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姓制度宗教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附近那裡買和營業時間的推薦產品

種姓制度宗教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拓徹寫的 印度人為什麼天天吃咖哩?:超ㄎㄧㄤ、超莫名但又超有道理的印度文化 和於爾根·奧斯特哈默的 亞洲的去魔化:18世紀的歐洲與亞洲帝國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入廟朝拜終解禁印度種姓制度遺害下賤民「抗爭成功」? - 香港01也說明:來自賤民群體代表向負責地方宗教事務和寺廟管理的印度教宗教和慈善捐贈部提出請願,獲得通過後,政府和執法部門亦派出地區官員和警察到場維持秩序,防止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時報出版 和社會科學文獻所出版 。

華梵大學 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王惠雯所指導 林秀蘭的 早期佛教倫理思想的起源與婆羅門的關係 : 以《雜含經論會編》〈婆羅門相應〉為中心之研究 (2006),提出種姓制度宗教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婆羅門、佛陀、印度、四部阿含、佛教、佛教倫理、種姓制度、宗教倫理、婆羅門教。

最後網站印度種姓制度還存在嗎?一手玩起種姓與族群衝突的莫迪正遭反噬則補充:莫迪政府除了去年在擁有兩億人口的北方邦(Uttar Pradesh),選擇了印度教祭司阿迪蒂亞納特(Yogi Adityanath)擔任行政首長外,本月又出現五個宗教領袖,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種姓制度宗教,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印度人為什麼天天吃咖哩?:超ㄎㄧㄤ、超莫名但又超有道理的印度文化

為了解決種姓制度宗教的問題,作者拓徹 這樣論述:

由旅居印度十二年的文化學者 為你解開印度千奇百怪的生活疑惑!   ▎說到印度,你第一個想到的是什麼呢?   華麗奪目的寶萊塢? 香噴噴的印度咖哩?   還是有著浪漫羅曼史的泰姬瑪哈陵?   那你一定還不知道:   ● 印度的馬桶上居然會有「翅膀」   ● 種姓制度快變成都市傳說   ● 印度教徒跟穆斯林曾拜過相同的神   ● 印度男人其實都很怕太太   ● 寶萊塢的歌曲才是電影賣座的關鍵⋯⋯   無論你是印度控、還是第一次去印度、甚至準備去印度,對於印度那些讓人一頭霧水(官方說這是incredible!)的日常生活,肯定有點疑惑!文化學者拓徹在印度留學十二年,透過他的經驗與深度觀察,為

你解開各式印度生活背後的成因。   到底印度是個什麼樣的國度?怎樣才能搞懂印度人的神邏輯?想吃東西不拉肚子、走路不撞到牛,真的那麼困難嗎?歡迎打開本書,跟著作者拓徹一起踏上真正的文化之旅! 本書特色   1.    本書內容是旅居印度北部十二年的印度文化學者,第一手的文化觀察報告。作者深入印度人的日常生活中,以最中肯、客觀的角度來解釋發生在印度的incredible現象。   2.    窺探一般人常覺得印度不可思議之處,包含種姓制度、宗教、童工及貧民窟問題、觀光客常遇到的麻煩,以及印度飲食與娛樂文化等五大面向。   3.    內容大多是市面上很少提及的主題,讓你了解更真實的印度!

名人推薦   「印度這個千年古文明,需要我們近距離觀察認識,而非一味自大地認為這就只是一個貧窮、落後又骯髒的國度。作者用日本人的眼光看見了印度一部分的故事,我則以台灣人的角度經歷了印度一部分的點滴。本書除了對印度有精采的觀察,還有更多趣事等著你細細探索。」-中文媒體駐新德里記者、YaoIndia就是要印度網站共同創辦人 印度尤   「作者細膩的觀察,解開許多曾在我腦中閃過卻未曾想深入了解的疑惑。透過簡潔語言,闡述外國人在印度面對的矛盾與衝擊,卻意外地好讀。如果印度也是你的天命,這將是你不可不讀的書。」-《嫁到印度當人妻》作者 印度NG人七   「對許多人而言,印度似乎存在許多未知的『

