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藥局地圖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附近那裡買和營業時間的推薦產品

健保藥局地圖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葉宏謨,鄭伯壎,王盈裕寫的 數據長與數據驅動型組織:擁抱大數據時代的衝擊 和陳亮恭等的 圖解居家長期照護全書【2019暢銷修訂版】:當家人生病/住院時,需自我照顧或協助照顧的實用生活指南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16款藥局口罩庫存地圖整理口罩供需資訊平台查詢全台健保 ...也說明:資訊,地圖,地址,政府,查詢,衛福部,口罩,營業時間,口罩地圖,藥局,衛生福利部,健保,健保藥局,存貨,口罩庫存,口罩哪裡買(151475)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五南 和原水所出版 。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經營管理系 蔡榮發所指導 蔡宗倫的 台灣民眾對於Covid-19疫苗接種的關鍵因素分析 (2021),提出健保藥局地圖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新冠肺炎COVID-19、COVID-19疫苗、醫療服務利用行為模式、修正式德爾菲法、網路程序分析法、D-ANP、DEMATEL。

而第二篇論文輔仁大學 統計資訊學系應用統計碩士班 陳建州所指導 宋柏均的 Google Map商家電子口碑分析 -以雙北地區健保特約藥局線上評論為例 (2021),提出因為有 電子口碑、Google 地圖、健保特約藥局、羅吉斯回歸的重點而找出了 健保藥局地圖的解答。

最後網站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則補充:自費項目價目表(健保不給付). 健保部分給付(原全民健保) ... 門診位置表 · 搭車資訊 · 慢箋預約領藥 · 防疫一日通(探病申請) ... 法務部調查局關心您。 把握善終的機會!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健保藥局地圖,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數據長與數據驅動型組織:擁抱大數據時代的衝擊

為了解決健保藥局地圖的問題,作者葉宏謨,鄭伯壎,王盈裕 這樣論述:

  任何組織,政府組織或企業組織,營利組織或非營利組織,都需要資料(即數據)。組織成員從資料獲得資訊,才知道有没有什麼問題與機會,該採取什麼行動,讓組織繼續成長茁壯,完成組織的使命。   2020年臺灣爆發新冠肺炎疫情,唐鳳政委領軍的團隊開發出口罩地圖,後來又開發出疫苗接種預約系統。各級政府也紛紛推出各種APP,例如,到訪地點實名制、確診者足跡追蹤、接觸者匡列、篩選檢測等等。以上所述都是資料的應用,假設没有這些資料,2020年的臺灣可能已經變成屍橫遍野的人間煉獄。   政府本來就有地政、戶政、財稅、教育、產業、行政等各種資訊系統支持其日常作業,但當疫情來臨時,這些日常運

作的系統都無法使用,必須立即開發出新的系統。但重點是資料,假如臺灣没有世界第一的健保、醫療、診所、藥局等開放資料,就不可能開發出救命的資訊系統。   企業也是一樣。每個企業(包括營利和非營利組織)都有資訊系統支持其日常作業,而日常作業累積下來的資料(即數據)才是真正寶貴的資產,但多數企業都忽略了它。企業如能善用這些資料,就能在問題發生前就解決問題,或避免在機會消失後才發現錯失了機會。例如,某些產品的營收正在下降,是否品質變差了或客戶偏好改變了?某些客戶的付款時間變長了,客戶是否不滿意我們的服務?企業應該有人隨時關心企業內外部資料,那個人就是數據長。   數據長讓企業轉型為數據驅動型組織,也

就是組織內外部成員都信任資料並依頼資料作決策。唯有提高資料品質,才能獲得使用者的信任。企業面臨的環境瞬息萬變,數據長規劃決策者可能會用到的資料,並於日常蒐集這些資料,當決策需求發生時,可立即、快速開發新應用程式利用資料產生決策所需資訊。速度是關鍵,若要花費超過數小時的時間才能寫出新的應用程式,決策時機可能已經錯過。故資料本身必須包裝成元件,如同積木般可以隨時組裝,而非傳統的存取資料庫中的資料表。

