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t分享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附近那裡買和營業時間的推薦產品

qt分享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朴同成寫的 認識耶穌:30天馬可福音靈修材料 和琳達‧嘉絲克的 我跟你一樣絕望,我是你的心理醫師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推喇奴書房推動QT敬虔運動十年有成 - 國度報導也說明:當基督徒在小組中越加分享神的話語和信仰生活時,便能經歷到團契及信仰的真實價值。 士林真理堂的QT小組分享如何對付自己生命的經歷,使彼此關係更緊密。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校園書房 和究竟所出版 。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 魏美惠所指導 陳念儀的 中部地區教保服務人員實用智能與創意教學之相關研究 (2020),提出qt分享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教保服務人員、實用智能、創意教學。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嘉義大學 輔導與諮商學系研究所 王以仁所指導 李雨君的 基督徒創傷禱告心理療癒歷程之研究 (2020),提出因為有 基督徒、創傷禱告、心理療癒的重點而找出了 qt分享的解答。

最後網站QT分享每日活水September 25 - Hanhan's talk (podcast)則補充:00:14:17 - September 25 每日活水校園出版社羅馬書15:30-33 讓我們一起建立靈修習慣不要怕我們一起成長背景音樂/ 我寧願有耶穌吉他/ ShinYueh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qt分享,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認識耶穌:30天馬可福音靈修材料

為了解決qt分享的問題,作者朴同成 這樣論述:

建立靈修默想的第一步, 與QT同行的新家人班教材。 30天讀完馬可福音,認識耶穌及福音真義。 歸納式默想帶你一邊讀經,一邊建立扎實的靈修習慣。   你是哪一種生命種子,撒在哪種土地裡?   天天默想神話語,讓你的屬靈生命有根有基。   有些信徒因為靈修默想時沒有方法,以致讀不出滋味;又或者剛信耶穌來到教會的初信者,需要有能夠幫助他們學習默想,一本簡易入門的靈修默想教材。因此,本書作者朴同成牧師選取了較為簡短的《馬可福音》,配合「認識耶穌生平及教導」的主題,編寫成這本《認識耶穌:30天馬可福音靈修材料》。   這本《認識耶穌:30天馬可福音靈修材料》可以整理出兩大功用:   1.藉由

30天的默想操練,幫助弟兄姊妹學習如何默想的方法,建立個人的靈修習慣,並真實活出神的話語。   2.可作為初信造就的查經材料,查考並默想《馬可福音》,幫助初信者對基督耶穌和福音的核心信息有清楚的認識。   這本材料能夠滿足想要開始有系統按部就班操練自己靈修默想的弟兄姊妹。並且,這本靈修材料也能作為初信者的查經材料,讓他們透過個人讀經或小組查經的方式,明白基督信仰的基要真理,並且能開始操練每天默想神的話,相信這對他們的信仰成長會有很大的益處。   但願這本靈修材料不僅能幫助弟兄姊妹打開讀經的胃口,建立與主同行的默想生活,並且成為教會信仰造就的一塊敲門磚。  

qt分享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如果擁有一台車,最想開著它實踐什麼夢想呢?
 
這一次,安竹開著特斯拉彩虹車,拜訪彩虹驕傲月紀念單曲《We are, We can be》的詞曲人「Control T」,看兩位 1997 年的年輕音樂人,如何在創作道路上堅持。
 
如果想看什麼樣的人與故事,
也歡迎在下方留言喔!
 
▎特斯拉第 2 屆彩虹車計畫
Drive with Pride,與驕傲同行,改變就是現在。
對於環境、愛與關懷,您心中有什麼樣有意義的的想法與計畫呢?
分享給特斯拉,將有機會開著全新設計的彩虹 Model X,利用 3 天 2 夜實際出發,為愛行動!
日期|即日起~2020.11.30
網址|https://www.tesla.com/zh_TW/campaign/drive-with-pride

透過我們的 Tesla 推薦連結訂車可獲得 1,500 公里的免費超級充電里程
⚡️ https://supr.link/BFCLx
 
▎音樂出處
《We are, We can be》 |量子娛樂 QT Entertainment
《為我留的光》|風潮音樂
彩排現場 |Legacy Taichung
 
