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微大帝掌管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附近那裡買和營業時間的推薦產品

紫微大帝掌管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彭友智寫的 非常道:道教諸神不為人知的故事 和彭友智的 道教諸神背後的真實故事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北極紫微大帝的同義詞- 相似詞查詢 - KM查询也說明:北極紫微大帝是什麼意思,北極紫微大帝用英語怎麼說,北極紫微大帝的近義詞,北極紫 ... 佑聖真君 太陽星君 靈寶天尊 元始天尊 長生大帝 北鬥星君 掌管天庭 北鬥七星君.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樂果文化 和知青頻道所出版 。

最後網站祀奉神明- 三官大帝 - 八德三元宮則補充:三官為掌管天、地、水三界之神,原為對自然神的崇拜,人格化之後成為靈魂崇拜。民間俗稱三界公、三界爺,大陸則多稱之為三官老爺。 天官名為「上元賜福天官一品紫微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紫微大帝掌管,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非常道:道教諸神不為人知的故事

為了解決紫微大帝掌管的問題,作者彭友智 這樣論述:

  路都不平了!還非常道!   「道」底是什麼模樣?讓我們窮追不捨,日日夜夜祈求   因為祂們的精神總是令人敬佩   但祂們的故事我們知多少呢?   當幾千年前孔子問禮於老子,道家就是個非凡的理念   莊子滔滔各種寓意,那祂生前的人生是如何造就的?   又好比鄭成功、土地公等等,那些不為人知的小故事   就像,要接近一位男人,要先抓住他的胃   我們多了解祂們,便更靠近天神   我們的虔誠,願日日平安   或許就更顯靈了   那路平了,也是靠我們實踐自己的道!    作者簡介 彭友智   民俗專家、傳統文化業餘研究者,對於民間信仰尤為專精,知識豐富見解獨到。   在完成對中國道教史與

道教神仙譜系的研究整理與撰寫工作之後,開始研究佛教史和佛教神仙譜系。   著有《流傳千年的道教故事》、《道教諸神背後的真實故事》。 第一章 道教裡的尊神與天帝 造化天神 元始天尊--盤古神話的複製與演繹 一出函谷關便成仙 道德天尊--老子被奉為太上老君 掌管天界眾神之王 玉皇大帝--源於上古﹁天帝﹂信仰 玉皇大帝的侍者 太乙救苦天尊--與來自西方的佛教觀音相抗衡的東方神 男仙領班 東王公--走不出太陽神的影子 女仙之祖 西王母--從猙獰怪獸到曼妙女神 管理土地的神仙 后土娘娘--女媧﹁穿越﹂造就的大地之母 眾星之母 斗母元君--上古星宿信仰與佛教摩利支天信仰的合璧 送子娘娘 九天玄女--源

於人頭鳥身的上古神話人物朱雀女 管理三界所有星體 紫微北極大帝--源於星辰崇拜,效法俗界成了眾星之主 太上老君第八十二次變化之身 真武大帝--宋真宗建觀賜名,由玄武星宿升級當北方大神 第二章 象徵自然事物的仙真 盤古後裔 東嶽泰山神--傳說中盤古氏十世苗裔金虹氏 主司天下分野 南嶽大帝--大禹治水時的得力助手 統管四嶽之靈神 中嶽崇聖大帝--︽山海經︾所載上古半人半獸尊神 泰山女神 碧霞元君--源於山川信仰,脫不掉遊仙詩中浪漫女仙色彩 靈官 王天君--在善惡間徘徊的守門人 興雲佈雨 海神龍王--由佛經中名叫﹁那迦﹂的神獸轉化而來 廣源順濟王 江神--政治上不得志的才子屈原 民間女神 媽祖--

