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英文law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附近那裡買和營業時間的推薦產品

立法英文law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王立達寫的 制度觀點下的專利法與國際智慧財產權 和盧遠珊的 美國科技法律實務評析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立法機關的制定法,statutory law,元照英美法詞典- 免費線上查詢!也說明:司法事務官全修/單科 。 公職英文選擇題型課程 ... statutory law. 中文. 立法機關的制定法 ... 亦稱statute law; legislative law; ordinary law。 ( 撰)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元照出版 和元照出版所出版 。

國立臺北大學 法律學系一般生組 曾淑瑜所指導 邱云莉的 人工智慧之刑法相關議題研究 (2021),提出立法英文law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人工智慧、法律人格、容許風險、自動駕駛、兩難困境、智慧醫療。

而第二篇論文靜宜大學 法律學系 李介民所指導 王永慶的 食品廣告違規行為數之研究-以行政法院判決為中心 (2021),提出因為有 食品、廣告、行為數、行政罰、一行為不二罰、認定標準、危險、風險、預防的重點而找出了 立法英文law的解答。

最後網站【立法】意思解釋和用法(用作動詞),規范讀音及立法的英…則補充:而法案(立法)英文是legislation。拉丁文中「lēg-」的意思為法律。這個詞也有很多相關單字,如legal(合法的),legalize(立法),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立法英文law,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制度觀點下的專利法與國際智慧財產權

為了解決立法英文law的問題,作者王立達 這樣論述:

  本書各篇文章的共同出發點,是從特定智財規範本身所處的整體制度觀點,體悟與其他規範間如何交互運作而達成所屬制度所要達成的目標,從而掌握該規範之功能及在法律體系中所扮演的角色定位,希望藉此不為表象所惑,見樹又見林。     書中收錄的16篇著作,是編著者踏入智財權領域近20年來的成果結晶。除了重點投入的專利法領域,本書第3篇進入國內討論較少的國際智慧財產法。此外,結合量化調查、歷史分期、國際平行比較等不同研究法,強調市場競爭的價值及其重要性,乃是本書重要特色。各篇英文著作也全面加上中文摘要,方便快速瞭解內容梗概。

立法英文law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時間碼】
00:00:33 restriction 禁令
00:01:09 biblical 規模極大的
00:02:04 secularism 世俗主義
00:03:13 libel 誹謗
00:03:54 landmark 里程碑
00:04:40 簡單複習

第一個單字是 restriction、r-e-s-t-r-i-c-t-i-o-n、restriction 禁令,例句是: France announces significant lifting of restrictions.

武漢肺炎,全球還好呢?基本上,不太好,但大部分國家都在解除禁令,為什麼?想開店、開工廠賺錢啦。禁令就是 restriction。
https://www.bbc.com/news/world-europe-52978327

第二個單字是 biblical、b-i-b-l-i-c-a-l、biblical 規模極大的,例句是:Locusts are a plague of biblical scope in 2020.

蝗蟲又來了,而且這次的規模,超級大,很可怕!狂掃農田,非洲東部的農夫很可憐
話說,原來蝗蟲是一種蚱蜢,平常就綠綠的,沒什麼特別,不過,遇到大雨,他們就會抓狂進化,他們的頭腦、顏色、體型都會變,開始亂飛狂吃!這次蝗災,預計規模很會很大,就可以用 biblical 這個形容詞喔!
https://www.npr.org/sections/goatsandsoda/2020/06/14/876002404/locusts-are-a-plague-of-biblical-scope-in-2020-why-and-what-are-they-exactly


第三個單字是 secularism、s-e-c-u-l-a-r-i-s-m、secularism 世俗主義,反對宗教干預政府,例句是:A demonstration is being held to mark the first anniversary of the passing of Quebec’s secularism law.

加拿大的魁北克省,一年前立法規定,公務員不准穿任何宗教相關衣服。所以老師、警察、法官啊,如果信伊斯蘭教,想要戴頭巾,不行!違法!這根本就是歧視嘛,欺負少數。

成立這條法律的時候,政府講得冠冕堂皇,說是要阻擋宗教勢力,不讓他們控制政府。就是拿「世俗主義」當藉口。世俗主義就是 secularism。https://globalnews.ca/news/7064699/demonstration-marks-one-year-since-adoption-of-quebecs-secularism-law/

第四個單字是 libel、l-i-b-e-l、libel 誹謗,例句是: A Philippine journalist is found guilty of 'cyber libel'.

菲律賓有一個新聞網站,很敢批評菲律賓現任總統,結果,這個網站的創辦人最近麻煩大了,被判「網路誹謗罪」,可能要吃 6 年牢飯。菲律賓的新聞自由度,一直在下滑,記者「錢歹賺」。
https://www.bbc.com/news/world-asia-53046052

最後一個單字是 landmark、l-a-n-d-m-a-r-k、landmark 里程碑,例句是:A landmark civil rights law protects LGBT people from discrimination in employment.