謎』,然而那些謎的本質說穿了就是『文化差異』。印度之所以魅力豐沛,理由便是那些『謎』。本書適合獻給印度文化的愛好者、對於去印度膽怯躊躇的旅人,也適合作為任何人破除內心對印度抱持偏見的楔子,重新思考何謂正確看待異文化的眼光。」-《丈量印度》作者 張瑞夫   「印度這個古老而複雜多變的國度,由一百個人敘述會聽見超過一百種的答案。從一個重視秩序與合群的日本學者眼中,透過另一個視角來重新審視喜歡不按照牌理出牌的印度,你會發現從喀什米爾出發的印度世界格外有趣。」-前馬來西亞獨中校長、東南亞暨南亞文史工作者、作家 黃偉雯  

種姓制度宗教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我們常常會說,有錢能使鬼推磨。意思就是有錢連鬼都可以收買啦。有錢可以買的東西真的太多了,我可能買不到青春,但至少可以去拉皮少兩條皺紋吧?我現在還沒去喔,我存起來過十年再用。
 
但這次肺炎疫情,我真的看到一個金錢沒法收買的,那就是COVID-19 。
 
紐約時報在前幾天就在頭版頭,刊登了這次在疫情中過世的人的人名,因為美國的死亡人數已經跨過了十萬人,結果整個頭版頭整頁塞滿了人名。要知道現在確診人數跟死亡人數,飆到讓大家車尾燈都看不到的,就是號稱世界上醫療資源最完善、財富淹腳目的全球第一大經濟體美國,而且這個數字還在繼續爆衝當中!我以前在美國住了快三十年,我真的滿頭問號,到底是在幹嘛?最有錢的是你、做最爛的也是你,就好像富二代成績竟然吊車尾一樣,現在想想,富二代吊車尾的還不少,總之這就讓我忍不住開始思考,有錢真的是防疫必需品嗎?
 
最近就有個小地方抓住了國際媒體目光,還被拿來跟美國做比較,就是印度西南方的「喀拉拉邦」。
 
喀拉拉邦面積3萬8,863平方公里,比台灣大了一些,卻塞了3500萬人口;印度1月27日首個確診就是出現在喀拉拉邦,不過4個月過去,印度全國病例不斷爆增,至今已有超過14萬人確診,四千多人死亡,喀拉拉邦卻只有896例確診,7人喪命,情勢整個大逆轉,被稱作全印度唯一成功控制疫情的省分。
 
再拿來跟美國比一比,美國人均GDP達6.5萬美元,但Covid-19死亡率卻出奇高,達到5.8%;反觀以服務業為主的喀拉拉邦,人均GDP只有2900美元,失業率高達11.4%,但在這波疫情中,死亡率只有0.7%,怎麼看都狠狠打臉美國以及其他資源充足的大國。
 
包括英國BBC、衛報,美國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以及經濟學人,都大篇幅報導這個「喀拉拉現象」,以及他們採用的「喀拉拉模式」。
 
其實喀拉拉邦政府長期投入大量經費,加強公共衛生基礎建設,當地有2700多家政府醫療機構,平均每10萬人有330張床位,是全國最高,但要比醫療資源,美國更多啊,也沒比較厲害,我們就幫大家歸納出三項喀拉拉防疫秘訣。那第一項,就是跟台灣一樣的「超前部署」。
 
台灣17年前有SARS教訓,17年的萬全準備就等這一仗,喀拉拉邦在2018年也有「立百病毒」的前車之鑑,這個病毒也是由「果蝠」傳染的,當時一個月就奪走17條性命。
 
所以這次中國武漢傳出病情的時候,喀拉拉邦就立刻拉響防疫警報。1月就開始在四個國際機場對旅客進行體溫篩檢,追蹤並且隔離疑似個案;2月成立一個24人的防疫小組,3月10日就宣布關閉所有教育機構和娛樂中心,禁止大規模聚會,呼籲民眾不要前往宗教場館,兩天後進一步宣布封城令,比中央政府的全國封鎖令(3/24)早了將近兩週。
 
不僅如此他們還在每一區都設立負責處理Covid-19的專門醫院,連飯店也變成隔離病房;曾經擔任過中學教師的喀拉拉邦衛生部長「夏拉賈」,兩年前就靠防疫一戰成名,故事還被翻拍成寶萊塢電影。這回更是專訪接不完,還被封為「Covid-19殺手」、「巨星衛生部長」。這次的防疫模範生,怎麼那麼剛好都是女性領導人呀!
 