健保藥局地圖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社區藥局】賣口罩的地方嘛!社區藥局不止這樣 買藥、領藥、諮詢通通有 還會幫你發現藥物交互作用與重複用藥
與健保特約的社區藥局因為可以讀取健保卡
在這次的防疫工作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也感謝很多厲害的工程師寫了藥局地圖APP
讓大家可以即時查詢口罩庫存
但是社區藥局真的不只是賣口罩而已
專業的藥師可以幫助你進行:輕微症狀自我照護
用指示藥解決常見的小症狀
藥局也賣傷口護理產品
也有血壓機、血糖機、體溫計等醫療器材
更棒的是可以拿健保卡以及處方箋領慢性病處方箋的藥
不需要到醫院去排隊
增加群聚感染的風險
專業的藥師甚至一眼就可以看出您的用藥問題
大大提升用藥的安全性喔
00:00 社區藥局在做什麼?
00:29 民眾到社區藥局的需求?
00:42 OTC藥 民眾可經由與藥師諮詢後自行購買 不需醫師處方
01:20 你看過藥品的中文說明書嗎?
01:49 藥局有賣醫材類 傷口包紮 滅菌棉花棒
02:41 耳溫槍 血壓機 血糖機也有賣
03:02 血壓機量血壓的使用注意事項
03:43 有些藥局跟附近診所合作 可以領處方箋的藥
03:58 各大醫院慢性處方箋免費領藥
04:41 慢性病處方箋是什麼
05:16 有遇到過什麼用藥的特殊狀況嗎
06:29 常常發現有重複用藥的問題
07:14 Peggie講以前遇到過其實不需要看醫生吃藥的案例
08:34 特殊劑型 氣喘吸入劑使用方法
10:05 民眾要怎麼找到藥師



本影片感謝曉穎藥師出人出場地
曉穎藥師帶大家逛藥局的影片在這裡:https://bit.ly/3h6jLSt
也歡迎大家訂閱曉穎藥師的頻道
高雄的朋友可以直接到藥局找曉穎藥師喔
銘益藥局
高雄市前金區七賢二路210號

#藥師 #大天使TV #Peggie #pharmacist


💡歡迎加入大天使TV的Line@帳號: @535jwrxj http://nav.cx/AcqrRs8
可以私訊詢問用藥相關問題

如果對你有幫助,請記得按👍讚並留言✍︎告訴我喔

▶︎ 訂閱我的頻道,第一時間通知你最新正確用藥資訊
‣‣ http://bit.ly/33JLAtk

▶︎大天使TV其它的平台更精彩◀︎
‣‣ Instagram ► http://bit.ly/peggieIG
‣‣ Line@ ► @535jwrxj http://nav.cx/AcqrRs8
‣‣ facebook ► http://bit.ly/peggiefbfan

▶︎藥師如何投資美股?你來我跟你分享 ◀︎
‣‣ http://bit.ly/BOS-Peggie

台灣民眾對於Covid-19疫苗接種的關鍵因素分析

為了解決健保藥局地圖的問題,作者蔡宗倫 這樣論述:

新冠肺炎(COVID-19)從2019年出現至今,已經蔓延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世界各國分別都採取邊境管制措施期望能有效控制,目前病毒傳染程度與變異速度到至今尚未受到控制,讓醫療量能受到極大的壓力,為了防止新型冠狀病毒到處傳播,接種疫苗是預防感染疾病最有效的方式,透過施打疫苗來刺激免疫系統產生抗體,當人體接觸到病毒時能夠迅速產生免疫反應,來降低感染重症與死亡的發生,只要是經過醫師評估符合條件的接種對象,都應該接種疫苗保護自己與他人的健康,本研究會依據民眾對於接種COVID-19疫苗的所有因素進行研究,並且蒐集相關文獻資料及重要關鍵因素,透過修正式德爾菲法使用專家問卷訪談去篩選所有的構面與準則因

子,設計問卷並且進行發放建構出民眾對於接種COVID-19疫苗之關鍵因素架構,並運用決策實驗室法為基礎的網路程序法(DEMATEL based ANP, DANP)計算出因素之間彼此相互影響程度,並找出關鍵因素之權重排序及最注重的評選準則,提供給政府與相關衛生單位做為參考及努力的方向。

