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L dependent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附近那裡買和營業時間的推薦產品

另外網站何謂ADL?IADL又是什麼? - 泛長照543也說明:何謂日常生活活動? 在每天的生活中,有很多我們必須處理的事務,這些事務可以統稱為「日常生活活動」(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簡稱ADL)。

高雄醫學大學 高齡長期照護碩士學位學程 蕭世芬所指導 陳慈徽的 老年慢性腎臟病衰弱相關因素探討 (2021),提出ADL dependent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老年、慢性腎臟病、衰弱、肌力、跌倒風險、蛋白質能量耗弱。

而第二篇論文長庚科技大學 護理系碩士在職專班 劉淑如所指導 葉庭蓉的 探討COVID-19疫情世代下社區老人生活壓力、社會支持與孤獨感之相關性研究 (2021),提出因為有 新冠肺炎、社區老人、生活壓力、社會支持、孤獨感的重點而找出了 ADL dependent的解答。

最後網站What Are IADLs or the Instrumental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則補充:Read about the instrumental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how to talk to your loved one about ... and assisted living options for seniors with IADL dependence.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ADL dependent,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老年慢性腎臟病衰弱相關因素探討

為了解決ADL dependent的問題,作者陳慈徽 這樣論述:

背景:老年衰弱對於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的台灣而言是一個重要的議題。許多慢性病如慢性腎臟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都會加重老年衰弱的程度。台灣65歲以上之老年人口約有四成罹患有慢性腎臟病,如果能及早有效掌握透析前之衰弱進程與相關因素、辨識出衰弱高危險群並加以介入,為老年CKD患者規畫適當的健康促進與延緩失能的對策,便有機會逆轉衰弱的狀態。方法:本研究以某南台灣醫學中心尚未開始進入透析階段之門診高齡CKD患者為對象,探討目前老年CKD個案衰弱現況與相關之生理與功能表現並探討此族群發生衰弱之相關風險因子。研究中除了記錄CKD受試者例行門診檢查之生理數據之外,CKD患

者之上下肢重點肌力與手握力、五次起坐時間(Five Times Sit-to-Stand Test, FTSST)、三公尺計時起走測試(3m Timed Up-and-Go Test, TUGT)等,肌力與行動平衡評估均以標準量化方式進行測量。此外,受試者之日常生活功能、營養、憂鬱、認知等狀態,分別使用巴氏量表(Barthel Index, BI)、簡式迷你營養評估(Mini-Nutritional Assessment Short Form, MNA-SF)、十五題版老年憂鬱量表(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15, GDS-15)、極早期失智症篩檢量表(Ascert

ain Dementia 8, AD-8)以面談方式進行評估。受試者亦接受肌少症篩檢(SARC-CalF)並以臨床衰弱量表(Clinical Frailty Scale, CFS)進行衰弱與非衰弱之分類。結果:根據本研究所完成之191位門診CKD個案評估(平均年齡76.41±6.47歲;女性99人),其中有109位屬衰弱族群(CFS≧4),其年齡顯著高於非衰弱族群,腎臟病分期也有較高比例偏向晚期(3b-5期),血清尿素氮超過標準值者與血鈣較標準值低者均較多。衰弱組之肌少症與極早期失智症風險人數比例與得分顯著較多也較高,憂鬱得分顯著較高,以及營養不良得分顯著較低。功能性評估亦顯示衰弱組之老年CK

D個案其手握力、肱二頭肌、股四頭肌肌力均明顯低於非衰弱組,五次起坐時間與TUGT之時間也明顯較長。若以TUGT時間作為跌倒風險判定,可發現衰弱組無論男、女都屬跌倒之高危險群。年齡較大的女性衰弱族群其握力、肱二頭肌肌力明顯低於年齡較輕者(老老組<中老組<初老組),而男性衰弱族群其功能性評估於不同年齡間則無明顯差異。複回歸分析顯示與衰弱呈正相關的風險因子為年齡、TUGT之時間、以及腎臟病晚期(3b-5期),負相關的風險因子為肱二頭肌肌力、白蛋白(Albumin, Alb)。結論:本研究之老年CKD個案衰弱比例為57.07%。衰弱組之特性為年齡較大、腎功能較差、有較高的比例有肌少症風險、較高的肌少症

風險得分、較高的憂鬱得分、較低的營養不良得分、極早期失智症人數比例較多、得分也較高,以及功能性評估較差。年齡、肱二頭肌肌力、三公尺計時起走、腎臟病晚期(3b-5)及Alb是老年CKD個案衰弱的風險因子。建議未來可將衰弱評估納入慢性腎臟病個案固定追蹤項目及臨床照護指標,並運用跨團隊合作及結合社區健康促進資源來延緩衰弱與失能、提升老年生活品質。

探討COVID-19疫情世代下社區老人生活壓力、社會支持與孤獨感之相關性研究

為了解決ADL dependent的問題,作者葉庭蓉 這樣論述:

研究背景:全球老年人口的持續攀升,老年人的生心理健康議題逐漸受到重視,其中孤獨感是造成心理健康疾病的重要風險因素之一。現今處於COVID-19疫情世代,老年人為了減少染病風險,多選擇留在家中躲避疫情,然而卻可能面臨到社交隔離,或者疫情所造成的生活壓力上升,使孤獨感惡化。社會支持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扮演重要角色,當維持良好的社會支持可協助老年人維持心理健康,也可有效改善壓力及調節孤獨感。然而,目前國內缺少文獻探討,在COVID-19疫情世代下,社區老人的生活壓力、社會支持及孤獨感的現況及影響因子。研究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為,探討COVID-19疫情世代下,社區老人的生活壓力、社會支持、孤獨感

及其相關性,並分析孤獨感預測因子。研究方法:本研究採用橫斷性研究法,於嘉義縣與臺南市的鄉村及都市型社區,以方便抽樣,取樣符合收案條件的社區老人,共收案114位老人參與研究,本研究社區老人平均年齡為74.42歲。使用之研究工具包含「基本資料問卷」、「生活壓力量表」、「社會支持量表」、「孤獨感量表」,評估社區老人的生活壓力、社會支持與孤獨感的現況。資料分析:所有資料將輸入SPSS 22.0統計軟體並進行分析。根據研究問題,採用的分析方法包含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多元線性迴歸。研究結果:社區老人的生活壓力平均分數為45.15分(SD=12.17)。社會支持平均分數為136

.97分(SD=30.87)。孤獨感平均分數為25.15分(SD=5.71)。社區老人的生活壓力,在經濟來源、感染新冠肺炎擔心程度、視力及聽力功能、以及與自己過去一年的身體健康狀況相比,自覺現況身體健康之個體性差異變項中,有顯著性的差異。社會支持在視力功能、以及日常生活需協助程度之個體性差異變項中,呈現顯著性的差異。而孤獨感在有無子女、經濟來源、施打疫苗狀況、以及施打疫苗後是否會降低擔心之個體性差異變項中,也有顯著性的差異。社會支持與孤獨感間呈現顯著負相關,而社會支持及有無子女,對孤獨感具有預測功能。結論與討論:本研究結果顯示,於COVID-19疫情世代下,社區老人的社會支持與孤獨感呈現顯著負

相關,且有無子女及社會支持對孤獨感具有預測能力。根據研究結果,建議臨床醫療人員、以及衛政單位,在疫情期間需評估社區老人的社會支持與生活壓力外,亦需重視COVID-19防疫措施,以減緩疫情帶來的孤獨感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