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處方箋領藥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附近那裡買和營業時間的推薦產品

連續處方箋領藥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李兆環寫的 醫病關係Q&A 和unknow的 與藥師做朋友:讓藥師告訴你如何安全用藥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全民健康保險醫療辦法§22 相關法條 - 全國法規資料庫也說明:同一慢性病,以開立一張慢性病連續處方箋為限;其慢性病範圍,如附表。 保險對象領藥後,應善盡保管責任,遵從醫囑用藥;因藥品遺失或毀損,再就醫之醫療費用,由保險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新學林 和洪葉文化所出版 。

大仁科技大學 藥學系碩士班 施承典所指導 廖經弘的 桃園縣某社區藥局民眾用藥經驗與購藥行為對服藥配合度之影響 (2021),提出連續處方箋領藥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社區藥局、用藥經驗、購藥行為、服藥配合度。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生物科技管理碩士在職學位學程 陳家麟所指導 温靜如的 數位藥事服務分析-以iHealth為例 (2020),提出因為有 藥事服務、慢性病連續處方箋、宅配送藥、送藥到府的重點而找出了 連續處方箋領藥的解答。

最後網站領藥須知及流程| 門診服務 - 南門綜合醫院則補充:當窗口上方螢幕顯示的領藥號數,顯示出或超過您的領藥號時,請持處方箋及您的身分證件(如健保卡)排隊準備領藥。 慢性病連續處方第二、三次領藥請您先持健保卡及處方箋至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連續處方箋領藥,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醫病關係Q&A

為了解決連續處方箋領藥的問題,作者李兆環 這樣論述:

本書特色   醫療與照護和生活息息相關,《醫病關係Q&A》一書乃針對有興趣瞭解法律之醫護專業人員或關切醫事法領域之法律人及一般讀者,所編著的案例式解說實用書籍。本書透過案例提問,分成「內容說明」、「案例解析」及「參考法條」三個部分,並就各主題分別深入探討,讓讀者能迅速掌握相關的理論與實務見解。   本書內容分成三大章節,第一章介紹有關「醫師執行業務基本規範」,包含醫師之醫療行為、醫療廣告及最新修正住院醫師是否適用勞基法等議題,使醫護人員在行醫前或行醫時都清楚瞭解相關法律規定;第二章「醫病關係」為本書之重點,討論有關醫病雙方之溝通及同意、病歷保密、優生保健及病人自主權利法,以及如

何在醫師與病患之間具有良好的溝通,使雙方尊重與平等對待等主題;此外,第三章介紹「醫療紛爭」,除介紹相關醫療糾紛之案件類型外,並介紹訴訟外紛爭解決機制「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簡稱ADR),內容含括醫療疏失、醫療鑑定等常被關注之議題。   美國醫界有句名言:「事前一盎司告知,勝過將來在法院一磅的解釋」,本書作者花了數年時間彙整醫療機構、醫護人員及病患常遇見的爭議問題,撰編成書,期不論是專業實務人員、專家學者或是一般讀者閱讀本書均能有所助益;尚祈各界不吝指正,使本書更臻於完善。  

桃園縣某社區藥局民眾用藥經驗與購藥行為對服藥配合度之影響

為了解決連續處方箋領藥的問題,作者廖經弘 這樣論述:

社區藥局藥師可提供民眾較詳細藥物資訊或用藥指引,讓民眾獲得更多正確藥物知識與認知,改善服藥配合度。民眾用藥經驗、購藥行為與服藥配合度在大多數社區藥局並不明確,尤其桃園縣地區。因此,本研究使用橫斷式描述性研究,探討桃園縣觀音區某社區藥局民眾用藥經驗與購藥行為對服藥配合度之影響。本研究以面對面訪談方式收集問卷,共收集226份,問卷內容包含基本人口學資料、用藥經驗、購藥行為與服藥配合度,以Microsoft Excel與SPSS軟體進行統計分析。在基本人口學資料方面,男女比率約4:6,年齡低於50歲者占69%,教育程度以大專以上為主,族群多為客家人,居住狀態大多與家人同住。用藥經驗與購藥行