圖解居家長期照護全書【2019暢銷修訂版】:當家人生病/住院時,需自我照顧或協助照顧的實用生活指南

為了解決健保藥局地圖的問題,作者陳亮恭等 這樣論述:

總有一天,我們得要面對父母、配偶、親人,甚至是自己的老化、照護問題…… 面對超高齡社會,提供最完整的長期照護知識! 全國唯一跨醫院、跨科別合作,由台北∕台中∕高雄榮總的高齡醫學中心團隊撰寫,獻給居家照顧者最實用的生活工具書。  根據家庭照顧者協會統計,台灣約有60萬個家庭照顧者,犧牲自己的人生照顧著另外一個人。此外,根據研究指出,平均每位照顧者投入照顧的時間長達6.54年,而且差不多有 1~4以上的照顧者已經照顧了十年以上。 本書依照照護的需求,規劃出「照護準備篇」、「居家照護篇」、「疾病照護篇」、「衛生照護篇」、「行動照護篇」、「運動照護篇」、「飲食照護篇」、「貼心收錄篇」、「相關資源

篇」;從生理、心理、社會,全面解決「照顧者」與「被照顧者」的疑問與不安,讓我們學習當一位聰明的照顧者。 本書特色 ◎最專業的高齡醫療團隊 由35位台北∕台中∕高雄榮總高齡醫學團隊——內科、神經內科、過敏風濕科、家庭醫學、精神科、復健科、老年醫學科、急診科醫師等醫師群、營養師、護理師、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提供照護者完善的居家照護指引。 ◎最實用的居家照護常識 以簡明的文字輔以近500張圖解說明,詳述被照顧者的環境、情緒、飲食、運動、行動、衛生、居家照護必學的護理技術等,並附有家庭長期照護備忘錄,滿足居家照顧者者日常生活需求。 【貼心加贈】認識病人自主權利法       緊急照護隨身手

冊1本 肯定推薦   王增勇 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教授、前中華民國家庭照者關懷總會理事長   吳佳璇 精神科醫師、《罹癌母親給的七堂課》作者   吳若權 作家   林芳郁 亞東紀念醫院院長、前台北榮民總醫院院長   胡志強 前台中市市長   郭慈安 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社會暨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   湯麗玉 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 作者簡介陳亮恭等 .陳亮恭: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中心主任  .王勁慧:現任/高雄榮民總醫院出院準備服務個管師  .吳孟嬪:現任/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社區安寧發展中心主任  .沈秀祝:現任/高雄榮民總醫院內科部神經內科主治醫師  .沈葭蔚:現任/安禾診

所醫師  .沈佩瑤:前台北榮民總醫院高齡醫學中心  .林文綾:現任/台中榮民總醫院精神科病房副護理長  .林宜璁:現任/板橋榮譽國民之家保健組醫師  .林倩伶:現任/東元醫療社團法人東元綜合醫院口腔外科主任  .林鉅勝:現任/台中榮民總醫院家庭醫學部、高齡醫學中心主治醫師  .周上琳:現任/安泰醫療社團法人安泰醫院到院前救護中心主任  .周明岳:現任/高雄榮民總醫院高齡整合照護科主任  .柯玉潔:現任/台北榮總眼科部主治醫師  .胡曼文:現任/普洛邦物理治療所院長  .侯慧明:現任/台中榮民總醫院小兒科病房護理長  .高崇蘭:現任/台北榮民總醫院復健醫學部骨骼關節復健科主任  .翁碩駿:現任/

台中榮民總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  .張丹妍:現任/台北榮民總醫院高齡醫學中心  .梁志光:現任/高雄榮民總醫院高齡醫學科主任  .陳一銘:現任/台中榮民總醫院醫學研究部主治醫師  .陳怡村:現任/前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治醫師  .陳芝瑜:現任/高雄市阿蓮區衛生所主任  .陳亮恭:現任/台北榮民總醫院高齡醫學中心主任  .陳韋達:現任/台北榮民總醫院神經醫學中心主治醫師  .張靜雯:現任/台中榮民總醫院一般醫學內科病房護理長  .彭莉甯:現任/台北榮民總醫院高齡醫學中心高齡醫學科主任  .賈佳平:現任/岡山榮譽國民之家保健組醫師  .楊子瑩:現任/高雄榮民總醫院居家護理師  .楊棻華:現任/高雄