美國法律規定,職場上不可以有性別歧視,而美國最高法院說,這條法律,也會保護同志族群,真是太好了~這條法律對美國來說,非常重要,50 幾年前就訂立了。這個法律,影響深遠,我們可以說它是個 landmark,里程碑。
https://apnews.com/ef3c19a79b65c060fd9e82b9dd87a1d9

簡單複習:restriction 禁令、biblical 規模極大的、secularism 世俗主義、libel 誹謗、landmark 里程碑。

恭喜你!今天學了 5 個新單字,還聽了 5 則國際大事!你喜歡這樣聽新聞、學英文嗎?希望你可以訂閱我們的 podcast,然後為我們留 5 顆星的評價。謝謝收聽,下次通勤見~

人工智慧之刑法相關議題研究

為了解決立法英文law的問題,作者邱云莉 這樣論述:

「人工智慧」係指擁有類似人類智慧的電腦程式,透過電腦的發明、網際網路的盛行、人類神經細胞的分析與仿造等,人類的智慧得以在機器上重現且漸趨完整。尤其在大數據及深度學習出現後,再次將人工智慧發展推向另一波高潮,惟在新技術問世後,許多問題即陸續接踵而來。而人工智慧與其他新科技技術不同的是其擁有如同人類智慧般的思考模式,甚至連程式設計者本身皆無法完全了解其演算過程。也因為人工智慧的難預測性、不透明性等問題,對於傳統刑法體系將可能造成衝擊,例如人工智慧是否具有法律人格的問題,以及發生損害結果時應如何劃分責任歸屬的爭議。 本文主要透過文獻分析、比較研究及綜合歸納的方法進行研究。首先針對人工智慧是否

具有法律人格的問題進行釐清,本文認為基於人工智慧技術目前的發展狀況,應採取否定說,唯有未來真出現完全不受人類程式編列限制、可依自主意識行為的強人工智慧時,才應例外採取區分說。 接著本文將分別介紹人工智慧的三大應用領域-自動駕駛、司法系統及醫療系統。除了介紹人工智慧在各領域應用的基礎外,也將分別提出人工智慧將帶來的影響,以及發生刑法爭議時責任歸屬的劃分。尤其是當人類與人工智慧共同造成損害結果時,刑事責任應如何歸責即成為重點。本文將分析現有的學說文獻及相關見解,並提出個人見解,希望可藉此提供解決之道。而目前人工智慧仍處於剛開始發展的狀態,為了促進人工智慧的發展,政府應建立良好的實驗場域供民間

投入研究。此外,目前我國關於人工智慧法律規範尚未完備,若未來發生有關人工智慧的法律爭議,將可能會是相當棘手的問題,因此促進相關法規的訂定係為我國應持續努力的目標。

美國科技法律實務評析

為了解決立法英文law的問題,作者盧遠珊 這樣論述:

  本書是作者過去20年在海峽兩岸高科技公司擔任法務主管工作的經驗和紀錄,內容以介紹美國目前若干熱議的法律議題為主,包含六大主題:人工智慧與法律、虛擬實境頭戴式顯示器案、涉華營業秘密案件與資安防護、美國出口管制、反托拉斯法和企業併購、商務合約談判技巧,以及法務應如何在事前協助企業合法的規避風險。作者希望透過本書協助企業管理層和法務主管把這項工作做得更完善,以保障企業權益。

食品廣告違規行為數之研究-以行政法院判決為中心

為了解決立法英文law的問題,作者王永慶 這樣論述:

對於違反行政法上義務者依法處罰,乃現代民主法治國家之基本原則,而「一行為不二罰」原則又稱禁止雙重處罰原則,係禁止國家就人民同一違法行為同時或先後予以多次處罰,是以違反行政法上義務之行為是否屬一行為,即連帶影響可否多次處罰的效果,攸關人民自由、權利至為重要。食品廣告是為達銷售目的利用傳播方式向多數人宣傳特定食品資訊之行為,雖涉及商業言論自由及財產權保障,然因食品屬供人飲食或咀嚼之產品及其原料,關乎人民身體健康,故國家對於食品廣告行為的保障程度並非絕對,為兼顧國民健康權維護,以事後監督之管理手段並兼採行政制裁與行政管制措施義務並存之立法規制。關於行政裁罰上行為數問題,在我國向來存有諸多爭論,不論

於學說或實務上均未有明顯共識之看法,食品廣告違規行為數亦然,本文除檢視行為數之各種見解外,特別探求食品廣告涉訟案件之行政法院判決,觀察審判實務上所持態度及其變化,得以瞭解近期之見已逐漸趨於一致的以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行政罰行為數認定標準作為食品廣告違規行數數判斷上的準據。惟因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行政罰行為數認定標準規定之內容仍有其未詳盡之處,不論是主管機關依該標準行政或行政法院依該標準審判,最後所認定的結果均存有相當分歧的現象,致執法公平性之目標仍無法有效落實,基此,本文提出建議方案,首由行為數認定標準之增修,更細節性的明定判斷上的步驟方式,俾供一致性的遵循,同時司法審判機關亦需力求判決見解歧異的

改善,至於居於執法端之主管行政機關及其公務人員,則應遵守依法行政原則,正確並且勿差別待遇的進行調查判斷及認定違規行為數,建立執法公平性,三者並進,人民權益方能確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