌帝君和財神,在「朝封」與「道封」之外,還有許多的小神小道,通常不容易被論列,即如陰祠與賭博求財,在〈功名與利祿〉中存在著曖昧關係。同

樣也具有財神性質的土地公,加上客家地區另一「伯公」之稱的,就是在「福德正神」之名下,象徵有土斯有財、有福斯有德,也就是〈街頭巷尾土地公〉;同樣也是位階不高,卻又不可或缺的就是〈動物好神〉,除了各廟俱有的虎爺,還包括一干動物崇拜,即反映有情世界的眾生相。   在台灣諸神信仰的存在,還包括屬於生命禮儀/俗而可歸為第三組的:始於締結良緣的月下老人信仰,〈因為愛情〉而男女好合,從而「合兩家之好」,這就是和合之神。一旦婚嫁就會祈求的,在〈求籽種生〉中先是註生娘娘、入花園顧花欉;而後就交由護佑之神陳夫人/三奶夫人,共同職司過關度限的囝仔關;直到「作十六歲」才拜謝七娘媽,而象徵出鳥母/婆姐間,如是種種概屬

生育信仰範圍;最後必須面臨的就是生命的終極關懷,在〈知死之生〉中的三教合一,既有喪葬禮俗,也有道教拔度、佛教作功德,幽冥信仰大家有份/分。   第四組則圍繞諸神信仰而展開的,從如何賦形的靈力具像化,這個過程既有〈神形人心〉的神像雕刻,也有〈宛如神在〉的香爐、彩繪及輦轎,藴含著民間藝師的諸般技藝,其中藴藏著許多故事;最後神像、輦轎的出場,則可以分別內外,內則〈乩身〉,作為神明的代言人,從採生童到成乩,既可問事也可問病,在神人之間擔任媒介;而對外則是地方神明的出巡,既有儀仗也有神將,神明的職司就是乘御神轎出巡繞境,各式陣頭中常見的神將,從八家將到官將首俱是,仿效帝制王朝的鹵簿展現威儀,既可驅邪逐

祟,也能安鎮一方,各地各自傳承文武技藝,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地展演。   在《經典》的「出神入話」系列報導中,如何文圖並茂、創造高可讀性?彰顯新世代的田野採訪,文字作者的鄭接黃,既以文藝訓練展現其創意,也藴含著斯土斯民的人文關懷。而《經典》的殊勝就是搭配攝影師安培淂,這位義大利籍攝影師以外籍之眼,所觀所拍都是一般所見的,卻因習焉而不以為意,反而老外別具隻眼而另有所見。正因如此,在他的鏡頭下見人所未見,證據就是又得獎:第四十五屆金鼎獎的「攝影獎」,也入圍圍第二十屆卓越新聞獎的「系列新聞攝影奬」。   細讀報導與攝影,感覺《經典》創造了新的美感、新的知識傳遞。民俗/民間宗教的報導,學者或歷史研究或

田野調查,不管其學科出身都較為嚴謹、制式,也就顯得嚴肅,也較為小眾。而民俗、信仰乃屬民眾生活的一環,理應可以通俗、平易,這就是系列專題的亮點所在。   多年來出入田野,既有機會得見前行代,也與諸多青壯世代一直有縁,感覺這個文化領域與時俱變/進。若按照儒家古典的禮學規律:禮意不變,而禮文(儀式)、禮器可變,時空既異,儀式與禮器則隨之而變,如此才形成各代的特色。   當今台灣面臨劇烈的社會變遷,其實連禮意也有些變動,何況是儀式、儀具及行動。我們認識的神明其實具有多面性/千面性,但無論如何變,仍不離其本:一種亙古不變的精神。所以台灣在華人世界中護衛的,就是保留良好的文化價值,這一塊寶地的神明與民

同在。既有機會先睹為快,感慨既有斯土也有斯神,此中神道有可觀者焉。   在《經典》所展現的,從採訪報導、攝影記錄,乃至編排方式,都是屬於這一世代;所見所聞既有所同,但可貴的是具現當今實態,故特別表而出之,希望共同珍惜、見證一個聖與美的世界,是以為序。 與時俱進的信仰共鳴/林美容(中研院民族所兼任研究員)   《出神入話》是鄭接黃撰寫的有關台灣民間信仰的文章,先後刊登在《經典》上,並且在大愛台「經典.TV」節目播出,文字加影像,以電視之大眾媒體的方式,已與社會大眾進行了全方位的交流。如今,結集出書應該是對文字作者很大的一種肯定,因為書籍作為平面媒體的一種展現方式,持續性會更久,更能長期地吸

