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開發 董事長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附近那裡買和營業時間的推薦產品

中華開發 董事長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郭育誠寫的 血壓的祕密:經脈醫學科學化天才醫師、經脈血壓計世界專利發明人郭育誠,透過血壓量測,取得十二經脈資訊,達成遠距醫療診斷與日常保健 和黃張維的 都更危老大解密 耕築共好家園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菁英團隊 - 中華開發金控也說明:我們的菁英團隊. 來自集團不同部門的專業人士分享他們的工作,在此工作的心得,以及更多精彩故事。 經營團隊. 子公司經營團隊. 董事會成員. 張家祝. 張家祝. 董事長.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布克文化 和今周刊所出版 。

國立臺灣大學 科際整合法律學研究所 林仁光所指導 王仁毅的 公司負責人失格與解任制度研究:比較美國與本國法制 (2017),提出中華開發 董事長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公司負責人、董事、失格、解任、不適任。

而第二篇論文中國文化大學 法律學系 吳盈德所指導 賈育全的 從樂陞案探討我國公開收購及獨立董事法制之適用問題 (2017),提出因為有 公開收購、公司治理、企業併購、獨立董事、商業判斷法則、審計委員會、樂陞案的重點而找出了 中華開發 董事長的解答。

最後網站中華開發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營運及資金運用計畫則補充:一、 成立日期:民國90 年12 月28 日成立金融控股公司並掛牌上市. 二、 董事長:張家祝. 總經理:王銘陽. 三、 股東投資情形:(截至107 年6 月30 日). 單位:千股.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中華開發 董事長,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血壓的祕密:經脈醫學科學化天才醫師、經脈血壓計世界專利發明人郭育誠,透過血壓量測,取得十二經脈資訊,達成遠距醫療診斷與日常保健

為了解決中華開發 董事長的問題,作者郭育誠 這樣論述:

如果,量血壓就知道今天身體適不適合跑步! 如果,量血壓就知道是不是感冒了! 如果,量血壓就知道吃下去的營養品適不適合自己! 如果,量血壓就知道自己五臟六腑的狀況! 如果,量血壓就知道是不是感冒了! 這是神話嗎?   每當臨床上,透過經脈血壓計量測看見「外感」指標,為了讓病人容易理解,我常說「你感冒了」, 病人常一臉困惑,接著說「可是我沒有打噴涕、流鼻水啊」!   漢醫的「外感」包含冬天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腸病毒、一般微生物感染,物理性條件如放射線輻射、嚴寒、酷暑、燥濕等等,也就是說當人肉眼不可見,身體尚未感覺時,漢醫便已經開始處理身體的失衡,病人對感冒的理解,多半停留在西醫症狀出現指認的世

界。   新冠病毒是不是外感呢?當然是。   治療變化迅速的外感,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早已明確提出系統性的方法,從無形到有形。當病從無形的氣分病開始時,到病情逐漸加重血分病,不加治療便會出現西醫所謂的有形、看得見的症狀,醫聖分成六類病證,以六種方法對應治療。   新冠肺炎強烈地告訴我們,很多人感染病毒時皆無症狀。正如同我們透過經脈血壓計的量測早已看見病人有外感,然而病人渾然不知。我們的意識沒感知症狀不代表沒事,沒症狀可能像關羽即將失去荊州,烽火台無法發揮作用。沒有烽火台很危險,有烽火台之後沒反應更加危險,關羽失荊州就是他覺得已布下烽火台,結果烽火台竟然被偷襲了失去作用。   漢醫脈診把脈之後

,捕捉著依然還是無形的身體資訊,跑出十二經脈的坐標系統。幾千年前漢醫便掌握人類於演化上的獨特地位,人是十二度空間,人有十二條經絡,更嚴格講,還有奇經八脈。   生命一直在演化,從哺乳類之前早就跳脫三度空間,小白鼠只有六條經脈,因此它的頭抬不起來。人可以站立,變成有十二條經脈。這其中的演化其實已經運用許多物理的原則,建構出一個新的系統觀。   而這些系統從細胞代謝甚至在細胞內胞器的層次,便深深受到頻率的調控與制約,也因頻率與諧波的多寡決定了物種演化的方向與效率。   除了晝夜週期性的規律,粒線體與內質網的協同功能,呈現出細胞內獨立自主十二小時的生理時鐘。在人體中,體溫、血壓、認知表現、荷爾蒙循環

