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甸基金會八卦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附近那裡買和營業時間的推薦產品

伊甸基金會八卦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約翰・威廉斯寫的 奧古斯都 和王意中的 爸媽忘記教我的事?:愛朋友也愛自己,教孩子受用一生的人際力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伊甸園基金會- Google 搜尋也說明:應徵財團法人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工作,請上104 人力銀行投遞履歷。 ... 和六位志同道合的朋友,於1982年12月1日創辦了屬於身心障礙朋友的伊甸園-「伊甸基金會」。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啟明出版 和寶瓶文化所出版 。

世新大學 新聞學研究所(含碩專班) 胡光夏所指導 戴元利的 台灣電視讀書節目之產製研究 (2006),提出伊甸基金會八卦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電視讀書節目、製作人、主持人。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陳亮全所指導 馬淑芳的 從『竹苑藝坊』社區經驗探討社區資本的形成 (2005),提出因為有 社區資本、社會資本、人力資本、竹苑藝坊的重點而找出了 伊甸基金會八卦的解答。

最後網站伊甸基金會八卦 - Canonicaholiday則補充:資源的缺乏、不友善的孩子,放學後你在哪裡? 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 身心障礙者服務計畫. 社區日常中的重重障礙,總讓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伊甸基金會八卦,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奧古斯都

為了解決伊甸基金會八卦的問題,作者約翰・威廉斯 這樣論述:

  以奧古斯都之名鑄刻   浮華一生的平凡靈魂   ◎一九七三年美國國家圖書獎得獎小說   ◎繼《屠夫渡口》、《史托納》後將約翰・威廉斯推向高峰的生涯最後一部作品   ◎美國國家書評人獎得主丹尼爾・孟德爾索(Daniel Mendelsohn)專文導讀   波瀾壯闊的長篇歷史小說,   傳奇大帝奧古斯都一生為摯愛的兩個女兒——羅馬與茱莉亞,   爾虞我詐以鞏固權力,青春年少換取財富榮耀,犧牲摯愛博得永恆名號,   日日夜夜,將真心和苦痛,深鑄在孤獨靈魂的最深處。   歷史上手段高明的政治家、開創百年和平盛世的獨裁者,也是羅馬第一位皇帝奧古斯都,原名屋大維。   故事自羅馬共和國統帥

凱撒被刺殺揭開序幕,當時年僅十九歲的屋大維,接到舅公凱撒的遺囑指定他為養子和繼承人,曾經希望成為學者的少年,命運就此改變。收起情感,體弱多病的男孩屋大維與三位摯友一同踏上征途,善戰的阿格里帕、熱愛藝文的梅塞納斯,以及熱情洋溢的撒維第也努斯。他與敵結盟處理暗殺者,剷除暗中反動之親信、潛在的敵人,並利用已故親人的聲望和名號建立地位,進入權力核心;多次聯姻將女兒茱莉亞作為政治籌碼、指控通姦罪名,權謀擴展也悉心維護國家版圖;結束羅馬長期的派系鬥爭,並為羅馬帶來前所未有的自由。三十六歲時,冷酷無情的統治者,獲封歷史上為人所知的名字——奧古斯都。   全書以書信體的形式,筆調樸實,不同角色各種立場輪番登

場,夾雜回憶錄、日記、書信、私人便箋、軍令、請願書、會議記錄、傳單等,藉各人物之口側寫奧古斯都的一生,也同時建構出羅馬的風土民情,展演帝國與帝王的真實。最後,小說終於七十五歲的奧古斯都自述,回望走過的歲月,完全奉獻摯愛的羅馬,以及曾被他稱作「我的小羅馬」的女兒茱莉亞⋯⋯ 好評推薦   「威廉斯重新創造了羅馬帝國,自尤利烏斯・凱撒之死到奧古斯都的生命終點,宮廷、元老院以及人們爾虞我詐,自一個孱弱男孩到一個在遠征途中險些送命的孱弱男人,再到一個看似冷酷無情的統治者。他採用書信體和多重視角,直到最後,所有的聲音猶如拼貼畫般融匯至主角的身邊。」——一九七三年美國國家圖書獎基金會執行主席●哈羅德・奧

