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譯詞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附近那裡買和營業時間的推薦產品

音譯詞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劉衛林,蘇德芬寫的 香港生活粵語教程 和曹海東的 乾嘉學術札記訓詁理論研究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音譯造句- 例句大全 - 古詩詞庫也說明:造句1:「芭蕾」是英文ballet的音譯。 音譯的拼音及解釋. 詞語. 音譯.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商務 和商務印書館所出版 。

國立中正大學 中國文學研究所 曾若涵所指導 曾惠暄的 《臺灣語典》語彙及其文化映現 (2020),提出音譯詞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臺灣語典》、語彙、文化映現、臺灣語、日治時期。

而第二篇論文大葉大學 英語學系碩士班 李晶菁所指導 薛琦璇的 從目的論的視角觀看中台灣觀光手冊之中英翻譯 (2020),提出因為有 目的論、翻譯技巧、文本類型、翻譯中的錯誤分析、翻譯中的文化差異的重點而找出了 音譯詞的解答。

最後網站【麋研齋】一切經音義漢對譯音譯詞研究 - 蝦皮購物則補充:... 系統地保存了漢譯佛典中,從東漢到唐代的漢語口語材料和大量的外來詞, ... 節《希麟音義》的「續」 第三章梵漢對譯音譯詞結構與類型分析第一節慧琳梵漢對譯音義詞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音譯詞,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香港生活粵語教程

為了解決音譯詞的問題,作者劉衛林,蘇德芬 這樣論述:

  香港粵語較少受普通話影響,既保有舊日粵語特質,又大量吸納現代用語,成為深具本土特色的語言。本教程從實際教學經驗出發,提供豐富詞彙及語音講解學習,令初學者在最短時間內掌握準確發音及日常用語,可以在生活上切實運用,有助日常溝通及融入社會。     § 教學內容極度貼合香港日常生活運用   從港式茶餐廳中蛋撻、絲袜奶茶,到街市買餸、睇醫生、見工面試,甚至天氣交通等等,一一介紹香港生活中常見事物外,所有設定對話場景、說話語氣等,都務求真實反映本地生活面貌。     § 粵讀解碼扼要剖析香港粵語發音特色   教程特設粵讀解碼一項,闡明聲母、韻母及聲調特點,通過與普通話發音對比,令初學者輕易掌握粵

語九種聲調及入聲發音,並解決一系列特殊聲母及普通話所無韻母的發音困難,得以在最短時間內切實掌握粵語準確發音。     § MP3示範正確發音糾正常見發音錯誤   對初學者而言,最大困難在掌握粵語詞彙聲調及對話時語氣,教程內提供大量有用詞彙及四十多項情境對話,連同詞句練習及粵音講解部分,悉數配有MP3錄音,掃描書內二維碼,即時聆聽專業導師示範正確發音及語調,能糾正常見發音錯誤及更準確有效地學習。     § 配合多元化練習解決學習難點提升學習趣味   教程提供大量多元化又生動有趣的練習,除有助掌握日常詞彙及學習生活中句子運用外,其餘如面試、點餐、報警等模擬練習,用手機到天文台網站學講天氣,以至卡

拉OK學粵語等多元化練習,都是既有趣又實用,寓娛樂於學習的設計,為學員解決學習難點的同時,又有助提升學習趣味。

音譯詞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丹吉尼基逆"是布農族語音譯,有極為孤獨的意思。原曲取自布農族經典民謠"Tancinicin mudan踽踽獨行",出自南投信義鄉東埔的伍清光作詞與王拓南作曲,抒發在生命中那些孤寂與懊悔的惆悵感,成為在布農族之間廣為流傳、朗朗上口的神曲。本次翻唱版本選自後期由跋尼杜尔牧師微改編的"我的心很惶恐",意境與原作相符,把對於家人的那份懊悔更深層的轉化為對天父的懺悔,並且喚醒那些離開部落到都市的年輕人,不要忘記自己回家的路、根源、你是誰。
 
這首歌被翻唱的版本很多,我這次翻唱是使用類藍調風格,帶有一些憂傷鬱悶,以一人分飾兩角的方式呈現心靈深處的一些矛盾與掙扎,最後在劇烈的思考中重新得到釋放與慰藉。
 
原作:http://languagesoftaiwan.blogspot.com/2012/09/blog-post_20.html

《臺灣語典》語彙及其文化映現

為了解決音譯詞的問題,作者曾惠暄 這樣論述:

1922年由臺灣總督府專賣局發行之《臺灣語典》,為當時的專賣局為了使事務人員快速學習臺灣語而委託岩崎敬太郎所撰。該書綜合以下方式紀錄臺灣語,分別是臺灣語漢字,片假名標音及教會羅馬字;並用日文漢字或片假名的形式,將臺灣語翻譯為日語,形成一部臺日對譯的教科書。由於臺灣總督府專賣局人員所面對的臺灣人以從事勞動工作居多,所以《臺灣語典》的內容也以日常生活常用句型或詞彙為主。該書主要介紹的重點有二,一是臺灣語語法,二是臺灣語詞彙,本研究以詞彙及其反映的文化現象為焦點,故於語料的選擇上,以《臺灣語典》之附錄〈單語類集〉所收錄的詞彙為研究範圍,並將這些詞彙進行整理及分類,以及進一步建立詞彙表以供後