00:00-02:44 彩虹車計畫
02:45-06:20 乘坐感受
06:21-07:36 彩排幕後
07:37-12:12 創團歷程
 
#tesla #特斯拉 #彩虹驕傲月
 
✔️︎ 女子車流 IG :https://www.instagram.com/powergirl_go/
✔️︎ 女子車流 FB:https://www.facebook.com/powergirlgo/
✔️︎ 追蹤安竹 IG :https://www.instagram.com/andreaanchu/
✔️︎ 按讚安竹 FB:https://www.facebook.com/andreaanchuu/

中部地區教保服務人員實用智能與創意教學之相關研究

為了解決qt分享的問題,作者陳念儀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探究中部地區教保服務人員實用智能與創意教學之現況、差異情形以及兩者間的相關性。本研究以問卷調查法進行,以自編「教保服務人員實用智能與創意教學問卷」為研究工具,採用隨機抽樣的方式抽取中部地區五縣市幼兒園之教保服務人員共937位,有效樣本數797分。研究者將問卷調查所得資料,以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以及皮爾森積差相關等統計方式進行分析,本研究結果分述如下:一、 中部地區教保服務人員在實用智能層面及創意教學層面皆呈現中高程度,其中以「科技運用與休閒娛樂」構面表現最佳;在創意教學層面,以「教學互動、環境與資源創新」構面表現最佳。二、 教保服務人員之實用智能,

會因「教育程度」、「教學年資」、「兼任行政工作」、「婚姻狀況」以及「學校所在地」等背景變項的不同,而有顯著差異。三、 教保服務人員之創意教學,會因「教育程度」、「教學年資」、「幼兒園教師證」、「兼任行政工作」、「婚姻狀況」以及「家庭型態」等背景變項的不同,而有顯著差異。四、 教保服務人員之「實用智能」與「創意教學」,呈現顯著高度正相關。最後,本研究根據研究結果,對政府教育相關單位、教保服務人員以及未來研究提出建議,以供參考。

我跟你一樣絕望,我是你的心理醫師

為了解決qt分享的問題,作者琳達‧嘉絲克 這樣論述:

  這是一個克服憂鬱症的故事,也是一個與「失去」和解的故事,兩者密切相關。   我之所以了解這點,不只是出於個人經驗,   也因為我自己就是精神科醫師,專門治療同病相憐的天涯淪落人。   跋山涉水,我終於走出了憂鬱低谷,我知道,其他人也可以辦到。   ★讀者、專家一致推崇:「認識憂鬱症和所有精神相關疾病的絕佳讀本!」吳佳璇醫師專業推薦!   ★英國皇家精神科醫學院、國民保健署、牛津大學教授好評!BBC、《泰晤士報》深入訪談報導!   誠摯,生動,精采!每一位為「心理問題」所苦的人,都能從書中找到共鳴。──基爾大學教授 凱洛琳.喬-葛蘭   嘉絲克醫師對憂鬱症的了解如此深入而豐富,最重要的

是,她知道我們都不懂的事。──牛津大學教授 湯姆.伯恩斯   我的目的不是要寫一個令人抑鬱消沉的故事,而是以過來人的身分,為其他人帶來一些希望。   我想讓他們知道,憂鬱永遠有可能好轉。   這不止是我的故事,更是豐富的學習之旅,我從病患對我透露的經歷中學到了很多。   我的目的是想幫助處境相同的人,讓他們更了解自己經歷的狀況,更有效地因應重重難關──這些都是走出憂鬱低谷不可或缺的良方。   「憂鬱症」到底是什麼樣的一種病症?   身為醫師兼病患,嘉絲克醫師以誠摯的口吻,娓娓道來關於自己和眾多案例的病狀癥候及治癒的感人故事。她更以原創的新觀點,試圖讓讀者更全面、真確地「體會」憂鬱症患者的真