根布拉姆(Harold Augenbraum)   「這世界令人著迷,它的複雜、奢華、政治犬儒主義、民眾的輕信以及暴力酷似我們自己的世界。」——《紐約客》   「如果有人已準備好暫且把現代道德觀放在一邊,並獲得一點關於自己的知識,這部關於一位老皇帝的小說會讓你有所啟發……這位令人震驚的美國作家展現了遙遠的生命如何與我們自己相似,這就是他的天才之處。」——《新政治家》   「沉浸於《屠夫渡口》、《史托納》和《奧古斯都》,特別是《奧古斯都》,就是進入一位能工巧匠的建築,他無畏地直面人生的危機與救贖。」——《洛杉磯書評》  

台灣電視讀書節目之產製研究

為了解決伊甸基金會八卦的問題,作者戴元利 這樣論述:

國內歷年來有各種類型的電視讀書節目陸續製播,卻因收視率不佳而接連消失,也由於整體社會對教育文化節目的漠視,加上電視讀書節目帶動閱讀風潮的成效難以量化,因此始終無法讓這類節目受到注目和討論。電視讀書節目向來被視為菁英文化的代名詞,調性總被認為過於嚴肅,普遍予人曲高和寡的印象。因此,雖然時序進入2006年,台灣已堪稱是華文世界中出版產業最為蓬勃的地區之一,但仍然無法培養出一群相對應的讀者,或是足以支撐電視讀書節目的觀眾群;缺乏民間企業長期贊助的模式,沒有國家廣電政策對教育文化節目系統性地推銷扶植,電視讀書節目仍然必須在文化理想和財源現實之間拉鋸抗衡。 反觀國外的電視讀書節目,卻能以書籍為素材,

獲得觀眾廣大的迴響。法國知名電視讀書節目《猛浪譚》的製播歷史長達十五年,這個老牌節目的觀眾屬性廣泛分佈,光是在法國境內的收視人口就曾高達600萬人,而且節目播出後,屢屢能帶動隔日的購書熱潮,其受歡迎的程度可見一斑。1996年,美國著名的談話性節目《歐普拉脫口秀》(Oprah Winfrey Show)開闢新單元〈讀書俱樂部〉(Book Club),進行每月一次的好書推薦;凡是經過主持人歐普拉介紹的書籍,皆能在美國書市發燒熱賣,引發一波對「歐普拉現象」的討論。 電視讀書節目的存在,兼具「文化性」和「商業性」兩種意義:一方面它維持電視節目類型的多元化,滿足小眾需求,並希望藉由電視的中介,培養出有

益社會發展的文化人口,提升國民的知識內涵;另一方面,從商業電視台的角度視之,電視讀書節目具備妝點門面的功效,帶來提升電視台社會聲望的附加利益,突顯企業的文化形象。從出版業的立場來看,因為國人閱讀習慣的轉變,報紙副刊和平面媒體的出版介紹不再具備過去的影響力,若能由普遍性更高的電視對書籍進行評價和行銷推廣,運用「無遠弗屆」、「低門檻」的優勢,提高圖書訊息的能見度,推廣文字閱讀的理想方可更進一步。 無論如何,未來以書籍作為主題的電視節目,可能成為推廣閱讀的最有效途徑之一。雖然國內電視讀書節目所發揮的社會影響力,與歐美等國相較之下仍略遜一籌,但是文化的積累並非一朝一夕,若國內電視讀書節目能長期經營,

相信來日即可見其顯著成效。因此本研究的研究動機,在於重建往年電視讀書節目製播的歷程,並藉由影響媒體產製的因素,瞭解讀書節目運作的模式。

爸媽忘記教我的事?:愛朋友也愛自己,教孩子受用一生的人際力

為了解決伊甸基金會八卦的問題,作者王意中 這樣論述:

8項人際關係重點.32道相處疑難排解.180個好人緣養成祕訣   你知道孩子有多麼煩惱「被同儕排擠」嗎?   比起分數,爸媽更該關心的是小孩「朋友有幾個」。   人際力強→孩子開朗自信,學習力倍增!   人際力弱→孩子焦慮內縮,競爭力崩退!   資深親子心理專家:   「人際力」不只是交朋友的能力,   也是孩子察覺危機、保護自我的重要基礎,   更是靈活思考、解決問題的終極智慧!   讓孩子獨立成長,父母需要放手,然而同時卻又放不下心:   我的孩子個性這麼溫和,在學校會不會受霸凌?   會不會耳根子太軟,被朋友帶壞?   容易跟同學起衝突怎麼辦?   不管什麼事都PO上FB,隱私全讓