走國際化的林家小姐 風伯 方天君--上古傳說中蚩尤的同門師弟飛廉 雨師 陳天君--黃帝手下的一個﹁小弟﹂ 救產護胎 臨水夫人--唐朝福州府陳靖姑 中國海神 水仙尊王--原來是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大禹 第三章 人間吉凶禍福都要請個神仙掌管 給人帶來幸運 福神--是天官還是刺史? 送子神仙 祿神--民間吉祥神的變身 長壽之神 南極仙翁--由星宿崇拜演變而來 保護文運與考試的神祇 文昌帝君--道德楷模張亞子的神化 歡喜神 和合二仙--本是禪門頓悟僧 送子神 張仙--竟是花蕊夫人的情人孟昶 戾氣十足的 閻王--吠陀文化的舶來品 首席判官 崔府君--原身是唐太宗的一位臣子 陰間長官 城隍爺--多以去世的英

雄或名臣來充任 勾魂使者 黑白無常--鬼為人造亦分善惡 冥界孟婆神 孟婆--民間善良女子的化身 戲曲界守護神 田都元帥--梨園子弟雷海青死後成仙 民間醫生 保生大帝--淡泊名利的江湖郎中吳本 督察人間善惡的 灶神--遠古火神崇拜的殘存 田頭田尾 土地公--腳踩陰陽兩界卻不受重視的小神 第四章 陰差陽錯成了神的文臣武將 忠義化身 武聖帝君--儒釋道爭搶的大紅人 粉絲最多的財神 趙公明--玄壇真君的原型 文財神 比干--無心可偏、公正無私的文財神 文財神 范蠡--縱橫官商兩道的智者 捉鬼祖師 鍾馗--從皇帝夢裡走出的神仙 神壇天王 李靖--文武兼備的軍事家 中壇元帥 哪吒--神魔小說精心打造和加

工的戰神 看家護院的神仙 門神--位列神職的守門人 戰無不勝 二郎神--原是隋朝的一個道士 開台聖王 鄭成功--民族英雄死後成神 開漳聖王 陳元光--唐代武將聖王公 第五章 從凡人到「真人」的先師們 南華真人 莊子--得道成仙的南華真人 御風而行 列子--未脫俗卻最終成神 酒神 杜康--坐享其成只因有曹操這個粉絲 巧聖先師 魯班--春秋時期民間著名的木匠 豆腐發明者 劉安--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淮南王 第一代天師 張陵--道教的真正首領 道教體系創立者 葛洪--煉丹師不懈奮鬥的楷模 閭山祖師 許真君--道教淨明派的當家人 茶神 陸羽--嗜茶如命的怪誕之人 扶搖子 陳摶 --﹁長睡不起﹂的華山

祖師 紫陽真人 張伯端--從罪犯到﹁內丹始祖﹂ 全真教主 王重陽--三教互融,以道為尊 第六章 民間喜愛的成仙楷模 借屍還魂 鐵拐李--原是一位歷史的﹁穿越者﹂ 第一閒漢 鍾離權--機緣巧合撞大運的幸運兒 倒騎毛驢遊戲人間 張果老--八仙中唯一﹁名留青史﹂的唐朝道士 純陽子 呂洞賓--科場失意的落魄文 人 曼妙女神 何仙姑--本是賣豆腐的農家女 逡巡酒、頃刻花 韓湘子--文學大家韓愈的姪子 提籃小販 藍采和--唐隱士陳陶所創︽采和持板踏歌︾中人 立地成仙 曹國舅--宋朝名將曹彬之孫曹佾 八仙替補 劉海蟾--五代時期的道士 長壽仙翁 彭祖--最高明的養生大師 一出函谷關便成仙道德天尊 老子被

奉為太上老君 老子,俗名叫做李耳,熟悉歷史的人都知道,他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所著的《道德經》一書,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然而,這位智慧超群的老子並不僅僅是一個凡人,在道教經典中,他也有一個尊號叫做「太上老君」,被封為道德天尊,在道教三清中位居第三。 老子和太上老君有何關係?是何種機緣讓一位千古聖人成了道教領袖呢?要解開這些疑問和謎團,我們還要從老子的身世說起。 傳奇的身世 老子姓李名耳,祖籍是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據野史記載,他母親懷孕八十一年才將老子生下。歷史上這些凡是有大智慧的人都會被人們貼上不走尋常路的標籤,老子也不例外。 相傳出生的時候,老子是從母親的腋下生出的。由於待在母