正感受。她相信憂鬱症等精神疾病的傷害可以被有效控制,患者大有機會重拾生活的喜悅。 各界好評   精神科醫師如何克服自己的憂鬱症?執業超過四分之一世紀,專精基層精神醫療的作者,真誠剖析職涯發展與疾病交纏的生活。閱讀本書將帶給同受憂鬱之苦的病人,與協助病人走出幽谷的醫師無限啟發。──吳佳璇,遠東聯合診所、臺大醫院醫師   嘉絲克以本書證明了,即使一生飽受憂鬱復發所苦,你依然可以有一番成就;即使是最黑暗的時刻,仍有希望的火花。它的坦白與真誠,格外動人。對治療的描述也很公允精確。書中有關她與患者的互動特別實用,對任何醫生來說,肯定都有助益。我特別認同她在書中提出的一項批判:有太多人把疾病毫無起色

歸因於人格障礙!那確實是很多精神科醫師常用的說法。──湯姆.布朗,《英國精神醫學期刊》書評   勇敢、大膽,且深刻動人,但最重要的是,這也是首度同時以醫生、病患、學者的身分,把憂鬱症千絲萬縷的錯縱關係彙整在一起。──蘇珊.貝利,英國皇家精神科醫學院   曾經陷入憂鬱,或與憂鬱症親屬共處的人,都很熟悉書中描述的自我懷疑、焦慮不安、逞強面對外界的臉龐,但不見得能像嘉絲克那樣設法達到自我接納的境界。嘉絲克達成了一項罕見的成就:她寫了一本深切自剖、論述嚴謹的憂鬱症著作。──露薏絲.艾普比,英國心理健康中心前院長   嘉絲克醫師治療病患的臨床經歷,讓她對憂鬱症有了更豐富多元的理解。她在書中以生動的

筆觸勾勒這些故事,讓他們躍然紙上,而貫穿本書的是她堅定不移的意念。她無懼人生經歷的重重波濤,娓娓道出重重磨難。這本書雖然和憂鬱症有關,但讀來一點也不沉重,而是叩人心弦、刻畫入微的故事。嘉絲克醫師對憂鬱症的了解是如此深入而豐富,最重要的是,她知道我們都不懂的事。──湯姆.伯恩斯,牛津大學社會精神醫學榮譽教授   本書對憂鬱症的現實狀況做了動人的描寫,字字扣人心弦,不僅如此,嘉絲克醫生還把個人經驗和專業知識交織成敘事、回憶錄與指南。──賽門.衛斯理,英國皇家精神科醫學院院長 作者簡介 琳達‧嘉絲克(Linda Gask)   英國國民保健署執業30年的精神科醫師,退休後於大曼徹斯特郡索爾

福德市提供心理衛生基層醫療服務。   曼徹斯特大學基層醫療中心精神病學榮譽教授,致力於憂鬱症、焦慮症及其他心理衛生醫療的研究和教育,也是世界衛生組織(WHO)顧問。因為本身和至親患憂鬱症、焦慮症,有長年接受藥物與心理治療的親身經驗和觀察研究,讓這本自傳式的案例分享成為相關領域的重要參考書籍。 譯者簡介 洪慧芳   國立臺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畢業,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 MBA。目前為專職譯者,從事書籍、雜誌、電腦與遊戲軟體的翻譯工作。譯作包括《他想要月亮》《如果那時候,好好說了「對不起」》《我跟你一樣絕望,我是你的心理醫師》(以上究竟出版)等近八十部。   部落格:cindytrans

late.blogspot.tw 前言    這不只是我的故事,更是豐富的學習之旅 當醫生成了病患 走近自己,走出憂鬱 一    脆弱 憂鬱和不快樂是不同的 為了「現在」,不見得要回顧過往 二    恐懼 恐懼,與無以名狀的焦慮 人生掌控權的內在拉鋸 三    失去 措手不及的人生巨變 如果我們能談談,關於你所失去的 與失去之痛初次交手 四    心上和身上的傷 高敏感人的玻璃心 遭踐踏的自尊 用身體的痛苦紓解內在的痛苦 五    失控人生 考試恐懼症 當恐懼變成事實 偏離正軌,或是必要的轉彎? 六    愛 愛情線索的解讀 愛的冒險與歸途 在新的失去中重新面對