與睡眠型態都存在十二小時的生理時鐘。   這是非常抽象,非常前端的醫學觀念,漢醫其實是比西方醫學的內科學還要前衛的,因為從物理學徑向共振理論,推導出人體十二經脈與諧波的對應,從而掌握生理病理的系統知識。甚至,可以直接用一個血壓計,捕捉無形與動態,得到人體完整的資訊。   本書特色   1.     作者以近三十年的經脈醫學科學化與漢醫臨床研究心得,透過超過五十幅珍貴的脈診科學數據圖表解析漢醫頻率的世界,以及常見疾病的治療原理。 2.     以當代科學語言剖析漢醫獨特的萬物一體系統觀,闡述漢醫診療的四大層面(外感病毒、循環代謝、飲食、情志)。 3.     從百萬筆經脈資訊驗證《傷寒雜病論》(

桂林古本)的病理與藥理模型,以及古代漢醫的減法養生。 4.     關心自己健康的讀者可以透過相關中西醫診所,協助取得與運用經脈血壓計,實踐日常保健與遠距醫療。     【本書導讀】   王建華(前鴻海健康科技事業群技術長,臺灣益謙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專文推薦】 林昭庚(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名譽理事長、中國醫藥大學講座教授) 馮燕(前政務委員、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 張立荃(中華開發金控公司發言人兼幕僚長) 周成功(國立陽明大學生命科學系暨基因體科學研究所兼任教授) 張順晶(前台北市中興醫院中醫科主任、中華全球經脈臨床醫學會常務監事)   【各界賢達誠摯推薦】 王清峰

(前法務部長、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長) 王建華(前鴻海健康科技事業群技術長,臺灣益謙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平路(曾任中華民國無任所大使、作家) 宋文琪(前台北101董事長) 李玉春教授(前衛福部次長、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教授) 李嗣涔(前台灣大學校長) 林昭庚(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名譽理事長、中國醫藥大學講座教授) 周成功(陽明大學生命科學系暨基因體科學研究所兼任教授) 周守訓(前立法委員) 陳中申(作曲家、演奏家) 陳治(前美國奇異公司全球副總裁及大中華區醫療部門總裁) 陳章波(中央研究院研究員) 陳維熊(陽明交大醫學院前院長) 黃主文(前總統府資政) 黃適卓(前立法委員) 張立荃

(中華開發金控公司發言人兼幕僚長) 張光斗(點燈文化基金會董事長) 張順晶(前台北市中興醫院中醫科主任、中華全球經脈臨床醫學會常務監事) 馮燕(前政務委員、台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 單德興(前中央研究院歐美所所長) 張翼(前交大副校長、陽明交大半導體學院院長) 楊銘欽(台灣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教授) 葉明桂(台灣奧美廣告副董事長) 鄭凱元(陽明交大前學務長、心智哲學所所長) 潘翰聲(前綠黨主席) (按姓氏筆畫多寡排列)

中華開發 董事長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今(27)日立法委員林佳龍在經濟委員會質詢台電黃重球董事長。林佳龍表示,台電現在準備做的是一是換民營電廠董事長、二是進行司法訴訟,「這是陰謀」,這兩個做下去,肥貓們就金蟬脫殼了,人民還繼續繳高額電費當冤大頭。

黃董事長到台電已有四個月,但對台電的改革是八個字「原地踏步、一事無成」
儘管我們講得再多,我們唯一要看的是做甚麼?林佳龍要求黃董事長說出目前為止哪一件所謂的改革完成了?黃重球答覆,台電經營改善報告要求今年增加收入減少支出目標是30億,到目前台電達成60億。林佳龍隨即表示,竟然把本來是浪費的事不做稱作是改革,這不是結構性、制度性真正的改革。台電現在準備做的是一是換民營電廠董事長、二是訴訟,「這是陰謀」,這兩個做下去,台電跟民營電廠都沒有責任了。

