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計畫變更審議規範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附近那裡買和營業時間的推薦產品

都市計畫變更審議規範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江中信寫的 都市更新叢書II:都市更新權利變換 和江中信的 都市更新叢書I:都市更新事業計畫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都市計畫法系 - 振皓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也說明:... 都市計畫圖重製作業要點(99.12.23) 都市計畫公共設施保留地檢討變更作業原則(102.11.29) 都市計畫工業區檢討變更審議規範(100.12.23) 都市計畫工業區毗鄰土地變更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詹氏 和詹氏所出版 。

中國文化大學 建築及都市設計學系 邱英浩所指導 陳錫洺的 以公平正義原則探討都市計畫工業區變更回饋之研究-以新北市都市計畫工業區為例 (2021),提出都市計畫變更審議規範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變更回饋、公平正義、深度訪談。

而第二篇論文中國文化大學 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 蔡添璧所指導 丁慧怡的 我國都市計畫使用分區變更利得還原社會機制之研究-以現行都市計畫變更審議規範為例 (2002),提出因為有 都市計畫使用分區變更、變更利得、負擔、回饋、還原社會的重點而找出了 都市計畫變更審議規範的解答。

最後網站工業區變更與都市更新則補充:結合都市更新與都市計畫變更之辦理的主要程序,約可分為以下幾個階段:一、主要計畫變更階段,依「都市計畫工業區檢討變更審議規範」檢討變更工業區之基本條件,變更土地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都市計畫變更審議規範,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都市更新叢書II:都市更新權利變換

為了解決都市計畫變更審議規範的問題,作者江中信 這樣論述:

  都市更新權利變換   臺灣都市更新機制解說最權威、最詳盡之叢書 本書特色   本書近390頁,叢書約1100頁   都市更新條例權利變換機制逐條白話解說   都市更新條例為基礎,輔以完整函釋分類   著重實務操作,兼顧官方、實施者與地主觀點   旁徵博引,相關函釋與會議紀錄最完整   引用資料與出處文號最正確   穿插大量圖解與表格,艱澀法規不再難懂   近140頁,8篇專題深入解說權利變換原理與機制   穿插13個爭點思考,可作為延伸課題演練   適宜做為地主權益參考、業界工具書、大學教學用書   搭配另書「都市更新事業計畫」、「都市更新公共利益」,   完整呈現

實務與理論全貌

以公平正義原則探討都市計畫工業區變更回饋之研究-以新北市都市計畫工業區為例

為了解決都市計畫變更審議規範的問題,作者陳錫洺 這樣論述:

隨著時代的演進,都市內的產業型態亦不斷的在改變,而產業外移後,土地所有權人為尋求土地最大最有效利用,向政府提出土地使用分區變更,其中又以工業區變更為住宅區及商業區為大宗;但土地使用強度變高,便會增加周邊公共設施及交通的負擔,而申請人的變更利得,政府要如何課以回饋,方能符合符合公平正義、達到地利共享的目標?乃是本研究的動機及目的。本研究透過文獻及法令分析、新北市都市計畫工業區變更案例分析,並深度訪談了12位產、官、學界及都市計畫委員,彙整出具共識的幾點結論:一、不動產估價技術及公開透明的土地開發財務計畫是討論回饋的基礎。二、儘量以土地、興建後建物之樓地板或代金等實質回饋。三、工變案的回饋標準應

因地制宜,可由中央訂回饋原則,地方政府依自擬的產業發展政策及各都市計畫區(或行政區)發展程度劃分回饋比例及等級。四、為避免工業區土地變更浮濫,並兼顧產業土地供需與儲備,建議後續由地方政府成立媒合平台,在申請變更前之土地必須強制先放到該平台媒合是否有適當買家。五、工業區變更是否須訂最小申請規模,建議由各地方政府參酌當地產業及都市發展政策來決定。

都市更新叢書I:都市更新事業計畫

為了解決都市計畫變更審議規範的問題,作者江中信 這樣論述:

  都市更新事業計畫   臺灣都市更新機制解說最權威、最詳盡之叢書 本書特色   本書420餘頁,叢書約1100頁   都市更新條例事業計畫機制逐條白話解說   以都市更新條例為基礎,輔以完整函釋分類   著重實務操作,兼顧官方、實施者與地主觀點   旁徵博引,相關函釋與會議紀錄最完整   引用資料與出處文號最正確   穿插大量圖解與表格,艱澀法規不再難懂   近百頁容積獎勵圖文解說   近50頁同意比例疑難解說   規劃9篇專題,深入分析重要機制   穿插8個爭點思考,可作為延伸課題演練   適宜做為地主權益參考、業界工具書、大學教學用書   搭配另書「都市更新權利變

換」、「都市更新公共利益」,   完整呈現實務與理論全貌

我國都市計畫使用分區變更利得還原社會機制之研究-以現行都市計畫變更審議規範為例

為了解決都市計畫變更審議規範的問題,作者丁慧怡 這樣論述:

長期以來,都市計畫變更存在著土地稅制仍無法合理課徵的部分變更利得,80年代的整體開發制度雖可改善此問題,但執行成效不佳。至90年代民間申請開發許可風氣日盛,然變更利得問題仍無法解決,因此相繼發佈4個都市計畫變更審議規範,規定相關實質措施,以使變更利得還原社會共享,此制度雖較可行,但各法令規定混亂、不一致,且過於僵化,究其原因在於還原理念不清,導致制度的不完善。 在此背景下,於第二章理論回顧擬先釐清變更利得、負擔、回饋、還原社會之意義,以建立合理、公平的還原理念。而此理念為以「損益平衡」的觀點,將變更利得(益)轉化為可行的實質措施,以改善變更造成的都市公共環境的衝擊或用於改

善其他都市建設、社會福利需求(損)。 在第三章相關都市計畫變更規範與執行案例分析時,以此還原理念,分別檢視現行規範與案例還原社會規定之問題,歸納共同的課題,包含有:理念、主體、標的物、比例、時機、交通運輸需求、協議書、獎勵開發、協商審議原則等,並於第四章提出改善內容,加以整合,將共通性或原則性規定列於總篇,須個別性規定列於專篇。 第五章研究結論說明,在合理、公平的還原理念引導下,變更受益人為還原主體,而還原社會實質措施,將以必要性負擔措施為主,增益性回饋措施為輔。因受到景氣波動、地方發展政策、不同變更個案需求及受益程度等變動因素的影響,將加強協商審議的彈

性,使還原標的物更多元性、符合當地需求,而還原比例與時機能因地、因時制宜,以解決過於僵化的問題,最後並透過產權移轉限制及協議書公證制度,保障相關實質改善措施確實由受益者執行,惟此理念需有共識,才能發揮實質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