引讀者做深度的閱讀瀏覽。所以,首先要恭喜接黃,努力有成,可以把自己費心費力去蒐集資料,進行田野調查,以及訪問專家學者,進而撰寫出來的有關民間信仰的瞭解與體會,與廣大的讀者分享,這是可喜可賀的事情。   我長年研究台灣民間信仰,理解到台灣人透過地方社區,對於天地神鬼的共同祭祀,所形成的祭祀圈,以及透過區域性的祭典組織所形成的信仰圈,建構了台灣漢人地域社會(territorial society)的基礎樣貌。我也曾研究曲館與武館的子弟組織,作為推廣廟會活動所需的文武陣,也是傳統社會很重要的基礎組織。   然而,學術的論述,讀者相當有限。所以有時我也透過大學課堂的講述、透過一些通俗寫作,或是通俗

演講等,希望更多人可以用民間信仰的視角,來瞭解台灣人的社會傳統、文化傳統,以及歷史傳統,以建構台灣人對自身文化的自信心。所以,一度我也自詡為台灣民間信仰的代言人,字裡行間與口語傳播之間盡力闡揚,難免不無維護不當的批判之意,皆是出於過去威權時期,民間信仰長期處於被矮化、低俗化的處境,以及學界對其世俗化、功利化的批判,一種不平則鳴的心境吧!   當然,有關台灣民間信仰的通俗文字作品不少,有些是實用性,教人怎麼拜拜等類,有些是就神明或祭典活動進行通俗的介紹。我自己也針對媽祖信仰,出過一本《媽祖婆靈聖》這本通俗書。對學者而言,出版通俗著作是有點拗手的,沒有文字編輯的協助很難竟其功。而接黃這本《出神入

話》沒有這個問題,可以直接了當地用自己慣用的文字風格,與讀者實際見面。接黃的文字很適合一般的讀者,不會太過生硬,內容的組織剪裁與編排也非常得宜,適當穿插受訪者的口述資料,自然而流暢。   這本書的內容,有關於神明的,媽祖、土地公、月下老人、文昌、財神、醫神、瘟神、動物神,也有關於鬼魂的信仰。基本上台灣人崇祀天地神鬼,天神與地祇,神與鬼,基本上有著陰陽兩元的文化思維在其中,地方社區對於天地神鬼是要共同祭祀的。神祇的種類何其多,接黃捕捉到的多是普遍受到崇祀的神明,但也有比較時興,符合時代需要的神明,例如月下老人。而接黃把文昌神與財神合併書寫,標題為:功名與利祿,更是一絕,對於人人追求的學業順利與

財運亨通,透過該文可以看見台灣社會大眾崇祀的情況。雖然,限於篇幅的關係,只能就其採訪的相關廟宇與相關人士,對該神的信仰進行鋪陳敘述,這樣倒是讓讀者比較有直擊臨場感,而不會流於神明的泛論。   除了神明信仰之外,本書也含納了有關神像、神轎、香爐、彩繪等相關的篇章,也有關於家將、神將、官將等相關陣頭的敘述,以及關於乩童的專章,基本上這些文章也都是圍繞著神聖物、陣頭,與神媒,幫助讀者進一步瞭解神明信仰更為深刻的內涵。   總之,本書的書寫有它的活潑性與動態性,但是作者會把這種種的民間信仰的樣態,帶入台灣社會發展的各種脈絡來思考,這是很難能可貴的。應該也是作者的用心所在,信仰有其文化傳統,但反映的

畢竟是此時此地台灣人的宗教心。   台灣民間信仰歷經先民來台的篳路藍縷,日治時期異文化的衝擊,以及台灣民主政治的洗禮,一九八○年代我在研究民間信仰的初期,民間信仰曾經威權的逼迫,大眾也在追求經濟發展與科技文明當中,未予重視。   然而,隨著台灣文化主體性的逐步建立,與台灣本土文化的復振,台灣人的信仰文化逐漸受到政府與人民的廣泛重視,不同於以往年輕人參與者寡,現在的年輕人參與民間信仰活動的頻率和熱度,似乎不斷地提高。民間信仰是很能夠適應時代變化與社會需求的一種習俗性與文化性的宗教信仰,當然,也反映當代的年輕人本身的各種需求。   希望藉著接黃這本《出神入話》,把民間信仰當作流行文化的跟隨者