林佳龍舉例森霸公司,股權中台汽電佔32%、台糖佔20%、中華開發佔10%,政府對董事會有主導權,竟然放掉董事長,在改革的關鍵時刻抽手,應該利用董事長的位置與董事會重新對利差的部分來改革,重新訂約,「負完責再走嗎」,怎麼可以臨陣脫逃,換一個政府沒有主導力的董事長坐鎮,結果讓前面的肥貓「金蟬脫殼」,過去所做諸惡事都與離職的董事長無關?林佳龍指著台電總經理蔡文魁說,蔡文魁就應該要留在台汽電董事長任內堅守岡位、據理力爭,換掉與台電的購電契約,怎麼可以拍拍屁股回鍋台電擔任總經理,站在這裡備詢呢?

林佳龍再批台電的假改革,台電把跟民營電廠的購電合約推給司法訴訟,就是把行政權可以行使的權力,交給法院讓它纏訟十年也處理不出來,而這十年內,繼續用這個購電契約來購電,人民繼續當冤大頭。林佳龍說明明行政權可以以重大情事變更去終止購電契約,並將涉及刑事責任,有所不法的人士移交檢調單位去偵辦,訴訟也該以刑逼民。

林佳龍當面跟黃重球說,你若是真改革,就以台電董事長的身分去兼子公司、孫公司的董事長,真正大刀闊斧去進行改革。林佳龍質詢曾經是台汽電董事長的蔡文魁,總經理徐崧富兼森霸董事長,其個人在台汽電擁有160萬持股,「黃董事長,這個總經理有沒有辦法換?」。黃重球回覆,台汽電70~80年代成立時徐崧富代表中華開發,林佳龍隨即展開攻勢,就是當時黨國不分的年代,自訂規則,五鬼搬運,回來利益輸送跟掏空,「敢不敢辦?」,政府到目前為止沒有一個人負責。

林佳龍表示,面對台電的揭弊,讓人覺得很悲哀,連他接露台汽電投資魔神仔電廠弊案,竟然檢調一個禮拜就說調查後沒有問題不起訴,分明是護航、勾結,配後的影武者是誰?它也質詢能源局有沒有用公共工程安全、環境汙染等行政方法嚴格依法對付民營電廠的查驗?台汽電賺的不只是電價,還賺很多包政府工程,政府可以拒絕往來阿!台電改革是無能還是無心?還是同為共犯結構的一環?

公司負責人失格與解任制度研究:比較美國與本國法制

為了解決中華開發 董事長的問題,作者王仁毅 這樣論述:

公司負責人(如董事、經理人)失格與解任制度之濫觴,係英國經過多年的法制改革,整合散落於各法規中有關於失格與解任規定所創制之Company Directors Disqualification Act(CDDA)。CDDA之立法目的在於透過失格宣告或解任公司負責人,達到保護「少數股東」、「債權人」、「員工」等公益。此法制設計深深影響了各國,相繼創設「公司負責人失格與解任制度」,以公益之保護、促進社會經濟健康發展與繁榮。本國現行公司負責人失格與解任制度,主要係以公司法第30條公司負責人當然失格(消極資格)規定、公司法第200條裁判解任公司負責人與投保法第10-1條裁判解任上市櫃公司負責人等制度為

主,惟因為消極資格訂定不符時宜、內涵不明確與裁判解任制度程序、形式要件限制過嚴、適用範圍窄小、缺乏彈性等問題,使得本國公司負責人失格與解任制度之實務運行有相當大的困難,進而造成本國妥善公司管理、維護公眾利益之目的達成甚有疑慮,多年來受到學者與實務之批判與改革倡議,抑是本文亟欲解決之問題,希冀透過比較先進法制國家之立法例,提供解決本國法制問題。本文首先將各式公司負責人失格與解任制度設計類型化與抽象化,並歸納出三大類型:「股東會決議解任」、「請求宣告失格或解任」與「當然失格與解任」,以提供讀者體系性之法制概念架構,完整的窺探公司負責人失格與解任法制內涵與發展。其後,本文依序介紹英國、美國之法制設計