創傷與療癒 七    孤獨 內心麻木的孤單母親 在親密與孤獨之間 八    信任 信任的安全網 取得信任與交付信任的冒險 九    強迫行為 上癮的依戀 「愛自己」,終結沉淪的關係 十    庇護 當照護只剩下管束 廢棄病院裡遭遺忘的臉龐 十一  服藥 「我覺得,服藥改變不了任何事……」 跳雙人舞般的談話療程 感覺的微妙轉變──復原的開始 十二    回顧過往 等著乘虛而入的痛苦過往 人總是有辦法達成別的人「期待」 十三    驅除幽靈 「移情」關係 逾越分際帶來的衝擊 十四    溝通 未說出口的話,觸不到的心事 角色扮演練習 十五    哀傷 「接受」需要的時間 哀傷的軌

跡 十六    學習活在當下 回到日常 管控思緒的方法 結語    面對它,克服它,滋養心靈以迎向人生挑戰 專有名詞說明 前言    這不只是我的故事,更是豐富的學習之旅      這是一個克服憂鬱症的故事,也是一個與「失去」和解的故事,兩者密切相關。我之所以了解這點,不只是出於個人經驗,也因為我自己就是精神科醫師,專門治療同病相憐的天涯淪落人。我好不容易走出了憂鬱低谷,我知道,其他人也一樣辦得到。      過程中難免會有悲傷的時刻,甚至是純然的絕望,但我的目的不是要寫一個令人抑鬱消沉的故事,而是以過來人的身分,為其他人帶來一些希望。我想讓他們知道,憂鬱永遠有可能好轉--讓你感覺更

輕鬆,不管是對你自己,還是對生活和未來。問題在於你深陷憂鬱低谷時,可能會覺得連重獲一絲絲希望都很渺茫。情緒低落影響了我們看待人生的方式,破壞了判斷力,不僅讓我們對他人判斷失準,也對自己多所質疑。其他人往往會叫你看開一點,正面思考,你偏偏就是做不到,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我想藉由這本書闡述,無論是你自己或關愛的人深陷憂鬱低谷,總是有辦法走出來的。      憂鬱往往是因「失去」而引發的反應,不僅人際關係的失去可能引發憂鬱,失去對我們很重要的東西時,也可能陷入憂鬱,例如失去生活中扮演的要角、健康、自尊等等。陷入憂鬱後,可能又會導致進一步的失落,因為我們可能變得難以相處,無法勝任生活中的職責。人類失去珍

愛的人事物時,會感到哀慟。這是人之常情,時間一久這種情緒通常會逐漸淡化,但萬一時間無法淡化悲傷,那可能會讓人憂鬱,更容易陷入進一步的失落。      很少人知道我的完整病史,但我現在的醫生很熟悉大致的情況。她是我的靠山,至少目前看來是如此。我是七年前第一次見到她的,那似乎是個不錯的故事起頭。      當醫生成了病患      我坐在南曼徹斯特威森肖醫院的新診療室裡,室內陳設很陽春。診療室位於「桂冠大樓」,院方以作家或詩人的名字,為這棟現代風格建築的每個病房取了不搭的名字。診療間空蕩蕩、冷冰冰,醫生每週就來這裡值班一、兩個時段,房間裡連個檔案櫃都沒有,不然我可能會偷偷打開來瞧瞧。雖然這個房間還

沒有新到讓我光吸著地毯黏膠所散發的溶媒就整個人亢奮起來,但我還是可以從空氣中隱約嗅到黏著劑的味道。整個房間裡唯一能讓我排遣一下緊繃心神的,是辦公桌角落那本有折角的上一期醫院期刊。新換的醫生衝回前檯去拿我的病歷表,我一邊等她回來,一邊讀著期刊上有關乳癌募款的公益長跑活動轉移注意力。我再次感到孤單,而且非常不安。      當然,這不是我第一次以病人的身分坐在精神科醫師的診療間裡,但這個場合有點怪,因為坐我對面的是我認識幾年的同事(這裡姑且稱她為V醫師好了),她答應接手我的治療。她的態度客氣但不客套,問診專業而俐落,看我的方式就像我有時看病人那樣--從眼鏡邊框的上緣看我,有人告訴我那個模樣有點嚇人