親體內時間過長,老子一出生便可以說話和走路。他問母親自己姓什麼,母親還沒來得及回答,這位「老小孩」就急忙搶著說:「我既然是在李子樹下出生的,那我就姓李吧!」 可能是在母親體內悶久了,老子一出世便喋喋不休地講個不停,引來了人們的圍觀。眾人見他的耳朵長得異於常人,而且滿頭白髮皮膚發黃,在額頭上還有許多的小褶皺。更讓人驚異的是,這位「老小孩」的眼睛是方的,並且鬍鬚泛白,完全就像一個飽經世事滄桑的老爺爺。於是周圍人就戲稱,你就叫做李耳吧!老子若有所思地說,耳是人智慧的源泉,這個名字不錯,於是就決定用李耳這個名字。在中國社會一直有一個傳統,那就是給小孩子取一個賤名,這樣孩子就容易養活,所以眾人就用「老子

」來做為李耳的小名。 一個懷孕八十一年才出生的孩子自然就成了人們茶餘飯後的話題,這一談不要緊,一不留神,全天下人都知道有這麼一個剛出生就會說話、會走路,而且白髮蒼蒼的「老小孩」了。 人們都想目睹一下這個神奇人物的真身,在拜見老子的眾多人中,孔子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位。 聽到世間出現了老子這樣一個奇人,一向以天才著稱的孔子坐不住了,生怕別人搶了自己的風頭。他決定親自去拜見老子,雖說兩人離得沒有多遠,但那時候沒有飛機、沒有汽車,只能坐牛車或者徒步前往。為展現自己的誠意,孔子在周敬王十七年的時候,徒步前往老子的住處來探討學問。

紫微大帝掌管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2021恭喜發財 🎋】金牛獻瑞迎新春
習俗與禁忌 【元宵節篇】

農曆正月15日為小過年,也是「元宵節」
在習俗上大年(初一)代表新年的起源,而(十五)元宵節則是延福過年的最後一天,年間所累積的功德與惡行,在元宵節這天也會被加倍放大檢視,在這天除了吃元宵慶團圓之餘,更重要是「三官大帝」之「上元一品賜福天官紫微大帝」的聖誕千秋,神格崇高僅次於玉皇大帝,除了掌管天界,也被視為「賜福」之神,在正月十五子時或是當日,準備牲禮、鮮花素果,祈求賜福平安,並同時祭拜祖先、地基主等….

【開運諮詢🗽】
加入line@生活圈│https://lin.ee/3TBd8dueX​​​​​
官方購物網站 │ http://www.pola168.com.tw/​​​​​
開啟小鈴鐺🔔訂閲Youtube │ https://reurl.cc/8GRLjo​​​​​
▫️ ▪️ ▪️ ▫️ ▪️ ▪️ ▫️ ▪️ ▪️ ▫️ ▪️ ▪️ ▫️ ▫️ ▪️
服務項目:陽宅風水,陰宅風水,改名,命名,取藝名,公司命名,祖先處理,改運符咒,易經卜卦算命,命理風水教學,風水開運講座,建案代言,開運商品販售...
☎️開運專線:02- 2523-8282、02-2523-2277

道教諸神背後的真實故事

為了解決紫微大帝掌管的問題,作者彭友智 這樣論述:

揭開道教的神秘面紗,拂去歷史的重重迷霧;把諸神一個個請下神壇,還原他們的本來面目。   神的世界,就是人的世界。當你瞭解了諸神背後的真相後,肯定會莞爾一笑說:「原來如此!」   這是一本通俗易懂的道教百科全書,作者在還原道教諸神真實身份的同時,還將高深複雜的道教文化融入其中。讀起來不僅新奇有趣,還能輕輕鬆鬆地瞭解道教歷史,瞭解中華文化。   瞭解道教,先要瞭解道教諸神   神仙信仰是道教的基本信仰和顯著特色,也是道教與其他宗教的最大區別之一。   作者將71個道教神仙請下神壇,對他們的前世今生做了細緻的揭秘。這些神仙的原型有的是感天動地的孝子,有的是忠君愛國的英雄,有的是淡泊名利的隱士,有的是