陌生網友看光了多危險?……   其實這些狀況,和孩子普遍缺乏「與人相處」的能力大有關係。   校園現場和親子諮商經驗豐富的王意中心理師,針對人際關係的八大重點,帶領我們引導孩子修正、微調或轉換原先的相處方式,創造正向的友誼關係。例如:   ●孩子太白目?   換個方式說話,改善溝通表達的能力。   ●孩子跟朋友在一起時容易退縮?   想要鼓勵他,請先從接納他的害怕開始。   ●孩子不敢對朋友說「不」?   委婉、輕柔地清楚表達自己的狀況,再多加個微笑,是說「不」的黃金組合。   ●孩子打不進同學的小圈圈?   主動接近、勇於表達想加入的想法,為自己創造機會。或者「多轉幾圈」,多尋找

一些人際互動的可能性。   人際力是提升自信的一種必要學習,而面對充滿變數的人際關係,孩子的內心是如此忐忑,有了你的陪伴、協助與引導,將讓他的每一步都更安心、更篤定! 本書重點   ◎8項人際關係重點.32道相處疑難排解.180個好人緣養成祕訣!   ◎人際力強→孩子開朗自信,學習力倍增!   人際力弱→孩子焦慮內縮,競爭力崩退!   ◎你知道孩子有多麼煩惱「被同儕排擠」嗎?   比起分數,爸媽更該關心的是小孩「朋友有幾個」。   ◎「人際力」不只是交朋友的能力,也是孩子察覺危機、保護自我的重要基礎,更是靈活思考、解決問題的終極智慧! 名人推薦   ◎彭菊仙(暢銷親子書作家)、

「老ㄙㄨ老師」蘇明進(《希望教室》作者)強力推薦! 作者簡介 王意中   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教育部部定講師、《親子天下》「請問教養專家」駐站專家及嚴選部落客。   於宜蘭成立宜蘭縣第一所經衛生主管機關合法立案之心理治療所,目前演講場次已超過1000場,是許多家長與老師心中極為信賴的心理師。   高雄醫學院行為科學研究所第一屆碩士畢業,曾擔任振興復健醫學中心復健醫學部臨床心理師、中華民國過動兒協會諮商師及國軍八○二總醫院精神科臨床心理師,並曾於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幼兒保育系擔任兼任講師。   合作經歷,包括台北市、新北市、基隆市、宜蘭縣校園系

統(輔導諮商及特教服務)、台北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幸夫愛兒園、中華民國發展遲緩兒童基金會、社團法人台灣赤子心過動症協會、財團法人赤子心教育基金會及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等,提供心理專業服務。   於網路上,經營「王意中部落格」,分享早期療育及兒童青少年心理衛生等資訊,部落格的參觀人次,已突破一百萬人次!著作包括《301個自閉兒教養祕訣》、《301個過動兒教養祕訣》、《不吼不叫,激發孩子內在學習力》、《拆解孩子的青春地雷》、《誰讓孩子變成失控小惡魔?──從情緒管理開始,教出講理好孩子》、《標準答案──臨床心理師的大格局教養》、《孩子不敢說的40個成長困惑》(以上皆由寶瓶文化出版)、《301

個專注力教養祕訣》(智園)。   ●【王意中部落格】blog.xuite.net/atozwyc/blog   ●【王意中的301個過動兒教養祕訣網路讀書會】www.facebook.com/301ADHD 建立美妙人際關係的180個祕訣指南  010 【推薦序】人際力──健康心靈的生存之道 彭菊仙◎文  018 【自序】讓孩子優游在美妙的人際關係裡  022 人際關係第1招:溝通表達 非學不可之溝通表達  026 問題一 孩子愛吵架怎麼辦?  028 問題二 孩子愛告狀怎麼辦?  036 問題三 孩子愛說八卦怎麼辦?  044 問題四 孩子講話太直接怎麼辦?  051