,並以美國法為主軸比較本國失格與解任公司負責人制度,綜合比較分析優劣,並提出對於改善本國制度與創設相關配套之建議。

都更危老大解密 耕築共好家園

為了解決中華開發 董事長的問題,作者黃張維 這樣論述:

  苦守老房盼新屋,不必再等十八年!   全台有接近一半的房子屋齡超過30年,   台北市的30年老屋更占了七成以上,   危老都更重建顯然已經刻不容緩。   如何幫你家危險、老舊的老房子華麗再生,活化資產最大效益,   43項觀念解析X 13條速查Q&A X 4個都更實戰故事,   讓都更不再讓人敬而遠之,順利開啟自家老宅第二春。   全台老舊房屋比率超高,你家可能就是其中一戶。   你是否曾夢想著透過都市更新或危老重建,打造健康舒適、溫馨又便利的安全家園?        但轉頭又想到,都更過程勞心勞力、不熟悉行政程序、溝通左鄰右舍曠日費時,再加上合約密密麻麻像是無字天書,整天擔心上當

受騙,最後只好打退堂鼓,繼續將就住在安全與機能已不符現在所需的老破房,然後望著一旁的新成樓默默嘆氣呢?   這一切,其實只需要專家來為你引路。   都市更新危老重建推手黃張維透過15年親身實戰經驗,   精準剖析危老與都更重建的優劣差異,   加上深入淺出的觀念與法規解讀,以及實際重建執行案例分享,   帶你掌握讓老家再展第二春的必備常識。   你所擔心關切的問題:   改建有什麼好處?我需要出錢嗎?能換到多大的房子?該如何選建方?   全部坦誠大公開。 本書特色   速查Q&A,查找便利   表格條文解析,閱讀無痛點   案例圖片對照,親臨都更現場 名人推薦   各界專家共好推薦

  李吉仁/台灣大學名譽教授、誠致教育基金會副董事   李永然/永然聯合法律事務所所長   花敬群/內政部政務次長   林松樹/都更危老稅務會計師   林銘峰/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行政組組長   郭瑞祥/前台灣大學副校長、管理學院院長   蔡竹雄/台北市不動產開發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   謝金河/《今周刊》董事長   (依姓氏筆畫排序)   看完作者與耕團隊的經驗分享,都更與危老更新案還真是「人」的行業。唯有用心,方能更新!   台灣大學名譽教授、誠致教育基金會副董事  李吉仁   本書作者我非常佩服,此次撰寫本書,內容集合了該團隊15年來在都更危老領域協調整合所累積的實務經驗,提供「實

施者」與「地主」們做為參考。   永然聯合法律事務所所長  李永然   本書的出版,解答許多參與都更危老權利人最關心的資訊與疑問,更代表作者身為整合團隊,願意釋出公正公開關鍵知識的善意與企業社會責任的展現,令人尊敬。   內政部政務次長  花敬群   書中除了專業知識外,最讓我感動的是與客戶之間的往來,首要是建立信任、再提供專業服務。一個企業能夠成功,很重要的是核心價值的建立,而這個價值除了傳遞給客戶,也包含了自己的員工,創造出雙贏的局面。   前台灣大學副校長、管理學院院長  郭瑞祥   相當值得提供不論是已經在重建整合的階段、或是期望能開始,及想要一窺了解重建世界的屋主們,獲得相關正

確知識及重建觀念,進而成為一位聰明共好的屋主。   台北市不動產開發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  蔡竹雄 作者簡介 黃張維   1969年生於台灣台北,畢業於中興大學土木工程學系,後於1996年取得美國西北大學碩士及2018年台灣大學管理學院碩士EMBA。   過去長期任職創投業,包括中華開發工業銀行、旭邦創投等,創投生涯中曾瀕臨兩次的破產挑戰,卻成為後來起心動念創業重要的養份。2006年於台北成立耕薪建設/耕薪都市更新股份有限公司,專注經營都市更新與危老重建的市場,現任公司董事長,帶領耕薪成為台北市精華地區都更推案最多的建設公司之一。2017年個人獲頒中華民國第40屆全國創業楷模獎。  