榮民總醫院居家護理師  .楊淑慧:現任/台中榮民總醫院門診暨個案管理師組副護理長  .楊雀戀:現任/台北榮民總醫院營養部主任  .劉秀華:現任/台中榮民總醫院內外科病房護理長  .蔡佳芬:現任/台北榮民總醫院精神醫學部老年精神科主任  .魯英屏:現任/高雄榮民總醫院出院準備服務個案管理師  .蔡馨儀:現任/晶亮眼科診所院長  .賴秀昀:現任/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新竹分院社區及家庭醫學部主任暨老年醫學科主任總策劃簡介陳亮恭  現任:  .台北榮民總醫院高齡醫學中心主任  .國立陽明大學高齡與健康研究中心教授兼主任  .台灣整合照護學會理事長  .亞太臨床老年病學暨高齡醫學聯盟主席  .台北

中華醫學會副秘書長  .台灣老年學暨老年醫學會理事  .Journal of Clinical Gerontology and Geriatrics主編  .Journal of Nutrition, Health and Aging副主編  .Journal of Frailty and Aging副主編  .BMC Geriatrics 副主編  專長:  家庭醫學、老人醫學、預防醫學  著作:  .《健康出遊-出國旅遊必備醫學常識》 台視文化出版  .《家庭醫師不打烊》原水文化出版相關著作:《圖解 居家長期照護全書 修訂版》    【2019年暢銷修訂版  總策畫序】陳

亮恭 推薦序(1):提供照顧者信心與能量的工具書◎王增勇(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理事長) 推薦序(2):居家照護的好幫手◎吳佳璇(精神科醫師&《罹癌母親給的七堂課》作者) 推薦序(3):延伸醫療照護的專業◎林芳郁(台北榮民總醫院院長) 推薦序(4):獻給你我最好的一份禮物 ◎郭慈安(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社會暨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 總策劃序:期許讓居家照顧者都能得到幫助 2019年暢銷修訂版總策劃序:創造更好的照護環境 ‧認識《病人自主權利法》 PARTⅠ照護準備篇——如何照護最順手 做好準備工作 居家照護面臨的困難與挑戰∕照護工作應由家族全體通力合作∕照護人選的選擇 做好心理調適 壓

力常見的十大徵兆∕調適壓力的十種方法∕照顧者壓力檢測量表 無障礙環境規劃 認識無障礙設施與設備∕居家無障礙環境設計功能 運用輔具好幫手 事先詢問職能治療師∕常見的輔具 照顧方式的選擇與評估 認識照護機構∕如何選擇合適的照護機構 外籍看護的選擇 如何挑選良好的仲介公司∕如何申請外籍看護 如何照顧最順手 維持周遭環境舒適 PARTⅡ居家照護篇——做家人的護理師 每日照護 勤洗手避免交互感染∕正確測量體溫、脈搏、呼吸、血壓∕留意身體各系統健康情形 營養照護 鼻胃管照護 用藥照護 正確給藥與用藥 不適症狀照護 咳痰困難的照護∕發燒的照護∕疼痛的照護 手術後照護 氣切照護∕膀胱照口

的照護∕腸照口的照護 緊急特殊照護 居家氧氣治療∕心肺復甦術∕哈姆立克急救法∕燒燙傷緊急處理法 PARTⅢ衛生照護篇——保持身體乾淨、清爽與舒適 頭臉部清潔 床上洗頭∕臉部清潔∕口腔清潔 身體清潔 可自行入浴∕需協助入浴∕床上擦澡∕生殖器清潔(男性、女性) 導尿管的照護 導尿管護理∕注意事宜 排泄的照護 床上便盆的使用∕便盆椅的使用∕紙尿褲的使用∕內褲的選擇∕避免泌尿道感染∕排尿訓練 指甲修剪 修剪指甲(趾甲)∕認識灰指甲 衣物更換 協助穿脫衣服∕褲子 寢具更換 寢具的選擇∕床單更換法 PARTⅣ行動照護篇——站、坐、臥、移位、褥瘡照護 站立 自行站起∕協助起身∕自行從地