續研究之檢索與分析。 本文主要探討的問題如下:1. 從《臺灣語典》之附錄〈單語類集〉中的臺日語對譯發現語義不一致的情形;2. 岩崎對「同義詞」體例的處理方式也與一般定義的同義詞不盡相同;3.《臺灣語典》收錄了當時的許多新興外來語。因此,為了釐清上述問題的原因,並理解上述問題所反映的文化現象,本研究欲透過〈單語類集〉中的詞彙,探討其中語言現象,以及詞彙所映現出的物質文化。 本論文結果顯示:1A. 《臺灣語典》中臺日語對譯詞之間語義不一致的情形,可能是日治時期的新詞輸入臺灣時,臺灣語中對於該詞尚未有相應概念的詞彙,也沒有其他的辭典可供岩崎對照。因此岩崎對譯詞彙時,可能選用了某個概念來傳

達臺灣語的詞義。如「銚」(鋁)。1B. 《臺灣語典》中臺日語對譯後語義不一致的情況,可能與臺日語裡有許多同形詞有關,使得日本人學習臺日同形詞時可能產生誤解。如「勉強」。2A. 當岩崎因臺、日文化、語境不同,使得日文釋義無法精確對譯一組概念相似的詞時,便透過「同義詞」將兩個詞連結起來。使讀者能快速掌握詞彙大概的詞義。如「競賣/噶輪喞」(拍賣/叫賣雜貨)。2B. 岩崎敬太郎編撰〈單語類集〉時,也可能只顧慮某一組同義詞的日文釋義相同,忽略了臺灣語的語義是否同義。如:「更再/全然無」(再度/絕無)。3A. 《臺灣語典》所收錄的飲料類的譯詞,往往音譯詞在前,後方加上類名,使詞義更清晰,也能更快速辨別外來

語的成分及其類屬。如「不懶池酒」(白蘭地酒)、「使撈水」(汽水)、「珈琲茶」(咖啡)。 綜上所述,本論文不只是討論語言現象,更關注這些岩崎所篩選過的詞彙,在當時的文化映現。

乾嘉學術札記訓詁理論研究

為了解決音譯詞的問題,作者曹海東 這樣論述:

本書是作者對乾隆、嘉慶年間學術札記中訓詁理論進行系統細緻研究的著作。清代乾嘉時期,傳統訓詁學臻於全盛,期間學術札記多至難以計數,是清代學術的重要載體。學術札記以訓詁考據為主,亦不乏理論性探討。   該書便致力於乾嘉學術札記中此類訓詁理論材料的研究,對其表而出之,類而聚之,剖而析之,推而演之,議而評之,試圖展現乾嘉學者訓詁學理論的基本面貌和內在精神。 曹海東,男,1962年生,現為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領域主要為漢語史、經典詮釋學。在《中國語文》《語言研究》《古漢語研究》《語文建設》《孔子研究》《辭書研究》等期刊發表論文90餘篇;獨著《古文閱讀精要》《朱熹經

典解釋學》《(今注)新譯曹子建集》《諸葛亮:智聖人生》等;主編《歷代寓言小品》《二十五史通鑒》等;參編《後漢書辭典》《聊齋志異全本譯賞》等。 第一編 緒 論 一、“乾嘉學術札記”界說 / 001 二、乾嘉學術札記與訓詁學研究 / 008 三、研究緣起及研究價值 / 014 四、研究工作之說明 / 020 (一) 對學術札記中訓詁理論材料的發掘和搜集 / 020 (二) 對乾嘉學者訓詁學思想體系的整理和建構 / 023 (三) 對乾嘉學者訓詁學思想內涵的詮釋和闡發 / 024 (四) 對乾嘉學者訓詁學理論的綜合考察和評價 / 025 第一章 學術札記中的訓詁總論 第一節 訓

詁之名實 / 028 一、“訓”“詁”分用之義 / 028 二、“訓”“詁”合用之義 / 030 三、訓詁與相關學術 / 034 第二節 訓詁之作用 / 038 一、訓詁有助於古書解讀 / 039 二、訓詁有利於經世濟時 / 046 三、訓詁有裨于博物識古 / 049 第三節 訓詁之條件 / 051 一、識文字 / 052 二、分句讀 / 055 三、知音韻 / 057 四、達古語 / 059 五、曉文例 / 062 六、精校勘 / 064 第二章 學術札記中的訓詁物件論 第一節 論文本之文字 / 066 一、文字之訛誤 / 066 二、文字之校勘 / 069 三、文字之通假 / 073 第

二節 論文本之詞彙 / 078 一、聯綿詞 / 078 二、同義複詞 / 087 三、同源詞 / 093 四、詞義的存現、發展 / 100 第三節 論文本之文法 / 113 一、倒文 / 114 二、省文 / 117 三、互文 / 120 第四節 論文本之文理 / 122 一、文本有文理存焉 / 122 二、語脈與文勢 / 124 三、訓詁須顧及文理 / 128 第三章 學術札記中的訓詁體式論 第一節 傳注體 / 134 一、傳與注 / 136 二、箋 / 137 三、疏 / 140 四、章句 / 149 五、集解 / 154 第二節 辭書體 / 159 一、辭書體專書概述 / 159 二、