--但我看得出來,當下她也不是完全處於放鬆的狀態。我說話時,她來回甩弄著筆,我彷彿可以看穿她的心思似的,因為我太熟悉這種探索病患問題的過程了。我等候她開口時,手心直冒冷汗,心跳搶快了一拍,舌頭不知怎的好像緊黏著上顎,動彈不得,我需要深呼吸安撫自己,告訴自己我依然掌控著我的身體。我知道這是焦慮的症狀,但也擔心:她會怎麼診斷我呢?我該向她透露多少細節?當醫師自己成了問診的對象時,你會暗自忖度該透露多少,哪些資訊又該隱而不表。      「以一到十級來說,十級是感覺最好的狀態,妳覺得當下妳是幾級?」她停下來等我回應。      「約六、七級吧。」      這題很難回答,每次我都叫病人不要多想,憑直

覺脫口回應,但我的感覺真的有到七級嗎?還是我只是想證明我占用這個看診時段合情合理,畢竟她本來可以利用這個時間去看其他的病人。其實我腦子裡已經把問診答案都準備好了,甚至背得滾瓜爛熟,因為我完全知道她會問哪些問題。      「其實我從信件中已經知道很多了。」她指的是她從上一位醫生那裡拿到的病歷資料,「但妳可以多透露一些以前的情況嗎?這一切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從我十幾歲的時候。以前我會陷入很焦慮的狀態,尤其是考試前。」我解釋,但我沒有補充提到我現在還是會做期末考被死當的惡夢。      「還有關於死亡的事情,是關於……」她一邊說,一邊翻找那封信。      「對。」我回答,但我還沒

準備好談那件事,我跟她還不夠熟,我不確定自己想再重新熟悉另一位醫生;又或者,我不確定自己想讓別的醫生了解我,因為一旦培養了那種信任關係,她卻又離我而去時,我會更加難受。      V醫師沒有察覺到我的疑慮,她繼續問道:「妳很難放下那件事嗎?」      我常問病患同樣的問題,但死亡這種事情真的能夠「放下」嗎?我一直很好奇人怎麼會知道答案,不過我還是回答「對」,因為那似乎是適切的答案。我也知道,其實我是在事情發生多年後才開始感到哀慟的,而且接二連三的生離死別(例如我的醫生退休,離我而去),也可能喚醒過去痛失親友的種種悲悽。      「目前妳是接受什麼治療?」      「我每天服用六十毫克的『

得憂停』,還有二百微克的甲狀腺素。」我回應,一邊思考我試過多少種不同的藥。      由於我的心電圖異常(我的「QT波間距延長」,增加了心臟突然忘記跳動的風險),我不得不停止結合鋰鹽(一種「心情穩定劑」)和抗憂鬱劑文拉法辛的療法。其實停用鋰鹽,我一點也不覺得可惜,因為鋰鹽導致我的甲狀腺機能低下,我只要沒服用甲狀腺素錠,就會感到疲勞,體重增加,使我感覺更糟。      「……我也試過心理治療,那有幫助,至少某些時候是有幫助的。」我又補充提到。      「是什麼類型的治療?」      「心理動力治療……我從來沒試過認知行為治療。」當時我確實未曾嘗試過,但後來我試了。      我花了很多時間想

搞清楚為什麼我會陷入憂鬱,為什麼有些事情在短短幾天內就把我搞得心灰意冷,對人生徹底失望。「心理動力治療」主要是為了了解過去的人際關係對現在的影響;「認知行為治療」則不同,是學習如何處理當下那些導致你陷入憂鬱的胡思亂想。      「上次憂鬱症發作是什麼時候?」她又接著問。      「兩年前工作上的問題使我不得不休假……那時休了六個月……但現在沒事了。」      每次不都是工作造成的嗎?至少工作是我覺得壓力最大的事。夜裡害我輾轉難眠的,從來不是病患的問題,而是我和整個體制的互動。我的個性太過敏感,太在意周遭人等的一言一行了。      「……但冬天我的心情確實也比較低落。」      我們就