人際關係第2招:人際適應力 非學不可之人際適應力  060 問題五 孩子容易退縮怎麼辦?  062 問題六 孩子老是獨來獨往怎麼辦?  070 問題七 孩子轉學後不適應怎麼辦?  078 問題八 孩子覺得被孤立了怎麼辦?  085 人際關係第3招:分享與合群 非學不可之分享與合群  094 問題九 孩子愛計較怎麼辦?  096 問題十 孩子堅持依自己的方式玩怎麼辦?  105 問題十一 孩子不愛分享怎麼辦?  113 問題十二 孩子不合群怎麼辦?  121 人際關係第4招:減少被討厭 非學不可之減少被討厭  130 問題十三 孩子愛管閒事怎麼辦?  132 問題十四 孩子常常不守信用怎麼

辦?  140 問題十五 孩子常愛怪罪別人怎麼辦?  149 問題十六 孩子衛生習慣不好怎麼辦?  156 人際關係第5招:減少委屈 非學不可之減少委屈  164 問題十七 如何讓孩子學會拒絕?  166 問題十八 孩子容易被指使怎麼辦?  173 問題十九 孩子被栽贓了怎麼辦?  181 問題二十 孩子的意見不被採納怎麼辦?  189 人際關係第6招:減少討好與衝突 非學不可之減少討好與衝突  198 問題二十一 孩子一心期待給朋友好印象?  200 問題二十二 孩子傾向用物質來建立友誼?  208 問題二十三 孩子有死對頭怎麼辦?  215 問題二十四 孩子愛用暴力怎麼辦?  223

人際關係第7招:維持好關係 非學不可之維持好關係  232 問題二十五 孩子和朋友分手了?  234 問題二十六 孩子透露了太多隱私怎麼辦?  243 問題二十七 孩子面對小圈圈時怎麼辦?  250 問題二十八 孩子交了網友怎麼辦?  258 人際關係第8招:遠離霸凌 非學不可之遠離霸凌  266 問題二十九 孩子霸凌同儕怎麼辦?  268 問題三十 孩子遭受了霸凌怎麼辦?  278 問題三十一 孩子目睹霸凌怎麼辦?  286 問題三十二 網路霸凌停看聽  294 推薦序 人際力──健康心靈的生存之道   咱家二兒子六下時跟我分享了班上的人際問題。   他說班上出現了一批說話很酷、

喜歡嗆人、講話愛帶髒字的同學,他不是很欣賞,但偏偏這群同學如龍捲風一般,越捲越多人,有的功課好,有的體育好,有的才藝好,因此凝聚成班上的「主流派」。   為了保護自己,孩子說,即使他極不欣賞這派作風,但為了不被邊緣化,他仍舊選擇西瓜窩大邊。   「馬麻,我覺得我目前沒有能力改變他們嘛,但為了保護自己,這是我的唯一選擇啊。」   從孩子面對越來越複雜的人際關係後,便自動覺悟起「明哲保身」的生存之道。四年級么子最近也跟我說,班上有幾個主導性強的男生喜歡玩「戳鳥遊戲」(用手去戳男生的鳥鳥),他覺得很低級,非常不喜歡,但是他知道他若是疾言厲色,好朋友一定翻臉。   「所以我用手臂在身體前比一個

大叉叉,但是我都笑嘻嘻的,所以他們都不會生氣,但他們也碰不到我!這招不錯!」   三個兒子跟我的感情一直很親密,所以天天都會聽他們跟我分享班上各種光怪陸離的人際現象。二兒子今年升上國中,說班上有一個數理天才,但是人緣很差,不是因為太驕傲,太自以為是,而是──太有禮貌。 這是什麼怪答案?禮貌,不是維繫人際關係的基本要素嗎?   「馬麻,拜託啦,他每一句話都是『請、謝謝、對不起』,上國中後同學都喜歡酷酷的說話,大家都不知道怎麼跟他講話了,時間久了,就沒人想理他!」   老大上國中後也曾吃過一些人際苦頭,比如說話太直,不懂得隱藏光芒,所以弟弟一上國中,他便和弟弟曉以大義:   上課不要沒事一