著書立說的文人。他們的身上集聚了中華文化的優秀符號,代表了古人萬物有靈的信仰觀念。 作者簡介 彭友智   傳統文化業餘研究者與民俗專家,對於民間信仰尤為專精,知識豐富見解獨到。   目前專注於中國道教史與道教神仙譜系的研究整理與撰寫工作。   著有《流傳千年的道教故事》。 第一章 道教裡的尊神與天帝造化天神 元始天尊──盤古神話的複製與演繹一出函谷關便成仙 道德天尊──老子被奉為太上老君掌管天界眾神之王 玉皇大帝──源於上古「天帝」信仰玉皇大帝的侍者 太乙救苦天尊──與來自西方的佛教觀音相抗衡的東方神男仙領班 東王公──走不出太陽神的影子女仙之祖 西王母──從猙獰怪獸到曼妙女神管理土地的神仙

后土娘娘──女媧「穿越」造就的大地之母眾星之母 斗母元君──上古星宿信仰與佛教摩利支天信仰的合璧送子娘娘 九天玄女──源於人頭鳥身的上古神話人物朱雀女管理三界所有星體 紫微北極大帝--源於星辰崇拜,效法俗界成了眾星之主太上老君第八十二次變化之身 真武大帝--宋真宗建觀賜名,由玄武星宿升級當北方大神 第二章 象徵自然事物的仙真盤古後裔 東嶽泰山神--傳說中盤古氏十世苗裔金虹氏主司天下分野 南嶽大帝--大禹治水時的得力助手統管四嶽之靈神 中嶽崇聖大帝--《山海經》所載上古半人半獸尊神泰山女神 碧霞元君--源於山川信仰,脫不掉遊仙詩中浪漫女仙色彩靈官 王天君--在善惡間徘徊的守門人興雲佈雨 海神龍

王--由佛經中名叫「那迦」的神獸轉化而來廣源順濟王 江神--政治上不得志的才子屈原民間女神 媽祖--走國際化的林家小姐風伯 方天君--上古傳說中蚩尤的同門師弟飛廉雨師 陳天君--黃帝手下的一個「小弟」救產護胎 臨水夫人--唐朝福州府陳靖姑中國海神 水仙尊王--原來是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大禹 第三章 人間吉凶禍福都要請個神仙掌管給人帶來幸運 福神--是天官還是刺史?送子神仙 祿神--民間吉祥神的變身長壽之神 南極仙翁--由星宿崇拜演變而來保護文運與考試的神祇 文昌帝君--道德楷模張亞子的神化歡喜神 和合二仙--本是禪門頓悟僧送子神 張仙--竟是花蕊夫人的情人孟昶戾氣十足的 閻王--吠陀文化的舶來品首

席判官 崔府君--原身是唐太宗的一位臣子陰間長官 城隍爺--多以去世的英雄或名臣來充任勾魂使者 黑白無常--鬼為人造亦分善惡冥界孟婆神 孟婆--民間善良女子的化身戲曲界守護神 田都元帥--梨園子弟雷海青死後成仙民間醫生 保生大帝--淡泊名利的江湖郎中吳本督察人間善惡的 灶神--遠古火神崇拜的殘存田頭田尾 土地公--腳踩陰陽兩界卻不受重視的小神 第四章 陰差陽錯成了神的文臣武將忠義化身 武聖帝君--儒釋道爭搶的大紅人粉絲最多的財神 趙公明--玄壇真君的原型文財神 比干--無心可偏、公正無私的文財神文財神 范蠡--縱橫官商兩道的智者捉鬼祖師 鍾馗--從皇帝夢裡走出的神仙神壇天王 李靖--文武兼備的