我們再看到第二點,同時也是非常具有印度style的「人海戰術」。
 
大家對印度的第一印象,應該就是人怎麼那~麼多,印度是目前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國家,僅次於中國,雖然人口密集往往會造成防疫困難,但喀拉拉邦反而把這項劣勢轉為優勢,號召民眾擔任防疫志工,結果短短一個月內就有30萬人加入!
 
喀拉拉邦把人海戰術運用在病例追蹤上,分為電訪和親訪,電訪中心運用地理標籤技術定位,志工再一一打電話詢問被監測的對象有沒有出現症狀,還有專門用來防疫的20萬個WhatsApp群組;當地還成立一支「追蹤部隊」,2萬6千名經過認證的社會衛生工作者和稽查員,挨家挨戶訪查隔離檢疫者,同時出動好幾千名警察,嚴格執行封鎖令,騎機車到處巡視,看民眾有沒有乖乖待在家。
 
但是喀拉拉邦的經濟,靠外邦和外國的日薪移工支撐,封城沒飯吃怎麼辦?當局也有完善的福利制度,把對人民的衝擊降到最低。
 
原來喀拉拉邦是由左派的共產政府當家,主張人人有飯吃,和印度中央和其他地區的右派種姓色彩大不同。相較其他省份的民眾因為封城挨餓,喀拉拉當局靠2萬個「社區廚房」,填飽30萬移工的肚子,有志工幫忙煮大鍋飯,民眾甚至能依據飲食喜好點餐,至今送出800萬份餐點;地方政府還免費向每個家庭發放15公斤白米、豆類和調味料,而且送貨到府,就算學校關閉,也會送營養午餐給學童,並且提供醫療和個人衛生用品給需要的民眾。
 
雖然「喀拉拉模式」目前看來很成功,但專家警告,仍然不能掉以輕心。例如印度泰姬瑪哈陵的所在地,北部城市阿格拉(Agra),先前防疫模式被大力讚揚,結果4月初案例暴增,神話破滅!不過喀拉拉邦的表現,依然可以證明財富並不是政府防疫的絕對條件。
 
西方資本主義的理念向來是:財富能讓民主政府,在承平時期為公眾提供服務,並且在危難當頭時,保護公眾免於傷害,不過看看美國這次的表現,或許就是因為資源太多反而掉以輕心,螺絲不知道鬆了幾百顆,反觀喀拉拉邦這樣相對不寬裕的地方,或許正明白自己沒那個本錢,也就不敢去冒險。錢多有錢多的優勢,但沒錢也有沒錢的做法,你認為資源多寡跟防疫表現成正比嗎?
 
這周琪斐大放送的關鍵字是 #喀拉拉模式 #窮無損防疫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九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早期佛教倫理思想的起源與婆羅門的關係 : 以《雜含經論會編》〈婆羅門相應〉為中心之研究

為了解決種姓制度宗教的問題,作者林秀蘭 這樣論述:

本論文的研究主旨在於探討早期經典中所載錄的婆羅門,佛陀如何透過相應的教化之道,在當時印度社會文化背景的環境中,提出與婆羅門有別的佛教倫理思想,並融入佛法教義而展現其思想特色。本論文的研究資料依據為四部阿含,特別以《雜阿含經論會編》<婆羅門相應>為主;從這些經典中歸納出佛陀與婆羅門之間的互動,探討佛教倫理思想的早期發展。種姓制度影響印度社會非常深遠,婆羅門種姓是四姓之首,以專司祭祀的婆羅門為主力的婆羅門教更是主宰印度人宗教信仰數千年。而在佛教經典中所記載呈現的婆羅門教的倫理實踐性,以及佛陀對於婆羅門相應的對話、教化過程中,可以顯見佛教倫理思想的對照觀點。在隨機而教的方法中,可以歸納出屬於佛教基