直舉手發問,太愛現,會被人扁;靠近主流派,不要落單;有時要酷一點,不然會被人笑「娘炮」;說話不要太直接,會被圍攻,會被嗆……   由孩子的對話可以看出,維持好的人際關係對他們來說是何等重要,他們雖然會自我歸納出最適合的生存之道,但卻未必能明辨是非善惡;或是,即使心中有道德意識,卻缺乏發揮道德勇氣的技巧。   因此,隨著孩子從中年級、高年級到中學,原本一個人際上的小小缺口可能便慢慢惡化成霸凌現象,或者累積成一個苦悶孩子精神上的重大挫傷,阻絕了許多本質良善的孩子擁抱和諧自在生命的通路。   看完意中心理師這本書,以上的問題我都得到了完整的解答,因為書中解析了所有孩子面臨的各種人際問題:如何溝

通表達,以減少得罪別人、造成誤解或是爭執?如何選擇朋友,結交朋友的技巧?如何讓孩子不被討厭,不容易成為被指使的對象?不被孤立,不退縮,不霸道?如何在班上的小圈圈裡得到歸屬感以及避免圈圈與圈圈之間的對立?   孩子的心靈健康甚於一切,而健康的心靈必根基於擁有愛人與被愛的能力,在團體中擁有飽滿的歸屬感,圓融而不挫敗的人際關係。   不論你的孩子有無面臨人際的難題,我極力推薦您從這本書來理解一個健康孩子應該有的人際面貌。 文◎彭菊仙(暢銷親子書作家) 自序 讓孩子優游在美妙的人際關係裡   在演講的場合,我常常與父母和老師分享這個比喻:假設在我們的教育制度裡,有六個空瓶子,分別標示著

國、英、數、情緒管理、專注力與人際關係,我們會發現孩子從幼兒園,一路往國小、國中、高中到大學,總是不斷地被教著國、英、數,但情緒管理、專注力與人際關係卻很少被碰觸。   特別是人際關係,可說充滿了動態與變數。眼前一張數學評量不會,一個禮拜、一個月、一學期,它還是靜靜地躺在那裡,等待你學習。然而人際關係複雜的是,今天對方答應和你一起玩,但並不表示明天你找他,他就仍然會答應。   請仔細想想,這些年,我們對於孩子在人際關係上曾經使過多少力?傳授給孩子什麼樣的武功?如果在成長過程中,我們又沒有給予一臂之力,那麼孩子又如何能夠順利結交朋友,發展出正向的友誼關係?   在臨床實務上,可以確定一件事

,當孩子在學校沒有朋友,或總是與人發生衝突、被排擠、被疏離,人際情感沒有被滿足,那麼他們的情緒一定容易陷入負面的漩渦裡,很難脫困;同時,在學習表現與校園適應上,也會逐漸土石滑落,甚至於走山、崩塌。   在《爸媽忘記教我的事?──愛朋友也愛自己,教孩子受用一生的人際力》這本書裡,我將和你分享提升孩子人際關係裡的八大關鍵領域與教養祕訣。包括:(1)溝通表達、(2)人際適應力、(3)分享與合群、(4)減少被討厭、(5)減少委屈、(6)減少討好與衝突、(7)維持好關係、(8)遠離霸凌。透過大人的協助與引導,讓孩子可以優游在美妙的人際關係裡。   感謝寶瓶文化朱亞君社長兼總編輯的支持與愛護,讓我能將

多年來在兒童青少年心理諮商與治療的專業及臨床實務,透過文字、化為書本,與讀者進行更多元、更完整、更深刻的分享。   謹將此書獻給我親愛的老媽、老婆與姵涵、翔立、涵立三好米寶貝,因為你們的陪伴,讓我的生命更飽滿、豐富,在蘭陽平原上。 【溝通表達】孩子愛吵架怎麼辦?「ㄟ,死胖子阿梁,不要晾在那邊,身體這麼龐大,幹嘛擋住交通要道?」「可惡的小沫,你竟然說我是死胖子。我就是偏偏不讓開,看你要怎麼樣?」「讓開喔!不然我可是會把你打扁喲。」「來啊!來啊!來打啊!」阿梁捲起了袖子。「你以為我不敢打嗎?」聽到這句話,一旁的品彥噗哧笑了出來。「哎喲!拜託,小沫,你只會出一張嘴而已,我就不相信你真的敢對阿梁動