軍事家中壇元帥 哪吒--神魔小說精心打造和加工的戰神看家護院的神仙 門神--位列神職的守門人戰無不勝 二郎神--原是隋朝的一個道士開台聖王 鄭成功--民族英雄死後成神開漳聖王 陳元光--唐代武將聖王公 第五章 從凡人到「真人」的先師們南華真人 莊子--得道成仙的南華真人御風而行 列子--未脫俗卻最終成神酒神 杜康--坐享其成只因有曹操這個粉絲巧聖先師 魯班--春秋時期民間著名的木匠豆腐發明者 劉安--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淮南王第一代天師 張陵--道教的真正首領道教體系創立者 葛洪--煉丹師不懈奮鬥的楷模閭山祖師 許真君--道教淨明派的當家人茶神 陸羽--嗜茶如命的怪誕之人扶搖子 陳摶 --「長

睡不起」的華山祖師紫陽真人 張伯端--從罪犯到「內丹始祖」全真教主 王重陽--三教互融,以道為尊 第六章 民間喜愛的成仙楷模借屍還魂 鐵拐李--原是一位歷史的「穿越者」第一閒漢 鍾離權--機緣巧合撞大運的幸運兒倒騎毛驢遊戲人間 張果老--八仙中唯一「名留青史」的唐朝道士純陽子 呂洞賓--科場失意的落魄文 人曼妙女神 何仙姑--本是賣豆腐的農家女逡巡酒、頃刻花 韓湘子--文學大家韓愈的姪子提籃小販 藍采和--唐隱士陳陶所創《采和持板踏歌》中人立地成仙 曹國舅--宋朝名將曹彬之孫曹佾八仙替補 劉海蟾--五代時期的道士長壽仙翁 彭祖--最高明的養生大師 自序   魯迅先生曾說,「中國的根柢全在道教

」。先生的這句話一針見血地指出了中華文化與道教之間的關係。這不僅解開了我全部的疑惑,也讓我有了寫這本書的衝動。   道教做為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對它的研究用多如牛毛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可是,要想找到一本弄清道教諸神由來的書卻非常難。這是為什麼呢?原因就在於,這些書或是在講道教的起源和發展,或是在講道教與其他宗教的關係,還有的即使是在講述道教與中華文化的關係,但作者的用詞表達過於艱深,閱讀後,會有一種不知所云的感覺。於是我乾脆翻閱古籍乃至道藏,迫不及待地想要讀到所能找到的任何一本有關道教的書籍,想要看看道教與中華文化的關係到底是怎樣的,諸神背後到底有什麼玄機?在失望與希望迭次出現之後,漸漸地有了

一個衝動,那就是想寫一本揭示道教與中華文化深層關係的書。可是,切入點又在哪裡呢?我苦苦搜尋著。   人是文化的創造者,也是文化的使用者,可以說,道教與中華文化的關係也是透過活生生的人來建立的。沒有人,就沒有道教,也就沒有中華文化。所以,弄清楚道教的來龍去脈,以及道教和中華文化複雜關係的落腳點必須要放到人的身上,放到那些既能夠代表道教,又能夠代表中華文化的人身上。這是一類什麼人呢?在一開始的時候,我想到了那些道教的信徒,但總覺得這樣的判斷有失偏頗,在後續的資料查找階段,我終於找到了正確的對象──道教的神仙們。於是,一個關於揭秘道教諸神真相的思路漸漸明晰起來。   道教的神仙是道教在創立過程中,結

合自己的教義所尋找的代言人,這些代言人不僅要能夠宣揚道教的文化和信仰,還要能夠符合百姓的習慣和社會的習俗。為了能夠迅速地在民眾中推廣道教,信徒們利用中華文化中英雄崇拜和賢聖崇拜特徵,緊密關注中華文化的要義和精髓,廣泛搜羅適合他們「產品」的代言人,並在不斷的發掘和探索之中,創立了自己的神仙譜系。仔細研讀這些神仙,就會發現他們幾乎全是現實生活中活生生的人,也是有血有肉、吃五穀雜糧長大的凡夫俗子。他們之所以能夠一步登天,登上道教的神壇,主要原因就是他們的身上展現了鮮明的中華文化的精髓和要義,跟老百姓的關係最為密切,對老百姓的影響也最大。   在找到並確定了自己的研究對象之後,我開始了本書的寫作。在寫