《爾雅》 式 / 162 三、《說文解字》 式 / 165 第三節 考辨體 / 172 一、筆記著作類 / 172 二、單篇短章類 / 180 第四章 學術札記中的訓詁方法論 第一節 因聲求義 / 184 一、探求語源 / 187 二、破假借字 / 190 三、釋聯綿詞 / 194 第二節 依形解義 / 197 一、依形解義法概述 / 197 二、依形解義法的主要作用 / 199 三、依形解義應注意的問題 / 204 第三節 考求故訓 / 206 一、訓詁釋義需要考求故訓 / 206 二、考求故訓應注意的問題 / 210 第四節 循文求義 / 214 一、循文求義為解經之善道 / 215 二

、循文求義所依語境因素 / 216 第五節 旁通互證 / 224 一、旁通互證法界說 / 225 二、旁通互證法的運用 / 227 三、旁通互證忌於牽合 / 231 第六節 以圖解經 / 233 一、以圖解經法的歷時發展 / 233 二、以圖解經法的適用範圍 / 235 三、以圖解經法的詮釋效應 / 236 四、以圖解經應注意的事項 / 240 第七節 方言證古 / 242 一、方言證古法的理據 / 242 二、方言證古法的運用 / 245 第八節 名字證發 / 250 一、名字證發法的合理性 / 250 二、名字證發法的功效 / 253 第九節 以目驗之 / 259 一、以目驗之法的適用範圍

/ 260 二、以目驗之法的實用效果 / 263 第五章 學術札記中的訓詁弊病論 第一節 輕改經字 / 268 一、不得其解而臆改 / 269 二、曲護誤說而強改 / 271 三、依據他本而誤改 / 273 四、隨意破字而濫改 / 274 五、徑以本字易借字 / 277 第二節 穿鑿附會 / 279 一、穿鑿附會的表現形態 / 282 二、穿鑿附會產生的原因 / 286 第三節 望文生訓 / 293 一、依據借字而為解 / 294 二、依據誤字而為解 / 296 三、不曉古義而強作訓釋 / 297 四、不明語源而強作訓釋 / 299 五、泥於聯綿詞字面而求義 / 300 六、泥於音譯詞字面

而求義 / 301 第四節 增字解經 / 302 一、增字解經概說 / 302 二、增字解經的成因 / 304 第五節 不識文法 / 310 一、不識字 (詞) 法而誤解 / 311 二、不識句法而誤解 / 319 三、不識章法而誤解 / 327 第六節 以今例古 / 330 一、以今例古之所以為弊 / 330 二、以今例古的存在範圍 / 332 第六章 學術札記中的訓詁發展論 第一節 漢代訓詁 / 345 一、傳注之作繁富,訓詁專書興起 / 348 二、因近古之便利,得古人之真意 / 355 三、講究家法師承,利弊得失並存 / 358 四、治學態度樸謹,訓詁方法合理 / 363 第二節 魏

晉六朝訓詁 / 368 一、總體呈衰微之勢 / 369 二、局部有可稱之善 / 372 第三節 唐代訓詁 / 376 I一、義疏之學的得失 / 376 二、其他成果的評鑒 / 378 第四節 宋代訓詁 / 379 一、經籍詮釋發生轉向 / 380 二、功過是非各有論斷 / 382 第五節 元明訓詁 / 385 第六節 清代訓詁 / 388 一、成果超邁前代 / 388 二、研究特點突出 / 392 第七章 學術札記訓詁理論的綜合考察 第一節 訓詁理論的特點 / 401 一、學術精神:具有崇實性、求真性 / 401 二、學術思維:具有創新性、辯證性 / 406 三、學術品格:具有實踐性、實用性

/ 411 四、學術觀點:具有會通性、開放性 / 415 第二節 訓詁理論的局限性 / 420 一、話語形態的局限性 / 421 二、思想觀點的局限性 / 425 第三節 訓詁理論的貢獻與影響 / 433 一、改變了過去訓詁重形不重音的觀念 / 433 二、促使傳統訓詁學向科學語言學轉軌 / 437 三、為乾嘉以後的訓詁學研究奠基鋪路 / 442 餘論:學術札記訓詁理論的現代轉化 / 455 附錄:引用古籍書目 / 467

從目的論的視角觀看中台灣觀光手冊之中英翻譯

為了解決音譯詞的問題,作者薛琦璇 這樣論述:

觀光產業在台灣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尤其在當今全球國際化的時代。因此,手冊、網頁等等的翻譯對國際遊客非常重要。在這研究裡,研究者採用質化的研究來分析中台灣觀光手冊中有哪些翻譯策略和技巧及錯誤。並且從目的論的視角看中台灣觀光手冊可分為幾種文本類型來滿足不同的需求,以及如何修改和翻譯文化詞以減少文化隔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