手。」小沫摸摸鼻子,心不甘情不願地走開。沒多久,又傳來他和陸又琦吵架的聲音。「麋鹿,坐過去一點啦!幹嘛把桌子靠得這麼近,我又不想跟你相親相愛。」「小沫,你幹嘛亂叫我名字?」「拜託,你本來就是麋鹿啊!而且還是聖誕節會迷路的麋鹿哩!」「你再說一次!」「嗯,就是那個叮叮噹、叮叮噹、鈴聲多響亮的聖誕節麋鹿啊!」「可惡!你這口沫橫飛的死小沫!」「你說什麼?」「我說你這‧口‧沫‧橫‧飛‧的‧死‧小‧沫!」又琦不甘示弱地一個字一個字回嗆。「品彥,明明是我先說要擦黑板,你負責拖地的,幹嘛搶了我的事情做?反正我不管啦,我就是要擦黑板。雖然你雞婆先擦了,我也不會幫你拖地。」小沫若無其事地拿起板擦拍了拍。「ㄟ,小沫

你態度很不好耶!你什麼時候說過要先擦的?更何況打掃工作本來就分配好的。」「是你記性差,我本來就有說過。」「拜託,你這個愛罵人的傢伙,你的記性又有多好?」「比你好多了!你不想想自己的國語都考幾分?不就是記性差嗎?」小沫逢人就愛吵架,一副尖酸刻薄、得理不饒人的德性,不僅是班上同學公認的厭惡對象,甚至於醜名遠播到整個六年級。沒有人喜歡和小沫在一起,但他似乎也不以為意。反正,每節下課都有人可以吵架,他也樂此不疲。「我看啊,我們都落入小沫的陷阱了。阿梁、又琦,你們不覺得小沫老是愛找人吵架,結果我們不知不覺陪著他演起戲來,浪費了我們多少時間,還讓他以為隨時都有人在和他抬槓。結果咧?害我們被惹毛了,他卻顯得

逍遙自在。我在想,如果今天都沒有人和他對唱、對罵、對吵,小沫會不會比較收斂一點?」品彥有所頓悟地說。

從『竹苑藝坊』社區經驗探討社區資本的形成

為了解決伊甸基金會八卦的問題,作者馬淑芳 這樣論述:

行動研究理論近年來被廣泛的應用到社區實證經驗研究中,本文希冀藉由對都市社區新型態社群網絡的經驗研究,探討社區資本對於前述新型態社群網絡永續經營的策略與新社區經營模式。本文研究對象為石牌地區『竹苑藝坊』社群網絡及其網絡成員。該組織主要活耀於台北市北投區,位於典型都市新移民會集之處,網絡成員則泛指受『竹苑藝坊』義工組織服務或影響的生活區域內的成員而言。本文首先檢視「竹苑藝坊」社區工作發展脈絡及演變,依據其社區動員與組織力量的演進,概分為三個時期:第一期為宗教關懷事業的啟蒙與轉化期;第二期為『竹苑藝坊』參與振華社區發展協會時期,係指以振華社區及其鄰近地區為主要工作場域的時期;第三期則為社區成功經驗

的外移培力期,主要針對特定對象從事社區工作經驗交流與技術培力;並試圖自「竹苑藝坊」義工社群網絡形塑過程中,透過對網絡成員參與社區行動的觀察與分析、型塑過程運用的策略及步驟,作為探討社區資本對於前述新型態社群網絡永續經營的策略與新社區經營模式的依據。本文發現:社區資本的形成對於「竹苑藝坊」義工社群網絡的建構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其中人力資本的形成與累積呈現階段性、其運作是一個環狀系統;社區經營策略則必須具備以「生涯帶狀式」為主的義工培力策略、選擇居民有興趣的策略性工具;接受社區經營的新觀念:社區經營是過程主義而非目的導向、經費募集必須做到供需平衡、有效防瀆的機制;並提出以下的假設性策略:義工組織是

網絡內最重要的關鍵性因素、建立「信任」機制、凝聚共識、擴大義工培訓計劃、整合資源。從「竹苑藝坊」社區網絡經驗研究中發現,其已開創社區經營新模式,透過照護社區、生活社區、文化社區三步驟,逐步將社區推入永續經營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