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山古蹟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附近那裡買和營業時間的推薦產品

鳳山古蹟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黃作炎寫的 陸海空‧綠白藍 我的時空旅行 和張崑將,張溪南的 臺灣書院的傳統與現代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複刻鳳山「大碉堡」大學生思考永續文化保存高科大學生動手做 ...也說明:複刻鳳山「大碉堡」 大學生思考永續文化保存高科大學生動手做「古蹟」 模型致贈高縣眷村文化發展協會 古蹟的保存與活化一直是城市文化永續的重要議題,高雄市的鳳山區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遠景 和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所出版 。

國立中山大學 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 張瓊婷所指導 葉孟妮的 鳳儀書院文化觀光研究 (2020),提出鳳山古蹟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文化觀光、文化動機、真實性、忠誠度、結構方程模式、偏最小平方法。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文化創意產業系 謝貴文所指導 黃玲玲的 文化資產應用於國民中學課程之研究 —以高雄鳳山地區古蹟為例 (2018),提出因為有 鳳山、文化資產、古蹟、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的重點而找出了 鳳山古蹟的解答。

最後網站古蹟新貌鳳儀書院重啟門扉 - 環境資訊中心則補充:位於鳳山城隍廟旁的鳳儀書院興建於清嘉慶19年,日治時期先後作為台南衛戍病院鳳山分院、養蠶所及鳳山郡役所宿舍。二次大戰後,書院屋舍相繼被租占戶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鳳山古蹟,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陸海空‧綠白藍 我的時空旅行

為了解決鳳山古蹟的問題,作者黃作炎 這樣論述:

  近十年來,黃作炎在地中海沿岸、中東、東歐遊走。曾走過:伊朗、土耳其、希臘、東歐(維也納、布拉格)、波羅的海(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北歐(芬蘭、瑞典、挪威、丹麥)、北非摩洛哥、肯亞,蒙古國、俄羅斯、西伯利亞鐵道等地。       將旅行中所見所聞,導入上世紀80年代高中開始看電影,將異國電影情節和場景,以電影加上旅行的手法,陸續寫成《跟著電影去旅行》、《我的美國國家公園之旅》、《美國心電影夢》、《我的中東電影旅行》、《摩洛哥古城沙漠聖羅蘭》、《走讀俄羅斯》、《光影北歐》等書。      書寫多本異國人文的書之後,他想自己也曾在臺灣各地遊走,身為臺灣人,何不書寫一本與自己生長

地方有關的人文旅行的書。「眷村」議題是他所關注的,可能與生長背景有關,從小在他家出沒的長輩,好多是住在眷村,也曾到叔叔、伯伯家住過幾天。      2021年5月中,他來到高雄,在左營「再見捌捌陸─台灣眷村文化園區」發現《創世紀詩刊》相關的史料,在詩詞中找到一種歸屬感,也驚覺高雄與幾年的印象有些差距,開始做田野調查,蒐集資料,於是有了《書寫高雄 陸海空/綠白藍時空旅行》的架構。      人生就像是一趟奇妙的旅程,似幻似真,你我都是匆匆的過客,匆匆的來、匆匆的去,眼看身邊的人飛黃騰達,看他們意氣風發,卻見另一批人負債累累、窮困潦倒。就如大文學家蘇軾《臨江仙·送錢穆父》所言: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

人。      我們都在不同的人生客棧,停歇、離開。踏盡紅塵天涯、短暫旅居之後,又得離開,走了又停、停了又走,無論送行是在日正當中,還是淡月微雲之時,短暫與當地人接觸,終須一別,不要為過往傷懷,何妨豁達看待離別、生死之事。      人生沒有回頭路,留戀、不捨,只是徒增自己的煩惱,瀟灑地往人生的下一站前行!      早年在眷村聚集來自大江南北的軍人,他們每個人都有故事,屬於國共戰爭的故事,因為內戰使他們不得不離開家鄉,逃離戰火,來到臺灣,又再臺灣建立一個新的家庭,在眷村裡,總在用餐時間,聞到五湖四海的家鄉味,這是一種鄉愁,也是住過眷村的一種美好回憶。      早年的高雄,除了是臺灣重工業的