上站起∕協助從地上站起 坐立 自行由床邊坐起∕協助由床邊坐起 移位 自行由床面轉位到椅子∕協助由床面轉位到椅子∕協助由輪椅上移至車內∕協助由車內移至輪椅上 翻身擺位 由仰臥翻至側臥∕由仰臥翻至俯臥∕臥床病人的正確擺位 褥瘡護理 認識褥瘡∕預防褥瘡∕褥瘡的照護∕褥瘡的緊急處理 認識輔具 移動輔具的選擇∕行走輔具的選擇 PARTⅤ運動照護篇——做家人的物理治療師 延緩老化速度的運動 步行類的有氧運動∕抗阻力運動∕柔軟度運動 長期臥床者的復健運動 認識復健運動∕關節活動八大原則∕關節運動∕如何避免肢體萎縮 預防跌倒的行動方案 常見跌倒原因∕減少危險因子∕運動前後的注意事項∕預防跌倒

十大招數 PARTⅥ飲食照護篇——做家人的營養師 營養照護 認識營養基礎學∕飲食原則∕老年期營養 癌症飲食照護 一般飲食原則∕改善治療副作用的飲食原則與方法 疾病飲食照護 腦中風患者∕高血壓患者∕糖尿病患者∕慢性腎臟病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胃切除手術病患者∕大腸直腸術病患者 特殊飲食照護 認識流質飲食∕認識管灌飲食 PARTⅦ 疾病照護篇——常見慢性疾病照護指南 癌症照護 肺癌∕肝癌∕大腸癌∕乳癌 神經系統疾病照護 巴金森氏症∕失智症∕腦中風 呼吸系統疾病照護 氣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免疫系統疾病照護 紅斑性狼瘡∕類風濕關節炎 循環系統疾病照護 高血壓∕缺血性心臟病

∕心臟衰竭 消化系統疾病照護 肝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消化性潰瘍 內分泌系統疾病照護 糖尿病∕皮下注射護理須知 泌尿系統疾病照護 老年慢性腎病∕尿失禁 骨關節系統疾病照護 退化性關節炎∕骨質疏鬆 眼睛疾病照護 白內障∕青光眼 精神疾病照護 老年憂鬱症 其他照護 行動障礙∕長期臥床 PARTⅧ 貼心收錄篇——家庭長期照護備忘錄 全家必備健康顧問──家庭醫師 全家必備醫藥急救箱──家庭藥局 全家必知緊急醫療照護──緊急就醫須知、呼叫救護車技巧 全家必知長期照護措施──—認識十年長照計畫 家庭照顧者每日記錄表── 1.生命徵象記錄表 2.翻身記錄表 3.排泄記錄表 4.健康記錄表 5

.清潔記錄表 PARTⅨ 相關資源篇——可以找到協助的地方 直轄市、縣(市)政府社會局 全國長期照護管理中心 長期照顧服務申請書 全台輔具維修服務區域 優等老人福利機構 甲等老人福利機構 創造更好的照護環境     2025年的台灣即將成為超高齡的社會,也就是老年人口即將達到全人口的百分之二十,無可厚非,快速增加的高齡人口也會增加長照的需求,政府也推出了長照2.0的17項服務來因應各項需求。     雖然長照2.0的各項服務迄今有些細節還未清楚,不過基本上為民眾建構了一個向前延伸到失能預防、以及向後延伸到居家安寧照護,仍是以居家跟社區服務為主,也就和我們在本書中所提及的居家照護技巧有