作之前,我就給自己複雜的道教文化融入其中,讓讀者能夠在讀故事的同時,輕輕鬆鬆地瞭解道教歷史,瞭解中華文化。在這一目標的指導下,我慎重地從道教諸多神仙中挑選出了71位獨具特色的神仙,分為六個章節進行介紹。這些神仙掌管著我們衣食住行的各個方面,是我們生活的守護神。   他們的原型有的是感天動地的大孝子,有的是忠君愛國的大英雄,有的是淡泊名利的隱士,有的是著書立說的聖人。他們的身上集聚了中華文化的優秀符號,代表了古人萬物有靈的信仰觀念。   本人將道教諸神背後的故事講出來,希望讓字裡行間流露出的中華文化符號陪著讀者一起雕琢時光,感悟道教的無窮魅力和博大精深。若能達到上述願望,我不勝榮幸! 前言   

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源於黃帝和老子,創教於張道陵,至今已有1800 多年歷史。道教以其清靜無為、修道成仙的特質,使得上至帝王將相,下至黎民百姓,甚至是學究天人的李白、蘇東坡,都對它如癡如醉,可以說是道道地地的心靈救治良方。   說起道教,就不得不談到道教的諸神。千百年來,道教的廣義神仙內涵,繼承了長生不死成仙之說,囊括了中國古代宗教、古老神話、民間信奉的眾神,並且受佛教傳人的深刻影響,逐步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神仙體系,即先天之聖、後天仙真和道教民俗神。   神仙信仰是道教的基本信仰和顯著特色,也是道教與其他宗教的最大區別之一。道教的其他內容和理論幾乎都圍繞著神仙信仰而展開。從這個角度上來說,

要想瞭解道教首先就要瞭解道教的神仙。其實,這些高高在上的神仙雖然生活在超凡世界裡,但實際上他們從未離開過人間。   神的世界,就是人的世界。   道教絕大多數的神仙都有現實的原型,只不過在成仙的道路上被人們神化了而已。   道教尊奉的太上老君(老子)、張葛許丘四大天師、陳摶老祖乃至八仙等,都是登上神壇的「人」。他們或有睿智的思想、或有普世的情懷、或有高超的功法,超然物外,蔑視權貴金錢,追求淡泊的生活、內心的寧靜,健康長壽,真可謂不食人間煙火。   孫不二以鐵杵磨針精神自勵,外出修道,苦修一十二載。邱長春有「仙緣」,但卻更多「魔障」,多年的苦修,幾番死去活來,方成正道。呂洞賓學道的故事也是耐人尋

味,按說他是有「仙根」的人,然而在他學道過程中經歷了無數磨難。一塊重十餘斤的青石,竟背了整整三年,兩膀磨爛又生出了厚皮,其修道之難可想而知。但是不如此,就修不成道,縱有「仙根」亦無濟於事。可見,這些來自於現實生活中的真人不愧為神。   以上所說的這些人有大功德於民眾,這也正是他們受到後世人景仰和崇拜的原因所在。   當信徒們崇拜至極時,就會由人而成神(還有一些自然神被人格化了而成為人格神),而且愈演愈烈,使後人越來越無法看清他們的廬山真面目,只知頂禮膜拜。   道教諸神中還有一些神,如門神、灶神、財神、藥王、蠶神、城隍、土地等。這是道教吸收了流行於民間的一些神祇演繹而來,在世俗中的影響比道教中

的影響更大些。   既然神原本就是人,那麼我們應該如何認識這些人在成神之前的真實身分或是奇聞軼事呢?本書的寫作目的就是拂去歷史的迷霧,探秘道教諸神的真實面貌。   書中每一則故事,都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一種善惡是非標準和倫理道德觀念。那些造詣高深「神仙」,都是恬淡清靜、謙恭有禮、濟世渡人、與世無爭的大好人。他們見人患難,即懷拯救之心;見人有過,即以善言相勸;酒色財氣無動於心,生死憂患泰然處之;全無俗世之煩惱,只有快活超然的心境。這種超凡脫俗的高人雅士,不就是「活神仙」嗎?   能超越一己之慾、一霎之念,戰勝自己的人,就是超人,就能成神。   本書主要對71個神仙的前世今生做了較為細緻的揭秘,語言