這樣談了約四十五鐘,最後談定了接下來該做什麼,以及何時複診。      我起身準備離開時,V醫師說:「下次妳來的時候,不需要在外頭等候,我們可以找個比較安靜的地方……」我知道她想避免我被同事發現的尷尬,但我平常一直教導我的病人,那沒什麼好尷尬的。      「沒關係,我在那裡等。沒問題。」      其實我還滿喜歡坐在候診室裡,跟其他患者一起看音量刻意關小的日間電視節目。      走近自己,走出憂鬱      我的憂鬱症似乎都正好在每次開學以及工作量增加時發作。又或者那和生理因素有關,也許我跟很多心情憂鬱的人一樣,覺得冬天待在這種缺乏陽光的高緯度地區實在太難受了。我也不知道答案究竟是什麼,我

到現在還是不知道,反正我就是這樣,大多時候我會想辦法應付這種情緒,連續幾個月都沒事,有時甚至可以維持一年多都沒事。但我也經歷過好幾個時期,覺得整個世界似乎變得非常昏暗,充滿敵意又極其嚴苛,逼得我陷入憂鬱低谷。      過去三十年,我聽過很多憂鬱和絕望的故事,從那些對我透露人生經歷的患者身上,我學到了很多。雖然他們的經歷和我有些共鳴,但我通常不會透露自己的憂鬱史。當我自己的狀況不太好、無法治療別人的時候,我會先尋求協助,努力先療癒自己。如果我自己的狀況不佳,卻還想要治療別人,那也說不過去。不過,我覺得我自己的憂鬱經歷,使我在治療他人時更能體貼入微,將心比心。精神科醫師也會陷入憂鬱,而且比其他醫

生的機率更高,身為憂鬱症的專家也無法倖免於這項病症,我很清楚自己不是無所不知。      但我確實知道,一個人首次被問到「怎麼了」時,他可能無法確切說出問題所在,也找不到貼切的話語來描述內心深處的感受,不清楚自己面對的難關究竟是「什麼」「為什麼」或「怎麼樣」。當感受無以名狀時,那股焦慮可能表現在言行舉止中,有的人會變得敏感煩躁,有的人變得暴躁易怒,有的人變得沉默寡言,他自己或周遭的人可能也無法理解。有時還會一直拖到危機爆發時才尋求協助。開口求助並非易事,我自己一開始也覺得難以啟齒。      歷史不是靜態的,而是在分享與一再傳述下,隨著時間的流轉,自然地變遷。在任何時點,我真正知道的,只有我當

下的感受,有時我連一年前的感受及擔憂都想不起來了。又或者,那是我刻意去遺忘的緣故。本書的敘事是我對當前自己的了解,我也覺得這些內容對經歷過同樣磨難的人來說有些助益。我學到,我跟病患對談時,不該只是「找出他們罹病的歷史」,而是應該仔細聆聽他們的故事。      這本書本來只想寫我自己而已,但撰寫的過程中,它從一本單純的回憶錄變成更多元的東西,我想藉由這本書去明白闡述憂鬱症的「經歷」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每章提到的病患都是以我接觸的多位患者為原型,他們讓我在執業生涯中學到了很多。書裡混了許多更改了姓名和虛構的事件,但都是由真人實事改編而成(因為有些人不希望成為他人故事裡的角色)。我也必須額外強調,第十

章提到的事件不是發生在我當時任職的醫院裡。      不過,我自己的憂鬱症經歷是千真萬確的。最重要的是,這不只是我的故事,更是豐富的學習之旅,我從病患對我透露的經歷中學到了很多。我的目的是想幫助處境相同的人,讓他們更了解自己經歷的狀況,更有效地因應重重難關--這些都是走出憂鬱低谷不可或缺的良方。 一 脆弱 要了解一個人為什麼會陷入憂鬱,最簡單的方法是從「脆弱性」和「壓力」的概念去思考。脆弱程度決定了個人陷入憂慮的風險高低,那會受到家族史、遺傳基因、早年生活經驗的影響。相對的,壓力則來自我們體驗的多種生活事件。所以令我們感到脆弱的因素越多時,只要遇到壓力事件,就很容易陷入憂鬱。陷入憂鬱的壓力