本教義的倫理思想,並看到其間發展的模式和論述的層次。因此,本論文即以古印度種姓制度為出發點,以宗教倫理為主軸,探討早期佛教的倫理思想和婆羅門教之間的相應與對照的關係。

亞洲的去魔化:18世紀的歐洲與亞洲帝國

為了解決種姓制度宗教的問題,作者於爾根·奧斯特哈默 這樣論述:

啟蒙時期的世界觀與求知欲促使歐洲人接觸陌生的亞洲,歐洲不斷和同時代的亞洲互相比較,借以尋得自己的定位,從而逐漸從亞洲的優勢中解放出來。 本書呈現的正是在18世紀這段知識系統大變動的歷史時期,歐洲人與亞洲知識、亞洲印象糾纏的過程。歐洲在這個世紀深入認識亞洲,原本神秘奇幻的國度現在成了清晰的客體,這種知識上的去魔化令歐洲獲得了一種至今依然揮之不去的優越與自大感。 奧斯特哈默的研究呈現出不同文化之間的溝通難題,對今日的世界來說,這段歷史為不同文化的互相理解及沖突溝通提供了豐富的材料。 於爾根•奧斯特哈默(J rgen Osterhammel),1952年生,曾在倫敦德國史研

究所和弗萊堡大學工作,現為康茨坦茨大學近現代史教授。他出版過大量有關18世紀以來的歐亞歷史著作。 其作品包括《世界的演變:19世紀史》《中國與世界社會:十八世紀至當代》(獲得德國史學家協會獎)《中國革命:1925年5月30日,上海》等。 於爾根•奧斯特哈默因其在歷史學研究中的卓越成就獲得萊布尼茨獎(2010)、湯因比獎(2017)。目前,他正在從事20世紀的去殖民化史研究,並和入江昭(AkiraIriye)合作主編6卷本《世界史》(A History of the World)。 序 第一章 前言 亞洲的「沒落」 歐洲的自大 人類的大地圖 論述壓力 教育包袱 偏執症 認

知差異 空間 斷代 第一篇 知識之路 第二章 亞洲一歐洲:界線、均衡、等級 俄羅斯帝國中的亞洲及歐洲領土 奧斯曼帝國:歐洲強權還是野蠻的異族文化? 亞洲:最重要的大陸? 特質類型與百科全書 歐洲優先:泛歐洲的全球化 第三章 變換角度:歐洲自由心證的表現空間 文化轉移與殖民主義 種族中心論的理論 跨文化的成就比較 演繹出來的正義 訪問中國人及泰米爾人的信 尼布爾的猴子 第四章 旅行 約翰•馬爾科姆爵士(John Malcolm)的客人 官員的眼淚 海洋與陸地 東亞:抵達長城 東南亞及南亞:帝國的遷徙自由 近東:古代朝聖團 冒險家及變節者 研究者及工作人員 第五章 相遇 勞累 失望 災難

神秘的曼寧先生 通譯與對話 語盲 模仿與假象 認知機會的社會學 第六章 親眼所見—親耳所聞:以亞洲為經驗 巨人與獨角獸 沒有偏見 親眼所見 在哲學的刑場前 有疑問之階級的方法 耳聞與道聽途說 當地知識:歐洲文本中的亞洲學 第七章 報道、出版、閱讀:從經驗到文字 作為認知工具的游記 文體與真實 選集 拼貼 超敘述 改善的翻譯 現實性與經典名單 閱讀軌跡 閱讀藝術 鋪陳的斷裂 第二篇 當代人與歷史 第八章 歷史的基本力量:草原戰士、征服者、篡奪者 部落的亞洲:阿提拉(Attila)與後果 革命的大陸 帖木兒:王朝創建者與怪物 納第爾•沙阿國王:戰爭彗星與愛國人土 海達•阿里(Haidar A