 13年前為改善因壓力導致身心的疾病,決定開始運動人生,熱愛馬拉松與鐵人三項等運動,不僅自己重拾健康,也透過運動建立屬於自己的企業文化,並為鼓勵周遭朋友運動,成立「耕跑團」平台,希望凝聚所有喜愛並追求健康的人,一起從運動中獲得滿滿的熱情與感動。2017年公司榮獲「運動企業認證標章」。 推薦序 唯有用心,方能更新/李吉任 推薦序 告別汙名化,危老都更已刻不容緩/李永然 推薦序 沒有奇蹟,只有累積/郭瑞祥 推薦序 全台已邁向都市更新、危老重建的關鍵時代/蔡竹雄 前言 自序 第1章 大家都在都更,我家的老房子也可以重建嗎? 01為什麼房屋需要重建? 02我家該進行都更重建,還是

危老重建? 03危老重建的申辦資格 04都更重建的申辦資格 05同時符合兩種資格時,該申請哪個項目比較有利 都更實戰篇  住戶多且屋主複雜 老屋變身鋼骨大廈的華麗挑戰 第2章 房屋重建該如何進行 01房屋重建的好處 02公辦都更、民辦都更、自辦都更的差別 03屋主與建方的初步接觸 04與屋主建立共識 05重建流程 06自辦都更的挑戰 07透過信託制度來提升保障 都更實戰篇 屋主談不攏險破局 起死回生的天母地標 第3章 都更重建VS.危老重建 01都更重建和危老重建各有何優缺點 02都更重建和危老重建的容積獎勵 03都更重建和危老重建的補助 04都更重建和危老重建的賦稅減免 危老實戰篇 建商

隱瞞關鍵訊息 一波三折的夢幻城堡 第4章 重建時我需要出錢嗎?重建後可以換回多大的房子? 01 合建和委建的最大差別 02 重建後房屋的換回比例如何計算 03 如何評估重建後的需求 04 新屋的價格和選屋順序如何決定 都更實戰篇 自辦合建不如請教專業 互信溝通成就理想家園 第5章 當一個聰明共好的屋主 01 如何找尋建方            02 如何評估建方的好壞 03 調整心態、做好準備,迎接房屋重建 04 合建與委建的合約重點 05 當房子在重建時,我和家人要住哪裡 06 交屋之後就沒問題了嗎? 07 政府有相關諮詢單位嗎? 結語 都更危老番外篇 01 老屋還能買嗎? 02 如果

住宅已極具危險性,但又無法達到法定同意比例,該怎麼辦? 03 如果無法重建,如何用輕裝修來解決屋況不好的問題 房屋重建速查Q&A Q1建商、營造廠、建經公司各扮演什麼角色,想重建房屋該找誰? Q2危老重建要符合什麼條件? Q3都更重建要符合什麼條件? Q4合建是什麼? Q5委建又是什麼? Q6重建需要費用嗎? Q7重建需要多少時間? Q8政府有針對房屋重建提供補助或獎勵嗎? Q9如何挑選好的建方? Q10新屋的價格如何制定? Q11都更真能「一坪換一坪」嗎? Q12都更期間,我和家人要住哪裡? Q13老屋還能買嗎?   導讀   「耕薪」,顧名思義就是「辛勤耕耘、薪火相傳」,期許我

們能夠成為~深耕這片土地、協助完成永續傳承夢想的推手!   我們是耕建築團隊~是一群為夢想插秧、一步一腳印、堅持到底的城市農夫!我們犁入城市沃土的種籽,種下對土地的情感與記憶,期盼一步一腳印地辛勤耕作後,每一寸土地都能長出新生命的嫩芽,成長茁壯,生生不息,薪火相傳。耕薪的起心動念就是「耕耘、薪傳」。   都市更新與危老重建的過程,通常是費時與漫長,考驗著每一個參與者的耐心與得失心,耕建築團隊懷著「堅定的初心」,一路致力實踐「勇於挑戰、分享熱情、追求健康」的信念,堅持為屋主們打造共好的社區、環境與社會   耕建築團隊自2006年創立以來,共有4個都市更新重建案與1個合建案完工交屋,目前有2