為方面,大多數民眾具有正確觀念,九成以上民眾有用藥問題時會詢問醫師或藥師,在用藥期間會併用成藥與保健食品者服藥配合度較不會併用者低,家人或本身不會購買電視電台媒體廣告或遊覽地區藥品服用者,以及藥師、醫師或其他醫療人員不會介紹或鼓勵購買藥品(非處方藥)治療者服藥配合度較高。研究結果顯示桃園縣觀音區民眾大多具有正確藥物知識,但服藥配合度易受是否併用成藥與保健食品以及媒體廣告、醫療人員是否介紹藥品所影響。因此,社區藥局藥師除了可以進行面對面衛教之外,也可藉由數位化或多媒體之方式(如宣導短片)讓桃園縣民眾了解正確用藥知識;隨著科技發展,民眾不僅止於前往社區藥局才能獲得用藥相關資訊,平時在家或外出也能學

到正確醫藥相關知識,進而提升民眾服藥配合度。

與藥師做朋友:讓藥師告訴你如何安全用藥

為了解決連續處方箋領藥的問題,作者unknow 這樣論述:

  透過此本《與藥師做朋友》集結專業藥師的知識精華,將常見的用藥問題用淺顯易懂的方式教育民眾,讓您在閱讀的過程中,增進更多正確的用藥觀念,政府也會持續守護民眾安全用藥,讓民眾安心用藥!——衛生福利部 部長陳時中   藥師公會全聯會出版《與藥師做朋友》,身為一名藥師,也是藥政管理機關主管,非常榮幸也很樂意推薦給各位民眾,透過淺顯易懂及常見的問題回應,讓民眾能夠樂在閱讀,豐富知識,用藥無疑慮。——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 署長吳秀梅   散布在全國各個角落的健保藥局,民眾除可就近前往調劑處方及用藥諮詢外,也是大家「健康的好鄰居」。就如同本書書名「與藥師做朋友」一樣,不僅是開

卷有益,相信每個人都可以終生受惠!——衛生福利部中央健保署 署長李伯璋   本書以淺簡易懂的文字讓民眾知道藥師的工作不只是調劑藥物,還能提供衛教諮詢及健康知能,藥師的角色融入社區、你我的生活,快與藥師做朋友吧,讓自己活得更健康。——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署長王英偉  

數位藥事服務分析-以iHealth為例

為了解決連續處方箋領藥的問題,作者温靜如 這樣論述:

自2017年邁入高齡社會的臺灣,預估在2025年將成為超高齡社會,每5人有1位是65歲以上老人,到了2034年,一半以上都是中高齡、超過50歲。隨著高齡人口的比例增加,罹患多重慢性疾病與使用多重藥物的機會亦隨之大幅增加,長期慢性病比例逐年增加導致醫療成本日趨沉重。三高慢性病調查資料呈現,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的盛行率分別為25.16%、21.76%、10.12%。平均每年每人會就醫14次,使用15億元處方藥品,對比美國(3.2億人口)一年使用45億處方藥品,顯示臺灣民眾的確有「過度用藥」的情形,此外,病人服用藥品的遵囑性也明顯不佳。依據2017年10月中央健保署最新統計,目前全台每年浪費藥品

已估計達到193公噸,約五億顆藥品,排列起來可環島八圈,其潛在的醫藥浪費將會突破200億台幣。用什麼方式來避免過度用藥、減少用藥浪費,於此同時提升病患的用藥遵囑性,並且能夠有效的讓醫療服務提供者完整亦具隱私安全的使用者健康資訊,實是現今臺灣數位、智能化藥物服務發展之重大方向與必要目標。 本研究以2010年成立的iHealth 政昇藥局,臺灣第一間網路上傳慢性病連續處方箋,提供藥師送藥到府的藥局,作為數位藥事服務的個案研究對象,並且利用Alex Osterwalder於2014年出版之《價值主張年代》作為分析工具,以深度訪談的方式,完成慢性病連續處方箋領藥者之顧客素描、iHealth之價值

主張圖,並進行價值適配之交叉分析,探討iHealth所提出之價值主張是否能解決慢性病連續處方箋領藥者之痛點並為其締造價值,提供iHealth未來服務發展之具體策略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