發展,也是臺灣捍衛國家生存發展的三軍培訓搖籃,高雄是臺灣唯一擁有陸、海、空三軍基地與軍校的城市,也是全國保存面積最大、涵蓋最廣的眷村,這三處分別位於高雄的鳳山、左營、岡山。      高雄鳳山陸軍官校、陸軍步兵學校、中正預校,左營海軍官校、海軍陸戰隊學校、海軍技術學校,岡山空軍官校、空軍航空技術學校,形成陸、海、空鐵三角的三軍重鎮。      眷村故事是大時代的故事,是中華民國近代史重要的一頁,也是臺灣史不可分割的部分。隨著時代演進與發展,臺灣眷村面臨著凋零與瓦解的命運,但它曾經孕育過不少人才,成為臺灣軟實力的亮點。      黃作炎來到升格後的到高雄市,走到鳳山、左營、岡山、走進歷經眷改後、

還同時保有陸、海、空三個軍種,或多或少來自於神秘軍事管制區域的好奇。包含眷村、軍校和基地的城市,鳳山有陸軍的黃埔新村、左營有海軍的明德和建業新村、岡山留下空軍的醒村和樂群村,欣賞特有的住居記憶與人文故事。      他聽到風聲,微微地吹、微微地吹進我耳朵,閉上眼睛,感受到是綠色、是白色、是藍色,陸、海、空軍的生命故事。他的探索、追尋,如此的真實而美好,於是趕緊提筆寫下一篇又一篇,訂為《書寫高雄 陸海空/綠白藍時空旅行》!