li):暴君與啟蒙改革者 火山政策的現代化 第九章 野人與蠻族 失落的野人 四種野蠻 世界屋脊 地理學、歷史哲學及民族志上的「韃靼地區」 克里米亞半島上的騎士與異族 人種學與阿拉伯人的自由策略 游牧生活的理論 安土重遷的勝利 第十章 真假暴君 尼祿和所羅門的遺產 孟德斯鳩閱讀約翰•夏爾丹爵士 專制主義與歷史哲學 質疑「東方專制」 安奎特—杜培宏與歐洲人之亞洲圖像的去魔化 印度:專制移轉 中國:官僚管理 奧斯曼帝國:禁衛軍與紙老虎 來自西方的光 第十一章 社會:制度與生活方式 文明人的休戚與共 城市 巴達維亞的殖民社會學 近距離的角度:阿勒頗的城市生活 奴隸 掌權的博士 種姓制度:宗教束縛

或社會烏托邦? 封建制度 面具與感情 在文化差異下誕生的社會學 第十二章 女性 最大的差異 感官的國度 家庭范疇 「老婆很多」 工作、自由與犧牲 進步:殷勤的標准 第十三章 時代轉折:歐洲中心論的興起 思想的懸浮狀態與新的隔離 從阿拉丁的寶庫到發展中國家 沒落 退化 停滯 從文明理論到文明化使命 新版後記 參考文獻 人名索引 地名及內容索引 在試圖確定歐洲在當代世界的位置之際,沒有任何時代比18世紀更富啟發性。歐洲啟蒙運動時代的知識分子看待其他文明,自然會有「種族中心」的傾向。透過許多例子,這一點便可被輕易揭露並證明,尤其是在一個似乎將全球意識、多元文化認同或活躍的世界

倫理等概念廉價地視為無關緊要的突發觀念的時代。 如果我們都算是世界公民的話,那麽兩百年前那些未受任何電視報道、遠途旅游和網絡傳輸之惠而想成為世界公民的人的努力便顯得微不足道了。看來也似乎如此。 不過,這類當代的自大心態卻是時代錯置,正好缺少了原本以為在啟蒙人士身上所欠缺之物——理解「陌生」時代和文化的特性。從某些方面來看,18世紀對我們來說正是陌生的。在適當理解或介紹非歐洲文明上,從那個世紀到我們這個世紀之間,並沒有任何持續的進展,反而只見到長期丑化非西方的世界。透過各種主流的「主義」,這點便可一目了然,諸如歐洲中心主義、民族主義、種族主義、帝國主義,愛德華•薩義德二十年前又補上了一個東方

主義。這些傾向和態度出現在1800年左右那極具關鍵性的「分水嶺時代」,若要斷言這個時代已完全被跨越,當然是過於輕率。 對18世紀的學者和文人而言,研究及認知「理解」——這個詞語我借自恩斯特•舒林的名著《黑格爾與蘭克對東方的世界史理解》——非歐洲文明,並不只是一場假面舞會和虛榮的自誇行為。 因為法國、蘇格蘭、英格蘭、德國和意大利的啟蒙人士所在意的「人類科學」跨出了歐洲,所謂的美洲與南太平洋野人、亞洲的蠻族與文明人,都受到造訪、描述和評論。亞洲不再是個異國風味的配料,而理所當然地成為體驗世界的中心地帶。這種普遍並具有比較性質的人類科學伴隨著大眾對各類亞洲事物的廣泛興趣,在18世紀最後四十年中達

到了發展高峰。就在世紀更迭前夕,對東方語言、文學及哲學的研究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職業化階段。 然而,法國文化史學家雷蒙•施瓦布所稱的「東方文藝復興」,卻從未成為影響深遠的教育力量。波斯文、梵文或中文仍無法打破古希臘羅馬及古典語言在19世紀意識中所占據的人文主導地位。東方文藝復興產生了東方學科。不過,由於亞洲研究只留給了語言學家,公共知識分子的負擔遂告減輕。這種世界性的人類科學退讓給許多個別學科,而現代歐洲則成為這些學科的共同重心。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最近。 18世紀的亞洲去魔化,一如整個世界的去魔化,是一種具有雙重意義的矛盾價值的變化過程。一方面,去魔化意味著喪失了前現代多樣性的思想寶庫,一

