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民遺眷福利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附近那裡買和營業時間的推薦產品

另外網站榮民榮眷補助 - hocom.tw也說明:發放對象:服役十年以上未就養且未領軍公教等政府機關核發月退俸(金)之有眷榮民亡故,其現居住於臺灣地區之配偶或直系血親,未申領政府機關編列預算發給喪補費(慰問金),且 ...

弘光科技大學 老人福利與長期照顧事業研究所 陳瑛治所指導 鄭淑芬的 高齡榮民長期照顧服務模式選擇及影響入住榮民之家因素之探討 (2020),提出榮民遺眷福利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高齡榮民、榮民之家、長期照顧服務模式。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陽明大學 衛生福利研究所 李玉春所指導 林鈺馨的 2017年調整門診部分負擔對民眾越級就醫及降級就醫之影響 (2019),提出因為有 全民健康保險、部分負擔分級醫療、分級醫療、越級就醫、降級就醫的重點而找出了 榮民遺眷福利的解答。

最後網站與兒童有關的政策則補充:本會對於榮民、遺眷(含榮民子女)提供獎補助的服務照顧,說明如下: 一、針對未支領軍公教退休俸、未任公職且家庭年所得總額未超過114萬元之榮民子女就讀五專前3年、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榮民遺眷福利,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高齡榮民長期照顧服務模式選擇及影響入住榮民之家因素之探討

為了解決榮民遺眷福利的問題,作者鄭淑芬 這樣論述:

背景與目的:我國65歲以上高齡榮民有167,222人,約占我國老年人口數3,607,127的4.6%,其中超過85歲以上之高齡榮民更高達80,679人,突顯我國榮民高齡化的問題相當嚴重,榮民之長期照顧服務選擇值得關注。本研究目的:1.高齡榮民長期照顧服務模式之選擇及其影響因素2.入住榮家之意願及其影響因素3.對榮家各項長期照顧服務項目的期待。研究方法:以全國61歲以上高齡榮民為對象,運用自編之「高齡榮民長照模式選擇及入住榮家意願探討」問卷進行調查,共收集872份有效問卷。運用描述性統計、卡方百分比同質性考驗等方法進行資料分析。研究結果:1.高齡榮民在考量長期照顧服務模式時會優先選擇入住榮家,

其主要考量是健康因素、家庭因素及經濟因素。2.在身體開始退化時,不同年齡、身份、子女數、服務年資、教育程度、階級、經濟狀況、月所得、房子型態、是否住在眷村、籍貫、自覺身體狀況、慢性病數量的高齡榮民長期照顧服務模式之選擇有顯著差異。3.在身體已經到達臥床狀態時,不同性別、年齡、身份、婚姻狀況、居住型態、服務年資、教育程度、階級、經濟狀況、月所得、房子型態、是否住在眷村、籍貫、自覺身體狀況、慢性病數量的高齡榮民長期照顧服務模式之選擇有顯著差異。4.影響高齡榮民選擇入住榮家的主要考量因素是減輕經濟壓力、不想拖累子女及好的醫療服務等。5.高齡榮民對榮家長期照顧服務項目的期待,首重醫療服務,其次依序是環

境舒適度及照顧品質,收費價格等。結論與建議:依據上述研究結果提出有關高齡榮民就養需求之輔導及後續研究之建議。

2017年調整門診部分負擔對民眾越級就醫及降級就醫之影響

為了解決榮民遺眷福利的問題,作者林鈺馨 這樣論述:

研究背景及目的 全民健康保險實施部分負擔制度,目的係為了避免「道德危害」,防止醫療浪費。為更積極促進分級醫療,政府於2017年4月15日調整門診部分負擔,本研究欲探討該政策介入後,對於民眾越級就醫及降級就醫之影響。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Aday與Andersen健康服務利用擴大行為模式為理論架構之運用,全民健保資料庫進行民眾越級就醫率及降級就醫率之分析,採事前事後控制組比較研究設計(pretest-post-test control group design),實驗組為受部分負擔影響者,對照組為不受部分負擔影響之第五類投保類別低收入戶、第六類第一目投保類別榮民及榮民遺眷之家戶代表,並

以傾向分數配對方法,將越級(降級)就醫之實驗組與對照組分別依據性別、年齡、共病指數,進行3:1配對,以減少研究對象之選擇偏差。另,本研究以居住地之區域以上醫院數代表大醫院之資源,以病人初級照護及牙醫就診案件之就醫地點推估其居住地。 越級就醫與降級就醫判定標準係依據採用吳肖琪、李玉春(2004)發展之「西醫門診分級醫療指標」及健保署(2005)之初級照護案件定義,越級就醫指適合在基層就醫的病人(初級照護),前往地區教學醫院以上層級之醫院看病;降級就醫指適合在地區教學醫院以上層級看病的病人(C類疾病),卻前往基層就醫。研究結果 實驗組越級就醫率為6.8%,顯著低於對照組(19.1%);

降級就醫率為30.8%,顯著高於對照組(23.3%)。DID分析發現,政策介入後實驗組越級就醫率增幅顯著低於對照組,而降級就醫率降幅則與對照組無顯著差異。GEE分析,在控制其他變項後,部分負擔政策使越級就醫率顯著減少0.5%,年齡18-44歲及65歲以上者、共病指數越高者、居住地區域級以上醫院數越多者,其越級就醫率顯著減少;部分負擔政策對降級就醫率之影響則未達統計顯著。研究結論與建議 2017年部分負擔調整雖降低越級就率,但因降幅甚低,無法排除樣本數過大造成統計顯著,或大醫院病人轉自費之影響。 未來建議透過基層醫療支付制度改革,提升照護完整性及品質,未來研究可運用問卷調查,收集健保資

料庫缺乏之變項資料,包括自費醫療等,了解部分負擔政策之實際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