門檻因人而異,當人生遇到的磨難夠多、壓力累積突破那個門檻時,人就會開始出狀況。有些人的挫折復原力很強,有些人遇到類似的壓力時可能一蹶不振。此外,年歲增長及久病纏身時(例如罹患關節炎或心臟病),脆弱性也會增加。 憂鬱和「不快樂」是不同的 我在索爾福德市中心一間採光不太明亮的診所裡,有時我會在這裡看診。微弱的午後陽光難以穿越窗外加裝的安全柵欄,外頭飄進來的空氣裡,帶著老菸槍在吸菸區製造的濃濃菸味。理查年紀很輕,面有菜色,他正試圖告訴我自己家人的憂鬱病史,但是要講出口並不容易,他連專注在這件事情上都很難,思考漸漸慢下來--罹患重鬱症可能會有這種現象。 「我媽……呃……她以前常常變得很怪,很陌生。」他

開始說。 「你是指什麼?」 理查低頭看著雙手,接著又說:「像中邪似的,她有時不跟我們說話,有時會說她聽見……某些聲音……我小時候,她進過普雷斯維奇兩三次。」 普雷斯維奇曾是收留精神病患的地方。 「還有誰呢?」 「我爸有……酗酒問題,他曾對我和我弟發酒瘋……」 「他傷害過你嗎?」 理查的嘴巴動了一下,但沒發出聲音。斗大的淚珠滾落他的臉頰,他試著再度開口,但激動得說不出話來。接著,他突然迸出幾句話,彷彿那些話是被他硬逼出體外的。 「他會打我媽……我上前阻止過一次,結果被打到手臂骨折。」 沒錯,那很痛,不只是身體的傷痛。我開始明白理查為什麼從青春期開始就陷入憂鬱,為什麼如今二十五、六歲了,他的心情依

然如此低落。他設法從艱困的人生中振作起來,找到一個不錯的工作當上班族,卻發現糖尿病的併發症使他失去了費盡千辛萬苦才得到的一切。他從小就罹患糖尿病,母親也有糖尿病,現在理查開始出現視力問題,再加上早年經歷的種種磨難,使他特別容易陷入憂鬱。雖然我們能夠明白為什麼會發生這種事,以及罹患糖尿病之類的嚴重疾病可能有什麼感受,但多數人不會陷得那麼深,通常會想辦法因應,設法撐下去,但理查還沒撐住就陷進去了。

基督徒創傷禱告心理療癒歷程之研究

為了解決qt分享的問題,作者李雨君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探討基督徒創傷經驗是如何在經歷禱告後,重新看待自己的生命,及過去與現在所面臨的各種危機壓力與挑戰,如何詮釋禱告中之實現與未實現所面臨的種種危機問題,及催促生命靈性的流動力量如何發展,其重要目的為何,是否能藉此達到自我療癒狀態。本研究方法採質性研究,應用「開放式深度訪談法」(open-ended interviews)蒐集資料。分析架構以現象學方法探索受訪者3人對禱告情境之描述;分析基礎以詮釋理論學作有系統的歸納與分析,分析內容採訪談情境中表達自我的情緒情感面,整體分析歸納則以詮釋現象學與敍事法之多元取向為標的,目的均是在提升本研究結果的效度或信度。研究結果與發現:根據本文「基督徒創

傷禱告心理療癒歷程之研究」分析提出四大結果論:1. 原生家庭傳遞效應─基督徒創傷因素的形成皆來自與原生家庭有關,其傳遞效應包含:早期文化的社會結構認知僵化及生命後階段受基督教文化刺激與影響。2. 信仰生活調適之影響─即生命在宗教信仰介入後,生活適應呈現:創傷危機禱告效應及信仰生活化之調整。3. 來自神秘恩典的創傷復原機制─禱告複製效應其作用包含:建立穩固的禱告機制及靈性禱告修練─與情緒的約會。4. 迎向療癒人生觀─帶來覺醒、接納與正向成長;體會療癒的真義:能理解創傷是被化了妝的祝福及延遲的幸福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