鳳山古蹟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趁著春日,前往北投的丹鳳山,一探台北大師信仰的秘境—大師岩與法船石。看著google map嘗試著從普濟寺旁的小階梯未果,又從溫泉路天主巷往上氣圖走土路捷徑,難度太高。好乖乖地回到「熱海飯店」後方的步道進入丹鳳山。山雖小,但步道卻也沒有太好走,除了前段的水泥石階外,後半段幾乎亦是用木板、麻繩拉出來的一條山路,稍需攀爬。約莫30分鐘,並不久,就可以見到一處很有宗教史蹟感受的區域。一旁的爬山客自言自語:「這看起來好像以前是一個神社喔?!」的確,這裡跟日本常見的「密教+巨石」的聖地蠻相像。
.
▓ #大師信仰傳播的殖民路徑
.
1896年,隨清日戰爭結束,日本佔領台灣,各佛派從軍佈教,沿著殖民地化的路徑,建築寺院、成立靈場、宣傳教義,以對殖民地理番教化之用。初期來台佈教活動者有真言宗高野派、曹洞宗、真宗本願寺派、真宗大谷派、日蓮宗、淨土宗等六派,其中又本願寺派為大(范純武,1999)。
.
其中真言宗帶著強烈的日本密佛色彩,將崇拜空海大師的大師信仰,透過較具現實的傳奇故事,在台進行傳播。日本佛教也運用《台北新四國八十八箇所靈場》(台北新四国八十八ヶ所写し霊場)的參拜慣習,在台北佈教。像是圓山站的護國禪寺、台北天后宮的石佛、北投普濟寺等都是目前殘有的靈場遺跡(中川未来,2016)。
.
▓ #溫泉鄉的宗教風景—北投真言宗石窟建築群
.
在《北投溫泉の栞》(田中均,1926,昭和4年)裡描述到北投溫泉風情,遊客若欲瀏覽周遭景色,可從山路登上東南方的巨大岩石,其雕刻著弘法大師像,即稱「弘法大師岩」。可能是明治45年(1912),弘法大師的信眾捐贈建造。是台灣少見的佛教石窟。周遭到處都可以看見日治時代的痕跡,整體形式也很有到日本一遊的感覺,像是大阪交野獅子窟寺。詳見姚巧梅老師翻譯的,片倉佳史的《台灣日治時代遺跡》(2002)。
.
至於寫著「台湾よ、永に幸なれ。」的網紅打卡點,台灣幸福石。文史工作者認為,這應該是日治時期民眾所刻。現被移到大師岩階梯入口處,還塗上紅漆。整個石窟遺跡已經被列入市定古蹟,也包含石燈籠、石碑、階梯、石垣等,大家去就不要自行隨意移動、刻畫啊~
.
▓ #神秘的法船石
.
許多遊客尋不著法船石,我也是。繞了半天,終於在一條岔路雜草中看見「大正石船」。1925年該石與建立之石亭,在地文史工作者傳為「台北新四國八十八箇所靈場」的石佛亭,因為上頭刻著「大正十四年」,後稱「大正石船」。不過,亭內的觀音像等,看起來並不像舊時古物,亭中堆放祭祀物、打火機,並在石上掛上「慈航普渡」的木牌,反倒看來有點雜亂。搜尋到網路上的舊照片,似乎遊歷者都很喜愛站立在上面遠眺北投。
.
▓ #很有日本風味的普濟寺
.
回過頭來講一個走錯的路徑,本以為可以從普濟寺旁上山,但寺院說小路不通。普濟寺初建於1905年,又名為「鐵真院」,戰後改名為普濟寺。寺中供奉湯守觀音,北投民眾都視這座佛寺為溫泉守護寺。佛寺保用台灣少見的日式風格,平面佈局保存極為完整,包括大殿及住持方丈宅院,簡樸淡雅、寧靜莊嚴。旁邊亭中還有一座「子安地藏」,建立於1931年。記得幾年前來訪時,尚未如今天這般修繕完整,長滿青苔的貼梯石牆,盛開的茶花,很適合清幽地發呆一陣子。
.
很久沒出國冒險了,沒想到台北市中,就有一處可以運用半天來探秘的地方,也充滿著日治時代的痕跡。整個北投在這幾年也變得非常美麗,頗有回復到某種想像式的、懷舊式的日式溫泉鄉情懷。甚是喜歡。

|

延伸閱讀:
.
#大阪交野獅子窟寺:https://www.facebook.com/Pseudoscholarship/posts/1177805849073705
.
#西門町宮廟中的弘法大師(一):https://www.facebook.com/Pseudoscholarship/posts/1481817682005852
.
#西門町宮廟中的弘法大師(二):https://www.facebook.com/Pseudoscholarship/posts/1548311222023164
.

|

參考文獻:
.
1. 范純武. (1999). 日本佛教在日治時期台灣 [蕃界] 的佈教事業--以真宗本願寺派為中心的考察. 圓光佛學學報, 253-278.

2. 中川未来. (2016). 植民地台湾の四国八十八ヶ所写し霊場 (特集 近現代の四国遍路). 四国遍路と世界の巡礼= The shikoku henro and pilgrimages of the world, (1), 43-50.

3. 片倉佳史. (2012). 台北の歴史を歩く (その 16) 北投温泉を歩く (その 2). 交流: 台湾情報誌, (860), 17-27.

4. 片倉佳史(2002),姚巧梅 譯。《台灣日治時代遺跡》。玉山初版。

|

#週末去踏青

鳳儀書院文化觀光研究

為了解決鳳山古蹟的問題,作者葉孟妮 這樣論述:

  觀光旅遊是現代人調劑生活不可或缺的方式之一,而參觀文化遺產景點或參加文化活動,更受到遊客的喜愛。觀光旅遊收益是國家重要的經濟來源,而觀光旅遊的重要成分─文化資源則是全球觀光旅遊競爭力的指標之一。文化觀光是以文化資源作為旅遊目的或旅遊目的地,在文化觀光領域中,以「真實性」作為評估文,化資產的重要概念,不過「真實性」並非國內觀光旅遊研究的主流。本研究以「真實性」為研究架構的核心,建構「文化動機」、「客觀真實性」、「存在真實性」與「忠誠度」的研究模式,對研究對象進行實證調查,以了解文化遺產觀光表現是否符合真實性的要求,以及在該文化遺產觀光活動中,真實性是否成為文化動機的產出結果以及忠誠度的驅動

因素。 本研究以高雄市鳳山區文化古蹟鳳儀書院的遊客為研究對象,在2021年4月3日至5月2日間,採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研究。透過問卷調查結果,運用結構方程模式,分析研究模型中各構念之間的假設。驗證後結果發現,研究假設皆呈現正面顯著關係,即文化動機構念正面影響客觀真實性構念、文化動機構念正面影響存在真實性構念、文化動機構念正面影響忠誠度構念、客觀真實性構念正面影響忠誠度構念以及存在真實性構念正面影響忠誠度構念。經研究分析後,發現此研究模型具備可驗證性,且研究結果有助於彌補觀光旅遊研究的缺口。 從研究結果可知,鳳儀書院的遊客為了發掘新景點、享受平靜氣氛、與親友共度時光,以及為了文化目的與

增加知識選擇鳳儀書院作為旅遊目的地,而遊客能夠從鳳儀書院的建築、陳設及展覽感受到書院的歷史與文化,也能從參觀的過程體驗到個人與歷史文化的連結,而且遊客願意再訪或者推薦他人參觀。

臺灣書院的傳統與現代

為了解決鳳山古蹟的問題,作者張崑將,張溪南 這樣論述:

  本書考察了臺灣傳統書院,依照開墾南北順序分【臺南篇】、【高屏篇】、【嘉雲篇】、【彰投篇】、【臺中篇】、【新竹苗栗宜蘭篇】、【臺北基隆篇】到【離島篇】等50所,外加【當代書院篇】5所。本書發現傳統書院大皆消失,特別是開發最早的臺南市及最晚的臺北市,書院幾乎不存。保存比較完整的書院多已宮廟化(鸞堂化、文昌廟化、佛寺化或升格孔廟化等),全臺書院保存最密集處在南投與彰化兩地區。   本書亦介紹當代臺灣新興書院5所,以展現其對傳統書院精神的繼承及創新的多元風貌。最後綜論臺灣書院的脈絡性轉化特色,以及書院作為大小文化傳統的合流與分流狀況分析與比較,冀望臺灣書院能夠再興並在當代活化

,完成現代化的轉型。

文化資產應用於國民中學課程之研究 —以高雄鳳山地區古蹟為例

為了解決鳳山古蹟的問題,作者黃玲玲 這樣論述:

文化資產教學以人文教育為依歸,引導學生瞭解人與人、人與文化、人與環境之間的互動關係,教學中重視情意的培養,尊重多元文化的差異性和獨特性,頗能呼應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的教育理念。因此本研究以高雄鳳山區古蹟的文化資產為例,探究其文化特色及如何以教育的方式傳承,培養學生欣賞與尊重多元文化,提升生活美學的素養。研究的目地是深入瞭解鳯山古蹟的文化特色,蒐集可運用於教學的相關內容,及探究文化資產保存如何在中學生扎根,並探討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與文化資產教育之關係,是否能落實文化資產教育。以回顧相關教育理論的文獻,建構關於歷史、文化、藝術、文學、環境的認知、情意、技能等面向的教育理念。帶學生實地參

訪古蹟,讓學生認識在地文化特色,進而感受身處環境的文化資產與自己生活或生命之間的連結。研究成果提出了確實可行的教學方案和策略,期能予以政府有關單位未來規劃文化資產教育與實踐之參考,並提供能直接運用的教材給願意對鳳山區古蹟文化資產傳承盡一份心意的教師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