,或是期望對自身信仰文化傳統有所理解的讀者們,都可以在此書找到他們相應的共鳴。 總論 映照人心的理解/鄭接黃   出神入話,將成語「出神入化」中,「化」字的造化含意,以「話」來完成;讓寫神這件事,透過文字直擊,對於台灣民間信仰的層層迷障,能不能寫出最後的答案,其實充滿對人的觀察。   相當於反其道而行。設若置身艋舺龍山寺的後殿,不是在看神,而是試圖看向眾神前祈求的人們,彷彿展示著各種人生階段、難題困境。原來人神之間,存在著某種微妙且溫暖的對映,更能看出個人至群體、地方至國家的歷史。   本書,即是依照「人神對映」的概念編排呈現。   第一章「台灣:有神隨行」,先以媽祖、王爺(瘟神)

、土地公,從原鄉到台灣,勾勒出環境與歷史。渡海的瘴癘之地,探究媽祖為何成為台灣母親的化想?面對未知的疫病,說「敬畏」是老生常談,在「和瘟」儀式裡,「和」字更能切中新型冠狀病毒的時事,恐懼如何和解?而土地以「土地神祇」的角度來解讀,能看出什麼樣的經驗?讓渡海的瘴癘之地,成為現在安居樂業的台灣。   第二章「人生:代代循環」,生育信仰在一開始,猶疑於「父母養育」與「孩子生長」的視角抉擇,後來體悟,孩子若是沒有父母(或如父母的角色),就算有神,也是無用。醫藥信仰的藥籤與問事,絲毫不避諱地直搗「迷信」的尖銳提問。幽冥信仰建構的死後世界,讓陰陽乖隔有了銜通,用來寄寓「獄念」與「慾念」的警世。一代又一代

,人生階段的終始之間,期盼與困惑、傳承與累積,「人」的身心靈命,以及情感,得以循環下去。   第三章「想望:普世追求」,作為普世價值的追尋,也成為社會對於「人」的期望、看法與祝願。在婚愛信仰裡,「既然命定,又何須祈求」的疑問,使得「想望」的意味更為深厚。功利信仰則將功利主義的印象評斷,拉回追求自我價值的準則。同時,收錄愈來愈受到關注的動物信仰,在「已經成為動物神,位階卻仍是低」的觀念迷惑中,觀察有情互動,於是寫下「不論主從,功高能震主,更能護主」,震與護,是尊重動物特性,以及情感連結,正巧呼應近年對於動物觀念的改變。   第四章「遍在:神形神通」,則試著以神的各種形式,將「神存在與否」的命

題,投石問路般,透過「粧將」的人神切換,來看人如何能夠成為神?而「乩身」多數的討論,偏向神的層面,書寫卻嘗試從退駕的「人」開始,在逐步成為乩身的過程裡,體會到的神、人,以及最重要的自己。最後一篇,從「神的形象怎麼都是福態的,神的想像從何而來」的困惑發想,一路敷寫香爐、彩繪、粧佛、輦轎,自無形,到有形而延伸的進程論述,神的形式多重多樣,一再扣合「對映」。二○二一年十一月,專題系列的最後一位受訪者,為結尾下達一個極佳的比喻——信仰如「鏡」——神所映照出來的存在,是實用的生存、精神的寄託,更是一種形而上,對於「人心」的詮釋。   可以說,這本書寫成的「神」,更多的是許多人用生命來一同形就,並且,傳

達人生是一趟什麼樣的過程,加深《出神入話》的人心,是試著「理解」,理解人生的難易,這趟「出神入話」的歷程才顯得彌足珍貴。   也最值得和讀者分享。 我與台灣道教的奇遇/安培淂 (Alberto Buzzola) 理解台灣道教,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算是台灣人,也所知有限。身為台灣的外籍人士,我從小在一個與道教迥然不同的宗教環境中長大,因此,道教之於我,簡直是雲裡霧裡,大惑不解。接下這項拍攝任務時,綆短汲深,挑戰很大,但卻值得。無論從專業攝影師或個人的角度而言,我樂於把握機會,在這塊早已被我稱之為「家」的土地上,啟程踏上這段充滿靈性的文化之旅,沉浸於這一路的迷人景致與風情。過去一年多來,我