種美學經驗的潰敗,一種「讓生動鮮明的概念蒸發成一種模式,亦即將圖像化為概念的」(尼采)能力的勝利。有秩序的世界才可加以支配。浪漫主義、新浪漫主義,或者說後現代的感性經驗,一直在反抗這一點。 亞洲的再度魔化,特別是充滿古神話的印度,在1800年後也並未讓人久等。如果今天某人認為「陌生國度」還不夠陌生、繽紛和具有異國風昧的話,便以各種疏離的方式來滿足需求:其極致就是「新紀元運動」對西藏深邃哲理所存的各種幻想,但那和真實的亞洲並無太大關聯。而另一方面,去魔化意味著一種理性的勝利。只要不再相信女巫會飛,就不會去焚燒她們,最後也就會懷疑到底有沒有「女巫」。 亞洲的去魔化剝除了一個長久以來被視為各種宗

教和文化源頭的大陸的光芒,也剝掉了它的魔力。在短時間內,阿拉伯人、印度人、波斯人或中國人成了歐洲人的遠鄰,盡管存在許多明顯的種族差異和溝通難題,彼此卻仍可進行一場幾乎未被扭曲的對話。不過,19世紀初期種族主義——仿佛就是能為人著想的浪漫主義的陰險雙胞胎兄弟——出現後,卻毀掉了這個機會。 這本書的主角就是那些哲人,不管是在旅途中還是在書桌前伏案寫下游記,在他們身上都可以清楚看見去魔化的矛盾心理,他們也試著將不同文化間持續不斷的和諧與沖突,拼湊成一種合理的關系。這些人包括讓•夏爾丹、伏爾泰、亞當•弗格森、愛德華•吉本、卡斯騰•尼布爾、亞歷山大•羅素、亞布拉罕一楊金特•安奎特一杜培宏、約瑟夫•馮•

哈默一普格斯塔及其他人。狄德羅、喬治•弗斯特和亞歷山大•馮•洪堡則隱身幕後,我們只能猜測出他們大概會寫下哪些有關亞洲的文字。我很願意介紹幾乎默默無名或完全消失的作者,借此擴充啟蒙運動時代哲人的名單。 然而,本書絕非一本致力於完備18世紀歐洲人所撰著之亞洲文獻的百科全書,這尚需更多的精力與篇幅,而且最後可能只會成為一本史料匯編。另外,很可惜我無法詳列所有參考過的研究文獻,至於「理論」則隱匿在書中。我也不得不放棄原本在書中要處理撰述的有關亞洲的宗教、法治體系和語言。外文引述基本上會加以翻譯,但在個別例子中,由於原文重要或頗為迷人,我則保留下來。至於亞洲語言的人名,我采用簡化的拼音方式。 我要感

謝這項研究所倚賴之藏書的圖書館工作人員:大英圖書館、倫敦圖書館、東方暨非洲研究學院圖書館-馬斯登藏書、慕尼黑及柏林的國家圖書館、弗萊堡大學圖書館。多年來,朋友與同事給我提供了許多中肯的建議和書目上的幫助,在此,我無法一一致謝。不過,那些試圖幫我這個政治及經濟史學家了解文化研究的朋友,則要好好記上一筆。20世紀80年代中期,我在倫敦和斯蒂格•福斯特、保羅•盧夫特、雷金娜•舒爾特及彼得•馬歇爾初步談到這個題目。後來在弗萊堡,我受教於威廉•亨尼斯,發現了至今難以想象的政治學世界。恩斯特•舒林為我打開了史料史和回歸史學之路。 和伏爾克•萊歇特共同編輯「古文獻中的異國文化」系列,則成為我幾年來靈感的來

源。如果不是學術講座邀我到柏林客座一年,零星的研究也絕不可能匯集成冊,我在那里完成本書初稿。我由衷感謝,特別是於爾根•科卡和那個傑出講座的所有工作人員。從我1996年及1997年的同儕身上,我總能獲益良多。我謹將此書獻給達素彬,感謝這位近代中國及中亞的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