極大關聯,因此自我照護的技能如能提昇,相信可以為家中的長者創造更好的照護環境。     隨著政府長照2.0的建構愈來愈完整的情況下,家庭照護者也可以獲得愈來愈多的服務,然而當我們也成為超高齡社會的一員,反而更該關注的是如何成為不要失能、不要失智的長者,讓大家可以健康的老化,且得到最好的生活品質。為達到這個目標,就要從每天的生活做起,要能補充好的營養、要有充足的蛋白質攝取、要有好的運動習慣,尤其運動內容,過去我們重視有氧運動,其實更須加強肌耐力的健康促進。此外要讓生活更加多樣性,學習新事物,結交新朋友、參與社區活動,讓積極熱情有活力的正向態度,取代負面的情緒,遠離憂鬱!        長照2.0

比較傳統的長照1.0,多了九項新的服務,但比較有特色的是長照2.0兼顧了在失能的過程當中,從衰弱走向失能的過程、以及從失能走向末期,乃至於晚年的階段。換言之,向前延伸「失能預防」的服務。 所謂「失能預防」指的就是針對社區當中具有衰弱的症狀的人(衰弱是指還沒出現失能,但體能、體力跟疾病的狀態已面臨逐漸退化,已走向失能之路),並且趕緊找出這群人,進而提供照顧服務、讓他們可去除衰弱的影響因子,免於走向失能的風險。這是非常關鍵的做法,可以把失能的發生率下降,或者是說可以延緩失能的發生,讓長輩能多得到一段長時間的健康生活。      長照2.0也做一個向後延伸「居家安寧」的服務,因為有許多重度失能的長輩

,因為疾病以及失能的因素,逐漸面臨生命末期的一些照顧需求,不全然只是失能的照顧,還包含疾病、護理、居家療護等,所以政府也在這個17項的服務中,新增「居家安寧」的服務,針對重度失能走到生命末期的個案,希望透過整合式的團隊,包含醫師、護理師、治療師、營養師、照服員及家屬,共同為這些長輩創造可以平靜安祥走完人生最後這一段時間的契機,並且希望幫助家屬能夠在這過程當中得到充分的支持。     另外長照2.0還有幾項具有特色、其中一項就是社區化的「失智整合服務中心」。以往的失智照護沒有特定的模式,且較側重身體的失能,較少針對失智做服務的延伸,長照2.0特別把失智者的照護需求切割出來,因為失智者很多時候在早

期退化的過程當中,認知功能退化了,可是身體的失能還沒有出現,或是還屬於早期,可是認知功能的退化已經衍伸出各種不同的照護需求了,所以社區整合的失智照護服務中心就包含醫療體系密切的連結。     目的之一,是在社區當中若懷疑是失智症患者,可盡速得到確診,確診後可依照嚴重度盡速協助失智症患者相關的長照計畫。未來在照顧時,若有新出現的一些急性精神症狀,或是罹患一些疾病如肺炎、感染等,就需跟醫療體系密集連結,因為失智症患者往往還有多重疾病,此外針對輕度或中度、不同程度的失智患者,還會提供相關的認知訓練課程,這樣可以有效延緩失智症的退化,希望盡量持續在既有狀態的時間愈長愈好,讓失智症患者仍可維持跟家人之間

的互動,盡量保有原有的認知功能。     目的之二,是對家庭照顧者的支持。因為照顧失智症的長輩其實非常辛苦,所以在整合服務項目加入「家庭照顧者的需求」是政府的一項創新、也是首次針對失智症照護需求提出完整的服務模式。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出院準備的延伸。很多失能長者是因為罹患重大疾病進而引起後續失能,而這些疾病發生後往往正在住院治療,一旦準備出院返家時,常會遇到長照資源安排的困境,因此長照2.0補強了出院準備服務,讓失能住院中的長者在出院前就能做好相關長照評估,出院返家時就可盡快獲得相關長照服務,不會有照顧的空窗期,對於民眾跟家庭照顧而言都是很重要的需求。     長照2.0當,也有個創新