尋訪了不計其數的廟宇,接觸無數信眾與各異其趣的宗教活動。這趟探索之旅令我目眩神移,看得嘖嘖稱奇——從打造神明雕像,到解救身心靈的仙丹妙藥;看著人們對月老與八家將等天府天軍的虔心崇敬,也見識了乩童的捉邪驅鬼與對陰間的詮釋解讀後,我赫然發現,那原是人世間一種愛的表達方式……這些難以盡述的故事,我都以鏡頭,一一如實記錄。現代台灣的道教,無可避免地偏離最原初的思想,像種籽隨風落地,因尋求在地化的認同或受當地文化影響,而自成一格,融合為當代的道教。雖然如此,作為世界最古老的宗教之一,道教思想的核心與根源,仍牢牢穩穩地根植於宗教的原典裡。歷經這些日子的頻密接觸,我開始能超越故佈疑陣的宗教表象與行禮如儀,掀

開層層玄虛的面紗,發現道教與自然法則之間,其實緊密相連,融合共通。台灣道教的廟宇神壇,是最具體可見的宗教符碼。我和許多定居台灣,同時熱衷本土文化的外籍攝影師與朋友們一樣,對經常出現於各大宗教活動或慶典禮儀中的八家將,備感好奇。一般而言,台灣社會對八家將的形象與觀感,負評較多。台灣友人曾提醒我,面對那些傾心投入八家將的團隊,他們可能潛藏的陰暗性格,要謹慎戒備;這些先入為主的耳提面命,確實影響我早期的觀念,於是,我特別留意觀察八家將的各種宗教表現。他們威赫的形象確實令人心生畏懼,但在各種百花齊放的宗教禮儀與慶典上,他們也備受熱情的廣大群眾所追崇與敬仰。

宜蘭龍德慈惠堂研究

為了解決拜虎爺時間的問題,作者朱玟臻 這樣論述:

慈惠堂是戰後於台灣本土興起的宗教派別,自民國三十八年迄今已有七十幾年的歷史,分堂遍布臺灣各區,雖然是以花蓮慈惠總堂為首再去分堂,但各區的慈惠堂皆有自己獨特的風采,各分堂間及總堂互不干涉。本論文旨以宜蘭縣的龍德慈惠堂為主要探討對象,先介紹慈惠堂所在地的蘇澳鎮地區發展沿革,再進一步將重點放置西王母信仰的歷史變革、信仰及人物空間等方面去探討,藉由西王母信仰的歷史發展,以時間及空間軸的方式由遠到近的介紹及呈現出對信仰的影響,分析出西王母文化的樣貌,並對照現今慈惠堂的信仰體制,探討蘇澳鎮龍德慈惠堂各個發展的面向。西王母的瑤池金母信仰在戰前的臺灣並不普及,西王母的來源是民間信仰的神話傳說故事,原本的西王

母是母性大神,位階與玉皇大帝相當,戰前少有西王母為主神的寺廟,後來因為融入了道教瑤池金母及羅教無生老母的形象,以及一般民間信仰的宗教觀和儀式,因而形成新的神明信仰體系。爾後,信徒們更將「王母娘娘」視祂為宇宙至上之祖母神,地位比玉皇大帝還要高,甚至曾被視為各民間信仰之至上之神。後來民間信仰多元化,而逐漸出現各派擁護其信仰的神,而神格位階的不一致說法。瑤池金母信仰體系的廟宇,其經營方式及宗教活動,多以與母娘靈感交流為主,其靈驗顯化事蹟和神話故事的闡揚讓更多的信徒衷心虔誠信仰而蔚為大觀。本論文之架構第一章緒論筆者研究瑤池金母信仰與蘇澳龍德慈惠堂的研究動機和目的,接著介紹研究方法,並針對慈惠堂系統的相

關文獻進行深入探討;第二章介紹慈惠堂所在地蘇澳鎮的發展沿革及人文墾殖;第三章從時間及空間軸由遠至近討論中國大陸、臺灣及宜蘭地區西王母信仰的形成及傳播;第四章說明蘇澳鎮龍德慈惠堂的建廟緣起和祭祀管理公益組織,還有未來宮廟發展的規劃。第五章為龍德慈惠堂的信仰傳說、進香活動與年例祭典,將堂內相關的顯化神蹟一一詳細的紀錄下來。第六章結論,筆者以龍德慈惠堂的歷史發展和瑤池金母信仰的連結做探究,期望本文能夠提供人們民間信仰與廟宇探索,及提供日後其他地區相關信仰及寺廟調查研究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