簡單平實卻不乏趣味,故事情節可謂豐富多彩,能夠讓廣大讀者在輕鬆閱讀中汲取一定的知識營養。   最後,歡迎讀者朋友批評指正。 民間女神媽祖──走國際化的林家小姐海神媽祖,又稱天妃、天后、天上聖母、娘媽,是歷代船工、海員、旅客、商人和漁民共同信奉的神祇。她在歷史上確有其人,姓林,單名一個默字,經常被人們喚做默娘。 身世之爭:是名門千金還是平凡漁家女? 在以農業為國民經濟命脈的古代社會,身居沿海的百姓不能像內陸的百姓一樣,可以種植各種農作物養活自己,他們只能靠捕魚來為維持生計。海洋的氣象條件瞬息萬變,對於整日駕駛小船來捕魚的漁夫們來說,不時就會碰上惡劣天氣,有時還會有去無回,屍沉大海。 在這種艱難

的生存環境下,渴望得到神仙的庇佑成了沿海百姓的共同願望。這個時候,那些能夠救助落水漁夫的好心人就會被人們當作神仙來膜拜,林默娘這位心地善良的姑娘就這樣被推上了神壇。 西元960 年,林默娘出生在今天的福建莆田湄洲灣的一個叫做湄洲嶼的小島上。關於她有很多神話傳說故事,據說,林默娘在出生的第一個月沒有哭過,所以家人便取了一個「默」的名字。還有書上說林默娘水性很好,能夠駕著席子穿越大海,而且經常救助落水的人。在一次救助落水人時,林默娘不幸罹難,眾人感激她的恩德,就把她當成神仙供奉了起來。 林默娘之所以會被人們尊稱為媽祖,主要是尊重的意思,這裡的「媽」並不是媽媽之意,而是一種尊稱,和「祖」在一起有「奶

奶」的意思。目前,媽祖的信仰在沿海特別是在港澳臺以及東南亞盛行。特別是在臺灣,每年都會舉行媽祖廟會,參加人數有幾十萬之多。 媽祖做為中國最大、最權威的海神,她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皆是人們關注的焦點。對於神仙來說,身世永遠是一個說不清的話題,總會有各種各樣的版本在民間流傳。關於媽祖,她的身世主要有兩種說法。身世之一:官宦之後 關於媽祖是官宦之後的說法最早是由元朝進士程瑞學提出的。程瑞學在寫《靈慈廟記》時寫道;「林默娘的父親林願是宋朝的都巡,他外出巡玩的時候,發現湄洲嶼這個地方風景獨特,就帶著全家遷到此地定居下來。」 後來,有好事者還專門梳理了林默娘的家族譜系:祖上是福建莆田的望族,林家的第一代是

隨司馬睿南遷建立東晉的開國功臣林祿,林祿官居招遠大將軍,被皇帝封為安郡王。林家歷朝歷代都有人入朝為官,其中林家的第四代創造了「九牧林」(林祿的孫子林披所生的九個兒子全部都做了當朝的刺史)的神話。 由於林家世世代代都在為朝廷做事,皇帝感念林家子孫的貢獻,從唐朝開始,莆田林家就有了「一門忠節」的封號。到了宋朝,宋仁宗還御筆親書了「忠孝」二字,並作詩一首,賜給林蘊。「忠孝」二字也就是莆田「忠門」的由來,宋仁宗詩中的「喬木盤根大,漪蘭奕葉新」則成為了莆田地區林姓族人統一的門聯。 按照這個說法算下去,林願是林祿的第二十一代子孫,而林默娘則是林家的第二十二代子孫。她出生於西元960 年,卒於西元987 年

,活了二十七歲。 按照此種說法,媽祖林默娘所在的林家是福建莆田地區的名門望族,是一位名副其實的官家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