服務,能兼顧到不同少數族群,比如原住民族群,針對不同社區及文化特色,延伸出有別以往的創新照顧服務模式,政府非常鼓勵原鄉可以發展出自己照護自己部落長輩的一個服務模式,同時政府可協助提供相關的服務與資源,這也是長照2.0當中非常創新且契合民眾需求的一個服務項目。 台灣長照服務資源地圖:http://ltcgis.mohw.gov.tw     另外,除了長照2.0,2019年1月6日,《病人自主權利法》剛上路,也是值得了解的一項課題。 關於《病人自主權利法》   《病人自主權利法》是台灣第一部以病人為主體的法案,主要目的是希望尊重病人醫療自主、保障善終權益、促進醫病關係和諧,保障每個人的知情、

選擇、接受或拒絕醫療的權利,確保病人善終意願在意識昏迷、無法清楚表達時,都能獲得法律的保障與貫徹,此外,若有需要也可以指定醫療委任代理人代為表達意願。   《病人自主權利法》與《安寧緩和醫療條例》不同之處在於,《安寧緩和醫療條例》保障末期病人在末期階段,得以透過預立安寧緩和醫療暨維生醫療抉擇意願書,選擇拒絕維生醫療、心肺復甦術(CPR)等的權利,而《病人自主權利法》適用對象則不再僅限於末期病人,而擴大為「五種特定臨床狀況」。所謂「五種特定臨床狀況」即為:   1‧末期病人。   2‧不可逆轉之昏迷。   3‧永久植物人。   4‧極重度失智。   5‧其他經政府公告之痛苦難忍的重症。   至於

該怎麼簽立預立醫療決定(AD),行使病人自主權呢?只要是具完全行為能力的20歲以上(或未成年但已婚者)成年人,有意願者,皆可向醫療院所預約「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接著邀請二親等內親屬或醫療委任代理人,與醫護人員一起進行醫照護諮商,商討「五種特定臨床狀況」下接受或拒絕醫療,並在確認後,簽署預立醫療決定(AD)。簽署核章後,將會在健保上進行註記,本人也可以隨時根據不同階段進行調整。   日後,一旦發生「五種特定臨床狀況」發生時,經2位專科醫生確診、2次緩和醫療照會後,即可啟動執行「預立醫療決定」的內容,完成緩和醫療照護,達成尊嚴善終。   更多內容請參照:   病人自主研究中心:https

://parc.tw/   病人自主權利法介紹影片-國語、手語版   (資料來源:安寧照顧基金會 https://www.hospice.org.tw/care/law) (本文作者為台北榮民總醫院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  

Google Map商家電子口碑分析 -以雙北地區健保特約藥局線上評論為例

為了解決健保藥局地圖的問題,作者宋柏均 這樣論述:

本研究藉由Google Map藥局商家評論資料與健保藥局每日口罩剩餘數量資料中整理出網路評論資料相關變數及口罩數量資料相關變數,分析藥局網路評論的相關變數統計量,觀察不同的藥局群體間之差異,並利用藥局評論文本探討藥局評論的網路聲量,找出影響藥局電子口碑的關鍵詞並討論消費者關注的重點。最後透過羅吉斯回歸模型了解藥局電子口碑和網路評論相關變數間之關係及影響。根據研究結果,本研究結論如下:(1)雙北地區健保藥局Google Map網路評論,正面評論及負面評論的比例約為7:3,健保特約藥局於Google Map 商家資訊平均評分為3.5245分(約3.5顆星星),藥局於實名制期間日均服務人次約113

人。(2)臺北市相較於新北市有較多的藥局評論數,且各行政區藥局數量分布較為平均。市內藥局平均評分皆高於3分,消費者評論的情緒感受偏向正面。(3)新北市藥局評論及藥局分布多集中於板橋、新莊、三重、中和四個人口稠密的行政區,其他行政區則較少。大部分行政區藥局平均評分落在3分至4分之間,約有半數的行政區的消費者評論的情緒感受偏向負面。(4)電子口碑差的藥局在服務的態度、待客的親切程度與對藥局業務的專業程度皆不如電子口碑好的藥局,是電子口碑較差的藥局可以改善的部分。(5)根據本研究自變數對應變數進行單變項及多變項羅吉斯回歸分析結果,自變數:藥局商家評論數、藥局評論情緒分數與藥局電子口碑有關,而自變數:

是否為連鎖藥局、藥局日均服務人次並沒有直接相關。