個都市更新案在建與建照取得,4個危老重建案與1個合建案即將取得建照,進入工程期間,重建基屋主要聚焦在大台北信義計畫區、大安區、中正區、松山區、與士林區天母、新北市汐止區。一路以來持續堅持在台北市/新北市,為都市更新和危老重建的工程努力不懈。   耕建築團隊與今周刊在合作討論的過程中,認為都市更新與危老重建是需要被關注的重要議題,尤其每個案件的協調整合與法令規章,皆需投入長期的時間與人力,不斷溝通,並釐清各式問題與疑慮,因而促成了這本書的誕生。   這本書是都市更新/危老重建的工具與實例書籍,集合耕建築團隊過去15年累積的實務經驗,希望提供不論是已經在重建屋主整合的階段、或是期望能開始重建整

合、還是想要一窺了解重建世界的屋主們,相關know-how,進而當一個共好聰明的屋主! 第1章 大家都在都更,我家的老房子也可以重建嗎? 01 為什麼房屋需要重建? 每次參加活動,介紹自己從事的工作後,我最常被問到的就是:「到底怎麼樣的房子才能都更?」當然,都更只是一個統稱,我想大家真正想知道的應該是如何才能重建老舊房屋,重建時有什麼規定,屋主自己又該做些什麼準備。 在說明房屋重建的條件之前,我想先和大家聊聊,為什麼我們要重建房屋?當然,重建之後,屋宅一定可以變得更新、更美,住起來也更舒服,但這些都只是重建的附加價值,我們進行房屋重建的最大原因就只有兩個字──「安全」。 九二一地震前興建的

建物須仔細檢視安全性 1999年發生的九二一地震,造成全台超過十萬間房屋倒塌,近兩千五百人死亡。 因此在那之後,政府便將建物耐震標準提高到五級,以期讓後來興建的房屋可以具備更好的抗震性。相對的,九二一地震前建造的房屋,因為少了法規的要求,也受限於當時的建材和施工技術,在安全性上十分堪慮,除了地震係數和建物耐震度,牆柱樑的韌性、樑柱接頭工法、鋼筋密度與彎曲角度等等,極可能沒有達到一定的安全標準。 或許有些人會想,如果房子可以安然度過九二一,也沒有因為三一一地震而傾斜、倒塌,那應該夠堅固了吧。事實上,地震對房屋造成的損毀是日積月累的,即使能夠安然度過兩次大地震,並不表示當時的強大震度沒有對房屋造成

傷害,如果再來一次地震,難保依舊可以安然無恙。 買老屋來裝修真的萬無一失嗎? 此外,有些人因為房價或公設比的考量,選擇購買老屋,再加以裝修,這當然也是一個方法,不過,我卻也看到許多人買了老屋之後,只顧著把室內裝潢得美觀亮眼,卻忽略了老屋的潛在危險。 就拿四、五層樓的舊公寓來說,因為多半沒有地下室,地下基礎結構並不穩固,且樑柱尺寸或系統也沒有經過技師簽證確認,這些都會構成安全上的隱憂。另外,這種舊公寓通常已有三、四十年的屋齡,當時的建造方式通常是先砌好磚牆,再以鋼筋混凝土搭建樑柱,但此類建物因面寬較小,樑柱之間的距離也比較短,且每根樑柱與牆都可能是屋體的重要支撐,不可隨意打掉,在裝潢上有一定的限

制,也難以因應家庭成員人數來改變室內隔間。

從樂陞案探討我國公開收購及獨立董事法制之適用問題

為了解決中華開發 董事長的問題,作者賈育全 這樣論述:

本文以樂陞公司與百尺竿頭之公開收購案出發,先以剖析樂陞案之方式,對於樂陞案之時間軸、爭點分析及法院判決進行討論,在剖析樂陞案後,即帶出我國在樂陞案前後,我國公開收購制度之差異,並由此案件中,獨立董事所扮演之角色,進而討論我國獨立董事之相關議題,而在前述之公開收購以及獨立董事之相關議題,本文亦以比較法之觀點進行我國與外國法在公開收購修法後之制度以及獨立董事制度之比較,在藉由我國與外國法之比較後,達成本論文之研究目的,即我國在樂陞案後之修法,是否對於我國公開收購之環境有所助益,並且在我國之企業環境下,獨立董事制度是否對於我國之公司治理具有實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